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范文

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范文

依照校方要求,北航新主樓設計遵循由德國GMP公司設計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老校區修訂性規劃》,該規劃將多棟教學科研樓整合成一個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組團,形成有著強烈軸線感的建筑空間形態。

在設計內容方面,與校方簽訂了設計總包合同。按照合同要求,我們需要完成建筑、結構、設備、機電、室內、景觀、夜景照明等內容的整體方案及施工圖設計工作。

在對城市環境、設計任務書和修訂性規劃進行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明確了北航新主樓的設計方向:首先,強化建筑群體的圍合感和整體性,使之能夠與城市環境、校園環境有機地融合;其次,在內向性的庭院內增加一個新的元素――景觀平臺(其內部是學術交流中心),以平衡庭院過大的空間尺度;第三,追求空間層次和尺度,強調人在其中的體驗,避免超尺度空間可能形成的單調感和壓迫感;第四,塑造均質化的立面肌理,賦予校園建筑應有的簡約風格;第五,生態設計方法的有效使用,力爭在有限的造價水平內對綠色建筑理念的實踐;第六,對室內、夜景照明以及建筑構造等方面設計進行深化,追求建筑設計的完整性和技術手段的可靠性。

功能布局

北航新主樓由地下和地上兩部分組成。地下部分為二層,包括物業管理用房、汽車庫及設備、電氣機房等功能。地上部分根據使用性質,分為教學科研辦公樓及學術交流中心兩個部分。教學科研辦公樓部分由7座11層的主塔樓和聯系其間的6層建筑(副塔)組成。首層、二層包括入口大堂,實驗室、教室、中央控制室、24小時自助銀行、咖啡廳、休息廊等功能;自3~6層包括研究室、實驗室、辦公室等功能;自7~11層為行政辦公區。副塔屋面為屋頂花園。北側雙塔之間10~11層以大跨度鋼桁架相聯,為多功能區。學術交流中心位于庭院中部,包括大、中、小會議廳若干,會議廳均按多媒體形式設計。學術交流中心的屋頂平臺之上為景觀廣場。

建筑造型和空間設計

北航新主樓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學區的一部分,周邊教學建筑眾多,且東臨學院路,又成為大的學院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本項目的建筑造型力求在這樣的環境中豎立自身的形象,并與城市環境相協調。由于周邊環境較為無序,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必要的聯系,因此我們以規整的幾何形體構成連續,簡潔的外輪廓線,整合周邊校園的空間關系,并與城市干道形成尺度上的呼應。

北航新主樓規模龐大,但沒有采用通常的高層建筑追求豎向沿伸的設計思路,而是運用了周邊院落式的布局方式,使建筑在水平方向充分延展,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空間韻味的較為人性化的空間意向。我們將這種空間意向加以強化和發展通過在北立面設置大跨度連接體以及在其它立面設置連廊的方式,使建筑的圍合感和整體感更為清晰。運用中國傳統建筑景框、對景的設計手法,將學術交流中心和主教學樓置于內庭院的中軸線上,使得建筑的空間層次進一步豐富。

北航新主樓立面風格的確定,建立在對校區總體建筑風格分析的基礎上。與北航學校性質頗為統一的總體建筑風格有著樸素、簡單、冷峻的特征。而這種簡約、內斂的風格對于北航新主樓這樣一座尺度龐大的校區新建筑來說是恰當的,也是必須的。在立面肌理的刻畫上,我們遵循“形式源于功能”的原則,以最直接、最真實的表現手法去反映建筑的內容。

景觀設計

北航新主樓占地面積頗大,其內部庭院面積更超過1ha。在景觀設計中,我們對建筑的外部環境與內部庭院采取了不同的設計手法:建筑外部以幾何化的綠化、鋪裝、水池、景觀小品為主要元素,塑造出理性化、城市化的景觀風格,以此作為建筑與校園環境、城市環境過渡的區域;建筑的內部庭院則采用了極為自然的景觀設計手法,茂密的樹林,地勢自然起伏的草地以及景觀平臺、飛橋構成了內向、安靜、質樸,富有生命力的場所空間。

生態設計

在北航新主樓的生態設計方面我們做了一些積極的嘗試。由于方案設計恰好是在“非典”結束后開始的,如何設計一座健康的建筑成為我們面臨的很現實的問題。北航新主樓是一座規模龐大的教學科研建筑,投資相對有限,同時,運行成本也必須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采用實驗性的,成本高的技術手段并不現實。因此,“有效”的生態設計手法成為我們的首選。

首先,在采用院落式平面布局的同時,在每個主塔和副塔內均設置室外中庭,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同時,為了確保室外中庭自然通風的形成,在每個室外中庭底層的側面,均設置了半室外、兩層通高的“內庭”,并在其朝向室外一側安裝了可手動調節的控風百葉系統。實踐證明,通過這些措施可以保證中庭內熱壓對流的有效形成。

庭院的手法也滲透到學術交流中心的空間設計之中。5個朝向屋頂景觀平臺開口的“水院”不但為大進深的學術交流中心帶來了充分的自然采光,也同時形成了別致的空間氛圍。

立體、多層次的綠化景觀設計也是北航新主樓生態設計的主要方法之一。與建筑的空間層次相對應,綠化景觀被分為3個層次:內庭院、景觀平臺和7層屋頂花園。內庭院的綠化采用自然風格,以落葉喬木為主,形成大面積的樹林;景觀平臺的綠化景觀設計將幾何化的綠化、廣場鋪裝、景觀小品等元素相結合,既注重近人尺度的效果,也同時考慮了在建筑不同高度觀看景觀平臺的視覺效果;屋頂花園的綠化景觀設計則是更多關注于人在其中休憩、放松時的場所氛圍。

在北航新主樓的生態設計中還采用了雨水回收利用、太陽能利用、熱回收利用等多種生態、節能設計的方法。

由于是設計總包,在設計中,我們與室內、照明,幕墻、電梯等分項的設計師密切配合,盡最大限度地貫徹設計理念、保持設計的整體性。北航新主樓為我們實踐“整體建筑”的設計理念提供了一次可貴的機會。

建筑專業:

葉依謙 陳震宇 魯 晟 劉 竺 臧文遠 吳 迪 張 晉

結構專業:

張 徐 韓 巍 朱 鳴 丁 明

設備專業:

張 杰 祁 峰 張

劉 沛

電氣專業:

張 野 孫 平 光 彭松龍

作者:葉依謙,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3A2工作室 主持建筑師

第2篇: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屋頂花園;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effect, soci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of roof garden briefly. And put forward some key points in construction of roof garden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roof garden; economic effect; social benefit; ecological benefit

