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情感元素在藝術設計中的融入與呈現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知識時代背景下,藝術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繪畫藝術與藝術設計在現代藝術領域占據著重要位置,毫無疑問是現代藝術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繪畫藝術。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琴棋書畫”之說,繪畫藝術一直以來都十分受到歡迎。繪畫藝術之所以能夠如此受到歡迎,和繪畫藝術的藝術特性有著直接關系。繪畫藝術具有強大的藝術表現力,不僅能夠給受眾視覺沖擊,更能夠利用畫面營造氣氛,引發受眾內心的震撼與共鳴。而繪畫藝術表現力的營造離不開對情感元素的運用,繪畫是一種能夠抒發情感的藝術。本文將針對情感元素在繪畫藝術創作及藝術設計中的融入與呈現展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藝術設計;繪畫藝術;情感元素;融入與呈現
繪畫藝術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思想和審美都發生極大轉變,繪畫藝術風格與形式越來越多,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但對情感元素的呈現始終未變,不論古代繪畫作品,還是現代繪畫作品都運用了大量情感元素,畫家們在作品中投入情感,通過對色彩、線條的運用表現情感,通過各種表現方式將情感元素展現給受眾。不同性格的藝術家有著不同藝術風格,對情感元素運用的方式也會不同,所以才會有“畫如其人”的俗語。另外,現代藝術設計也重視對情感元素的運用與呈現。情感元素在繪畫藝術創作及藝術設計中的融入與呈現值得研究
一、繪畫藝術創作與藝術設計
(一)繪畫藝術創作
繪畫藝術創作是忠實于客觀物象,對客觀物象采用高度概括與提煉具象圖形設計的一種表現形式1。繪畫藝術作品具有鮮明形象特征,是對現實對象的濃縮與精煉、概括與簡化。繪畫藝術創作通常以圖形化的方式組織處理描繪對象,以抓住對象精神氣質,強化形象形態特征,對其進行表現,是一種單純、鮮明的藝術表現方式2。繪畫藝術創作的圖形表現方式較為自由,充滿個性,通常立足于生活,關注生活,關注時代,但同時也注重思想的解決,想象的發揮3。繪畫藝術作品是最打動人心的藝術創作形式,但能夠打動人心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最平凡,與生活最貼近的事物。對生活感悟越深的藝術家,創作的作品越能感動受眾。繪畫藝術創作不僅屬于藝術行為,更屬于精神文明范疇,在表現藝術的同時,還能夠傳達人的情感,洗滌人的靈魂。情感與藝術的和諧統一是繪畫藝術創作的關鍵,是藝術作品必須具備的價值。一副優秀的繪畫藝術作品,代表藝術,代表時代,代表作者,同時還代表著情感4。翻看名師大家的作品,無不感受到作品藝術魅力中蘊含的情感。繪畫藝術創作要詮釋生活,表現內心真實感受,發揮想象,才能獲得成功。例如,羅中立的《父親》,刻畫了一個農民形象,緊貼時代與生活,反映出了一個時代,反映出了當時中國基本國情和一個普通勞苦大眾,他用繪畫創作語言記錄了這一時生的事,將自身情感融入畫面,用情感元素表現自己對社會的觀察,對生活的感悟。“以人為本”是繪畫藝術創作的永恒主題,從古今中外繪畫歷史來看,都在貫徹人本藝術思想理論。
(二)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目前仍屬于邊緣學科,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有別于傳統藝術門類,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藝術學科,涉及內容和范圍非常廣泛,其審美標準也會隨著影響因素變化而產生變化,其中較為重要得的影響因素是文化與社會環境5。藝術設計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就是將藝術的形式美感用于日常生活相關事物的設計中,使之在具有實用功能的同時還具有審美功能。簡言之藝術設計是一種為人服務的設計行為,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完美結合。藝術設計通過對藝術設計理論思維、造型藝術、設計原理的運用進行設計,來滿足人們物質上、精神上的需求。設計中十分注重設計的生活性和實際性。藝術設計的最大特點是服務性,它不同于傳統藝術那般可以異想天開,藝術設計中的設計關鍵在于為人類提供服務,滿足人們需求,追求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嚴格意義上的藝術品有著本質區別。傳統藝術品完全可以憑借靈感,憑空創作,而藝術設計則需要嚴謹的科學精神,設計師要對各種數據和信息進行考慮,調查自身設計觀點與科學觀點間的關系,追求藝術與生活需求的妥協,所以藝術設計作品沒有絕對的藝術理想,往往是用體驗和感受去征服受眾6。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藝術設計作品的實用性和藝術性追求越來越高,對藝術設計作品帶來的情感體驗越來越重視,所以越來越多的藝術設計作品開始重視設計中情感元素的融入與呈現。
二、情感元素在繪畫藝術創作及藝術設計中的融入與呈現
