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完善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當前我國衛生事業單位內控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內控機制不健全,缺乏約束力。這是當前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是對重要環節及重要崗位的人員控制不夠嚴格,在控制中存在弱點;其次是對重要崗位與關鍵環節的崗位認識不夠,內部控制制度的針對性不夠,重點不突出;再次是當前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業務規程的控制制度較多,但是忽略了人員責任制的控制,尤其是針對管理層的幾乎沒有;最后,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完整性及合理性有待提高,缺乏實際操作性。
2、效果薄弱,形同虛設。多數衛生事業單位人員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不夠,對內控會計控制的認識落后于實際發展的需求,將按章辦事與執行內控制度混淆在一起,一些衛生事業單位的領導對內控制度不夠重視,工作開展難度較大,還有部分單位有章不循、將制度高高掛起,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導致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3、缺乏科學與嚴謹性。部分衛生事業單位制定了針對性的內控制度,但是不論是內容還是范圍都落后于社會的發展;部分單位未建立自我防范與約束機制,一旦違法違規現象發生,只能事后補救;部分單位的內控制度執行與監督力度不夠,檢查、考核體制亟待完善,影響內控制度的發揮。
4、對內控執行的環境關注度不足。從目前我國的衛生事業單位內控制度來看,存在著控制觀念較為落后、信息化水平較差、會計人員的崗位交流不夠、崗位間的牽制與監督力度不足等問題,亟待完善。
二、強化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對策
1、建立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內控框架體系。從當前我國衛生事業單位內控情況來看,關鍵是要建立不同層次的管理責任體系,這是單位內控制度實施的基礎。只有組織體系的設計合理,使內控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不僅約束單位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人員,同時也涵蓋了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與有關崗位,使業務在運行過程中環環相扣,提高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增加信息的質量,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從過去的注重規章制度轉向整體框架的構建,更好地發揮內控制度的作用。
2、樹立衛生事業單位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在衛生事業單位人員間建立內控觀念,提高認同度,改善會計控制的環境,針對不同的風險控制點,通過風險預警機制,風險識別系統與風險評估和風險分析等對策,實現對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全面控制。
3、建立多層次的監督系統。在衛生事業單位內建立以內部控制制度為中心,由財務部門進行協調,不同職能部門進行分工,互相制約的內控體系,這一體系主要包括三個互相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層是建立控制整個行業業務的系統,相關人員在進行業務的辦理過程中藥明確業務的處理權限與應承擔的責任,一般業務與經營者接觸的業務要經過復核,重要的業務可以采用雙簽制,嚴禁一人負責整個業務流程。第二層是建立事后監督體系,在會計部門常規的核算基礎上,對不同崗位的業務工作進行核算,納入程序化、規范化的管理。第三層是以現有的離任審計、監督審查會計報表等工作為基礎,強化對會計部門的內部控制,建立以“查”為主的監督系統。這三個層次構建的內控體系對單位內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單位內的問題,采取有效的防范及解決對策。
4、完善獎懲制度。為了確保內控制度的功能得以發揮,必須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不斷地完善,定期的審查內控制度的執行狀況,加強考核,對其執行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原因,采取有效對策加以控制。根據內控人員的工作情況給予適當的獎勵或懲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內控的目的。
5、內審制度與外部監督協調作用。近年來,審計工作的范圍有所擴大,從傳統的糾錯防弊發展到對部門或項目的全過程控制,事前約束,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由此通過其與外部監督的共同作用,達到預期的控制作用,形成良好的監督合力,杜絕濫用職權的現象發生,提高內控的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工作對衛生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衛生事業高效管理的重要措施,貫穿單位的經濟活動全過程,涉及多個部門,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地增強領導人的重視,同時也要改善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從多個角度共同促進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會計工作的效率。
作者:王笑濱 單位:哈爾濱市道里區社區衛生服務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