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談高職智慧外語教學改革困境與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職智慧外語教學改革困境與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高職智慧外語教學改革困境與路徑

【摘要】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推動高職外語教學改革。高職外語教學的社會需求、學習者需求多樣化,同時又面臨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投入不足,教學供給服務難以滿足人才培養需求和教育改革的時代趨勢。積極研究混合教學,建設線上線下課堂,開展數字化教學決策、管理與評價改革,探索智慧外語教學改革路徑

【關鍵詞】智慧外語教學;信息化教學;高職外語教學;教學改革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頒發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要求探索智能教育環境下的混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培養適應智能時代的技術技能人才。高職外語教學是高職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服務于現代化、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包含通識課程(大學英語/公共英語)、ESP課程、外語專業類課程,教學目標多元、課程門類多樣、學生受眾面廣,是高職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在構建智慧教學生態,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過程中,高職外語教學必須順應時代教育變革需求,圍繞信息化推動人才培養,積極研究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課程資源建設、教學方法、教學評價與管理的改革,促進智能技術與教學和學科建設的融合。

一、智能技術賦能,解決高職外語教學的供需矛盾

1.高職外語教學的供給側矛盾

(1)課程設置不系統。目前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普遍只在大一兩學期開設公共英語課程,總課時僅有6-8節,在大二、大三幾乎不再開設其他英語課程,從而使大部分學生不再有系統英語學習機會,同時大部分學生自律、自主學習能力不足,這就造成學生在就業之前有一個英語學習斷檔期,學習沒有延續性,進一步降低了英語教學效果,課程供給和教學服務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2)教學同質化。大部分學校面臨同專業多種生源同班授課的問題,教學中都使用同一個教學計劃、授課方案,在線課程資源匱乏,課外學習條件不足,難以滿足學生差異化、多樣性的學習需求。此外,除了統一開設公共英語課程外,各院校較少開設ESP課程或者其他應用能力課程、職業英語課程等,無法按照企業需求和崗位職業能力標準和要求有效提供教學服務。(3)缺少語言實踐。實踐是培養職業能力的根本途徑。傳統外語課存在以“教材中心”、“課文至上”,以及教學實踐“學用分離”等弊端,教學集中在教材中的語言知識、語篇分析、對話練習、書面測試等內容上,很少為學生提供連貫表達語言的機會。“其結果是,學生雖然積累了不少接受性知識,但這些知識不能自動轉化為產出能力,進而用于日常交際”。

2.高職外語教學的需求多元化

高職學校現在已普遍采取多生源招生,往往一個學校招收了來自中職、普高、少數民族地區、退役軍人等多種類型學生。學生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個體差異大,對英語學習的需求也因個人、因專業有較大差異。此外,隨著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推動我國產業和企業的國際合作,這需要一批國際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同時,我國高職教育也不斷擴大對外合作與交流,更多的學校開始建立海外分校,魯班工坊,加強中外人文交流和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學生出國交流、實習、就業機會顯著增加。這對專業國際化建設以及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高職外語教學面臨較為尖銳的供需矛盾,這種矛盾表現為現有的外語教學模式、方法和質量無法滿足學習者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以及專業和產業發展的需求。以增加課時、分級分層教學、甚至單一的教學方法改革是無法解決這一矛盾。利用當前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契機,對高職外語教學進行系統思考和構建也是解決這一矛盾和困難的可行路徑。

二、智慧外語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1.數據兼容性困難

大部分學校存在多系統運行的局面,而不同平臺、系統源于不同開發商或供應商,其數據存儲系統中的數據編碼和格式不統一,數據兼容性差,在沒有專業部門或專業人員幫助下,一般的外語教師很難有效處理和利用這些數據。

2.平臺資源與教學管理功能不融合

現有在線教學資源平臺與教學管理平臺基本都是分割運行,功能互不兼容,數據不能實現共享,造成“數據孤島”現象。課程資源平臺教學管理功能不理想,而教學管理系統尤其是移動教學管理app又缺乏教學資源支撐,不能即時在線調用教學資源,造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得不跨平臺開展教學。此外,大部分平臺的智能化技術水平還不高,如在線測試題庫容量不夠大、在線寫作與評改效度不高、較少有平臺能提供在線口語練習功能、智能診斷與推送服務還不能滿足自適應學習需求。

