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醫療垃圾的處理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 加強普通病區的醫療垃圾收集管理,防止醫源性感染。方法 應用5S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5個經典步驟對醫療垃圾進行管理,完善醫療垃圾收集處理的制度、流程和職責,并由專人不定時檢查整改。結果 病區的醫療垃圾收集分類明確,容器選擇合理,處理及時到位,人人知曉收集流程,杜絕了因醫療垃圾而引起的院內感染。 結論 5S管理法能有效規范病區醫療垃圾的收集。
【關鍵詞】 醫療垃圾;普通病區;5S管理法
“5S”管理是日本企業的一種獨特管理方法,5S是5個日文的簡稱,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1]。醫療垃圾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對醫療垃圾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疾病擴散的重要環節和途徑[2]。醫院一大部分的醫療垃圾是在普通病區產生的,所以普通病區醫療垃圾的收集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為此,我們醫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運用了5S管理法管理醫療垃圾的收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普通病區醫療垃圾收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各類醫療垃圾之間混放或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混放
生活垃圾是指:病人或醫務人員用過的生活廢棄物,如報紙、瓜皮果殼、紙巾、雜物等。醫療垃圾又可分為:感染性垃圾、損傷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學性垃圾、藥物性垃圾。由于臨床上部分醫務人員對垃圾分類概念不清或習慣不良等原因,經常會出現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混放的現象,嚴重違反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的醫療垃圾收集規范,存在安全隱患。
1.2 部分人員對醫療垃圾收集規范認識不夠
部分在職醫務人員、實習醫生或護士、保潔人員、配餐員、后勤人員等對醫療垃圾的分類收集不熟悉,處理程序不了解,意識不強,無相關的獎罰制度,導致各類垃圾隨意丟棄、垃圾滿出桶外、垃圾無分類放置等不規范的現象。
1.3 各病區缺乏醫療垃圾收集的制度流程
1.3.1 垃圾無定量管理,經常會發現醫療垃圾過滿灑落地上,垃圾運送人員因各種原因無法及時下病區輸送垃圾,工作人員不知醫療垃圾在病區內的允許儲放時間,無法起監督提醒的作用。各類醫療垃圾無封口、無標簽、無分袋的現象屢屢出現。
1.3.2 病區內缺乏專人管理醫療垃圾,各類垃圾桶無定位放置,無明確的標識,無定時監督自查的措施,未定期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及考核,導致院感檢查均出現較多的問題,存在不安全現象。
2 5S管理法的實施
2.1 管理目標
病區內所有醫務人員包括在職臨床醫生護士、實習醫生或護士、保潔人員、配餐員、后勤人員等都要重視醫療垃圾帶來的危害,明確醫療垃圾分類,分清醫療垃圾儲存容器,正確收集醫療垃圾,人人知曉醫療垃圾收集制度及流程,杜絕院感發生。
2.2 實施前準備
首先成立科室5S活動管理小組,由院感護士擔任組長兼總負責人,全面監督管理科室醫療垃圾收集情況,再由全科人員參與,并召開動員大會,學習5S管理相關知識,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尤其是保潔人員也要參與。做到人人知曉“5S”,人人參與“5S”。
2.3 實施的內容和方法
(1)整理:對科內所有醫療垃圾產生區域進行一次徹底的整理,根據臨床各個空間的主要用途,將垃圾收集桶分為需要與不需要,將需要的垃圾收集桶留下,不需要的丟棄。嚴格按醫療垃圾的分類標準準備垃圾收集桶。通過整理,各個空間都非常干凈,無遺留死角,無不必要的垃圾桶。
(2)整頓:首先結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建立科室醫療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及流程、獎懲制度,并上墻明示。將配置室、診療室及垃圾處置室等垃圾產生較多的區域列入重點管理區域,設專人管理,責任到人。以5S的“三定”原則,即“定點、定容、定量”,結合臨床實際操作的簡便性及不違反無菌原則的標準來確立垃圾桶的放置地點,結合垃圾的分類、垃圾的量,確定垃圾桶的種類及大小,分別標上標識,并嚴格按要求定量管理(要求垃圾桶滿2/3時需及時傾倒)。垃圾桶的種類可按顏色分為:黃色(感染性、損傷性、藥物性、病理性、化學性)、白色(一次性物品外包裝袋)、黑色(生活垃圾)、紅色(放射性垃圾)。
(3)清掃:責任人每天對各區域的垃圾收集情況進行不定期督查,將不規范的現象記錄或拍下照片,制作多媒體并加以點評或下達反饋意見書[3],每月匯總一次,月初晨會后進行全面反饋,并與個人考核掛鉤。
(4)清潔: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各班嚴格按照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和流程執行,嚴格垃圾分類,保持各個區域環境整潔不留衛生死角。
(5)素養: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是5S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這一步,我們必須強調人人按制度行事,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在工作中養成盡職盡責的習慣[4]。在剛開始實施階段組長需增加督促檢查的力度和次數,檢查結果與個人考核成績掛鉤,對于不合理之處及時提出再大會討論整改,漸漸養成人人“形式化-行事化-習慣化”,達到人人“5S”的好習慣。
3 效果
通過對科室醫療垃圾收集管理進行5S管理法后,科室人員對醫療垃圾收集規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各類醫療垃圾分類明確,各個垃圾收集容器、放置地點符合院感要求,標識明確,各個區域環境亮麗,無衛生死角,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促進了醫務人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杜絕了因醫療垃圾而引起的院內感染。
4 討論
4.1 提高了全體醫務人員對醫療垃圾收集處理相關知識的認識 通過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學習,進一步明確了醫療垃圾收集處理工作的相關知識,人人知曉垃圾分類,標識明顯,徹底杜絕了垃圾混放現象。既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也降低了院感的發生率。
4.2 進一步完善了醫療垃圾處理相關制度及流程 在細化醫療垃圾處理制度及流程的過程中,全體醫務人員共同參與和討論,從而提高了醫務人員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
4.3 改善病區環境提升醫院的形象 實施5S管理后,病區的環境整潔、舒適,無衛生死角,無臭味,提升了病人及家屬對科室和整個醫院的印象,大大提高了醫院的信譽度,從而給醫院帶來了經濟效益。
4.4 提高了醫務人員的職業素養 通過5S管理活動,醫務人員的責任心明顯增強,人人養成按規章制度行事、認真負責、相互監督的良好工作習慣,提高工作主動性,提升人的素質。
參考文獻
[1] 高玲,.5S管理法在手術間物品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08(2):97-98.
