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梗針刺急救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心血管;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
1急性心絞痛內涵及發作原因
患者大多數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樣就導致管腔狹窄比管腔橫切面積大75%以上;再就是成冠狀動脈痙攣伴或不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較少出現;冠狀動脈炎癥、先天性畸形、風濕;肥厚性心肌病發生于非冠狀動脈病變,嚴重主動脈瓣狹窄、關閉不全;甲亢;嚴重貧血。
無論其何種病因,心絞痛(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心肌需氧與供氧之間暫時失去平衡,導致心肌一過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臨床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①產生疼痛的因素:體力活動以及感情激動會引發心絞痛,如憤怒、焦急等;飽食與寒冷也會引發心絞痛。絞痛常在體力活動以及感情激動情況下產生,但間或在相同的勞力,特別喜歡在早晨引起心絞痛,這是因為早晨冠狀動脈張力較高,原因是出現痙攣所致。②產生疼痛的范圍:胸骨之后和心前區,面積有一巴掌大小,延續橫貫前胸。不容易劃清界限,順著上肢放射到肩部均疼痛,左肩疼痛得更加厲害,緊接著順著左肩前面的內側,通過前臂鏈接小指和無名指。間或放射到頸部、以致下頜部、咽部及牙齒均有疼痛。因此,上半身任何地方發現疼痛,產生胸悶、或出現心律不齊者,是心絞痛的前奏。③疼痛的性質:經常出現有壓迫、感覺胸悶或緊縮感為之胸痛,不厲害,不象針刺得痛,可是非常痛苦,間或還出現窒息感,有時還面臨瀕死的恐怖感。此病剛發作時,患者常常將停止原來的活動,少言寡語,癥狀減輕后才恢復正常。其四疼痛持續的時間及其緩解狀況:產生胸痛后,經常是逐步加重疼痛癥狀,疼痛癥狀的消失一般在3~5min時間內,緩解疼痛癥狀需要在終止引發這種癥狀的活動之后,一般在15min左右。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7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急性心絞痛治療的患者有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齡45~98歲,平均62.5歲。將62例患者劃分成兩個組,每組31例。對試驗組患者讓他們在接受常規藥物治療的時候,隨機實施心理綜合護理與治療。然而對對照組患者,只讓患者接受常規的藥物治療,通過4個月治療后,再對比觀察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療效狀況。
2.2實驗實施方案 綜合護理治療觀察療效。
2.2.1心理護理治療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突然,大部分患者產生程度不同的恐懼和焦慮反應,在這種狀況下醫院方就要針對實際給患者創造一個安寧、舒適、干凈的治療及護理條件,極有利于患者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同時也要考慮盡量消除外界干擾因素對患者的不良影響。醫護人員要幫助和鼓勵患者做好心態的調整,堅定戰勝疾病決心。心理護理是在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相互交往中進行的,形成正常良好的護患關系,在取得心理護理成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護患關系應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基礎上的。通過護理人員的言語、行動、神情及態度去感染患者。言語:言語不僅是交際的工具,而且是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一種有利方式。通過與患者的友善交流,能夠幫助患者提高認識、端正態度、正確對待自己所患的疾病,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如對有恐懼和焦慮反應的患者進行開導、勸慰、解釋,讓患者產生愉樂感,對悲觀失望的患者進行鼓勵,給患者以精神力量。行動:一個人的行動就是一個人的情緒的表露,醫護理人員的所表現出的行動對患者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因此醫護理人員在操作時應動作輕柔、仔細、慎重,從行動上來慰藉患者的心理。神情:心理學定論是非語言流。醫護理人員要學會調節自己情緒,保持樂觀態度,借以感染患者,態度:與患者交往的態度和自身的儀表、風度、姿態等均要高度講究。
