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升小學生素質教育對發展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不容忽視,本文將通過培養一門興趣愛好、參加一項社會實踐、自學一種生活技能、組織一場創新大賽、完成一次集體旅行五個方面淺談怎樣才能提升小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興趣愛好社會實踐
一、培養一門興趣愛好
雖說現在我國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但是能有一項長期堅持的興趣愛好,無論是對于學生目前的健康成長,還是以后的身心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比如說學生喜歡一項體育運動,那么就不僅有益于學生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更能在學生失意時宣泄內心的憤懣;如果學生喜歡一門樂器的彈奏,那么一方面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能抒發學生的情感;假如學生喜歡做手工,那就對動手能力及智力有很好的鍛煉。
二、參加一項社會實踐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試教育體制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從校園走向社會后無法在社會上生存,因為他們在應試教育下只會考試,無法適應社會的生存法則,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那么利用假期提前讓學生們去了解和適應社會的生存法則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組織學生們在假期中參加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有不僅有利于增加學生與社會的接觸機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將來更好地認識社會、融入社會并且將來改造社會做準備。
三、自學一種生活技能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劇增。而在小學階段,只能選取最基礎、最基本的知識教給學生。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的基礎上,不斷獨立獲取新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的保障。那么如何讓學生既能提升自學能力又能培養生活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學生自學一些生活技能。既讓學生能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得到休息,又能讓學生提升自學能力,還能為學生以后獨立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一舉三得。只有擁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不論以后的科技如何發展,學生都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去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只有擁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論以后的競爭多激烈,學生才可以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四、組織一場創新大賽
俗話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更何況我們學校中那么多來自不同家庭,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學生呢,所以我們對待每一位學生,都不能一概地用分數的高低來衡量他是一名好學生還是差學生。雖然一個學生的文化課知識并不太優秀,但是他很擅長進行體育運動。雖然一個學生在平時不太擅長與人交流,但是他的作文寫得很好。雖然一個學生數學學得不好,但是他的英語很拔尖。所以我們小學老師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所以學校方面可以定期組織創新大賽,比賽內容不做限制,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象力,可以是科技方面的創新,也可以是生活技能上的創新,更可以是創新一種體育運動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讓那些成績不太突出的學生也能找到自己所擅長的東西,找回自信,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可以讓老師發現每個學生的不同之處,然后可以因材施教。所以說這樣的活動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意義非凡。
五、完成一場集體旅行
現如今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就形成了獨來獨往的做事風格,長此以往學生都無法適應集體生活,更不懂得如何和別人相處。學校里高壓態勢下的學生,只有假期成為相對而言比較輕松的時光,同時假期給學生的假期作業也為數不多,所以就自然多出很多空余時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們去完成一場集體旅行,我認為對學生的成長百利而無一害。我國的名山大川數不勝數,寫入課本的也為數不少。帶學生去感受張家界的壯美,泰山的巍峨,黃鶴樓的雄偉,九寨溝的秀美,以及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讓學生們在旅行中成長,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所聞所見所想,開闊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認識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同時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長時間的集體生活中學會如何和各種不同性格的同學相處,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有益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民族振興的基石,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素質教育是民族復興之魂,發展素質教育不僅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更有利于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2]如今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我國只有推行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能推動我國不斷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才能讓我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沈濱.加強小學生養成教育,開啟德育發展新征程[J].新課程(上),2018(10):230.
[2]張愛珍.小學生良好習慣培養實踐探索[J].教書育人,2018(28):6-7.
作者:王曉鶴 單位:平涼市莊浪縣南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