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

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培養高素質人才是新世紀教育的首要目標,人才的培養是多方教育影響的結果,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二者合作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結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不同特性,以促進孩子發展為中心,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豐富合作的內容,拓展合作的領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辯證關系

作為兩種重要的人才培養的方式,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二者在教育出發點、目的、原則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教育環境、方式、內容、方法等方面又有較大的差異,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對人的一生起著奠基作用,學校教育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父母與老師作為孩子的領路人,對孩子的健康全面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只有雙方共同努力,發揮各自的育人價值,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有才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共同完成使命。

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過多地承擔著教育的責任。

部分家長將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份內事,教育責任應該由學校單方承擔;有的家長則將教育責任完全寄放在學校和老師身上,簡單地認為只要“老師教得好,孩子就能學得棒”;有的家長則以“孩子只聽老師的話,家長無能為力”為借口,推卸教育的責任;還有一些家長重養輕教,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供孩子吃喝,把孩子養大,對孩子的品性,心理需要等漠不關心,直到孩子走了歪路,出了“問題”才悔不當初。誠然,學校在引導孩子掌握基本的學科知識、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培養集體榮譽感等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但學校無法實現特殊化教學,不能充分兼顧到每個孩子個性化的成長需求,對此,家長一定要有理性的認識。

2.家庭教育變成了“第二課堂”。

不少家長不能完全信任學校的教育結果,將家庭教育變成了課堂的延伸,高薪聘請家教為孩子補習;威逼利誘送孩子去各種特長班、培優班,對孩子的人生過早、過度的設計只會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阻礙他們今后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3.家長過于聽信老師,“唯師是從”。

由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評價標準和側重有所不同,老師更多地是站在學校的角度給予學生的評價,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雖然在有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不能簡單地將兩者合二為一,很多家長缺乏主見,完全“唯老師是從”,過度聽信老師的判斷,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4.學校與家庭缺少交流,交流方式與內容單一。

“應試教育”制度下,不少家長只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學校對教師的評估也主要以班級考試排名、升學率為主,家長與學校之間缺乏主動的交流和反饋機制,即使存在例行的交流,也僅停留在對學生成績的關注上,不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結合的具體措施

1.轉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認知。

我國已進入素質教育的新時期,家長應重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的新觀念,既不能輕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的主要責任推向學校,也不能簡單地把家庭作為學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特性在于天然性、早期性、情感的浸染性、鮮明的針對性等,而學校教育的優勢則是對知識構建的專業性、系統性,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個性,避免單一的橫向比較。其次,父母應主動與學校聯系,參與學校教育的各項活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相互促進。

2.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

(1)開辦家長學校。家長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對子女的教育,家長學校是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教育方式,旨在培養家長正確的教育態度和觀念、教授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其能有效地了解并落實自己的教育職責,促進家庭和睦,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最終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合作,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積極參加家長學校的學習,避免無故缺席。

(2)建立聯系人制度。家庭和學校都要積極參與聯系人制度的工作,確立相對固定的聯系對象,建立聯系人檔案,開展多樣的聯系活動,家長也可以互相建立聯系人制度,進行家長互訪,通過互相串門子的方式,有目的地、有計劃地互相學習、共同探討。

(3)新興的交流方式的使用。傳統的溝通的方式集體式有:開設家長日、家長開放日、定期召開家長會等;個人式有:面訪、家訪、校訪、電話和信訪。“網絡家長學校”則通過網絡媒體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便利的、實時的交流平臺、借助這個平臺,可以不限區域的交流經驗、接收專家的意見、了解最新的教育方法。

四、結束語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第一任老師,但是家庭教育不能替代學校教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合作是一項新興的事業,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家長、學校雙方的密切配合,也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合作的探討,不僅有助于科學教育理論的研究,對教學實踐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柴全霞 單位:黑龍江省北安市勝利小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三级手机在线| 制服丝袜怡红院|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午夜影院老司机| 东方美女大战黑人mp4| 美女性生活电影|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唐人电影社欧美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美女被吸乳羞羞动漫|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岳| 一女被两男吃奶玩乳尖|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小仙女np高h|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99re热久久| 欧美巨大xxxx做受高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五月开心激情网|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中文字幕avdvd| 男人的天堂欧美|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人交性视频| 麻豆传播媒体app大全免费版官网| 日本中文字幕网| 午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级aaaaaaaa毛片|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美女网站色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