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08)05-0135-02

屋頂花園就是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橋梁(立交橋)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等上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屋頂花園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20世紀20年代初期,在發掘亞述古廟塔遺跡時,發現該塔三層臺面上有種植大樹的痕跡。它包括層層疊進并有植物的花臺、臺階和頂部的一座廟宇。但真正的屋頂花園則出現在亞述古廟塔后的1500余年,即公元前604~562年建成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今天它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在歐洲國家,尤其在德國、法國相當流行;北美及澳大利亞、挪威、新西蘭等國也很熱衷;亞洲地區的日本、新加坡等國更是將屋頂花園作為建筑設計的一部分,并制定了相關法規。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城市土地資源的緊缺,生物多樣性的降低,空氣質量下降等已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就全國城市而言,人均擁有公共綠地僅6.49m2,而人均綠地面積不滿5m2,綠化率不足30%的城市還為數不少。

1屋頂花園的效益分析

屋頂花園的效益可分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其經濟效益是由它們潛在的社會及環境效益所帶來的。

1.1經濟效益分析

1.1.1屋頂花園最顯著的優點在于,它作為一個有價值的宜人場所,能夠使其所在的建筑物增值。大樓的所有者可以此獲取更高的租金。與此類似,酒店的所有者將對建有屋頂花園的建筑,以及能直接通往花園或看得見花園的房間收取更高的費用。對于企業和公司來說,帶有屋頂花園的辦公大樓不但能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還可以吸引能干的職員們留下工作。

1.1.2屋頂花園同樣有助于城市區域的更新,特別是在設計時考慮了與其他項目相連接時。辦公綜合體、會議中心、劇院、購物中心等等,都需要有停車場來保證它們的成功。在停車場上方加建屋頂花園可以增加停車場地及其相連項目的價值,促使游客們在此逗留,并吸引零售商和企業進駐附近項目。

1.1.3屋頂花園還能夠使開發商們以更少的花費,來滿足地方政府制訂的土地利用條例所提出的要求。隨著各地的城鎮認識到需要緩解建筑的擁擠,并提供開敞空間以使城市更有生氣,他們紛紛制訂法規條例,要求新建筑必須在附近提供開敞空間。在那些地面土地價格昂貴的地段上,可以使用屋頂花園來滿足這個要求。它可以在一定情況下作為增加建筑高度、面積和密度的交換條件。

1.1.4屋頂花園的又一大優越性是其相對較低的能耗,它能夠為屋頂提供額外的保溫和隔熱作用,有助于降低能耗。而且屋頂花園也能夠避免防水材料直接暴露在陽光和快速的溫度變化之下,有助于減緩它們的老化。

1.2社會效益分析

1.2.1屋頂花園能夠使居住在城市的人們保持與自然的聯系,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心地帶,它能帶給市民以星點的鄉村野趣。

1.2.2屋頂花園同樣也夠起到城市社區發展的作用。公寓樓頂的屋頂花園可以拉近鄰里之間彼此的距離。與辦公大樓相連的屋頂花園為職員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寬松舒適的交流環境。公共屋頂花園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社區功能,作為約會、社交和參加特殊活動的場所。

1.2.3在一些不太擁擠的場地上,屋頂花園還可用于保護有歷史或文化重要性地段的原有景觀。在這些敏感地帶建造一座新建筑時,屋頂花園可以起到掩飾作用;這些建筑甚至可以將絕大部分建于地下,隱藏在屋頂花園之下,從而完全不為人們所察覺。通過保持地段的原有特征,即使增加了新的建筑,也能保持與傳統和過去的緊密聯系,也可以豐富該地段上的各種活動。

1.3環境效益分析

1.3.1屋頂花園顯而易見的有助于美化都市視覺環境。但增加綠色空間所獲得的效益不僅僅只是增加視覺的美觀。如果屋頂花園的規模較大,它們就能夠在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那些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區。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滯粉塵等功能從而凈化了空氣,保證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城市中的空氣由于交通和工業而污染嚴重,但能夠用于綠化的土地卻很有限,屋頂花園則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空間進行綠化,從而在保證城市的空氣質量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1.3.2屋頂花園還有助于調節城市的氣候。夏季,市區要比郊區炎熱得多;實際上,夜間市區的氣溫會比郊區高出7°,白天則高出3°。大量的屋頂花園可以使城市的氣溫下降好幾度,并有效地減弱城市中的熱島效應。

1.3.3屋頂花園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保水性。當雨水降在水泥鋪地和光禿禿的屋頂這些硬質表面上時,大部分的雨水將直接通過雨水管道最終匯入附近的水域。而當大暴雨突發而至時,這些雨水系統的負擔將大為加重,有時就會導致洪水泛濫。一場降雨量為1cm左右或更大的傾盆大雨,就足以導致大量的污水溢入雨水管道而涌入臨近的水體。作為一種有效的保水系統,屋頂花園有助于緩解這一問題。屋頂花園內的土壤可以在長達2個月的時間里保留15%~20%的降水,使這些雨水更為緩慢地釋放到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統里或蒸發到空氣中。如果屋頂花園遍布都市各處,城市中雨水排放系統的負荷就能得到很大的緩解,從而減少洪水泛濫的發生,并顯著改善附近水域的水質。

2對屋頂花園建設的建議

通過對屋頂花園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分析可以看出屋頂花園在城市的建設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歐美及亞洲各發達國家對屋頂花園建設的重視也同時說明其對環境改造的實用性,尤其是在建筑密度比較大土地利用強度高的中心地區。在我國城市人口密集、城市高速發展、土地資源緊張的今天,屋頂花園的建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許多項目的開發中開發建設者仍未認識到屋頂花園的建設對城市環境改善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屋頂花園的建設;許多的開發者為了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而省略了屋頂花園建設;而建成以后的屋頂花園的維護費用也讓許多開發者取消掉花園項目的建設……因此,針對我國目前的一些現狀對于屋頂花園的建設提出一些建議。

2.1在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資源緊張、城市中心區域等地區,可以實施政策性的管理。通過政策的強制制約或獎勵等方法促進屋頂花園的建設,以達到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質的目的。

2.2應跟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建設。如果是新開發建設的項目,則可以在規劃設計要點中直接指定比較嚴格的屋頂花園建設指標,使項目在規劃和建筑設計階段就考慮到屋頂花園的建設問題;如果是進行舊項目的改造,則應根據不同建筑的現狀尤其是建筑的屋頂載荷狀況對屋頂花園進行設計和改造。

2.3可以在所有可能建設屋頂花園的場地上進行盡可能的建設。因為少數幾處屋頂花園無法形成整體的效果,只有相當數量的屋頂花園才能產生良好的整體生態效應。像地下建筑、辦公樓、旅館賓館、住宅、橋梁、相連的平臺及建筑物的邊緣等都可以作為建設屋頂花園可選擇的場地。

2.4土壤的使用上應注意屋頂種植的特殊條件。在屋頂上完全應用園田土作為植物生長基質層是不合適的,必須根據特殊的條件和要求對土壤進行改良,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其基質主要包括改良土和超輕量基質兩種類型。改良土壤由田園土、排水材料、輕質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超輕量基質由表面覆蓋層、栽植育成層和排水保水層三部分組成。

2.5植物的選擇上也應注意屋頂花園的環境條件限制著植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屋頂上的風力一般較地面強,栽培基質厚度小,所以應選擇適應性強、陽性、淺根系、抗風、耐寒、耐旱、易管護的小喬木及灌、花、草、藤類植物;生長快、樹型高大的喬木應慎用。所以,在選種與種植過程中,應根據地區實際情況,以鄉土植物為主,可酌情引入少量外來種。

3結語

屋頂花園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方法,但仍只應看成一種輔助使用的方法,不能因為屋頂花園技術的進步而盲目減少地面綠化、降低綠地率、增加開發強度,以提高開發的利潤率。從根本上來說仍應以地面綠化為主,屋頂綠化為輔,兩者相互結合才能真正創造出高品質的城市環境。

參考文獻:

[1] 趙玉婷,胡永紅,張啟翔.屋頂綠化植物選擇研究進展.山東林業科技. 2004年第2期. 總151期.