[2] 艾德梅,鞠建新,王穎.醫院醫療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1,34(4):38-38.
[3] 黃曉琴,汪玉霞,張林,等.“五常法”在潔凈手術室保潔維護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3):531-532
【關鍵詞】和諧社會;衛生;監督;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共識。在物質文明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追求長壽和健康,已經成為大家心中一個美好的愿望,同樣,人們的身體健康和長壽,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本論文重點研究和諧社會衛生監督現狀額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和思考。
1.社會各個行業的衛生現狀
1.1公共場所中央空調的衛生情況
目前,在我國很多公共場所,都裝有全封閉的中央空調,來幫助改善公共場所的空氣質量,條件公共場所的溫度,讓人們更舒適,例如在大型酒店、飯店,購物廣場,影院以及醫院、省市及各個高校的圖書館以及很多企業內部等等,這些公共區域通常都會裝有全封閉的集中式空調。但是在這些空間內,人口流量大,人們自身會排除很多有害氣體和污染物,加上裝飾材料排除的有毒氣體,如果這些不能夠良好的被排除的話,那么人們的生活環境中的空氣質量是十分堪憂的。中央空調不僅不會促進空氣質量的提升,甚至由于長期的運行以及不正確的清理,成為室內空氣的重要污染來源。據相關的數據統計,現代不能夠達到國家衛生標準的空調清理高達90%。我國的很多省市如杭州、紹興、大連山東、湖北等很多省都多他們的空調做了調查,很大一部分都達不到衛生標準。
1.2醫療廢物衛生處理情況
醫療廢棄物,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預防、醫療保健等相關的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直接或者間接的感染性能夠危害別人的身體健康,又被稱為醫療垃圾。醫療垃圾含有大量的病菌微生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質,并且還含有一些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和水分,因此有很強的傳染性,一旦處理不當,將會對土地、水以及空氣產生重大污染,對人體產生重要的傷害。醫療垃圾懈怠有數量巨大、傳染性極強、種類繁多的細菌病毒,這些病毒具有潛伏傳染、交叉傳染以及空間傳染等多種特征,危害性巨大。從上述兩方面簡單的分析來看,健全醫療廢棄物的管理環境,以行政手段來促進環境管理政策的實施和落實,對于中央空調的空氣污染現象以及醫療廢棄物的污染現象,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和諧社會衛生監督對策分析
2.1中央空調污染監督對策
2.1.1技術監督對策
對于公共場所的中央空調衛生監督,首先可以從技術上入手。相關的研究發現:以靜電吸附方式為主要凈化手段的電子空氣凈化機的除塵機理比傳統的空調纖維過濾器有巨大的優勢。電子空氣凈化機的阻力較纖維過濾器低很多,在經濟性上有很大的優勢,凈化效率也能達到民用空調的要求,能夠替代傳統的袋式過濾器。因此,國家可以從中央空調生產商的技術監督下手,要求中央空調生產企業采用電子空氣凈化機的先進技術,對生產空調的企業提供一個嚴格的技術標準,鼓勵他們積極采用新的技術,并逐步淘汰不合理的落后技術,同時國家還應該積極鼓勵企業的科技研發,爭取從技術上改進中央空調對公共場所空氣的污染。
2.1.2管理監督對策
針對公共場所的空氣污染,國家可以加強對公共場所的管理和監督。例如在日常的衛生監督過程中,加強對公共場所以及相關企業的檢查頻次和檢查力度,并定期督促中央空調的負責企業對加熱器、表冷器以及空氣處理機組等等部位進行徹底的清晰,并且每年對凈化器、過濾器及過濾網等每年進行更換。還要定期對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衛生清潔意識,重視到中央空調衛生對顧客的重要性,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重要性。加強對中央空調的監督管理,是每一個中央空調發揮應有的空氣調節作用,保障人們的健康。對于中央空調使用的單位,還需要定期自然通風,以確保中央空調的合理使用。杜絕中央空調成為公共場所的空氣污染源頭,為人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工作、生活、娛樂環境。
2.2醫療廢棄物污染的監督對策
2.2.1技術監督對策
目前,焚燒醫療廢棄物是處理醫療垃圾的主要方法和有效手段,因為醫療垃圾很多都是紙制品、塑料制品等,具有很強的可燃性。但是這種處理醫療垃圾的方法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講并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相反,對醫療垃圾的回收利用則顯得有著更深遠的戰略意義。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國家可以從技術上展開進度。例如在儲存和收集醫療垃圾的過程中,相關的政策法規可以規定相關醫療結構在醫療垃圾處理的時候,就應該采取分裝處理,并且要封閉存放。分類收集醫療垃圾,用盒子儲存醫療利器,如針頭,其他注射器及尖銳物質,避免垃圾后期處理散落甚至傷人。合理的處置醫療廢棄物是十分有效的技術方法和保證。但是目前根據我國的科研力量,在醫療廢棄物的可持續運用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所以國家應該在這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研發新的醫療垃圾處理技術和相關設備,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醫療垃圾的處理問題。
2.2.2管理監督對策
對于醫療垃圾的處理,國家采用正確的管理對策也十分重要。例如加強醫療廢棄物管理法規建設、建立完善醫療廢棄物管理體系、切實加強醫療廢棄物的源頭控制、堅持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相結合的手段、加強衛生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努力提高公眾防衛和環保意識。實踐證明,加強對醫療垃圾的源頭管理,對醫療廢棄物的處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在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工作中,應該注重從技術監督和管理監督兩個方面展開。
3.結語
