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家庭教育實效性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庭教育實效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家庭教育實效性分析

為了比較全面的掌握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社區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的具體情況,我們一方面通過對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來分析居民的滿意度、需求和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通過對社區進行實地考察和召開座談會的方式了解社區在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上開展了哪些工作?面臨什么樣的困惑?并對未來的發展提出具體的建設性意見。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呼和浩特市大多數社區已經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機構,相關政策不斷完善,家庭教育工作經費逐步落實。

一、呼和浩特市社區家庭教育實際效果分析

為了準確、客觀評價呼和浩特市開展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實際效果,2014年1~6月,我們對呼和浩特市4個社區的“社區家庭教育”進展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目的是了解內蒙古首府目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現狀和問題,為本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現實依據。調查分別采取了問卷調查和座談兩種形式。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2份,回收率為96%,有效問卷178份,有效率為93%。從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來看:男性84人,占47.2%,女性94人,占52.8%;性別比基本持平。從調查對象民族上看:漢族109人,占61.2%,蒙古族30人,占16.9%,其他民族39人占21.9%。從年齡上看,30~49歲年齡段居多,總占比為67.9%。調查問卷采取了匿名的形式。調查問卷共設計了22道題目,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被調查者的個人信息,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出生地、工作單位性質、家庭結構特征等10個題目。第二部分為居民與與社區家庭教育。共12個題目,設計了四個維度:居民對社區家庭教育的認知度、參與度、滿意度和認同度。

總體情況看,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社區居民對本社區開展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有一定的了解、對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的作用都給予了肯定,充分肯定了在社區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的必要性,而且表達了愿意在未來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活動。但是,社區還沒有成為居民獲得家庭教育指導的主要渠道,未來的工作還很多,仍需深入。1.認知度認知度可以反映出居民對社區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工作的了解情況、關注情況的維度。調查顯示,被調查社區都設立了專門的家庭教育機構,但部分居民并不了解。但是對社區組織的相關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活動的參與情況非常好,熱情較高。居民對社區組織的形式各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還是有一定認知的。對“所在社區是否成立了專門的家庭教育機構”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11.3%的社區成員回答“有”,43.8%的成員回答“沒有”,44.9%的成員回答“不知道”。說明很多社區居民對本社區是否成立了專門的家庭教育機構并不了解。一方面反映出居民對是否成立了專門的家庭教育機構并不特別關心,另一方面反映出社區對專門的家庭教育機構的宣傳不到位,沒有充分發揮出家庭教育機構的作用。關于“是否參加過所在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方面的活動”的調查結果顯示,回答“否”的占比為37.7%,回答“是”的占比為62.4%。這說明絕大多數的居民有過參與本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的經歷,居民參與的熱情還是非常高的。

從年齡階段看,30~39歲的居民參與比例最大,占總量的24.2%。通過對開展過哪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形式的調查分析顯示:個案百分比由多到少分別是咨詢講座的36.4%、印發宣傳材料25.0%、家長座談會18.8%、文體比賽18.2%、親子互動游戲15.9%、節假日慶典活動12.5%、成立了家長學校9.7%、競賽評選活動5.1%。同時,其他形式的個案百分比也有24.4%。說明家庭教育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也得到了居民的肯定。2.滿意度滿意度是居民對社區已經發生了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工作效果的直接評價。從社區居民對本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類活動效果的評價看,回答“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比例共43.2%,“一般”的為42.7%,“不太滿意和非常比滿意”的比例共15.5%。說明呼和浩特市4個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類活動得到了多數居民的肯定,實施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另外,從居民對社區組織過的家庭教育活動作用的肯定也說明了這一點。調查結果中,對所在社區組織過的家庭教育活動的作用大小進行排序,依次是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31.1%)、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30.5%)、提高居民整體素質(30.5%)、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29.9%)、有利于營造和睦的鄰里關系(22.6%)、有利于社區的穩定(18.6%)等等。3.認可度認可度可以反映出社區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存在必要性,是未來發展的依據。居民對于呼和浩特市社區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給予了積極的肯定,既證明了以往工作的成效,也說明了社區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存在的必要性。不僅如此,被調查居民還表達了在未來參加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活動的愿意。

居民對本社區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必要性的回答結果是:69.7%的居民表示有必要,7.3%的表示沒有必要,23.0%的無所謂。總的看,絕大多數的居民認為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是有必要的。有需求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居民的需要是在現在以及未來在社區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現實依據。關于在未來參加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活動的意愿調查數據顯示:9.6%的居民選擇了不愿意;21.4%的居民表示不清楚;69.1%的居民表達了愿意在未來參加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活動。說明絕大多數居民對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是認可的。