[2] 趙志剛,岳明.城市屋頂花園的建設與效應.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年第15卷,第15期.

[3] 任裙,杜忠,陶玲,侯培強. 屋頂綠化策略研究.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年3月第32卷,第3期.

第3篇: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人民紐帶莊重、公共、開放、 生態、綠色、嶺南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項目概況

廣東省鶴山市人民政府行政綜合樓位于鶴山沙坪舊城區東南方向,鶴山大道與文華路交匯處的西北的地塊,屬于鶴山市中心城區新行政中心整體規劃的一部分。本項目總建筑面積30100㎡,共7層局部6層。

二.設計分析

1.建筑布局整合化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決定一座建筑、一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個村鎮、一個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

所謂建筑組群的特色:就是建筑單體在平面上的布局方式與規律。中國古代建筑體系在平面布局方面遵循著一種簡明的規律,就是以“間”為單位構成建筑單體,再以三座或四座建筑單體圍繞著一個中心空間構成一個封閉的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元組成各種形式的組群。一個建筑組群不管規模多大,都是與外隔絕的封閉空間。

本項目建筑設計采取半圍合式庭院組團布局,將建筑通過若干庭院空間連接起來,并通過橫向交通“紐帶”將各空間連成整體,形成一個層次豐富而完整的空間序列。通過室內外空間的一體化處理,將建筑外部環境串聯成多層次景觀園林空間,將室外的空氣,陽光以及良好景觀引入室內;在地下,結合半地下室和地下人防,作為停車庫,改善了地下停車庫的通風采光和空間利用效率。利用建筑本身的高低錯落營造屋頂花園,形成空中,地面,地下三個層次豐富的園林空間形成橫向聯系,加上今后為擴展建筑的功能預留的場地以及完全建成后的建筑體量,將建筑水平向伸展成一組恢宏的建筑群,形成的縱橫向和縱向的聯系,使政府行政綜合樓形成富有標志性的整體建筑空間。

2.空間環境公共化

本方案注重建筑空間環境的公共性和對室外庭院的開放性,立足于為使用者創造一種平和悠然的辦公空間和室外環境。

建筑入口與建筑前廣場空間有機滲透與聯系,實現園區對市民的適當的公共與開放。建筑入口通過尺度較大的柱廊空間進行過渡,柱廊空間結合建筑前廣場,營造出莊重,嚴整的環境氛圍,同時作為市民廣場的背景,引導人流路徑。柱廊設計運用上下貫穿的大氣和簡潔的設計手法,柱廊內側的玻璃幕墻結合百葉的構造,使建筑大廳既得到良好的采光,又有效的降低了太陽對大廳的直接照射。通過建筑入口臺階,水景、景觀植樹整體系統的布置,引導前廣場空間向建筑內部空間的滲透,同時也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室外公共空間。

屋頂綠化花園和各層休閑景觀平臺作為“紐帶”的載體,是聯系建筑內部各功能地塊使用者的公共開放平臺。屋頂步道結合園林景觀處理,辦公人員可以在其中休閑、減壓、游覽、交流,給單調的辦公空間增加更多的趣味點。“紐帶”提高了各地塊的可通達性,使用者通過步道能夠到達建筑內部各功能區,實現了各個區域無縫銜接,提高了工作效率與交通的便利性。

3.平面功能分區合理化

公共建筑的功能問題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空間構成、功能分區、人流組織與疏散以及空間的量度、形狀和物理環境(量、形、質)。其中突出的重點則是建筑空間的使用性質和流線活動問題。

在本設計中,建筑功能布局強調高效便捷。按功能,分別布置不同類型辦公室,會議室,結合景觀布置休息配套服務區域。

建筑垂直分區上,建筑各分區簡單明確。各層辦公樓按對外交流和保密性需要,按樓層從下到上私密性逐層增加,到第七層布置領導辦公室及其附屬房間。一層因對外服務需要較為開放,結合門廳布置形象展示區,接待室和其他服務用房,以滿足對外需求。辦公室內空間布置為根據不同需求可供靈活劃分,使用部門根據使用需要自由劃分;辦公室最大限度布置在最佳朝向,結合園林綠化處理,打造高質量的辦公環境。會議室空間放置在建筑的端部,使會議空間與辦公空間相互不干擾,營造良好安靜的辦公環境。

4.交通組織有序化

辦公區交通組織有序,步行系統與車行系統分離設置,實現人車分流。車行系統布置在地塊的外圈,車流到達各地塊后可以直接便捷地進入地下車庫,停車主要通過地下停車解決,避免了車流穿越地塊對人行的干擾,為園區內部庭院創造安靜的環境。步行系統則集中在地塊內圈,方便人流進入建筑首層,并結合景觀休閑帶和建筑前廣場,形成宜人的步行空間。

消防車道設置為圍繞建筑的環形車道,消防車可以到達地塊圍合的庭院,各建筑都有良好的消防撲救面,以滿足規范需求。

5.景觀營造最佳化

景觀設計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提高該區域的(商業,文化,生態)價值.因而在設計中應抓住其關鍵因素,提出基本思路。

此設計希望通過對周邊的綠化景觀引進,為這個建筑帶來更多的活力。入口柱廊空間和綠化景觀庭院的設計是景觀營造的亮點,通過建筑的布局,圍合出大小不同的室外庭院,營造出大量的公共庭院空間,這些庭院圍而不閉,向層層山體打開,使得建筑與山形成良好“對話”,同時利用傳統嶺南園林的造景手法,通過植物和建筑的搭配,使得辦公空間具有園林化的感受,從而將辦公區庭園化,景觀化。辦公樓每層都可以往中央和四周觀賞最佳的景觀,提高了政府辦公的環境質量。園區的景觀營造進一步提升公共空間交往的可能性。

而“新中式”景觀設計是目前把中國傳統風格揉進現代時尚元素的一種流行趨勢。 這種風格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特色,突破了中國傳統風格中沉穩有余,活潑不足等常見的弊端。其特點是常常使用傳統的造園手法、運用中國傳統韻味的色彩、中國傳統的圖案符號、植物空間的營造等來打造具有中國韻味的現代景觀空間。

