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農村集體資產的流失情況嚴重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的迅速推進,使得農村的集體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很多農村在這一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集體資產。隨著農村集體資產總量的擴大以及形式的多樣化,給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很多地方的農村集體資產在管理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資產流失情況。一些集體資產在管理的過程中由于不規范,發生嚴重的損毀,貶值現象;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對于集體資產的貪污、挪用、占用、浪費等情況時有發生;還有很多資產被低價轉讓,變賣,承包;這些都是目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尤其在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一些村莊注冊成立了有限公司等企業實體,村企業成為了獨立的法人企業,導致農業監管部門無法對于農村集體資產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等。
(二)農村集體資產產權不清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現代產權制度的不斷深化,農村集體資產在管理過程中開始暴露出產權不清晰的問題,使得農村因為資產出現糾紛的事情時有發生。農村集體資產產權糾紛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首先,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量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一些農村的土地由于缺乏相應的資產依據,導致土地的歸屬不清晰,造成了很大的糾紛和矛盾;其次,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在集體資產的管理過程中非常不規范,很多集體資產的原始投資沒有有效的憑據證明,導致集體資產在處置的時候產權歸屬無法認定;另外,一些農村由于歷史遺留問題,造成村與村之間、農戶之間的土地產權權屬不清,界限不明,經常發生一些糾紛和矛盾。
(三)農村的集體資產管理制度比較落后
我國的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制度比較落后,這是造成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中存在眾多問題的重要原因。我國的大多數農村都沒有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農村集體資產的處理權完全集中在少數的村干部手中,對于集體資產的處置,轉讓等重大決策很少經過公開的村民民主討論,完全背離了國家關于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公開,公平,公正性等原則要求。一些農村的村干部由于自身管理能力的缺陷或者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經常會做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集體資產管理決策,造成了嚴重的集體資產流失、貶值以及損毀等現象。
(四)農村集體資產的收支不平衡,非生產性開支過大
我國的農村在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中往往存在重分配、輕積累的現象,造成了農村集體資產的收支不平衡現象非常普遍。很多農村在集體資產的收益以及資金的使用方面多傾向于非生產性支出,農村的很多資金都被用于村干部的報酬、管理費用、福利費用以及一些應酬上面,而對于生產性的支出占有的比例非常小。這種集體資產的使用現狀,使得農村的資金使用效率非常低下,甚至存在大量不必要的浪費,并導致農村村民對于村干部的不滿情緒非常普遍,給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二、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
出現農村集體資產流失的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不科學,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執行。農村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民主管理的制度,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要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要讓集體資產的管理能夠公開化,透明化。在農村集體資產進行轉讓、處置等重大決策時,要經過農村全體村民代表大會等村民民主組織的討論決定,從而保證所有農民的利益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維護。其次,要建立民主的決策制度。在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中,要讓農民都能參與到資產的管理過程中來,讓村民參與日常的資產管理工作,保證管理工作的民主化、透明化。例如,江蘇某農村就建立了先進的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該村將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權交由村民選舉出來的組織進行管理,在進行集體資產轉讓等重大決策時,要交由村民全體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并且在事后予以張榜公示,接受村民的監督和建議。這種制度使得該村的集體資產流失、被占用等情況很好的得以避免,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了。
(二)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建立集體資產臺賬制度
要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效率,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是重要前提。首先,農村要對于集體資產的產權進行明晰,要對于資產的所有權,收益權等權利進行明確的規定,任何人或者單位不得侵犯。對于存在爭議的資產權屬,應該根據相關的規定,對于歷史依據等進行全面的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在各方都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對于產權進行明確的歸屬界定,從而保證資產權屬的清晰。另外,農村要建立集體資產的臺賬制度,組織資產清查小組,對于集體資產進行徹底的摸底、登記、審查以及記錄,從而記錄進入集體資產臺賬。對于資產的占有者以及使用者,要定期的向集體資產管理部門進行資產報表的報送,做到賬實相符,對于資產的變動以及使用情況進行詳細的說明,防止資產的流失。例如,對于農村集體資產中的建筑物、機器設備、農業機械等固定資產,要按照資產的類別分類記入臺賬,并定期的對于資產的折舊、減值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三)優化農村集體資產收益的支出結構
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部門要加大對于集體資產收益資金使用的審查力度,優化資金支出結構,保證有限的資金能夠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農村集體資產收益支出結構是指農村資金具體分配的領域,分配的形式以及分類資金在整個資金中所占的比重,這反應了農村集體資金使用的重點和政策導向,其結構是否優化意味著國家的農村政策是否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以及資金是否得到了最優化的使用。資金管理部門應該健全農村集體資產收益資金的審核和管理,有針對性的對于資金的使用進行調整,優化資金的支出結構。農村集體在集體資產的使用分配中,一定要按照相關規定,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積金,用于生產性支出,保障農村的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機械設備等的購買。要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將村干部的薪酬、福利以及招待費用等進行嚴格的控制。
(四)加強集體資產日常管理,健全資產管理機制
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工作,要重視對于資產的日常管理,健全資產的管理機制。首先,要加強對于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基礎性工作的重視,重點要做好對于資產的清查核算、產權界定、資產入賬登記等基礎性的工作。其次,要做好集體資產的年檢工作,與每年年末對于農村集體資產的相關變動情況進行詳細的變更核查登記,確保集體資產的真實可靠性;另外,要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與鄉鎮管理結合起來,在保證農村集體資產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等權利的基礎上,按照民主資源的原則將集體資產的財務核算管理工作委托鄉鎮經營管理結構進行記賬,核算以及管理等工作,提高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效率。
三、總結
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是關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以及農村社會秩序穩定的重大事項。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相關部門需要不斷的強化管理措施以及管理制度,提高集體資產的管理效率,維護廣大農村群眾的利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者:徐菊 單位:江蘇省響水縣六套農業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