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舞蹈中語言藝術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語言藝術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
1)以歌唱為主的舞蹈藝術。一些舞蹈藝術是配合歌唱進行表演的。從舞臺藝術表演來看,歌唱為主,舞蹈是配合歌唱的表演形式。歌曲中的歌詞通俗易懂,且能夠與音樂協調配合,舞蹈表演中則對于歌曲起到渲染的作用。這種舞蹈藝術的表達簡單,按歌詞的涵義做到肢體語言達意即可,以輔助歌曲烘托舞臺氣氛。
2)說唱結合的舞蹈藝術。說唱結合的舞蹈藝術在二十世紀90年代的藝術表演舞臺上較為多見。歌曲的旋律快捷、節奏多變,演唱者將語言融入到歌曲表演中,且邊唱邊跳,達到了語言、歌唱、舞蹈于一體的舞蹈藝術形式。在語言的用詞上,多為直接表達且起到強調的作用,所以語言在歌曲多以重音存在。在語言節奏上,與音樂的韻律相得益彰,吐字清晰而表達明快,給歌曲增加的新鮮感,加之舞蹈的配合,將舞臺氣氛帶動起來。
3)呼喊勞動號子的舞蹈藝術。呼喊勞動號子是舞臺藝術中較為多見的語言藝術表達形式,可以起到吸引觀眾注意力的作用。演員在舞臺上的大聲呼喚,觀眾對于舞蹈表演就先入為主地理解,可以增加舞蹈的舞臺藝術表現力。在演員喊號子的過程中,如果配合由舞蹈動作,特別是富于地域特色的舞蹈動作,就會是號子聲的語言表達力藝術感更強。
舞蹈表演中語言運用的傳統形式是對于歌詞的充分利用,在歌詞的配合下,舞蹈的表現力會更強一些,可以增強舞蹈表演效果。隨著觀眾審美層次發生變化,舞蹈藝術對于語言的處理也要相應地發生轉變,由此而需要創新語言藝術表現形式。
1)舞蹈表演配合吟誦。在舞蹈表演中配合吟誦,可以對于舞臺藝術的氛圍起到烘托作用。吟誦的內容以古詩詞為主,也可以是用于情感表達的散文,要根據舞蹈創作意圖進行選擇。這種表演形式可謂是由古詩詞配以舞蹈傳承而來。當表演舞蹈的時候,詩詞有節奏地引用,可以使舞蹈更富于韻律感,且對于觀眾理解舞蹈內涵起到引導作用。當進行吟詠表演的時候,舞蹈的背景那個音樂要弱化,以突出引用的詩文。
2)舞蹈表演配有旁白。蹈藝術長于渲染舞臺氣氛,以抒情表達為主。一些舞蹈內容是以敘事的表演形式展開的,要使舞蹈內容能夠被觀眾所理解,就需要配有旁白貫穿于舞蹈情節當中,其主要的作用是運用語言藝術對劇情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等背景信息加以介紹。由于情感是通過舞蹈藝術表演發揮出來的,旁白則以敘事為主,無需加入評論內容,語言表達更為客觀。對于舞蹈和旁白的分配上,旁白只需要介紹劇情即可,其作用是推動劇情向前發展,使舞臺氣氛封為激烈,并進入到高潮。舞蹈的作用則是用來表達動作強的內容,運用舞蹈藝術提升劇情的表現力。
3)舞蹈表演中的對話交流舞蹈著在表演中,可以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對于舞蹈內容以介紹,同時還可以引導觀眾對人物的情緒有所了解。對于舞蹈表演中運用對話的語言藝術表達形式,國外的戲劇作品中有所采用,但是國內的舞臺藝術中還沒有對于該藝術領域有所開發。在一些舞臺表演中,語言交流開可以運用幽默滑稽的語言,對于語言的音調特殊處理,配合舞蹈動作,給觀眾以愉悅感。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舞蹈是多種藝術形式綜合而成的舞臺藝術。對于觀眾而言,對于舞蹈存在著審美局限,使得舞蹈的情感呈現難以被觀眾所理解。將語言藝術表達內容運用于舞蹈表演中,引導觀眾對舞蹈內容以深入了解,可以有效地提升舞蹈表現力。
作者:李文蓓 單位: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