建筑技術生態化

所謂生態建筑,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此辦公樓設計中,在空中布置的綠化休閑景觀步道,為上部建筑增加了大量綠化空間,有利于調節園區的小氣候。入口柱廊架空而形成的自遮陽體系,為建筑底層空間增加了隔熱,擋雨的灰空間。

建筑立面設計注重玻璃幕墻與實墻面的虛實結合,并采取用外遮陽橫向百葉遮陽隔熱,減少了嶺南地區長時間的太陽直射對室內微氣候的影響,同時成為建筑表皮藝術,加強建筑的時尚感和現代感。空中設置綠化室外平臺,有利于加強室內外熱環境的交換。

建筑材料選用節能型建筑材料,盡量利用自然通風,同時考慮在建筑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伏板以降低建筑整體能耗。為整個城市帶來很好的生態效益與示范效應。

7.結語:

第4篇: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HOPSCA街區; 緊縮城市; 生態場所

本項目位于長沙市原公路機械工程公司用地內,東臨曙光南路,西臨湖南省路橋公司。用地區域兼具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進出城市交通非常便利,市政和生活配套設施正在完善,該區域是未來長沙市向南發展的重要地塊。

項目用地被曙光南路及規劃的三條支路分成5個地塊,總體上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整個項目用地面積56.7畝,約37863.5平方米。

規劃原則

(1)本項目的規劃、建筑單體設計均需要考慮地塊原地貌特征,構建具有區域特點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街區,強調“以人為本”,通過人性化設計來提升區域內的人文及環境素質,營造高尚優質空間。

(2)總體規劃設計從考慮地塊原地貌特點、規劃要點、成本控制及策劃定位來進行設計,注重配套的實用性,營造獨特的風情商業區,塑造人文藝術街區。

(3)項目建筑設計應盡量考慮節能、環保等低碳生活理念,設計要達到較低成本、較高效益的經濟要求,在建筑單體設計上要適應項目未來經濟技術指標的可變性。

(4)項目總體規劃應以“兩型社會、和諧社區”為主線,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建筑和園林景觀,承載新型的居住文化和生活方式。

規劃理念

(1)HOPSCA街區

豪布斯卡作為當今地產模式的最高形式,它是伴隨著城市功能的綜合化、規模大型化和空間與流線組織復合化而順應成長的一種全新的復合地產。豪布斯卡英文表述為“HOPSCA”,于1986年最先誕生于巴黎的拉德芳斯,是一個集酒店、辦公樓、生態公園、購物、會所、高尚住宅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HOPSCA體現了商業配套和生活服務雙軌模式的與時俱進,她是整體布局完善、功能特色明顯、分散化、多樣化、多層次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現代復合地產的新高地、新載體。

采用國際大都會的豪布斯卡(HOPSCA)概念,凸現多元化、高密度、高活力的緊縮城市觀。集商業、娛樂、服務、居住等都會功能于一體,打造一個為市民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全天候都會活力中心。

(2)緊縮城市理論

緊縮城市通過對集中設置的公共設施的可持續的綜合利用,城市密度將有助于提供在經濟上可行的市政并促進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緊縮城市能夠促進多樣化、提高效率、節約能源和時間以及實現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的完美結合,形成都市活力中心。

(3)新都市文化體驗中心

購物不再是單純購物行為,通過購物人們實際是在體驗都市生活方式。城市的未來和在零售業上成功的關鍵就是:提高人的感受的質量。商業建筑的設計重點是對空間需要給人以隨意、自然、流暢、無拘無束、溫暖、親切、富于人情味的氣氛。人性化的空間及細部設計是喚起顧客興趣,為其留下深刻印象,激發購買欲的關鍵所在。

規劃構思

(1)本項目是一個復合型地產,整和了多元產業,如公寓式酒店、商鋪商場、商品住宅等。本設計通過一條南北向的主軸線貫穿各地塊空間,再配合靈動有序的建筑形態使整個項目達到和諧統一。

結合周邊環境及對項目用地現狀的分析,根據不同地塊的用地性質和地塊價值。我們對不同地塊進行了合理布局。

北側(D1地塊)靠曙光南路商業價值不言而喻,由此本地塊設計集酒店、辦公樓、購物、娛樂、餐飲于一體;由2棟塔樓及3層裙房組成;建筑與北側紅線基本平行,在合理用地的同時正好與南側支路形成一定夾角,退讓出了一個城市廣場,在與城市對話的同時增加了此商業中心的公共交流空間。

中部高尚住宅區(D2、D3地塊)依據用地的規模,采用了大圍合形式,塑造了一個尺度合理的中心大花園;住宅南面以點式高層為主,北面較好的中心位置加以2棟稀缺的板式小高層,日照和通風達到了最合理化設計。充滿陽光的大花園將成為小區居民健身、娛樂、交流的室外大客廳。

南部(D4地塊)由于受到用地的限制,難形成自身獨特的內院環境,但其周邊環境良好。通過精心設計其北側住戶可以通過中心軸線位置的開闊空間一覽中心大花園,而南側住戶也能享受到南面公路機械工程公司多層小區的院內景觀,各有千秋。

西部(D5、D6地塊)設計3層商業鋪面,在不影響周邊住宅區的前提下,作為連接左右商業街的紐帶,與它們共同營造富有人情味的步行商業系統,形成此區域內又一繁華商業中心。

(2)功能分區

根據各地塊不同的用地性質和業主的開發意向,本項目通過設計構建了一個“三心一軸”的功能體系。三心指北面和西面的兩個商業中心及中部的高尚住宅中心,“一軸”既是狹義上的空間軸、景觀軸、視線軸,也是聯系著長沙城和不同使用功能的無形的紐帶?!叭摹杯h環相扣,“一軸”貫穿其中,分區明確但相互交融。

每個功能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補充。這里有著便利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人們居住、交流、購物、餐飲、娛樂、辦公的多元平臺,同時又有可以遠眺城市外部景觀的多重空間和可以休憩、健身、玩耍的獨立花園。城市發展到今天,需要一個城市的精神引領、一個資源共生、聚合增值的地產模式,將生活資源融入其中。

(3)交通組織及停車設施規劃

道路順應地形地勢,主出入口位置顯著大氣,各流線組織做到流暢且互不干擾。

北側商業用地中建筑退讓東側曙光南路距離適當,既保證了前商業廣場中大量人群逗留步行的需要,又滿足了對大型商業重要的臨時停車位的需求;主要車行道路利用離界退讓從建筑身后通過,在保證消防要求的同時隱蔽了地下車庫出入口位置,通過設計合理解決了此地塊人流、車流、貨流等多種流線互相干擾的問題。

中部高尚住宅區內消防車道及撲救面在滿足消防要求的同時配合景觀設置,盡量實現人車分流。地下車庫出入口利用地形高差巧妙設計,縮短了進出車庫通道長度,實現了陽光地下車庫的理念。住宅區外部商業以人為本,均設置騎樓,方便行人及購物。