3.平臺數據服務不理想

大部分平臺提供給老師的數據比較有限,基本以出勤、答題、成績等統計數據為主,缺少過程性數據。甚至有平臺只提供基礎數據共享,其余數據需付費使用,教師根本無法獲取更多的過程性監控數據,數據導出、分析應用不方便。

4.教師數據化管理意識和能力欠缺

由于學習經歷和知識結構的問題,絕大部分高職英語老師還不具備數據獲取、整理清洗和分析應用的能力,尤其是在基于大數據的教學分析、教學決策模式及其操作方法等方面還需要接受專業的培訓。由平臺和軟件型的信息化教學向數據化管理和教學轉變,真正構建數據即服務(DaaS)的新范式還任重道遠。

5.研究投入不足

目前高職高專外語教學界對信息教學、大數據驅動教學、智慧教學從理論到應用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以高職高專-英語-大數據在CNKI知網上進行檢索,結果僅檢索出16篇文章。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慕課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應用研究,大數據在公共英語教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教師信息素養培養,泛在學習(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課程的人文性轉向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對數據分析方法、大數據教學決策和教學設計模型以及自適應學習等主題還基本沒見到研究成果。同樣以英語-大數據在知網上進行檢索,則共檢索出637篇文章,研究內容涉及大數據理論研究、大數據促進教育改革和創新發展研究、大數據在具體教學應用中的研究、大數據背景下技術支持學習研究等,其中對利用批改網進行寫作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基于大數據的教學決策、教學設計、自適應教學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涉及,研究主題比較豐富。通過對比,可見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領域對大數據賦能的研究還基本處于起步階段,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還很不足。

三、高職智慧外語教學改革路徑

1.“翻轉”混合教學

智能網絡時代的學習范式是一個“課程+資源+智能學習平臺”的自適應學習生態,分享與交流、整合與重構、協作與探究成為互聯網時代的關鍵教學環節,教學活動需要融合多元目標,整合各種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綜合應用各種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其特質就是混合。所謂混合式教學就是融合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新型教學范式。首先,要充分培養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移,以育德樹人為教學價值指引,構建多元語言觀和文化觀,以語言能力培養為中心,幫助學生樹立中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積極融合信息能力和思維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應用信息技術獲取、分析和應用各種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提高分析、歸納、比較、批判等思維能力。其次,靈活應用各種媒體、工具和資源塑造教學環境,改造教學流程。根據學習主題,科學設計線下學習、線上學習環節,合理安排授課內容和教學資源,構建線上線下兩個課堂。在線下教學,以任務驅動、課前探究、視頻自學、課中交流、協作修正、系統歸納、練習強化、課后反思整理、拓展深入、任務鞏固。線上學習以興趣引導、自適拓展、協作溝通、在線輔導、在線診測、互動互評、項目檢測。線上資源貫通線下教學,不僅課前課后“翻轉”,也要實現課中網絡工具的過程性教學輔助與管理、教學資源隨機調用服務,充分與線下教學活動融合。教師要積極參加線上教學活動,不僅是設計教學和任務,更要參與在線輔導、在線社區活動,還要積極研究和應用直播工具,進行直播授課,構建新型線上教學課堂。例如,研究在線“視頻+直播+電子文本”翻轉教學,通過網絡布置課前任務,安排學生開展課前視頻(微課、慕課)學習,然后直播授課,講解重難點知識,進行核心技能實訓操作示范,講解項目要求,進行任務分解與部署,課后延伸學習,完成練習、技能操練,提交作業好項目成果。或者“直播+線下指導”,以網絡直播講解重難知識、核心技能、操作流程,線下完成技能操作,進行項目答疑,指導實訓,完成成果匯報與評價等。

2.數據化教學決策。

Schildkamp和Kuiper將基于數據的教育決策定義為通過對學校已有數據資源的系統分析來創新教學、提高學生表現,并將這些創新應用于實踐、進行評測的行為。數據化的信息教學工具和系統可以即時提供可視化的過程數據,既可以獲知班級整體情況,也可以了解個體學習參與情況、學習評估、學習反饋等信息,為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監控及教學的動態調整提供技術支持。在課堂上,老師利用平臺、手機APP獲得即時數據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程度,發現教學設計中的不足之處,動態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課后通過教學管理系統反饋的數據,了解并確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應用數據對學生進行學習診斷,發現其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制定學習個案,實施課外輔導。也可調取數據幫助教師進行分析反思,開展教學研究,幫助師生進行預測分析,合理確定學習目標,提供差異化教學資料,解決以前資源同質化問題,實現真正意義的個性化學習。根據學數據進行診斷-預測、診斷-決策,可以極大地優化教學設計,提升學習效率。