情感屬于心理學范疇,是人態度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的一種比較復雜且穩定的生理體驗,主要包括:道德情感和價值感兩大方面。具體表現為:美感、喜歡、幸福、仇恨、愛情等等。梁啟超曾在文章中提到“天下最神圣的莫過于情感”,情感是人心理變化的主要誘因,對人類行為起著決定性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決定行為,影響著人的審美和個體感受,現代藝術中幾乎都融入了大量情感元素,通過對色彩、材質、點、線、面等元素的組合,構建情感元素,從而對人的視覺、觸覺、聽覺產生影響,使其產生聯想,引發情感共鳴,達到人與物心理溝通的目的,進行藝術表達,讓作品帶出情感,拉近人與藝術間的關系。藝術作品中情感運用非常重要,情感元素是增強藝術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能以非同一般的情感力量,誘發受眾情感,使其沉著于藝術作品帶來的歡快愉悅之中,對作品產生認同感。沒有情感元素的繪畫藝術作品或藝術設計作品就沒有情感的注入,所以難以激起他人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藝術沒有靈魂,只是僵死的概念。不論是繪畫藝術作品,還是藝術設計都要“以形感人、以情動人”,融入情感元素,給予受眾視覺刺激,才能獲得成功,得到良好的藝術效果,使受眾產生興趣。因此,設計師要加強對情感元素的運用,注重情感元素的呈現,將自身感情融入作品。很多享譽盛名藝術作品的成功,不僅在于藝術手法的精妙,更因為它融入了大量情感設計手法,十分注重情感表現,所以才深入人心,因此才能夠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取得好的成績。例如,著名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繪的麗莎•喬宮多的肖像畫《蒙娜麗莎》,被人們稱為“蒙娜麗莎的微笑”。該作品的成功就在于畫中人物的微笑,這一微笑賦予了人物“人情味”,使整幅作品有了生命和靈魂。畫中人物姿態優雅,笑容微妙,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這使得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美術家們稱為“神秘的微笑”。畫中的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光線變化下,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有明顯差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學應用“情感識別軟件”分析出蒙娜麗莎的微笑包含的內容及比例:高興83%,厭惡9%,恐懼6%,憤怒2%。毫無疑問情感元素已成為繪畫藝術與現代藝術設計中的一種特殊表現手段,藝術家們通過對情感元素的運用,滿足受眾情感需求,使受眾心理得到滿足感和認同感。這些情感元素能夠勾起受眾聯想和回憶,不同情感元素的運用產生的藝術效果不同。例如,在藝術設計中一些柔軟材質的運用,能夠給人一種親切感,所以這種設計情感定位傾向女性和小孩。此外,藝術設計和繪畫藝術創作中色彩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元素,色彩給予受眾的視覺沖擊和情感感受最明顯,不同色彩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不同。例如,黑色代表著憤怒、害怕、復仇等;白色代表著安靜、祥和、平靜,能夠使人聯想到天空、白云;紅色則讓人覺得熱血、溫暖、火熱,所以色彩是現代藝術中喚起受眾情感的主要情感元素。一些色彩獨特的作品往往會使人眼前一亮,使主題更鮮明,有效吸引受眾,刺激受眾感官。例如,hellokitty色彩設計中多以粉色為主,而粉色在人們情感中是“可愛”和“萌”的代表,這種設計思路使情感與色彩完美融合,將情感元素呈現給了人們。因此,當人們看到藝術作品色彩時,內心情感和幻想便會被喚起。新時代背景下,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精神享受和情感需求,所以人們更加看重藝術作品的情感價值。然而,目前很多繪畫作品和藝術設計作品往往缺乏對情感元素的運用與呈現,藝術風格千篇一律,相互復制、相互抄襲,很多作品已喪失藝術特色,無法反應作品情感內涵,受眾也無法感受到作品所傳達出的情感。想要提高繪畫作品及藝術設計作品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就必須提升作品情感價值。通過正文的分析不難看出,情感元素在現代藝術領域中的重要性。繪畫藝術創作與藝術設計有著很多共性,想要創作出優質的藝術作品,離不開對情感元素的運用。缺乏情感元素的藝術,往往是空洞無神,難以獲得受眾認同,藝術價值受到局限。繪畫藝術創作與藝術設計想要獲得成功應積極融入情感元素。
注釋:
1.王麗君.花山巖畫藝術在現代繪畫藝術中的視覺表達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11):119-124.
2.王婭楠.抽象元素在現當代中國畫藝術語言中的演變與發展[D].山東理工大學,2014(14):132-136.
3.王艷,王國.中國傳統繪畫元素在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7):119-126.
4.李晶.物性與神思的遇合—綜合繪畫材料的拓展與藝術呈現[D].東北師范大學,2013(12):103-104.
5.蔡佐嘉,王希林.“虛實相生”的水墨意境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06):112-115.
6.楊晶,韓慶祥.現代繪畫的“錯覺”形式對現代設計的影響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2(04):128-131.
作者:李博一 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