通過調查問卷和臨床交往,以此手段對患者實施心理健康評估,并且依據患者的具體狀況研制出有利于對患者的實施心理治療措施。與家屬協調溝通并取得密切聯系,對患者家屬作好思想工作,讓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姿態對待治療,在醫護工作過程中,向患者過細說明和解釋治療期間出現的事故及要注意的有關事項,及時與家屬聯絡,仔細觀察患者情況,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心理問題要及時溝通解決。
2.2.2鎮靜止痛 心梗患者多發病是較突然的,并伴隨著疼痛與壓榨感覺,因此護理人員應仔細觀察患者疼痛的具體狀況、疼痛所延續時間。要盡快為患者止痛,用杜冷丁或嗎啡止痛。還要詳細觀察患者的呼吸、面色的狀況,以防止藥物對呼吸循環的抑制。采取有效的止痛鎮靜措施。
2.2.3吸氧 對心肌梗死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吸氧,急性心梗時動脈血氧下降,吸氧能夠緩解心肌缺血缺氧狀況,同時也能緩解心絞痛,控制心律失常,縮小梗死的面積最好是選擇早期足量的吸氧措施,所以迅速通暢及采取吸氧措施是無比重要的。根據病情來定吸氧速度和流量。采用鼻導管持續高流量吸氧3~5d,流量為4~6L/min,以后可間歇吸氧,流量為1~2L/min.
2.2.4控制輸液速度和液體總量 24h液體總量不超過1500ml,滴速不超過30滴/min,為了減少心臟負荷過重過量不可過速輸液,否則導致肺水腫、從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2.2.5生活指導 當患者發生急性心梗后,第1w臥床休息,不要探視,保持鎮定情緒,協助患者進食、洗、漱、大小便;第2w在床上進行肢體訓練;第3~5w可在護士指導下進行室內活動,減少外人探視,以避免受到不良影響。在臥床過程中,要做好肢體的運動和皮膚的護理,預防下肢靜脈形成血栓和壓瘡等并發癥;大便保持通暢;食清淡食物、消化快、少產氣、含適量維生素和纖維素,不能吃的太飽,心絞痛發作時。告知患者會突然感到胸骨下出現持續的壓榨性或窒息性劇痛,患者要終止所有,讓心情平靜,可站立休息,不可睡下,減少回心血量以此減輕心臟負擔。必備一些急救藥品在身上,可以取出隨身攜帶的急救藥品,如硝酸甘油片1片,嚼碎后含于舌下,一般2min后疼痛即可消失。如果沒有效果,10min后可再在舌下含服1片,使藥量加大。但需注意,不管心絞痛是否消除,或再次發作,都不能連續含服3片以上的硝酸甘油片。若疼痛劇烈或隨身帶有亞硝酸異戊酯,可將其捏碎,用鼻孔將其吸入,一般在吸入后10~20s能見成效。再盡快去就近的原因就診。
2.2.6放松練習 所謂的放松練習就是一種心身放松的練習方法,包括肌肉放松和心理放松。要求患者靜坐或平躺,保持從頭到腳的肌肉放松狀態,在練習期間要保持一種若有若無的狀態,鍛煉25 min/次,1次/d。
3結果
實驗組相比對照組對于心絞痛發作明顯減少、ST-T有所好轉、壓低的ST段回升0.05 mV以上、倒置T波變淺的患者。試驗組對高膽固醇、高血壓和心電的改變明顯優于對照組.。
4結論
危害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這些危險因素大多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相關因素有關,對于心理和生活方面等的護理干預治療是現在疾病治療的重要內容之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是心理緊張和情緒激動的因素所致,導致機體內的兒茶酚胺增加,加速心跳。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導致心肌缺氧,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病情就會愈來愈嚴重。通過干預治療,如實施心理治療、進行生活指導、進行放松訓練,加上精心的護理,神經興奮性得到改變,能夠很好地調節內臟和血管的各項生理,讓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1,2]。通過以上綜合干預護理治療后發現,綜合護理治療顯著優于一般護理治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