二、存在的不足

盡管呼和浩特市的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起步較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目前與地區如天津、深圳等地相比還有差距。調查顯示,目前社區還不是居民獲取家庭教育知識的主要渠道,說明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的活動有待進一步深化,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從調查結果看,被調查居民“獲取家庭教育知識的渠道”以報刊(占被調查人數的56.0%)、電視網絡(占被調查人數的62.3%)為主。而社區僅占到10.9%。這說明從現有情況看,社區還不是居民獲取家庭教育知識的主要渠道,社區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比較滯后,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另外,選擇咨詢專業人士居民的僅占到4.6%,在這方面社區可以在居民與專業人士之間建立橋梁紐帶關系。從居民對本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類活動存在的不足的調查可以看出,在各選項中經費沒有保障(37.4%)被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是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30.5%),排在第三位的是形式主義(21.8%),其他選項依次為管理混亂(13.2%)、活動內容不符合實際需要(10.9%)、機構設置不合理(9.8%)。通過與社區工作人員的交流與座談,他們也普遍反映資金短缺和專業人才短缺是兩個最大的困難。居民選擇形式主義(21.8%)和活動內容不符合實際需要(10.9%)兩項之和為32.7%,反映出相關活動的效果有待提高。要避免脫離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否則既浪費資源,又不能滿足需要。只有摸清居民的需求,開展居民想要的活動才可能避免形式主義。

三、面臨的挑戰

調查顯示,被調查家庭中高達65.6%的是未成年人(18周歲以下)。因為存在多胎未成年人,所以統計基數為183人,而不是178人。說明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的確是社區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呈現多元化趨勢

居民的需求是多元的。本次調查專門設計了一個問題“您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可以多選)”。調查數據顯示,社區居民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子女的學習問題(48.3%)、家庭成員間的溝通(32.4%)、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問題(28.4%)。除此之外,其他問題缺乏教育技巧(22.7%)、家庭教育的方式問題(21.6%)、缺乏健康、安全、法律等方面的知識(14.2%)、隔代教育問題(12.5%)、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9.1%)、性格培養(9.1%)等。不難看出,子女的學習問題、家庭成員間的溝通、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問題最為突出。本次調查與以往研究結論比較相近。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中國兒童中心聯合《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現狀調查報告》。報告表明,“相應年齡段家庭教育的易發問題”仍然是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主要內容;家長最關心“成才觀”的指導;家長對如何“正確處理情感與理智關系”的期望指導率大幅度提升。[1]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呈現多元化趨勢,而導致家庭教育問題突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二)家庭教育方式仍需改進

從調查結果分析,被調查家庭中民主型家教育方式最多:漢族為本民族總量的59.6%,蒙古族為本民族總量的33.3%。蒙漢民族都是以民主型教育方式為最大比例,漢族家庭的比例高于蒙族家庭。當不分民族時,民主型教育模式為被調查總量的46.1%,比例也是最大的,說明民主型教育方式是主流。值得注意的是溺愛型、放縱型、專橫型等教育方式依然有較大比例,特別是溺愛型占到13.5%,這可能與有獨生子女的家庭數量多相關。從目前家庭養育的孩子數量分析,沒有孩子的占比為21.4%,一個的70.8%,兩個的7.3%,三個及以上的0.6%。被調查社區居民家庭中以養育一個孩子的為最多。除此之外,改革開放后我國居民整體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后出生的居民大多生活無憂,卻缺少吃苦耐勞精神。出生在生活比較困難年代的長輩往往會對晚輩更多疼愛,缺乏科學的教育方式方法,就可能產生溺愛。

(三)家庭結構變化帶來的諸多挑戰

家庭結構是社會系統中的一種基本結構。家庭是家庭成員之間組合及互動形式的總和。家庭結構經常處于變化之中。這種變化既受外部社會變遷的影響,也受家庭內部因素的影響。從調查結果看,核心家庭占了絕大多數,占到總數的81.4%,說明應對核心家庭帶來的問題是社區家庭教育的重要挑戰和任務。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當代家庭結構小型化、扁平化是一大特征。伴隨核心家庭數量增多,家庭教育面臨新的挑戰。核心家庭是由一對夫婦和子女兩代人所組成的家庭。一個家庭由三代及三代以上的成員組成就是擴展家庭。伴隨家庭規模小型化,擴展家庭的其他家庭成員對子女教養的義務弱化,會導致個人的社會孤獨感增加。核心家庭增多產生的教育方式問題有待解決。對家庭中正在養育的未成年孩子與養育者的關系看,除了少數被調查者沒有孩子外,屬于兒女的占70.8%,孫兒女的占7.9%,曾孫兒女的占1.1%,其他關系的占2.2%。一般來說,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其次是祖父母。伴隨核心家庭增多,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在增大,祖父母輩的影響不如過去在復合家庭中的影響大。而且由于不經常生活在一起,父母與祖父母輩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差異很大,代際矛盾也突出表現在對家庭中未成年孩子的教育上。另外,自身是獨生子女的父母數量在急劇增多。1973年以后,中國的城市實施了非常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目前在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后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已經進入生育年齡。伴隨獨生子女父母的出現,由此產生新的家庭教育問題。父母是獨生子女,孩子也是獨生子女的“雙層獨生子女家庭”出現,并呈現了上升趨勢。由于家庭中子女數量的減少,子女得到了較多子女家庭更多的關注。同時,家長也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孩子的身上,過多的關注使孩子的壓力增大,未成年人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這些問題使家庭教育面臨挑戰。按照功能主義的觀點:社會化是家庭的重要功能;父母很少經過明確訓練對孩子進行社會化。[2]年輕的父母往往是通過從父輩那里習得的經驗養育子女,他們自身也需要指導。針對特殊家庭的特殊服務明顯不足。調查中,復合家庭、單親家庭、丁克家庭以及其他類型家庭共計12.3%。這部分家庭的比例已經不是個小數目,而可能產生的家庭教育問題卻很多。實際上,針對單親家庭、少數民族家庭、留守兒童、失獨家庭、繼父母家庭、隔代家庭等等的個性化服務還很有限。受專業影響、受眾群體少、溝通不暢等條件限制,開展相關活動困難較多。