衛生的監督對為人民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促進和諧社會主義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視環境衛生的監督治理,來降低能源消耗、保障群眾人體健康、保護環境,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衛生環境的監督和治理,技術治理很關鍵,同時也要重視管理的力度和全面性,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醫療廢物
2003年春天,SARS暴發給人們留下了深刻教訓。以香港淘大花園SARS暴發流行為例,329名居民被感染,42人死亡的事件觸目驚心,不容忽視。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將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理提上了議事日程。2003年6月6日國務院總理簽發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1] ,同年8月14日衛生部吳儀部長又簽發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2] ,10月10日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下發了《醫療廢物分類目錄》 [3] 。現在醫療廢物的管理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醫療廢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蟲卵及其他有害物質。相當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傳播源于注射器、輸液器等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重復使用 [4] 。部分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威脅人民的健康。70年代就曾發生過醫療垃圾處理不當引起乙肝傳播流行的事件 [5] 。
1 醫療廢物處理狀況的調查
2003年SARS發生后,我院將醫療廢物處理列為重點管理項目之一。為了解當時臨床醫療廢物的處理狀況我們對臨床醫療廢物的產生、處理、收集、去向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為醫院住院部各科室,調查方法以問卷、視察的形式進行,同時收集資料,并進行總結。
2 分析和總結
各臨床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處理渠道大致分為三個途徑:第一,臨床一些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都裝入黑色垃圾袋由工人每天收到垃圾暫存處,再由特種垃圾廠工人運出后進行處理;第二,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等在病房先進行初毀形和消毒再由工人收集進行再次消毒毀形,院感科管理人員監督處理;第三,病人的排泄物、大小便進入下水道,由醫院的水處理站集中消毒后排放。
我們認為現行的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關部門管理不夠規范,未完全落實相關制度,監督機制不夠嚴密 [6] ;分類不夠科學,造成垃圾量大,不利有效防止污染;病房的垃圾每日只清運一次不能滿足一些大科室的需要,有些垃圾要在病房存放到第二天才得到運出 [7] ;臨床工作人員忙于開展業務,在配合處理醫療廢物方面不夠積極主動;工作人員在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的防護不夠規范。
3 處理醫療廢物的措施
3.1 制定醫療廢物處理的有關方案 按照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定“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首先,建立組織機構,成立管理小組。各科主任、醫院感染組長、護士長為小組成員。明確責任分工,臨床科室負責廢物的分類、收集、裝包、封口,服務公司負責醫療廢物的清運,房產基建科負責醫療廢物的暫時存放和與特種垃圾廠交接轉運。醫院感染科進行嚴格監控,以及對醫療廢物的分類、清運、處理“三環節”和操作規程、人員防護等提出指導意見,再就是制定獎罰方案 [8] ,將醫療廢物管理納入醫院感染質量檢查項目,進行醫療質量評分,與科室獎金掛鉤。
3.2 加強宣傳,提高醫務人員的意識 宣傳有關醫療廢物的危害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醫務人員環境衛生意識和“標準預防”意識 [9] ,促進人們積極地配合醫療廢物管理。
3.3 注重分類回收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分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在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基礎上著重處理好感染性廢物。嚴格分類收集,用有色袋分裝 [10] ,便于重點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及傳播疾病。
3.4 提高醫療廢物處理工作效率,后勤服務于臨床 過去的醫療廢物每日清運一次,現在改為即產即清。過去,行政管理辦法是要求使用過的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等在病房內進行消毒和初毀形。現在改為由工人收到暫存地集中消毒毀形。減輕臨床工作量,避免造成污染 [11] 。
3.5 接觸醫療廢物的工作人員應注意個人防護 嚴格著裝操作,掌握消毒隔離常識,防止醫療垃圾滲透和污染,一旦自身被污染或被銳器刺傷時要立即采取處理措施 [12] 。
3.6 支持和鼓勵每個公民對醫療廢物管理中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醫院職工發現有以下情況均可報告醫院感染科。如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在非指定地點收集、存放、或傾倒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流失、滲漏、污染環境和威脅人體健康;未經允許打開密封的醫療廢物等等。靠少數管理人員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發動全體人員對身邊的醫療廢物多關注一點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200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醫療廢物分類目錄,2003.
