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現狀與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管理意識淡薄
1、由于高校資產的來源不同與企業,它大部分是由國家直接劃撥或由國家財政資金購置的,在使用中無需不計算盈虧,在賬務處理中不提折舊,導致高校對國有資產保值意識和增值意識淡薄,重購置輕管理現象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2、資產管理機構不健全?,F階段一些高校并未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難以宏觀調控和統籌管理學校全部資產。機構的不健全、職責不清晰、管理不集中,導致國有資產的閑置、流失、低效利用,甚至出現購買環節的腐敗和違規行為。
3、在制度執行中存在問題。一是物資購買審批制度不嚴格,招標、購買制度的執行流于形式,“暗箱操作”現象時有發生,往往出現所購資產不符合規定,使用效率比較低,甚至可能提前報廢的現象。二是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嚴密的管理體系。
4、無形資產管理觀念淡薄。高校的無形資產主要來源于教師及科研人員在教學、承擔科研課題中取得的成果及專利技術。學校往往只重視對有形資產、固定資產的核查登記,而忽視對無形資產的評估或評估不當,導致學校無形資產的產權主體不明確,產權界限不清晰?;蛘邿o形資產價值沒有得到真實反映,在轉讓時利益必然遭受一定損失,學校的無形資產得不到根本的保護
(二)賬實不符
有形資產賬實不符,“家底不清”。主要原因有:(1)對單價未達規定標準,但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批量物資未按規定入賬。(2)混淆了資產性支出與維修費支出。(3)對無償調入、接受捐贈的國有資產不評估、不入帳或賬外設賬;對報廢、轉讓、調出的資產不作價值估算和帳務核銷處理,已竣工基建工程不能及時入賬。(4)對外投資的資產不及時核減帳務,使得財產帳實不符,資產嚴重流失。(5)長期不進行資產清理,不能及時發現問題。(6)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不定期核對賬務,對資產缺乏動態管理導致賬實不符,給國有資產完整性造成嚴重威脅。無形資產賬實不符。目前很多高校未設無形資產科目,而是作為“教育事業支出”或“科研事業支出“一次性費用核算。即使有無形資產科目也往往是利用率較低。高校對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和潛在價值認識不足,無形資產的獲得與轉讓等都很難真實評估入賬。
(三)審計監督缺失
從審計內部看,目前高校都設有審計監管機構,而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較差,人員配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具體的規章制度,行為規范。即使審計也是只對增量資產進行一定程序上的認定,但對存量資產的監督審計是乏力的。從外部審計看,上級主管部門對高校存量資產的監管幾乎是空白,對增量資產只是要求按政府采購的方式來約束高校的采購行為,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出現大量的違規違法行為,滋生腐敗。
(四)資源配置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還沒有一套嚴格的專門針對高校資源配置審批控制制度,致使各高校在資源配置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超編、超標與緊缺不足的狀況并存。部分高校,盲目求大求全,虛編預算,套取財政資金,本著“寧濫勿缺”的思想大量購買資產,造成大量資產閑置,更無從談及高效利用。而另一部分高1卻存在生均教學面積、生均儀器設備等嚴重不足現象,致使“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五)制度不完善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我國對經營性國有資產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成熟的體系和機制。而對非經營性的國有資產,在管理制度上仍然是欠缺的,還沒有一套合理的運作機制。制度的不完善致使現在高校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在資源配置、使用、處置、收入等環節往往存在許多問題。
二、高校國有資產高效管理的措施
(一)強化管理意識,健全管理體制
學校領導對資產管理工作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到這項工作的開展狀況。建立一套“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勢在必行。同時,每個高校都應成立具有權威性、獨立的、有高素質人員組成的管理機構。實行財務、資產管理部門,資產使用部門三級管理,并由校領導親自掛帥。建立固定資產的卡片制,準確及時反映資產的變更、流動情況,保證資產的安全性、完整性,并有利于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二)加強內部審計監管,同時需要外部審計
首先審計監管的職能應該從以前的事后控制變為事中或事前的控制,變結果控制為過程控制。其次完善機構設置,增強審計獨立性,只有在機構設置上使審計監管部門有較高的獨立性,有完善的工作規范和工作內容,審計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同時,將政府審計引進到高校的年度審計或定期審計中去,政府也可委派社會審計參與其中。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實現管理動態透明
充分利用校園網管理平臺,使上至領導決策層,下至每位資產管理者、使用者實現對接,使資產管理透明化、信息化,使整個學校的資產置于網絡化管理之下。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復購置,造成浪費,更有利于為學校高層管理者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四)嘗試改革,尋求突破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合并和規模的擴大,形成了以一校本部為主幾個分校區的現狀,迫使資產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突破,可以借鑒國有企業資產的分級或委托管理方式,將高校資產的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開,這不僅有利于責、權、利的對等協調,也有利于調動分管部門的積極性。再者嘗試高校資產市場化、開放型管理模式,把自身的發展納入市場經濟軌道,接受市場的考驗。
作者:單光振 單位:泰安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