四、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既看到了以往工作的成果,又看到了問題和不足。如何開展“又好吃又好看”,既有內容也有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呢?

(一)堅持以人為本,摸清居民的實際需求

究竟開展什么樣的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根據就是居民的實際需要。摸清居民的需求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根據居民的實際需求提供具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內容。居民的需求(內容)不但是多樣化的,而且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要做好社區家庭教育與指導必須摸清楚本社區內居民的主要需求,并且隨時根據變化了的需求不斷豐富和發展工作形式。因此,定期不定期的調查分析勢在必行。

(二)積極尋求政策性支持,引入社會資本,加強經費管理緩解資金不足問題

實現經費來源多元化,解決經費困難。經費困難是目前絕大多數社區的家庭教育工作經費來源于地方政府財政預算。但是普遍存在著經費緊張、供不應求的現象。經費來源多元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引進社會資金進入、或與企業、學校、各類基金組織、或營利性組織聯合是有益的經驗。消除工作中的“等、要、靠”思想,增強工作中主動性、創造性。

(三)介入社會工作,強化專業性

調查數據也顯示:對于社區組織的家庭教育類活動存在不足中,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30.5%)被排在第二位。所以,培養、引進、聯合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專業人才迫在眉睫。從現有的條件考慮,社會工作的介入可以實現社區服務的定位與家庭教育指導目標的有效銜接。社區是為社區居民服務的,但是社區自身不完全具有專業化的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借助社會工作可以實現專業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目的。

1.注入社會工作理念。“助人自助”是社會工作最基本的原則。社區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確可以彌補家庭教育自身的一些缺陷,但社區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更多的是從外部進行“指導”,不可能代替家庭教育本身;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目的是使家庭成員成長,能夠自己解決出現的問題,而不是包辦代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社區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后,最后是要退出家庭教育的。

2.引進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個案、小組、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所以,社區工作本身就是社會工作的基礎方法。由社會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指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使用個案和小組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3.借助自治區內已有社會工作資源。與高校合作,可以有效解決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內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既有各大高校培養的專業人才,也有通過等級考試獲得社會工作者資格的社會人員,以及現有社區工作者通過在崗培訓的人員。2007年以來,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高校設置了社會工作專業,并建有研究機構和基地。目前已經為自治區培養了一批社會工作的專業人才。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將有利于本地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四)創新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形式

從調查結果看,社區居民喜歡的教育指導與服務活動依次是:專家講座、親子互動游戲、文體娛樂、比賽、座談、開設家長學校、經驗交流、專家親臨指導、熱線等。熱線的占比只有4.0%,說明熱線這種傳統的溝通方式已經不是主流。專家講座、親子互動游戲、文體娛樂分別列于前三位。說明居民對專家的普及性講座的熱情最高,對互動性的親子活動及娛樂性質的活動比較喜歡。開設家長學校的個案百分比也有21.8%,說明家長學校還是有需求的。微信等新的溝通方式的出現拓寬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渠道,可以進行有益的嘗試。建立專家與家長間、家長與家長間的微信群,或是就某一敏感專題,如子女的學習問題輔導建立微信群,由專家指導、專人維護,實現良好互動。當然微信群受規模限制容量有限,很難普及到社區所有家庭。所以,還要不斷探索新的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形式。

作者:畢軍梅1 陳虹2 單位:1.內蒙古婦聯 2.內蒙古工業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日本xxx在线|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99热这里有精品| 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黄大片在线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美香蕉爽爽人人爽|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欧美色图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忘忧草日本在线播放www| 免费成人av电影|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3344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免费首页| 欧美成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久久婷婷电影网|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日本xxx片免费高清在线| 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毛片不卡| 9一14yosexyhd|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收费| 波多野结衣同性女恋大片|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avtt在线观看| 李采潭一级毛片高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