4 李月東.醫療廢物的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2):139.
5 張屹.醫療廢物處理現狀及對策分析.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3,13(5):154.
6 徐淑慧,高文花.醫療垃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醫藥動物防治,2002,18(1):51-52.
7 梁道寶,李書建.醫療垃圾集中處理管理模式探討.中國公共衛生,2002,18(2):252-253.
8 Escaf M,Shurtleff S.A program for reducing biomedical waste:the Wellesley Hospital experience.Canadian Journal Infect Control,1996,11(1):7.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2002,4.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警示標識規定,2003,
關鍵詞:手術室;醫療廢物;職業防護;管理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護人體健康,隨著《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對醫療廢物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已成為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主要任務。手術室如何對醫療物廢做好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是我們手術室面臨的重要問題。從2006年開始我們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進行醫院感染、醫療廢物的管理,消毒隔離、垃圾分類收集方法、職業防護等方面的培訓,嚴格的控制措施對手術室醫療廢物進行科學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防范了利器傷的發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管理
1.1建立健全手術室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根據《醫療感染管理規范》制定詳細的手術室醫用廢物分類、回收管理制度,制定各級護理人員在手術室醫療廢物管理中應遵循的規則和具體工作要求,保潔人員的工作要求等。
1.2.護理人員的培訓 醫護人員是參與做好醫療廢物管理的關鍵,首先要注意法律法規的學習,自覺依法行事。對醫療廢物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這一薄弱環節,采取有目的、有計劃的醫療廢物管理培訓學習,并定期檢查組織考核,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預防醫院感染對他們個人及醫院、社會的重要性。嚴格的執行醫療廢物管理及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職責,明確自己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從而加強了職業防護,確保了人體的健康。
1.3保潔人員的培訓 保潔人員由于文化水平低,又不懂得醫院感染知識,對醫院廢物的感染性不了解,致使醫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類放置、密封運送處理、各類垃圾混放、垃圾袋重復使用、垃圾桶不及時保潔等問題,增加了醫院環境污染和醫院感染的潛在危險性。為保證醫療廢物管理的規范化,我們定期組織認真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并示范指導,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和熟記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理過程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對手術室每月醫療廢物管理進行檢查監督,嚴格做到醫療垃圾分類放置,及時清運。使手術室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監管到位。
1.4 專人負責、嚴格管理 護理組長作為科室院感兼職人員,對手術室醫用廢物處理實行全程監控,并定期參加院感科專業培訓,使其全面掌握理論知識及操作規程。兼職人員及時檢查督促各級人員,并積極與院感科聯系做到早發現問題,早解決問題。
1.5醫療廢物的科學分類及正確處理。
1.5.1銳利廢物的處理 每一手術室放置一個專用銳器盒,該盒能防刺穿、不會破裂,主要用于收集手術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針頭、動靜脈留置針針頭、手術刀片、麻醉穿刺針等銳利廢棄物。由器械護士、巡回護士、麻醉師共同自覺執行。每日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封口,粘貼專用警示標簽,注明科室名稱,日期并簽名,送至污物存放間,由保潔人員統一送醫院廢物處理中心簽收。
1.5.2 非銳利廢物的處理 將此類廢物一般沾染有血跡,包括紗布、紗墊、吸引管、麻醉包等,由巡回護士負責收集于黃色垃圾袋,術后進行包裝、嚴格按要求進行,包內醫療廢物不能超過3/4,有效封口,粘貼專用警示標簽,注明科室名稱,重量、日期并簽名,送至污物存放間,由保潔人員統一送醫院廢物處理中心簽收。
1.5.3 特殊感染廢物的處理 特殊感染患者的醫療廢物處置要格外小心,要用雙層黃色垃圾袋包裝,嚴格防滲漏,防止感染擴散。
1.5.4一次性用品的回收處理 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也不得隨意丟棄,用后置入黃色垃圾袋,集中送醫院感染中心避免流入社會污染環境和回流市場引起醫源性感染,危害社會。
2 討論
2.1建立健全的制度 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使手術室各級醫護人員執行各項相關操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各級醫護人員都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醫用廢棄物分類放置、處理,使手術室醫療廢物處理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
