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教育與高校英語教學融合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教育課改的推進使得我國高校愈發注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創新教育的實質即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英語教學一直是我國高校的重點關注科目之一,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若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有利于培育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對提升高校英語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重點探討了創新教育與高校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策略,意在不斷加強學生的實際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創新教育
引言
創新教育的終極目標即通過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培養一批創新型復合型的應用人才隊伍。我國教育體制長期以來一直是傳統應試教育為主,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性格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國學生普遍缺乏創新精神,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較為固化,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十分迅速,伴隨著社會各界的高速發展,國家對于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度也越來越多。我國高校英語教學需緊貼時展,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融入創新教育理念,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塑造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為我國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思維、勇于進取的優秀人才。
一、高校開展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已全面邁入信息時代,隨著國家的迅猛發展,各行各業之間的競爭逐漸激烈,對于我國來說創新型人才具有很大的缺口,我國目前亟需培育一批創新型人才隊伍。我國高等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陣地,創新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普及刻不容緩。因此,在我國高校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高校英語教師需積極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我國高校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塑造,與我國教育界奉行的素質教育理念相契合。自我國推出素質教育理念以來,經多年實踐,素質教育培育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育其創新理念意識。為使創新教育理念與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有效融合,我國高校需引入培養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英語教師,使其對現如今的高校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改革,為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提供中堅力量。高校英語教師通過拓寬英語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借助各類新型技術等,可有效吸引高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鼓勵學生培育創新思維理念,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英語教學氛圍內,可大膽表達自身的觀點,有利于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高校英語教學通過創新教育的教學模式意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此外,我國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創新教育時,需注意首先需給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以擺脫傳統教育的局限性。其次,教師需注意需賦予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創新教育的關鍵即在于需凸顯學生的主導作用,才能有效拓寬學生的思維模式。最后,教師在實踐創新教育模式時,需不斷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獨有的觀點,引導學生把學科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創新教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學生可通過構建自主的學習體系來不斷強化自身的英語水平,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二、創新教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創新教育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將創新教育融入教學模式之中,為確保創新教育與高校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可采取下述方式來進行教學:第一,將新媒體教學應用于高校英語教學之中。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異軍突起,為進一步強化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為學生構建更為多元化的英語教學環境。高校英語教師可將新媒體教學應用其中,例如利用微課事先將所要教授的英語知識點錄制成教學小視頻,上傳到英語班級群中,方便學生進行自主預習。第二,將美劇等資源融合教學素材。新時代大學生對于美劇等資源的接觸更加廣泛,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將美劇等資源作為教學素材。一方面將美劇資源作為教學素材可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一方面美劇中本身蘊含有許多英語口語用法等,通過對此進行學習可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應用能力。教師還可專門構建一個微信公眾號,定期上傳美劇資源、英語紀錄片及英文原版書籍等,慢慢引領學生走進英語,激發起大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愛之情。此外,英語教師還可階段性的召開美劇座談會,鼓勵學生用英文分享自己所觀看的美劇,在實際應用中讓學生感受英文的魅力。第三,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教育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十分之高的要求,其本質是激發學生的各項能力,使其全面發展。因此,高校英語教師需通過各種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進行自主英語學習。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高校英語教師可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利用微課制作英語知識點的相關小視頻,運用生動有趣的圖像、音視頻等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使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的課堂教學環節之中。為有效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英語教師可適當在課堂之上留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從而不斷進行英語學習的自主探究,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并舉,學生將深入沉浸到英語教學之中,享受英語課堂教學環節,有助于學生吸收到更多的英語相關知識,其對英語的興趣將逐步變深,慢慢將會養成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高校英語教學質量也將得到質的飛躍。
教師還可通過布置學生觀看英語原版電影、英語電影配音等形式新穎的課后作業,增進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時不斷發掘出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第四,加強高校校園英語文化的構建。為有效提升我國高校英語的教學質量,英語教師可向高校方反映在高校之中舉辦多元化的英語文化體驗活動,例如開設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組建英語文化社團等,通過構建多元化的高校英語文化活動,為高校學生構建形式多樣的校園英語學習環境,在潛移默化之中加深高校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視度,有利于激發出學生學習英語的強大動力。此外,在創新教育中高校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使所設計的英語教學活動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便于高校英語教學活動的有利開展,教師應通過構建形式豐富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自主思考英語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思考英語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斷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最終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五,英語教學中科學應用教學方式。創新教育的關鍵即在于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由于我國高校英語教學長期以來運用傳統教學法,傳統教學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造成了思維定勢的后果。為有效培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擁有強大的創造能力,運用不同的創新方式來解決英語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不受任何元素的干擾,高校英語教師需注意在英語教學中應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由于高校英語教材中有部分偏理論的知識點教學,此類教學一直是高校英語的教學難點之一,由于知識點過于枯燥,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難以提起學習熱情。面對此類問題,高校英語教師可借助于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利用音頻、圖像等形式將英語學習的難點問題進行有效轉化,將英語知識點具象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相關英語知識點。此外,為快速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可和學生達成約定,在英語課堂上全程使用英文教學及交流,若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使用中文,可適當對學生進行懲罰,例如在全班面前唱歌等,有利于為學生構建全英語教學的環境,使學生了解自身在英語口語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可有效激勵學生進行課后的英語口語練習。第六,對傳統英語教學方式進行優化。高校英語傳統教學法僅重視學生的英語語法,不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高校英語教師需對此加以優化改良,將部分英語教學側重點轉移至英語口語訓練上,要求學生每日聽英語原版新聞、運用英語趣配音每周上傳英語配音等,來進一步加強學生英語聽力及口語方面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養成每日聽讀英語的優良習慣。我國高校學生由于一直以來的教育理念,導致其不敢開口說英語,通過該種方式,可有效幫助學生擺脫英語開口難的問題,使學生突破自己的羞澀心理,敢于用英語進行自我想法的表達,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有效強化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此外,高校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的教學時,可適當將英語詞匯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并適當的對英語詞匯進行引申及補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詞匯的使用方法以及統一英語詞匯在不同英語語境之中的應用。第七,創新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為對高校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成果檢驗,高校英語教師可不斷創新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使評價體系能充分反映出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及實際應用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使學生之間形成正向的良性競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教育與高校英語教學的有機融合是大勢所趨,其不僅滿足國家指導方針,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校英語教師需不斷對英語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改革,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凸顯英語的工具語言功能性。
參考文獻:
[1]孫保強.高校英語教育中的文化教學途徑探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4):177-178.
[2]廖桂宇.“互聯網+”背景下英語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路徑[J].大眾標準化,2020(06):217-218.
[3]張利華.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20,28(01):132-135+148.
[4]陸美.信息化時代高校英語教學創新研究[J].國際公關,2019(10):45-46.
作者:王楚君 單位:江西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