南部住宅區消防車道靠近東和南側紅線設置,保證了商業街與西側用地商業的連續性,同樣設置騎樓,方便行人及購物。

根據不同地塊和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要求,地面共規劃了129個停車車位,地下車庫結合人防設計共規劃了3個地下停車車庫641個停車車位。地面停車車位鋪設植草磚。地下車庫柱網合理,可達性強。

(4) 通過合理的建筑布局及建筑朝向,保證了每戶良好外部景觀面。以盡可能保留基地內樹木和原人文資源為出發點,結合地形地勢,以景觀為載體,以人文為基石,利用視覺的延續性及空間的層次性,使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生相映。居住區山水成趣,商業街區辨識性強。

(5)豎向設計避免了大填大挖,在保證與城市道路平穩銜接的同時,合理設計了入口的形象、車庫的出入口及商業的展示面。

建筑設計

(1) 公寓酒店設計

公寓式酒店是一種既吸收了星級酒店較好的服務功能和管理模式,又吸收了住宅、寫字樓的某些特點;既可居住,又可辦公的綜合性很強的物業形式,作為一種新興的都市生活方式已悄然崛起。公寓式酒店配套齊全、高檔,能為住房提供星級酒店式的生活環境和物業管理,意為“酒店式的服務,公寓式的管理”。

設計以“THEURBANVILLAGE”為概念,集合“HOPSCA”商業開發模式,將地塊主題功能與地塊周邊已存在功能有機結合,互補不足,打造該地區獨樹一幟的集辦公、商務、公寓、酒店、娛樂綜合性的地標高級商務中心。

主體立面采取古典式ART-DECO風格,營造高貴典雅之現代新古典歐式風情。建筑形體在符合規范要求和與周邊建筑協調的同時,給人以鉆石般閃亮的視覺沖擊。公寓全明設計,戶型方正實用,功能流線清晰,動靜分區明確,各標準層平面內消滅不必要的面積,最大可能提高實用率。標準層高在3.6m,空間敞亮。充分利用角部空間設置隱避空調機位,充分利用景觀面盡可能多的提供共享交流空間,共享空間結合景觀設計,分為地面景觀、裙房屋頂花園、塔樓屋頂花園、主體空中花園等多個部分。

(2)住宅設計

立面采用三段式設計,通過溫馨的色彩和簡捷的線條、經久耐看的建筑細部營造了現代古典美。

戶型根據項目市場定位的要求,設計主力戶型為“布局緊湊,功能合理”的70-130平方米左右的精致二房和三房,并配有適當比例的一房和條件較好位置的四房。戶型設計還在面積標準、功能取向以及環境配合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考慮。

在控制套型面積的同時,我們更注意功能的合理型。合理性表現為明確的動靜分區、內外分區。客廳,餐廳南北相通,既空間寬敞,又有利于采光通風;廚房及餐廳較寬敞明亮;衛生間面積合理,配置齊全;同時玄關處空間足夠擺放鞋柜及換鞋;各戶型南陽臺寬度均在1.5米以上,且種內豐富能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室外空調機位基本上每個臥室,客廳均設置一個,冷凝水統一排放。

考慮到設計和施工的方便,住宅戶型盡量統一。在爭取為住戶提供盡可能多的房型選擇情況下,減少各棟住宅間的形體差異,尋求外部形式的和諧統一。

住宅立面設計通過對墻面,門窗,線腳的不同材質,色彩,肌理的變化,形成樸實,簡練,高尚的建筑總體風格。在立面設計中充分重視入口門廳,陽臺及空調板等細部設計。特別是結合平面,合理設置空調板與雨水管等的位置,減少其對建筑立面產生的不利影響,使其成為建筑的有機部分。

住宅門廳,電梯廳,高層架空層,走道等公共部位的設計以在滿足各項功能的要求下適當增加面積,為居民的多層次交往提供可能。住宅門廳寬敞明亮,設信報箱,板報等便民設施,并利于居民短暫停留和交談;電梯廳及走道均有自然采光通風,為居民營造明亮舒適的入戶環境;高層架空層結合景觀,設置適當的公共活動配套設施,與室外環境相滲透,形成一個良好的居民活動交流空間。

為提高小區品質,在設計中采用一些高科技,節能技術和成套產品。如屋面和東西山墻均采用保溫隔熱措施;落地窗采用節能型夾層玻璃,即保溫隔熱,又豐富立面造型,且使戶內有良好的視野及采光通風條件;衛生間廚房采用成品變壓通風道等。

(3)公共建筑及配套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建,主要反映在配建的項目和面積核算兩個方面。本次規劃設計考慮居民在物質與文化生活面的多層次需要,以及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對自身經營管理的要求,社區服務位于D2、D3地塊西側,居委會和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將集中于此。市政公用設施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規范來設計。

第5篇: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現代高校;學生食堂;建筑設計;特色空間;綠化景觀設計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a book the un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example, analyses the essential having introduced that moist Hunan business college north academy student mess hall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 and overall flat surface design conception , aspect such as organizing , standing on designing that face to face from flat surface layout , space builds monomer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the person and afforests 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ving carried out thorough annotation and having expounded.

Keywords:Mod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 mess hall; Architectural design; Characteristic space; Afforest 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圖分類號:TU972+.2;TU2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09)07-0128-03

1引言

大學校園是莘莘學子學習和生活的地方,是老師們授道解惑的工作場所。作為老師與學生學習的校園建筑如圖書館、教學樓常被人們稱之為“富含詩意的空間”,“理想孕育的搖籃”等等。誠然,大學校園的圖書館、教學樓、公寓樓等良好的空間環境助許多年輕學子插上理想的翅膀,用知識的力量不斷攀登翻越人生的高峰,多年之后,我們也會常常懷念學校的食堂飯菜的味道以及餐桌上學子們激烈交辯時迸濺出的思想的火花……。因此,良好的富含特色的大學校園食堂和圖書館一樣,是文化的載體,是學子們校園生活詩意棲居的特別空間。在滿足功能布局的基礎上如何實現與校園其他建筑的融合,塑造出有序的富含校園文化特色的餐飲空間是校園食堂設計的重點。

2工程概況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新校區位于長沙市雷鋒大道旁,占地33.3hm2(500 畝)。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校區教學設施齊全,是莘莘學子求學深造的理想園地。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學生食堂擬建在新校區內,用地西北臨校區次出入口,南、北、東三面毗鄰學生宿舍,西臨校區主出入口、中心廣場和中心水景學子湖組成的校園中心主軸,視野開闊,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項目為二類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平面采用橢圓形仿“蛋”形布局,地上2層,局部3層,建筑占地面積5020m2,總建筑面積11200m2,建設規模可同時滿足6500學生用餐和1000學生開會之用,總平面布置見圖1。

3設計理念

校園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體現校園特色,既包括物質性的地域環境特色,公共空間特色、建筑風格與建筑空間特色、交通組織特色、也包括非物質的專業辦學特色和歷史人文精神特色等。