2.2全員教育 提高了各級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環保意識,手術室將醫療廢物的相關知識及醫院感染知識作為在職護士的培訓內容,使各級護理人員都認識到管理好醫療廢物是預防和控制手術室醫療感染的關鍵。
2.3.改變了手術室各級人員工作中的不良習慣 由于手術室各項操作規范化,并采取逐級帶教方式,使手術室各級人員都熟練掌握,并經常檢查督促,從而改變了不良習慣,做到了規范化處理手術室醫療廢物。
2.4.加強工作人員的職業防護 醫療廢物是病原微生物潛在宿主,是引起感染傳播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1]。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的病毒和致病微生物,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傳播疾病。各種污染針頭刺傷是醫院內傳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傳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故我們加強廢物管理,增加了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意識,從而減少了傳染病的傳播。醫療感染是醫療機構中產生的直接或間接性感染,手術室又是醫院感染監測與控制的重要部門,手術室醫用廢物管理是控制醫源性感染的重要環節,對其進行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各科手術順利進行,降低無菌手術感染率,提高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
【摘要】2003年“SARS”的爆發暴露出了我國醫療廢物管理的嚴重弊端,于是衛生部等幾個部門聯合制定并頒布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及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的廢物。在我院手術室是產生醫療垃圾的重要科室,主要有血液、體液、手術附屬物及其他醫療廢物,其特點濕性感染,不易清潔和消毒,污染性強。自2007年成立醫院感染管理科以來,我院比較重視醫療廢物管理,特別是手術室的醫療廢物管理,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手術室醫療廢物管理;控制醫院感染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16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558-02
Primary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anagement of medical wasteWANG Xiao-Qin1,LI Xiao-Qin2Gansu Province Huachi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 Code:745600
【Abstract】In 2003,the outbreak of SARS in China exposed the serious shortcomings of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So the Ministry of Health,and several other departments have jointly formulated and promulgated the Regulations of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Provides:medical waste is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in health care,prevention,health care and other activities which have direct or indirect infectious,toxic and other hazardous waste.In our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s an important department of medical waste generated,mainly blood,body fluids,surgical adjunct and other medical waste,infection characterized by moist,easy to clean and disinfect contaminated strong.Since the 2007 establishment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 has been more emphasis in our hospital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in particular the operating room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adopted a series of strong measures,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手術室廢物主要包括:感染性廢物:注射器、輸液器、手套、血液、體液、沖洗液等。損傷性廢物:針頭、小瓶、刀片、縫針等。2009年1-12月,我院共實施手術756例,共收集醫療廢物1175kg;其中注射器、輸液器、手套、銳器,共計75kg。血液、體液、沖洗液等1100kg。
1.2實施方法:
1.2.1管理方法:制定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制度,登記及消毒隔離制度;建立手術室感染管理小組;組織手術室工作人員及后勤人員認真學習醫療廢物收集、分類、運送等具體實施方法,廢物的危害性及自我防護意識,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深入科室督察指導。