3.數據化教學評價

(1)實施動態評價。大數據賦能的信息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監控和評估手段。進行全網絡教學環境下的評價模式研究,構建以數據化評價為主,定性定量結合,多元主體評價的動態評價體系,以評促學,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一是利用智能化教學系統大規模、系統化地捕捉和記錄教和學的過程性數據并進行動態評估,從學生應答分析、技能測評結果、參與度指數、知識掌握度、測試成績及其分析等維度構建模型進行學習效果評估。二是對每一位學生建立電子成長記錄袋,抽取任意時間片段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檢測成長過程,從而更為科學地對學生學習績效進行評估。其三,老師還可以通過平臺構建的學習者經歷模型,讓學習者即時對課程、教學滿意度進行評價,也可以根據學習者實際的學習模塊選擇、學習行為過程、學習效果等數據,獲得對課程、教學、教師的評價信息,從而優化課程內容、順序以及教學優化。(2)實施外語課程學分銀行改革。智慧教學環境下既有線下課堂教學,也有線上教學,既有教師輔導學習,也有學生自主學習。現有的基于線下課堂教學考勤、課堂活動、練習、測試為主的課程考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化教學改革需求,必須結合學分銀行改革試點,推動英語學科學分制改革,試行學習學分、在線學習學分、技能學分等為內容的綜合學分改革,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自主探究學習、線上自適應學習。例如,可以將現有大學英語8學分按照5-2-1比例進行劃分,每位同學順利完成兩學期8課時的大學英語學習并達到合格后給與5學分,其中4學分為線下學習得分,1學分為期間的線上學習積分。在大二、大三期間,學生完成規定的線上自主學習課程,經在線測試合格后獲得相應學分。剩下1學分為獎勵性學分,學生通過國家大學英語4、6級考試,商務英語等專業英語等級考試,學校組織的英語口語綜合測試,市級及以上英語技能競賽獲獎等,以上任意一項達標者可以獲得1學分的技能學分。以學分制改革為信息化學習提供基本保障。

4.信息化教學管理

(1)積極開展數據化管理。充分利用各教學平臺的數據庫,分析掌握教學狀態數據,發現問題,及時出臺政策、措施予以解決,強化對教學線上教學的質量管理。例如,在疫情期間成都職業技術學院以學院CIA、云班課等管理平臺的課堂教學大數據,結合學生評教、線上課堂督查情況,量化評比,開展了三輪的線上教學“金課堂”評比活動,激勵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引導老師們積極探索網絡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老師開展網上教研活動,分享教學經驗和優秀教學案例。(2)加強網絡課堂督導。除了積極發揮校企教學督導組教學督導功能,建立校-分院-專業各級教學督查機制,由學院領導牽頭,各分院教學主管領導、專業主任、教研主任進課堂,采取網絡聽課的方式,加強教學督導。(3)充分利用平臺的教學管理功能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教師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熟悉教學平臺和在線資源課程,研究和摸索出一些有效的信息化教學管理措施,比如利用藍墨云班課的頭腦風暴、搶答、分組活動等功能調動學生參與課程活動,積極互動;采取游戲化這種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云班課輕直播發起學生討論,以經驗值等方式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寫作教學中,積極應用智能評分、智能批改與人工審閱結合,進行綜合評價,推送寫作修改意見,開展學生互評等,以評促學,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強化教學管理效果。

作者:鐘富強 單位: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俺去啦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最好2018中文免费视频|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a视频|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日本japanese丰满奶水|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久久青青草视频|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伦实例|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全彩调教侵犯h本子全彩网站mj| 欧美大片一区二区|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爆乳少妇在办公室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网站|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日本乱人伦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小说| 美女扒开超粉嫩的尿口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www夜夜操com|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丁香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图片 | h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加勒比在线| 男女xx动态图| 国产xxxx做受视频| 日本zzzzwww大片免费| 大香伊蕉国产av|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