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分析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新時期的社會發展中,高職院校擔負著服務地方經濟的責任與使命。因此,在新形勢下,為提升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發揮高職院校的社會職能,需要不斷深入研究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通過全方位、深層次的剖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探析在新時期構建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機制的價值和意義,找出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新時期;職業教育;地方經濟
1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復合型高質量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全國各地積極開展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分析與研究,目的就是加快推進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實現教育資源整合,從而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促進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提高專業人才質量,更進一步推動地方校企合作,解決地方人才緊缺問題。
2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現狀
在新時期的發展當中,國家教育部門大力支持高職院校進行教育資源整合,為經濟發展提供專業人才,使高職院校成為強國強省戰略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一些貢獻,但在實際發展中,還有教育理念與社會需求不符、社會實踐能力不高、無法快速適應社會工作崗位、教科研投入不夠、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等問題。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還有待提升,還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大膽嘗試。
3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義
3.1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一體化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地方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產壓力。而高職院校與社會經濟建設聯系緊密,充分發揮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提供專業技術人才,降低企業的生存壓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2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科研水平
在新時期,高職院校不僅需要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專業人才,還需要進行科研活動提高社會生產技術水平。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有效推動社會的進步,而高職院校對于科研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積極發揮自身的優勢,有效開展科研活動,加強校企合作和產品研發,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以技術服務求支持、用貢獻求發展,打造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局面,從而促進地方經濟不斷發展。
3.3有利于培養和提高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
開展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緩解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在高職院校專業教育中強化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開辟新的社會就業領域,進一步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4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4.1輕視職業教育的觀念仍未得到改善
在開展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輕視職業教育的觀念。在社會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遠遠超過普通大學畢業生,職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可謂是供不應求,但在社會中大部分人對于職業教育的認識不夠準確,家長和學生都把職業院校當做不得已的選擇,職教招生相對困難。
4.2職業教育實訓力度不足
在職業院校的教學當中,往往因為職教實訓條件差以及工位不足,導致教育實訓力度不足,部分院校的職業教育政策性經費還沒有完全到位,由此導致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無法得到提升,專業教學設備設施得不到優化,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機會。
4.3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
當前,職業院校的教育師資結構還需要不斷優化,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無法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根據調查發現,某縣職校教師500人,其中,文化課的教師占比達55%以上,專業教師僅占總人數的45%,完全沒有達到標準。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職業院校的教師數量、教學質量及專業結構等都還無法有效滿足社會職業教育需求。
4.4校企合作力度不足
當前,部分企業在參與職業教育人才招聘時缺乏熱情。部分企業還沒有正確認識到職業人才的價值以及對企業發展的意義,對職業學校的合作意向視而不見,職業院校與企業難以實現有效合作,院校畢業生對當地企業了解不足,也不愿留在本地企業工作。與此同時,部分職業院校服務地方企業的意識不高,更愿意與沿海企業合作輸送人才,導致地方人才流向沿海發達地區,地方企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缺乏專業人才。
5加強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措施
5.1加強宣傳,改變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看法
在新時期要想實現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需要加強宣傳,轉變人民群眾對于職業教育的看法,減少群眾對于職業教育的偏見。當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門需要在工作當中重視職業教育發展,為職業教育“正名”,加強職業教育的軟環境建設。與此同時,不斷加強社會文化和教育觀念引導,為職業教育發展奠定基礎。通過教育引導改變學生家長和學生對職業教育的看法,實施教育政策引導,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有效保障職業教育的學生能夠接受優質教育,能夠實現良好的就業發展,從而使職業院校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
5.2健全發展機制,提升教師專業化程度
政府和教育部門需要健全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機制,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多重保障。地方政府需要在工作中明確各部門、行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積極作為有效促進職業院校與地方企業的合作,進一步規范職業院校在經費、招生、就業方面的管理流程。協調好職業教育發展部門之間的關系,共同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的職業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此外,要規范地方企業用工行為,嚴厲打擊無證上崗行為,加強職業教育培養,提高就業者的文化程度。積極推行“三扶持”“三落實”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三扶持”主要指:第一,扶持職業院校的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第二,扶持職業院校的緊缺專業建設;第三,扶持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建設。根據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學特點和需要,放寬要求,鼓勵在企業當中聘請專業技能高、工作經歷豐富的高級技師到學校進行實踐教學,充實教師隊伍,解決其福利待遇問題。
5.3促進校企合作
開展校企合作,需要政府部門把職業教育作為社會發展規劃的重點,成立地方職業教育領導小組,不斷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深化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不斷豐富校企合作的方式。職業院校積極開展技術服務、產品研發,為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切實將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為企業生產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與人才支持,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地方經濟增長。
6結語
新時期,要想使職業教育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服務不斷深化,職業學校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完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質量。地方企業需要積極主動地進行校企合作,為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與人才基礎,不斷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王建光.服務地方經濟目標下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0(17):12-13.
【2】張聲洲,何燕春,陳曦.職業教育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01):158-159.
【3】朱詠新.職業教育要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職業教育工作[J].中國就業,2019(10):50-51.
作者:陶樹金 單位:南昌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