1.2.2處理方法:嚴格分類收集和轉運,并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示,建立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設置了2種以上顏色的污物袋及容器,醫療垃圾用黃色袋,生活垃圾用黑袋。使用的污物袋采用堅韌耐用,不漏水的可降解膠袋。必須先毀形,浸泡消毒后待污物袋34時封口轉運。后勤人員認真核對種類,數量并填寫登記本,雙方簽字后統一密封運送到廢物中心焚燒,每日一次。轉運過程中嚴防廢物暴露、泄露、遺失。收集人員按要求穿好工作服、戴手套、穿水鞋,做好個人防護。
2.結果
2.1由于制定了各項措施與制度,手術室無感染病例發生。
2.2通過手術室醫療廢物的管理,進一步完善了手術室的院內感染控制,達到了清潔消毒,隔離的目的。是醫院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障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健康,同時防止了污染,是控制醫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2.3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轉變了觀念。
2.4改變了以往注射器,輸液器樓梯走廊隨處可見的現象。
3.討論
3.1工作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廢物時必須按程序密閉包裝,統一裝在加蓋的專用桶內,嚴防二次感染。
【關鍵詞】醫療廢物;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197.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289-01
1 醫療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我國將醫療廢物劃分為五類 ,即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有以下特點:(1)含有感染性物質,可引發感染性疾病。(2)具有遺傳性毒性或者藥物毒性。(3)含有鋒利,易刺傷人體導致感染目前,部分基層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存在監督管理組織不健全、認識不足、設施簡陋、處置存在誤區等問題。以《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為準則,進行宣傳和監管并舉;加大醫療廢棄物處理設施的建設投入;完善設施、規范處置流程、嚴格廢棄物分類和環節管理等對策與建議。
1.1 醫務人員人為因素
1.1.1 醫務人員:客觀方面目前人事用工制度決定臨床護理人員招聘的多、流動性大。存在醫療廢物知識欠缺和認識不足。操作中,將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丟,甚至隨意用黃色口袋裝生活垃圾或用黑色口袋裝醫療廢物,增加醫療廢物處置的工作量或讓醫療廢物流失于生活垃圾中。主觀方面由于臨床工作工作量大,工作繁忙瑣碎。個別醫護人員對醫療廢物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及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不多,認為工作中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增加工作量,存在一定抵觸情緒。還有的責任心不強,錯誤認為醫療廢物的管理,不象臨床醫療工作那樣,會出醫療事故,不認真執行。
1.2 保潔公司與醫院的關系
1.2.1 保潔公司與保潔員:保潔公司業務性質不僅為醫院保潔服務而且面向社會。首先對醫療廢物的知識了解局限,對醫院保潔員崗前培訓不全面不到位。加上大多保潔員文化層次低,接受能力差,人員流動性大。培訓不到位造成保潔員對醫療廢物知識欠缺,造成醫療廢物管理混亂。
1.2.2 醫療機構與保潔公司簽定保潔合同,保潔員由保潔公司進行管理,工作地點在醫院,對科室業務指導,不愛聽,覺得麻煩,不愿認真執行,缺乏管理方面的制約。
1.3 客觀因素:實行醫療廢物統一處置的時間不長,物質上有一些缺乏。做得好的部門盡量做得符合要求,做得不好的,認為雖有明確的規定,但物質不到位也懶得想辦法。還有的開始認真,由于臨床工作的繁忙久而久之也不認真了,得過且過,慢慢的管理松懈。
2 方法
2.1 加強臨床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并進行相關知識考試考核。將醫療廢物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醫療廢物 分類目錄,下發醫院各臨床科室。并與護理部、醫教部、總務科協調,與各科室負責人簽定責任書,再由他們對本科室臨床人員及保潔員進行監督和個別培訓。
2.2 保潔員的培訓:針對保潔員流動性大,大部份文化層次低,對醫療廢物認識不足的情況,在醫院反復組織他們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講明醫療廢物的危害性,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將醫療廢物的安全防護、分類、包裝、貯運及處理過程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等知識進行培訓。再由本科護士長或醫療廢物專職管理人員在他們工作過程中進行現場指導和強化培訓。并與保潔公司簽定目標責任書,對保潔員實行雙向管理。對新上崗的保潔員醫院實行崗前培訓,將培訓內容記載并讓本人簽字,并告之以往醫療廢物處理不規范的獎懲情況。實行層層負責制。
2.3 針對臨床工作繁忙,對醫療廢物的分類記不住,采取分類標簽和流程圖上墻,標簽注明醫療廢物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如:感染性廢物標簽中用較小一點的字體注明棉簽、棉球、膠布、輸液器、空針等,損傷性廢物標簽中包含針頭、刀片等字樣。為臨床人員在工作中提供方便,也在臨床人員丟棄廢物時,加深醫療廢物分類的印象。流程圖上墻,使每一位醫護人員、保潔員、病員及家屬都清楚醫療廢物的規范管理、包裝、流程、最終流向是由指定公司統一處置。