新建學生食堂面向校園中心主軸,與主入口(教學樓、辦公樓)、中心廣場(圖書館、實驗樓)形成校園主軸及富有韻律的三個空間序列,校園的空間在由北向南流淌的學子湖、預留教學樓及本次設計的――學生食堂處達到,新建的學生食堂成為承載校園文化和展示校園文化的一個窗口。為此設計中注重建筑景觀一體化,結合現代大學生就餐特點及高校食堂競爭、管理模式,力求弘揚校園飲食文化,體現現代教育模式開放式與交互式的特點,綜合考慮整體功能布局;同時注重不同建筑空間的連貫性與交互性,緊密結合地形和環境,獲得以人為本的、生態的、易于體現校園文化內涵的校園空間序列。

4總平面設計構思

對于具有特色的校園,個性的空間是其必不可少的精髓,大學校園的個性,就是大學的特性,在設計時要強調校園復合空間的創造,對學校社區化氛圍的營造,主要構思如下:

4.1融入環境,建構秩序

由雷鋒大道校園主入口通過校園主軸、中心廣場把教學主體――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緊密聯系形成活力四射的教學核心區。主軸穿過中心廣場東轉,下臺階即到達由開闊的水面、綠化組成的中央生態區及學生生活區。學生食堂即坐落在這環境優雅、靜謐的學生生活區中央,成為校園主軸末端的一大景觀,見圖2。由西向東的一條步行空間主軸和三個主要景觀節點貫穿整個校園,將校園各功能分區串聯成一個有機整體,不同層次的綠化空間系統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一個精彩豐富的生態校園環境。

4.2順應地形,圍繞“園中園、景中景”主題力求創建景觀生態的校園生活社區

教學核心區與中心生態區、學生生活區通過自然高差形成臺地,形成功能分區,創造了良好的學生生活、休閑空間。學生生活區呈倒“L”形布置,與核心教學區包圍著中央生態區,學生食堂布置在校園主軸的末端,地理位置優越,既能保證學生就餐有適宜的步行距離,同時又創造了良好的就餐環境。學生食堂東臨校區東大門保證了食堂對外貨流路線暢通便捷。

4.3單體平面造型融入建筑環境

作為校園的節點,學生食堂平面采用橢圓形仿“蛋”型布局,接合發散式反對稱的弧形樓梯的造型,猶如一個被逐漸剝開的雞蛋,勾起人們無限美好的食欲,見圖3。同時,平面弧線形造型與學子湖畔緊密結合創造出流動的空間,滿足了來自各個方向的人流都能獲得較好的視覺沖擊力。

5頗具特色的建筑單體設計

結合校園規劃布局,食堂建筑的空間形態處理從外部空間體系和實體建筑形態二方面著手,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突出校園文教建筑內求實用,外求唯美的建筑風格特點,建筑單體設計如下:

5.1合理的平面布局

根據建設方要求、大學生就餐特點及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本設計方案一、二層共設計4個相對獨立的學生食堂,三層為學生活動中心(兼報告廳)和屋頂花園??傮w分為學生共享就餐區、獨立的廚房操作區、學生活動區及屋頂花園,各功能分區明確,交通流線順暢。

4個學生食堂分別設置獨立的操作間、小炒間、面包房、小超市等,學生就餐空間相互貫通,既有利于食堂之間開展相互競爭,又有利于各廚房的食品衛生和管理,同時有利于學生就餐的多樣選擇。餐廳的就餐區、面包房、小炒間、檢測間等均有良好的通風、采光,無對外窗口的房間安裝了通風裝置,見一二層平面圖3、4。

5.2廚房布置工藝流程合理,充分體現高校食堂高標準的衛生要求

衛生是食堂的重中之重,如何創造良好的廚房空間成為設計的重點、難點。通過精心布局及推敲,廚房布置工藝流程合理成為本設計的最大亮點。

1) 整個食堂的工藝流程按照生進熟出的順序設立原料通道、員工通道、成品通道及回收通道,合理分為食品處理區,非食品處理區和就餐區三大功能分區。

2)各功能用房采取了單間分室一條龍的工藝,徹底打破了過去食堂設計中廚房一大間,潔污不分,生熟不分,粗加工和切炒混為一堂的傳統布局,保證了食品的衛生,提高了食品衛生的安全度。

3)地面沿弧形走道、備餐間、小炒間、烹調間、洗消間、面點及加工間設置地面排水溝,便于清洗及排走油污。

4)設置員工更衣間及預進間,滿足員工二次更衣要求,達到了高校食堂管理模式的先進水平。

5)設計充分考慮高校就餐的特點,設置了檢測間以便留樣檢測以保護學生就餐安全。

6)設置小炒間以滿足高校學生就餐的不同口味要求和小型聚會等不同需求。

5.3合理組織人流、貨流

根據校園的總體規劃及建設方要求,將學生食堂主出入口設計在西側兼顧校區主、次出入口景觀及人流,南北向分設次出入口兼顧學生公寓的人流,東向結合校園東大門設計后勤人員及貨流出入口。建筑沿東西及南北向形成校園主通道,沿建筑四周及學子湖畔形成步行道,人流、貨流交通流線組織明確清晰,互不干擾。

5.4富含校園文化特色空間的塑造

由于本食堂規模較大,一、二層設計了四個大型餐廳,還兼顧了小型餐廳與超市,因此良好的內部空間環境是本設計除廚房工藝流程合理布局之外的又一難點。

入口廣場是食堂門戶區域,主要強調了對人流的引導和大氣、舒暢空間的塑造,分別設計了主出入口及東西二個次出入口,結合出入口內凹設置,減少了室內空間的進深;室外設計兩部反對稱漸變的半開敞式弧形樓梯將人流自然引向二、三樓,巧妙的成為一樓南、北出入口雨篷的同時解決了二樓就餐與三樓活動人流分流的問題,不僅有利于食堂的管理,也最大限度的確保室內空間的完整性,在確保安全疏散的同時避免了對房間的硬性分割。

內部空間強調功能多樣性和可變性的要求,采用大空間少柱網的布置,方便內部空間使用;內部格調設計處理上不尋求過多復雜的線條和呆板的行進線路,而追求自然愜意通透的內部空間塑造,在平面空間功能設計上滿足良好的校園就餐環境需求。整個餐廳內部空間布局將主要學生就餐出入口、學生餐廳、小超市等臨水面設置,滿足學生對就餐環境優雅舒適的要求。三樓學生活動中心采用扇形布局呈南北向布置,盡量爭取良好的朝向和通風。設計通過借景手法的運用,近處餐廳、室外半開敞式弧形樓梯、親水平臺、學子湖水面等空間互為滲透,遠處與校園中心廣場景觀等遙相呼應,互為借景,充分體現了人與環境、人與建筑、建筑與環境的完美融合。

5.5豎向設計

本學生食堂功能較為簡單,但人流量大且學生就餐人流集中,設計著重考慮疏散要求,設計五部樓梯,一部貨梯,其中四部供學生使用,分布在南、北、西三個方向,東向的一部樓梯及貨梯則為廚房的專用梯。室外設置的兩部反對稱發散的半開敞式弧形樓梯可直達三層的活動中心及屋頂花園,滿足疏散要求。

