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醫療服務體系現狀SWOT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訪談法、文獻研究法對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貴州省兒童醫療服務體系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兒童人口增加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會迅速增加建議落實兒童醫療體系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和培訓,充實兒童醫療隊伍,充分發揮遠程醫療作用,以促進兒童醫療服務質量提升
【關鍵詞】兒童醫療;服務體系;SWOT分析
當前,我國兒童保健工作得到了極大發展,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2000年的22.8‰、32.2‰和39.7‰下降到了2017年的4.5‰、6.8‰和9.1‰[1]“全面落實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迎來了新一輪生育高峰期,出生率達到了12.43‰[1],兒童人口數量大幅度增加,對兒科醫療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兒童就醫掛號難、流程復雜、住院難等問題仍較為突出[2]根據《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3]顯示,每千名0歲~14歲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為0.53人,要達到2020年規劃的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0.69名,我國兒科醫生數量預計缺口86042名兒科醫生短缺、兒童“看病難”成為了日益突出的問題,這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本研究對貴州省兒童醫療服務體系的優勢(Strengths,S)、劣勢(Weak-nesses,W)、機遇(Opportunities,O)和挑戰(Threats,T)進行分析,為促進兒童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建議
1材料與方法
通過檢索和篩選CNKI、萬方、維普等數據庫2014年-2018年與兒童醫療服務體系相關的文獻共計93篇搜索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原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收集整理貴州省兒童醫療衛生資源數據和相關政策文件對貴州省兒童醫療服務體系的兒科醫生、護士、管理人員以及兒童家屬進行訪談,整理其意見和建議
2.1優勢(S)2.1.1兒科醫療需求迅速增加隨著衛生健康觀念的普及,人們對醫療衛生的需求越來越大,家長更愿意為孩子的健康付出更多資金和精力,在預防保健和疾病診治上不斷集中至大醫院或者婦幼保健院,“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更加刺激了兒科衛生需求的增長貴州省的出生率長期保持在13‰以上,2017年的出生率達13.98‰,出生人口50.05萬人,眾多的新生兒對兒科醫療資源的需求迅速增加[4]2.1.2貴州省大數據助力大健康貴州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有我國第一個省屬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負責大數據、信息化戰略規劃并組織實施,促進信息資源共享等貴州省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平臺及體系建設卓有成效,2017年全省1543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遠程醫療實現了“鄉鄉通”,構建了各級醫療機構“扁平化、零距離”的遠程醫療體系[5]貴州省依托衛生信息化項目先后投入5000余萬元資金,建設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省級全民健康數據中心,部署超過200臺虛擬主機、結構化數據存儲空間200TB,目前已有199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電子病歷共享平臺建設[6]2.2劣勢(W)2.2.1貴州省民族成分復雜,衛生知識相對落后貴州省有國土面積17.61萬平方公里,轄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個國家級新區,其中有11個少數民族自治縣[4]貴州省共有48個少數民族,民族成分居全國第二,根據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少數民族人口占36.11%,約為1255萬人[4]2016年底常住人口為3555萬人(鄉村人口1985.47萬人),0歲~14歲兒童有791.70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2.3%[4]貴州省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等影響其就醫習慣,如黔東南州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患牙痛時,不吃藥不就醫[7]部分貧困地區或民族地區文化教育相對落后,缺少相應的衛生知識,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就醫秩序[8]2.2.2兒科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宋秋霞等[9]預測,貴州省兒科醫生缺口人數在6396人~6537人,與此相對應的兒科床位、護理人員等資源都嚴重缺乏,尤其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才匱乏,鄉鎮衛生院空編率較高2017年底,貴州省注冊的全科醫生有5184人[4],但是部分基層衛生機構僅有1名執業(助理)醫師,要實現到2020年每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提供規范的兒童基本醫療服務,還需增加全科醫生數量,加強兒童醫療培訓2.2.3醫療資源區域配置不均衡貴州省三級醫院、三級甲等醫院分別占全省醫院總數的3.38%、2.25%,數量及占比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66%、4.49%)[10]三級甲等醫院僅29