2.4 嚴格交接班制度:在病房由科室負責,交給保潔員時,須稱重量密封后貼上標簽,標簽包括:廢物名稱、產生科室、重量、日期,并且詳細記錄雙方簽字。由保潔員交暫時貯存處,重量必須與科室重量相吻合并登記。運送過程中由保潔員負責。醫療廢物在暫時貯存處保管期間,由暫時貯存處醫療廢物專職人員管理。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
2.5 對物質上的缺乏:上墻的標簽和流程圖做好之后,過塑貼于盛裝醫療廢物的黃色口袋容器上方墻上。避免了各種污漬的污染,又便于清潔。由于一次性銳器盒價格每個須6元,成本較高很少醫院購買。分類時,用藥品包裝盒或廢棄的一次性輸液瓶剪開后置黃色口袋內,替代銳器盒盛裝針頭、刀片等損傷性廢物。銳器盒的廢物利用,操作簡單,經濟實用無成本,減少了污染,節省了醫院開支,加強了個人防護。其他醫療廢物分別置不同的黃色口袋內,裝滿3/4時用膠帶密封,貼上標簽,每天由保潔員運交醫療廢物專職人員回收于暫貯存處周轉桶內。
2.6 加強督查工作:院感科經常到各部門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糾正,及時現場指導。強化臨床人員對醫療廢物的認識和責任心。要求做到收集不落地,存放不暴露,嚴格分類放置,處理及時徹底。在檢查中發現未落實到位的問題,納入全院目標考核和醫療質量考評內容,與經濟責任掛鉤,并在全院張榜公布。其次教育和發動全院職工,宣傳醫療廢物的危害和管好醫療廢物重要性,讓醫務人員人人參與,避免醫療廢物的流失和不規范處置。
3 總結
通過以上對醫療廢物管理政策的宣傳、培訓、管理,轉變了醫務人員對醫療廢物管理的誤區,嚴格了操作規程,加強了對保潔工人的管理。從《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試行以來,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在醫療工作,工作人員管理意識加強,嚴格了交接班,各種記錄有據可查,避免了醫療廢物的流失、混裝等,為社會營造了一個健康的環境,為醫院贏得正常經營的秩序。
參考文獻
關鍵詞:醫療廢棄物 危害 管控 處理
中圖分類號:X799.5 文I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b)-0149-02
1 醫療廢棄物帶來的危害分析
表1是對醫療垃圾的分類及特征歸納。
2 醫療廢棄物的管控現狀分析
一是醫療廢棄物容易與生活垃圾混淆,很多醫療機構在處理醫療廢棄物時,對于傳染性的醫療廢棄物,在簡單地進行化學和消毒處理之后,甚至沒有進行任何處理就與生活垃圾混合后拉走。二是醫療廢棄物在包裝與運輸設備方面存在諸多亟待規范的地方,在醫療廢棄物處理時,仍存在不按技術標準采取分類包裝和管理,加上包裝袋較薄,其密封盒的密封性差,經常導致污染泄漏的情況出現。而在運輸設備方面,在自動化與專業化水平上有待提升和規范。三是雖然很多醫院配備了小型醫療焚燒爐,對可燃的醫療廢棄物進行了分散處理,加上處理量較少,且運行成本較高,所以其利用率較低[2]。
3 處理技術
3.1 衛生填埋技術
這一處理技術是處理主要醫療廢棄物的最終方法,主要是把醫療廢棄物埋入地下之后,利用微生物的長期分解的作用,將其分解成無害化物質。但是醫療廢棄物的填埋系統應設置相應的防滲系統,預防醫療廢棄物中的病原體和有毒有害物質隨著雨水進入土壤之中,避免有害物質從食物鏈進入人體,確保人體的健康。這就需要強化衛生填埋場,對其科學選址,盡可能地利用高密度的聚乙烯和粘土進行防滲層的鋪設,并設置好收集與輸出填埋氣體的管道。因而在填埋處理時應十分慎重,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強化醫療廢棄物的預處理之后才能填埋。
3.2 高溫焚燒技術
在醫療廢棄物中,包含的有機碳氫化合物最多,也就是其具有較高的可燃性和較高的熱值,采用這一方式進行處理時,實際就是深度氧化的過程,由于受到高溫火焰的影響,在焚燒設備內的醫療廢棄物,通過對其實施烘干與引燃以及焚燒3個環節,把醫療廢棄物轉化為殘渣與氣體,從而有效地破壞醫療廢棄物內的有害物質與傳染源。因而在對諸多傳染性的醫療廢棄物的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必須確保其爐內的溫度較高,氧氣混合工況良好,且氣體的停留時間足夠,并在煙氣排放以及殘渣處理上實現對其的無害化處理。
3.3 高溫蒸汽滅菌技術
這一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在對醫療廢棄物進行分揀與破碎的基礎上,在100 kPa和121 ℃的環境下運行20 min之后,確保壓力蒸汽能從物體的內部穿透,且微生物的蛋白質凝固變形而被殺死,當醫療廢棄物被處理之后才能進入衛生填埋場或者采取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且這一方式能用于受污染的注射器、工作服以及微生物等的消毒,而不能對病理性的垃圾進行處理,且在化學垃圾與藥物垃圾等方面的處理效率較低。
3.4 熱解技術分析
這一技術在醫療廢棄物處理過程中,主要是利用醫療廢棄物內的熱穩定性較差的特點,在缺氧或無氧的條件下對其實施加熱蒸餾,從而將有機物進行熱裂解和冷凝之后生成多種固體、液體和氣體,并從中提取相應的燃料、燃料油以及油脂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同時發生了諸多化學反應。
3.5 化學消毒技術
這一技術主要是把醫療廢棄物破碎后和一定濃度的消毒劑進行混合,且確保消毒藥劑的接觸面積與接觸的時間達標,并在有機物消毒時將微生物進行進行殺滅和將有機物進行分解。確保醫療廢物和消毒藥劑之間的接觸面積足夠,最終確保其得到有效處理。
3.6 焚燒爐在醫療廢棄物處理中的綜合應用
焚燒爐具有兩個熱解汽化爐、二次燃燒室,這兩個熱解汽化爐之間交替工作,分別用于燃燒和裝料。一是熱解汽化焚燒爐的燃燒溫度在450 ℃~500 ℃之間,且二次燃燒室的溫度在850 ℃~900 ℃之間。二是煙氣的停留時間至少應在2 s以上。三是焚燒的殘渣在熱灼減率在3%之內。四是燃燒率應在99.95%以上,而煙氣內的氧氣濃度在8%±2%之間,二f英濃度為0.27TEQng/m3[3]。
4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在醫療廢棄物處理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為了強化對其的處理,人們應緊密結合各區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強化對其的集中處理,針對性地采取技術措施,才能確保其得到無害化和高效的處理。
參考文獻
[1] 張瑞霞,孟暉.醫療廢棄物的處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6 (5):327.