5.6立面設計

學生食堂造型力求簡潔大方,線條流暢,新穎,具有強烈的現代感,立面造型上突出幾何形體的穿插與對比,主體采用橢圓體,配以弧形漸變的室外樓梯、逐漸升高的弧形片墻、玻璃梯頂等形成的“灰”空間,大面積玻璃與室外弧形墻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建筑體塊之間多樣的變化打破了冗長的空間序列帶來的沉悶感,使建筑本身具有一種博大、內斂、謙遜的文化氣質。西立面設計高聳的鐘塔,配以弧線形的屋面飄板,大面積灰色鋁板和玻璃相結合,豐富的弧線立面充分考慮新校區與城市道路的全方位景觀,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既彰顯學院實力又能從建筑風格上折射出學院的校園文化,形成耳目一新又耐人尋味的現代教育建筑形象,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為了與現有建筑環境融合更好的成為文化載體,建筑以灰色基調為主,在南、北、西三個主要學生出入口處設計橙紅色片墻,片墻上鑲嵌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花格窗”演繹成的現代玻璃小窗,在極具沖擊力的暖色調色彩的刺激下,不僅突出了學生食堂的出入口,刺激了就餐人員的食欲,同時與室外樓梯弧形片墻上的小漏空方格互相呼應,共同構成了統一的整體,具體可見學生食堂效果圖。

室外反對稱的弧形樓梯配以螺旋式上升的弧形墻,創造出起伏變化的富有動感的天際輪廓線。室外弧形樓梯、弧形墻、透明的玻璃頂形成半圍合空間效果,大面積玻璃的設置使室內外空間得以延伸,內外空間流動,互為交融。

6綠化景觀設計

食堂周邊的綠化景觀以點帶結合為主,形成尺度宜人的校園景觀。由于食堂位于學子湖畔,設計時以喬木外加綠

化帶使之與校園其它建筑很好的綰結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同時在食堂山丘一側密植樹木,配以灌木、草地、植被自由穿插,使山、植被、建筑達到疏密相間的精致宜人的境界。

食堂周邊景觀設計注重邊緣與空間節點的人性化設計,以曲水綠島為形態特征,形成以教學樓-圖書館-食堂的多個景觀中心,同時結合湖畔水邊緩坡、親水平臺、入口廣場等營造多形態、多層次的交流場所,入口廣場、綠地水景面以及食堂建筑空間的位置、尺度完全與校園食堂的規模使用相協調,使行走在教學樓至食堂的校園道路上,讓人時刻感受到綠地、水面帶給人的愉悅心情,無形中也增強就餐的食欲和樂趣,也充分體現出了現代校園環境育人的設計理念。

7結語

綜上所述,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學生食堂通過設計者別出心裁地采用“剝開的雞蛋”外形設計,既與“食”加強了內在聯系,又對建筑的“形”進行了深層的刻畫,并通過一系列虛實對比和互借的設計手法的應用,使建筑整體與校園其他建筑及周圍環境實現了高度融合與促進,外形雋永,寓意深刻,達到了文教建筑較好的建筑美學意境。

參考文獻:

[1] 鄭明仁.大學校園規劃整合論[J].建筑學報.2001(2):59-63.

第6篇:辦公樓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宏觀思維;微觀思維;設計方式;具體應用

前言

現代教育園區規劃建筑設計應當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探求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反映學生的心理與環境行為的嶄新的規劃建筑形式,這是進行設計的關鍵。校園規劃和建筑的風格會給人以強烈的第一印象,更是代代已畢業了的學子們的永久回憶。校園建筑雖然有比較多的類型,有其各自的特色風格,但是也要注意加強建筑的群體效應,和諧中求統一,統一中再求變化。在設計時要注重校園建筑的整體性,使其達到和諧統一的良好效果,向學生提供一個有意義的空間體驗,融于當地的學習生活,跳出學校的共性之外又能回歸學校的機理之中。所以我們在規劃建筑設計中,必須應用宏觀和微觀思維的設計方式.

宏觀思維設計方式

規劃結構確定

本案位于興國縣主城區東南,用地北側市政道路為主城區高速路,東側為在建的公路,西側為規劃道路。用地內東面有兩個小山丘,以山丘為圓心,向西方向逐步降低,內有一個池塘和小溪間隔分布的自然水系從南北向用地貫穿。用地的南側為一條景色優美的小河。場地整體為地形東高西低,地形變化較大,規劃從基地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出發,因地制宜組織布局,合理改造和利用丘陵地形及天然水系良好的自然條件。

經過多輪方案比較,我們認為,主出入口――校門應該設在東側,因為東側道路的車流量相對較小,學生從此出入應該最為安全。其次,符合“紫氣東來”寓意,暗示本校所處的興國悠久的文化底蘊。校門位置的確定意味著貫穿校區的主要軸線的走向,沿主軸線的南北兩側,布置相對安靜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和相對活躍的藝術樓、辦公樓及體育設施,更適合教學活動的開展。

通過分析,我們最終形成的“一軸、三區”的規劃結構,這樣的規劃結構最能與用地現狀契合,也最能滿足教育園區的使用需求。

①“一軸”

用地的北側,為一條城市過境道路――模范西大道,這里本來環境較嘈雜且不適合開出入口,但作為目前本校區唯一的沿線公路,在這個方向也設置了一個主要出入口,我們稱之為形象主入口,它的作用主要是對外展示形象和方便辦公樓的對外聯系以及方便搭乘公交車的師生出入,平時并不作為學生的主要通行路線。

而在用地的西側,規劃為一條城市次要公路,我們在這個方向預留開設一個次要出入口,主要滿足教工宿舍和食堂的對外聯系。

我們將體育場館等公建安排在靠模范西大道路邊。這樣可以將外部干擾進行阻隔,且大型公共建筑能夠對外展示學校的形象,起到宣傳學校、宣傳城市的效果,同時考慮了學校的體育設施對社會開放使用的問題。

學生食堂布置在體育場南側,位于教師公寓和學生宿舍之間,方便教職工和學生用餐,同時興國縣的常年主導風向為北風,這樣布置可以將廚房煙氣的影響減到最低。食堂采用南北軸向布置,與運動場共同形成校區內的次要南北軸線,也豐富了校區的軸網格局。

三個出入口以聯系核心區的內環道路及校區外環道路連接,形成內、外雙環的校區內路網結構。

②“三區”

在用地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我們采用了功能集約化的總平面設計方式,將用地根據功能分為三個大區,每個大區再細分為兩到三個小區,每個小功能區的建筑體量相對集中,以空出寶貴的活動、休閑空間。

這三個大功能區分別是教學辦公區、體育活動區和后勤生活區,這三個大區按學校設計常用的“黃金三角”布置手法,各區間聯系方便,滿足中學日常活動需求。

景觀生態結構確定

作為一個旅游勝地的城市的高中,良好的綠化更能真切地體現城市特色。

本案用地略顯緊張,但我們仍然“擠出了”中央綠地,保留了用地內的山丘、池塘和水系,并創造性地設計出上、中、下立體綠化網絡。

首先,保留用地內的山丘良好的原始植被并予以局部改造,使之更加舒適、安全。建筑盡量設置屋頂綠化,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也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

