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全科醫生遠程教育信息化培訓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全科醫學強調以病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基礎、以預防為導向的健康照顧。通過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優生優育等“六位一體”的服務,在有效提高民眾健康水平的同時,能獲得最佳的衛生成本/健康效益比。全科醫學20世紀60年代誕生于美國,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被引入中國內地。國外全科醫學有完整的教育與培訓體系[1-3],主要有本科生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3種形式。世界衛生組織倡議,本世紀各國全科醫生應占醫生總數的1/2或更多。1966年,英聯邦啟動了第一個全科醫學住院醫師培訓項目,隨后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啟動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我國臺灣地區1987年開始辦理全科醫生的資格認定工作。我國香港特區1985年開始全科醫學專科醫師培訓。我國全科醫學培訓從1989年開始試點,2000年衛生部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在首都醫科大學成立。目前國內全科醫學培訓形式主要包括本科生全科醫學教育、全科醫生崗位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全科醫生繼續教育培訓4類[4-5]。然而這些培訓項目均以實體機構培訓為主。盡管國外有一些全科醫學網站,但大多數是以學科網站形式出現,不能進行遠程網絡教育。為此,我們在軍隊網絡課程構建基礎上,建設了國內首家“全科醫生遠程教育培訓網”和相應的“全科醫生遠程教育培訓體系”軟件資源庫,目標是為我國全科醫生培訓提供信息化平臺[6]。通過網絡平臺結合實體基地的培訓模式,為社區醫院和基層部隊提供了跨時間、跨空間的全科醫生培訓機會,有效緩解了當前全科醫生崗位急需與培養周期較長的矛盾。
1全科醫生遠程培訓網的建設和應用
“全科醫生遠程教育培訓網”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其中硬件系統由3臺高性能服務器組成,服務器后臺使用2臺IP-SAN,存儲總量達到20TB以上,并實現數據網絡鏡像。該網絡建設的關鍵技術是運用OCR技術對資源進行深度加工,運用自主研發的詞庫進行知識點深度鏈接,在同一個知識內容上進行立體化展示。軟件系統是一個對外網站,即“全科醫生遠程繼續教育培訓網”。平臺下建設由自主學習模塊、疾病診治模塊、心理咨詢模塊、優生優育模塊、健康教育模塊[7]、預防保健模塊、在線考試模塊和在線交流模塊8個數據庫系統組成。以下重點介紹自主學習模塊、疾病診治模塊和在線考試模塊。
1.1自主學習模塊
自主學習模塊建有6個虛擬教室,分別為臨床醫學、優生優育、心理健康、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康復醫學教室。根據國家衛計委頒布的“全科醫生培養標準”設立了全科醫學概論、內科學、外科學、康復醫學、臨床心理咨詢等20門網絡課程。每門課程由網絡教材、視頻教材、作業練習和考試以及互動交流等功能板塊組成。課程的資源豐富、配置齊全,為學員提供了很好的自學與自測平臺[8]。
1.2疾病診治模塊
目前全科醫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有限時間和海量知識的矛盾,醫生每天的常規工作包括診斷和治療需要查詢大量相關信息。但由于紙質教科書過時,無專業化數據庫可供使用,無法及時獲得有效信息,導致很多臨床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處理。為此,我們建設了“疾病診療系統”,該系統是國內第一套多媒體醫用數據庫系統,它收集海量醫學資源,并進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使之電子化﹑數據庫化,可按多種方式進行查詢。該系統由9個功能數據庫組成,即①疾病診斷數據庫:該數據庫收錄常見疾病14000多種,可以按該病的中英文名稱、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診斷依據、實驗檢查、治療流程、并發癥及預后等途徑進行檢索。②臨床癥狀數據庫:該庫按照人體部位分類,收錄常見癥狀6000多種。可以按照癥狀名稱、部位、病因、鑒別等途徑檢索。③中國醫學數據庫:該庫收錄中醫常見病癥1500多種。每種疾病都有詳盡闡述,包括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結語出處、轉歸預后等,可以按中醫內、外、婦、兒、針灸、方劑學進行分類檢索。④疾病研究數據庫:該庫收錄了2000多種疾病的最新診治方法和研究進展,每3個月更新1次。⑤實驗室檢查數據庫:該庫收錄1300多種實驗室常規檢查的方法和數據,為全科醫生工作中快速查詢提供方便。⑥藥品數據庫:該庫收錄常用藥品12000多種,含每一種藥品的藥理知識和治療原則。每種藥品包含一級分類、二級分類、藥品名稱、英文名、別名、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專家點評及相關疾病等內容。該數據庫還提供了多種全文檢索模式,包括藥品名稱檢索﹑功能主治檢索﹑臨床應用及幾種模式的組合檢索和多次二次檢索,還可以按二級學科分類按臨床科室進行系統化學習。⑦疾病路徑數據庫:按臨床科室進行分類,收錄300多種臨床路徑,均為衛生部最新公布。除了衛生部頒發的每種疾病的詳細內容,還和其他幾個數據庫有深度鏈接。⑧操作規范數據庫:由3000余種臨床常見手術的視頻操作規范和治療方法組成。⑨臨床教學資源數據庫:收錄包括文本、視頻、音頻、課件等3000余種教學資源。使用者可按多種方式和途徑對9個數據庫進行查詢,如輸入疾病名或體征等均可獲得相應疾病的理論知識,包括診斷和鑒別診斷、實驗室檢查、用藥原則以及臨床操作規范等全套處理方法。該系統不僅實現了不同模塊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也運用了一定課件、音頻、視頻進行對照,讓全科醫師在參考的時候不僅能看到文字內容,也能通過課件學到相關內容,還能通過聲音聽到相應內容。如在進行各類心臟病診斷時,不僅能看到各類心臟病相應的理論知識,也能通過音頻聽到相應的心臟節律,方便全科醫師正確進行診斷。“疾病診療系統”對全科醫生的適時幫助,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用于手機終端,將成為他們手邊查詢快捷攜帶方便的電子診治手冊。