【關鍵詞】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管理;醫院感染問題
1一般資料
該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開設23個病區,740張床位,臨床醫護及醫技,后勤人員共有一千余人,設有醫院感染三級管理網絡,開設有規范的供應室,醫療垃圾回收站,洗衣房。
2該醫院現存醫院感染管理問題分析
2.1醫護人員手衛生問題
2.1.1由于工作人員較病人數相對較少,工作量大,忽略了接觸不同病人之后洗手或手消毒。
2.1.2病人求醫心切,沒有預約看病的習慣,造成門診量大。
2.1.3工作人員手衛生意識淡薄。
2.2預防醫院感染設備不達標
2.2.1由于醫院領導重視不足,各科室經濟核算,未使用規范銳器盒,造成銳器管理不當,存在發生職業暴露的安全隱患。
2.2.2洗手設備無感應及干手設施,造成手衛生環節污染。
2.3一次性耗材管理不當
2.3.1一次性耗材采購未與臨床溝通,缺乏計劃,有過期現象。
2.3.2過期后的貴重器材,無法退回,存在院內滅菌后從新使用現象。
2.4醫療垃圾回收人員無醫學知識,未經過正規培訓,缺乏預防醫院感染意識,醫療垃圾管理不規范,容易導致醫療垃圾丟失,造成環境污染。
3整改措施
3.1提高對醫院感染重要性的認識醫院應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切實可行的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各級各類人員職責、質量控制標準。院感管理部門根據標準要求經常深入科室抓落實,對未達標的個人及科室,要與獎金掛鉤,并出書面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
3.2加強醫院感染培訓院感科要定期組織全院進行院感知識培訓,每年至少二次,不少于6學時,以國家相關醫院感染法律法規為教材,結合全國其他醫院因醫院感染而引發的醫療事件案例為教訓,組織系統學習并考核,還要對醫療垃圾管理人員、保潔員、進修實習生、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
3.3強化標準預防,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醫院制定職業暴露報告制度及防護措施,加強標準預防及七步洗手法的培訓和考核,提高醫務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和正確洗手的重要性。加大手衛生設施的投入。
3.4有計劃的招收醫務人員,做好人員梯隊建設,增加診室數量,配備快速皮膚消毒劑,做到接觸病人前后消毒雙手。
3.5醫院應投入一定的經費,免費為臨床科室提供特制的銳器盒,黃色垃圾袋。加強對醫院感染管理基礎設施的建設,嚴格執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廢物應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要求進行分類、用黃色塑料袋盛裝,損傷性的醫療廢物應使用特制的防滲透耐刺的容器盛裝,如;用過的針頭、刀片、縫合針等利器放入特制的利器盒內,整理至3/4滿時采取有效封口方式,由專門的醫療垃圾處理站進行回收處理,并做好交接、登記工作,專人收集,封閉轉運并進行登記,嚴格管理。
3.6醫院根據臨床工作需要,有計劃的采購一次性耗材,后勤工作服務到位,臨床科室做到少量分次領取,以防過期。
參考文獻
[1]張惠珍,魏全珍,劉麗華,等.醫院社康服務中心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127.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8例,其中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和2012—2013年各64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齡20~65歲,平均(32.5±1.5)歲;內科40例,普通外科35例,婦產科30例,其他科室23例。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64例患者在住院期間控制感染時未實施全面護理管理干預(對照組),2012—2013年64例患者在住院期間控制感染時實施全面護理管理干預(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管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全面護理管理干預,包括嚴格執行管理規章制度、強化保護性隔離措施、護理用具消毒、加強消毒管理、醫療垃圾處理以及加大宣傳力度等。
1.2.1嚴格執行管理規章制度
醫院各科護理人員加強相關感染知識培訓,強化日常工作中的感染意識,規范護理人員各項操作技術規程、提高操作技術,并定期進行考核。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各操作流程,對患者各項生化指標應嚴格檢查、核對;嚴格按操作步驟進行治療,防止細菌入侵導致感染。
1.2.2強化保護性隔離措施
患者住院后進行全面檢查,而后對患者住院情況進行分類處理,對帶菌患者與非帶菌患者應分離治療,對帶菌嚴重者必要時可進行隔離治療。患者治療時的血液、體液以及排泄物等若發現有傳染性需隔離處理,對接觸傳染源的其他患者或醫護人員應立即采取消毒、治療等措施。
1.2.3加強消毒管理
護理人員應每天按時消毒病房,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患者床單及枕頭等床上用品應按時更換,并每天檢測病房微生物,病房檢測不合格時不得使用,并及時處理。醫療器械使用后要及時送往消毒室消毒,嚴禁使用消毒過期器械。
1.2.4護理用具消毒
護理人員應對使用過的聽診器、血壓計等常規消毒,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檢查后的器械應使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必要時應使用一次性檢查器械,防止污染其他器械。
1.2.5醫療垃圾處理
對一次性輸液器和輸液瓶在輸液結束后應放到指定垃圾袋內,并將垃圾袋口封住,對消毒使用過的棉棒和靜脈抽血使用過的注射器應分類放置,并每天按時處理。
1.2.6加強宣傳教育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有關無菌知識和感染的嚴重后果,使患者及家屬對醫院感染有充分的認識,并配合護理人員的無菌管理等。
1.3觀察指標
統計和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的感染情況,比較兩組患者使用的頭孢類抗生素劑量和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醫院感染12例,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8.8%,觀察組醫院感染3例,醫院感染發生率為4.7%,觀察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2,P<0.05)。
2.2兩組患者使用的頭孢類抗生素劑量比較
對照組患者使用的頭孢類抗生素劑量為(18.2±1.2)g,觀察組為(12.2±1.1)g,觀察組患者使用的頭孢類抗生素劑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3,P<0.05)。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9.5±3.5)d,觀察組為(6.5±1.5)d,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8,P<0.05)。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