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務實習體會與收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最近在各個社群分享的時間比較少,但是接近年底,大家的問題基本集中在用人和培養人的方面,電商行業目前有些萎靡,用人需求也不同于往日,商家越來越冷靜,電商圈內的浮躁之風也開始慢慢沉寂,相信高談闊論的越來越少,而務實的人越來越多,微博的內容趨勢也是如此,談一萬字環境,不如談一萬字實操,廢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主講內容。
首先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電商公司或者品牌電商的根本競爭力在哪里?
有人說是供應鏈,也有人說是資金實力,更有人說是技術,但弈梵從這些年的經驗反觀過來,對于電商公司或集團公司品牌電商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人。
人才的培養,一直是中型和大型公司的痛點,同時也是小公司迫在眉睫的困難,從外部聘請“專家”“大牛”“阿里小二”“技術能人”,成了大多數電商公司的選擇,也成了大家逃避這些問題時,看似唯一可行的出路。
可這些人,真的能很好的融入并且按照布局者的思路進行革新改變嗎?相信各位經歷過的人,都深有感觸,大多數外聘骨干,都不能短時間勝任,結果是大部分外聘骨干要么離開,要么一事無成。
原因不在外聘人員的能力,而在于是否完全能夠理解布局者的意圖和規劃,能否完全參與到核心骨干該存在的環節中去,同時團隊整體是否能夠對于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執行差異快速磨合。
那么,如果外聘骨干進行團隊能力提升存在執行上的困難,也會面臨付出大于結果的問題,作為布局者或者公司電商團隊的核心,我們又當如何?
今天我們先從第一部分也是公司電商團隊組建的第一步開始說起,如何快速的組建一個完整專業的電商團隊,并且降低用人成本。
說到組建團隊,也是很多品牌持有方,在面臨傳統品牌電商轉型時,電商團隊組建遇到的核心問題,在經過TP公司的“折磨”后,大多數品牌持有方,也在這兩年選擇了收回品牌,開始準備自主運營,可接回來才發現,一切都是那么的難以延續,原因不在別處,正在人的原因。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快速組盤,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人選去執行合適的崗位呢?這里弈梵分為了三種情況,也針對不同的規模去做詳細的解釋:
一、集團公司上市品牌(有完備的供應體系)
二、自創品牌(淘品牌,自有供應鏈)
三、小而美(以當口拿貨為主)
一、集團公司上市品牌
為了節省大家的閱讀時間,弈梵只說重點,不做太過冗長的解釋和贅述。
1.明確組織構架,應該有哪些部門?公司流程是否太過冗余?
2.明確用人標準,什么樣素質的人適合電商部門?是否應該設置學歷和年齡限制?
3.明確組盤完成時間,什么時候完成,完成度多少。
4.明確電商部門薪酬體系,采用什么樣的KPI考核制度,采用何種晉升制度?
5.明確團隊文化建設及榮譽獎懲,什么事情可以獎勵?給予什么獎勵?懲罰是否得當?
6.明確監察機制,采購、物流、推廣、物料應該采用何種監察機制?怎么去監督管理?
以上問題基本為核心問題,如果明確不了,或者下不了決心,組建出的團隊也將面臨極大地問題,那么這里我們從大公司大品牌高層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這些細節到底如何把控?
1.明確組織構架,應該有哪些部門?公司流程是否太過冗余?
運營部(品牌運營總監,阿里系運營主管,品牌分銷主管,品牌BD主管,平臺運營主管)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會問了,這一群中層怎么能放到一個部門呢?對,也許在傳統行業這種做法肯定會出問題,但在電商行業,尤其是大公司的電商部,往往就存在非常嚴重的內部溝通問題,各為其事,各有各的KPI指標,阿里系和平臺系打架,搶貨,搶人,互相攻擊,事情還沒做,已經開始斗起來,這樣對于整個電商團隊是非常不利的組盤決策,團隊流動性也會增加。部門人才流失嚴重,大多數原因不是事情做不好,而是中層溝通出現問題導致下屬難做。
運營部是電商部的核心,也是發動機,任何環節的溝通失誤,都會導致下層執行人員的徒勞無功甚至兩頭受氣,因此,核心成員的統一協調成為了最為重要的組盤方向
審計部(財務人員,審計經理)
有人要問了,有些中小型公司,至今是不設監察審計部門的,為什么大型集團或大型電商公司要設置呢?這樣不會增加公司的流程成本嗎?