1.3在線考試模塊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躍發展,人類已經迎來大數據時代。而大數據時代對教育發展帶來的革命性影響,正迅猛沖擊和取代傳統教育的各個環節,其中考試系統就是很重要一個環節。在線考試系統是建立在國際互聯網上的應用系統,客戶端配置極為簡單,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前提下,還可以使考試不受時間和地域局限。因而,基于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化教育改革需要在線考試系統的配合實施。盡管國內外許多大學都已開設了遠程教育,但與之匹配的在線考試軟件系統開發還不能滿足要求,目前僅有極少國際著名計算機公司所舉辦的各種認證考試采用在線考試方式。而醫學在線考試系統的開發、建設和研究,在國內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我們于2006年開始研究設計并構建臨床醫學題庫管理系統,于2007年建成了涵蓋全科醫學崗位培訓的20門網絡課程的題庫[9]。我們首先組織臨床各學科專家制定出命題原則和細則后,進行命題、審題和建庫;二是確立建庫原則,需要建立的題庫結構層次清晰,知識要點明確,試題屬性全面,題型豐富、完整;三是采用結構化設計思想進行系統開發,采取MicrosoftVisual.NET2010企業版作為服務器開發平臺,采用C#,ASP.NET作為開發語言,采用Mi-crosoft.NetFramework4.0作為框架版本,采用MSSQLServer2000SP4及以上版本建設數據庫;四是每項考試均設計和建設了“在線練習”和“在線考試”2個功能模塊,適用于全科醫學專業各學科各層次考試以及遠程教育考試等;五是保密性好:數據采用加密傳輸和存儲,有效防止非法訪問。該系統除用于全科醫學培訓外,還用于重慶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結業考試。目前,我們建設的醫學在線考試系統運行良好,題庫動態維護,使用單位不斷增多。
2全科醫生遠程培訓方式初探
2.1線上培訓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的立體培訓模式探索
為與全科醫生培訓網結合,我們依托西南醫院全科醫學培訓基地,實施線上培訓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的全科醫生立體培訓模式。首先制定在線學習指南,全科醫學理論學習以線上培訓為主,實踐教學以基地培訓為主,包括社區實踐和科室輪轉等環節,二者有機融合、交叉滲透。應用網絡教學結合基地培訓的立體化培訓模式,我們開展了全科醫生崗位培訓項目,培訓對象是長期在基層部隊和基層醫院從事醫療服務的衛生人員,通過較短時間培訓獲得全科醫學的知識與技能,這是我國為解決當前全科醫學人才短缺而規范化培訓周期較長之間的矛盾所采取的過渡性措施,也是近3年來全科醫生培訓的主要途徑。培訓內容分為全科醫學理論、急診和常見病處理以及慢性病防治3個方面的內容。包括全科醫學和全科醫師理念介紹、衛生政策法規等,重點是“老年人群的特點”“保健的目標原則和實施”“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等。培訓手段包括網絡教育、課程模塊教學和基地見習。迄今已舉辦軍隊全科醫生崗位培訓班5期,培訓人員500多名。
2.2計劃培訓模式與隨機培訓模式構建與探索
應用全科醫生遠程教育培訓平臺,構建了新的全科醫生信息化培訓模式。包括一是按全科醫生崗位需求進行“計劃信息培訓”;二是按全科醫生個性化需求進行“隨機信息培訓”。按崗位需求的計劃培訓要納入醫院的全科醫生規范化規培軌道,注冊為正式學員后,按照3年的規培計劃,通過網絡學習完成各類必修課程后,進入醫院科室和培訓基地進行輪轉。而對于大多數按個性化需求進行隨機信息培訓的基層全科醫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隨機的課程學習、參與討論和接受考核。即按全科醫生崗位需求的“計劃信息培訓”以立體化培訓為主;按個性化需求的“隨機信息培訓”以網絡遠程教育培訓為主。綜上所述,通過全科醫生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和信息化培訓體系實施,一是可以將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開發出來,提升教育效應。二是利用本網絡平臺在國內普及全科醫學理念和內涵,使公眾了解全科醫生是一種專業化程度很高的職業,營造全社會尊重信任全科醫生的氛圍,提高全科醫生的職業認同感和社會認可度[10-11]。三是能使培訓對象根據個性化需求進行選擇,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12],創新了全科醫生信息化培訓模式,使培訓對象根據個性化需求進行選擇。因為平臺內有數十門課程可選擇,相當于圍繞在他(她)身邊的有數名教師在授課。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創新了全科醫生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四是有效解決了邊遠地區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可以讓邊遠地區全科醫生也獲得高水平教育,解決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作者:吳強 劉剛 向國春 姬軍生 陳虹 黃河清 郭海濤 李碧元 李澤桂 李由 王可厚 單位: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臨床教學管理中心 重慶遠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