其次,在地面盡可能地減小硬地對空間的擠占,空出場地布置綠化。綠化系統采取樹木與草坪相結合的手法,其間點綴以自然建筑小品。在平面布置上,采取點、線、面相互穿插的構圖方式。校內采用各具特色的植物樹種,全面細致地考慮師生的各類教學活動,同時使環境具有領域感和可識別性。道路綠化多選用常綠喬木,部分選擇落葉喬木為道路行道遮陽樹種,創造“夏有蔭,冬有陽”的生態空間。

最后,本著土方平衡的原則,保留中央水池和貫穿校園的水系。同時將位于較低標高上的教學區采用局部架空的方式,保留原始土壤地表用于綠化、小品,在減低對環境影響的同時,留給師生更多的活動空間。

微觀的細部問題

建筑平面設計

作為一所全日制寄宿式城市普通高級中學,有他自身的一些特點,根據《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的規定,以下羅列一些主要的方面:

教學樓、實驗樓、科技樓等

以上樓房作為高級中學主要的教學用房,每班按50人考慮。普通教室軸線尺寸為9.3米×7.8米;實驗室(理、生、化)、計算機教室、科技活動室等軸線尺寸為12米×8.7米,并配備準備室。各樓層高均為3.9米,并控制在5層以下。

2、圖書館

采用局部三層的退臺式建筑體量,我們主要以其總平面位置和靈活的造型來強調他的重要性,而非體量,這區別于大學校園。

3、運動綜合館

主運動場嚴格滿足體育場正南北向的朝向要求和標書規定的10000人觀眾坐席的要求,運動場為一個標準8條400米環形塑膠田徑場。

主運動場東側為大面積的室外運動場地,內含籃球場16個,排球場10個,羽毛球場16個及若干個乒乓球臺,滿足標書要求。

其他

在對其他設計細節的處理上,也處處考慮到學校的實際情況,例如:

室外水系的深度均在50厘米以內,保證學生安全。在校內水系和南側河邊設立欄桿,保護學生的安全。

加強校區管理,在各個出入口附近設置停車場,平時不允許車輛在校內通行,保證校內的交通安全。

校園內所有的樓梯均采用兩跑樓梯,避免扇形踏步,欄桿均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內墻、方柱的陽角均做成金屬圓角,保障學生活動安全。

建筑立面設計

作為一個全新設計的中學,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的設計理念都將應用在方案設計中,才能設計出美觀實用的、與時俱進的建筑。

本案的建筑主色調是磚紅色和白色,我們在設計中注意校園的整體形象符合高級中學的定位,設計重點是校園色彩及建筑頂部、端頭的造型。

建筑造型與地形相呼應,設計注重塑造群體形態的可識別性,設計精致入微,吸收現代建筑造型設計的精華,并通過提煉,注重細致的刻劃,同時通過群體空間組合體現整體造型藝術美,使校區成為興國縣一個新的建筑景觀示范區;動感、高貴、典雅是建筑造型設計的主題,設計中運用細膩、精致的細部和協調的比例關系,創造出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設計中結合現代設計手法,強調虛實對比。

建筑在形體創作時強調了城市的外部空間環境和突出建筑的品質感和高貴感。整個建筑輪廓線豐富,建筑空間形態組合關系有機協調,建筑有機的體量組合及其光影變化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建筑形式與建筑內容相統一,風格端莊大方,高雅脫俗又清朗簡潔、新穎奪目,創造了完整的建筑形體和氣勢,豐富了興國縣新城區的城市輪廓線。

運動區體育館作為標志性建筑成為城市景觀的組成部分,外立面采用鋼結構及大面積膜結構遮陽頂,光亮透明又明快、親切;強烈的虛實對比,造型優美,使整個建筑形態更加生動豐富。人們在學校就能感受到其超乎尋常的靈感想象與藝術發揮。綜合館的屋頂,呈弧形略向上翹起,優雅的曲線與綜合館體形十分相合。宛如兩片張開的翅膀,振翅欲飛,象征了興國教育園區的騰飛。

建筑節能、環保設計。

采用先進的“綠色生態建筑”概念,在建筑材料上的處理措施有:選用良好的外墻、屋面保溫材料,采用斷橋隔熱鋁合金中空玻璃門窗,選用節能燈具。另外在建筑立面處理上盡量不使用玻璃幕墻,并且使得建筑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將建筑自身能耗降到最低,從而達到建筑節能目標,符合“綠色環?!钡挠^念,設計滿足國家現行的節能規范。在教學樓等建筑的窗戶中上部增設一塊鋁合金多孔遮陽板,減低教室的直射眩光,窗戶下面預設鋁合金百葉空調機位,盡可能地為今后學校設備升級打下基礎。

除了以上一些被動的節能、環保措施以外,在設計中更強調應用新技術、新理念,用超前的眼光來解決問題。

在節約水資源方面,我們設計了完善的水處理、利用系統。對屋面和地面的雨水進行收集,經過簡單沉淀后用于屋頂花園和地面植被的灌溉用水。將建筑自生污水通過管道收集,經過處理后,統一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網。

在環保景觀設計方面,校園規劃尊重興國地域環境,呼應地形環境和地域文化。基地主要的自然環境因素包括丘陵、池塘和溪流。三個小山丘位于基地的東側,在規劃設計中我們保留丘陵并加以利用,使這個丘陵成為校園的綠色制高點;利用池塘和小溪的良好景觀,把水岸建設成為景色優美的休閑區,并與校園內部園林相互滲透融合,為師生提供一個宜人的交往場所。

著重考慮山水因素,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并以環境為主導進行一體化設計。校園建筑依勢而建,利用山體做背景,在谷地營造中心園林,形成“建筑――丘陵――建筑”疏密相間,張弛有度的校園布局。同時校園建筑均以校內水系為紐帶連接,有機融合,形成山、水、建筑一體化的校園空間。

在樹種選擇方面,以鄉土樹種為主,以外地珍貴的馴化后生長穩定的樹種為輔,充分利用原有樹種。興國地處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植被氣候區,具有優越的城市小氣候環境,土壤較肥沃,適宜多種植物生長。設計主要選擇以下樹種:

景觀樹種:銀杏、棕櫚、假檳榔、羅漢松、紫荊、紅葉李等;

滯塵樹種:枇杷、廣玉蘭、黃山欒等;

抗二氧化硫樹種:大葉黃楊、紫荊等。

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9277手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色猫咪av在线网址|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中文日本免费高清| 美女被吸乳羞羞动漫|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a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抽搐一进一出gif免费视频| 欧美系列第一页| 天堂va视频一区二区|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大全视频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视频免费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加勒比黑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老妇bbwbbw视频|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69p69国产精品| 污污动漫在线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免费看美女脱衣服|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