家(其中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僅1家),有限的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貴陽、遵義等中心城市,其他市(州)差距明顯[4]部分區縣尚無二級甲等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面不全,村衛生室服務能力總體不足,兒科、精神衛生等專科服務能力薄弱2017年貴州省財政對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36.21億元(占公共預算支出9.46%)[4],而同為西部地區的四川省支出為831.46億元(占公共預算支出9.56%),云南省支出為546.99億元(占公共預算支出9.57%)[1]由此看出,貴州省醫療衛生投入缺口較大2.2.4兒科醫生工作時間長、負荷大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兒科門診數量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醫務人員的增加速度,兒科醫生工作時間長,常處于超負荷狀態兒童患者年齡較小,病情表達不清,絕大多數家長又表述不準確,兒科醫師需要消耗更多精力才能查明病情,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和心理壓力[11]和普通臨床醫生相比,兒科醫生工資待遇普遍較低,導致兒童健康服務人員流失嚴重2.3機遇(O)2.3.1兒童人口數量迅速增加貴州省生育率較高,每年新生兒的人口數量在45萬以上,0歲~14歲的兒童人口在790萬以上;“全面二孩政策”效果十分顯著,2017年出生率達到了13.98‰,為近十年來出生率最高年份,出生人口50.05萬人,其中“二孩”占比48.21%[4]隨著出生人口增加而帶來的兒童醫療服務需求迅速增加,推動了衛生部門重視兒童醫療服務建設2.3.2政府加大投入,科學規劃《貴州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10]提出,要增加婦幼保健機構的人員和床位數,市、縣、鄉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中衛生技術人員比例應當不低于總人數的85%《貴州省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6-2020年)》[12]提出,全省規劃設置婦幼保健機構100所,各市州級設置1所床位200張以上的三級婦幼保健院;各縣(市、區)設1所床位100張以上的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或婦幼保健所;在市級區域應根據需要規劃設置兒童、婦產等市辦專科醫院貴州省兒童醫療體系規劃明確,因此建議各級部門抓住機遇,爭取規劃項目落地生根;通過政府專項資金辦醫等迅速擴建或籌建婦幼保健機構;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辦醫,充實兒童衛生保健醫護隊伍2.3.3大力推進兒童醫療體系建設原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6個部門聯合印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實施意見》(黔衛計發〔2016〕59號)[13],明確提出通過設立兒童醫院或婦幼保健機構,擴大兒科招生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模,大力實施兒科轉崗培訓,醫療機構規范設置兒科和新生兒科,完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目前,每年約100人參加兒科轉崗培訓,為兒科隊伍建設創造了新的來源,提升了兒科醫生專業技術能力2.4挑戰(T)2.4.1兒科醫患關系易激化兒科診療具有特殊性,患兒無法清楚表述,病情不穩定且變化快,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嚴重后果,醫患關系易被激化,兒童醫院暴力傷醫等事件時有發生目前醫患信任困難,部分患兒家屬過度擔心和不信任醫生,使醫患關系更為緊張[14]因此,兒科醫生應更具有愛心和責任心,強化為醫療衛生事業奉獻精神2.4.2兒童疾病譜變化快當前兒童疾病譜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的罕見病(如腫瘤、白血病等)不斷增多[15]疾病譜的變化給醫護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對醫療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加強兒科醫生的轉崗培訓和骨干醫生培訓,為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配備合適的兒科人才,同時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兒童醫療知識技能培訓,提高學員實際操作能力2.4.3兒童醫療機構競爭加劇貴州省地處西南地區,與云、川、渝等省份接壤,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貴陽、遵義等地,偏遠地區離中心地區距離較遠,省份交界處的患者易流失至其他省份重慶市兒科醫療資源豐富,黔北地區部分患者愿意去重慶診治;四川瀘州西南康健城的規劃及瀘州市人民醫院等兒科技術發展較快,也對赤水、習水等地區具有輻射作用;湖南、云南、江西三省部分醫療機構聯合成立了兒科醫聯體,對優質醫療資源的利用更加具有集中優勢
3建議
兒童醫療資源配置不足,分配不均,建議行政部門予以重視并積極投入,以解決兒童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問題為充實兒科醫療隊伍,目前遵義醫學院、貴州醫科大學等新增了兒科學專業招生,培養本科層次的兒科專業人才,建議加強招生宣傳,鼓勵學生投入到兒童醫療事業中為吸引和留住人才,醫療機構應為兒科醫生制定優惠考試條件及具有吸引力的薪酬體系,同時鼓勵轉崗培訓醫生投入至兒科診療服務中,以緩解兒科“看病難”的問題為加強偏遠地區的醫療技術服務能力,建議:(1)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和智慧醫療的作用,合理安排上級醫療機構專家的工作和會診時間;(2)對會診質量盡快建立控制標準和評價體系,避免會診資源濫用;(3)合理制定會診收費標準;(4)逐步開展宣傳,提升遠程會診社會認可度遠程醫療系統建成后,一方面要加強遠程醫療系統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基層建設的投入,包括設備、技術和人才,定期開展交流與培訓[16]
作者:周明華 譚紅 盧葦 單位:瀘州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