這里要明確兩點,第一點,這里的審計經理僅做事后審計,審計投入的效果和結果以及投入中有回扣現象可能性的事項,而事前審計交由公司決策層和高層去監察。
“果不可為,而因必慎”
這樣一方面,減少了公司不必要的支出與浪費,同時也避免了部門人員徇私舞弊,監守自盜,眾所周知,在電商部門或者公司,物流費用、物料費用、第三方服務費、采購費用都在整體預算中居高不下,不少公司至今未能盈利,也是飽受其擾。
因此作為整個電商的監督部門,監察審計部起到了震懾作用,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財務流程,因地制宜。
監察審計部部的存在,牽涉到公司的物流成本、物料成本、推廣成本、外包項目費用成本,看似雞肋,實際上能夠避免極大一部分的費用損失。
而大家都明白,費用降本,就是利潤。
品宣部(品牌經理、策劃主管、文案專員、新媒體專員、ECRM經理、CRM專員)
說到品宣不少人就要問了,大公司不都有市場部么?電商為啥要單獨弄個品宣部?
這里說到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到大公司常見的線上下內斗的問題,而內斗最主要會傷害的就是品牌宣傳與產品供應鏈,那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怎么做?
1、建立電商獨立的品宣部門
2、加強電商品宣部與線下市場部的定期溝通機制(吵架歸吵架,該合作就要合作)
3、電商品宣獨立預算但品宣方案必須與線下明示,盡可能達成合作
那么這里要問了,你自己弄個市場部,除了品宣之外她們還能干啥?
1、新媒體營銷(微博、微信、微淘、等等等等)
2、產品文案編寫、詳情頁文案編寫、營銷活動文案編寫
3、大型品宣活動策劃、大促活動策劃、品牌營銷活動策劃
4、寫段子。
5、品牌宣傳渠道拓展、品宣資源拓展、品牌對外公關
6、分銷商產品課程培訓
7、新員工產品課程培訓
8、員工文案能力培訓
9、網紅渠道合作、品牌自有網紅培育
10、平臺、品牌、媒體、線下四方合作營銷策劃
11、品牌CRM客戶關系管理
12、社群營銷管理
13、APP微端平臺營銷運營管理
推廣部(運營經理、推廣專員、分銷專員、BD專員、運營專員、店長、實習生)
注意一點,這里的所有推廣人員,公司應杜絕外聘,從客服部物流部擇優晉升,由公司運營部中高層進行定期帶培,內部培養,增強運營部與推廣部師徒關系的確立,公司內部采取師徒責任制,此方法源于古代當口的說法,同時也會加強推廣人員的穩定性,開拓推廣人員的晉升渠道,增加部門人員的積極性。
現在有些大型電商公司為了明確職位職級,推廣專員一個月難得跟運營總監說上幾句話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雖然說對于中高層領導是一種尊重,但對于一線執行層面來說缺乏溫度,同時一線人員也難以得到學習機會與晉升機會,總監的辦公室往往也是“不敢進,不愿進,不想進”的三不之地,一線與決策之間隔閡深,也就無所謂溝通,一個沒有溝通的團隊,就算再專業,也會沒有效率。
推廣經理:(技能要求:SEO/SEM/DSP/CPS/CPT/CPM/文案編寫)
設計部(視覺總監、設計主管、推廣設計專員、產品設計專員、設計實習生)
作為品牌的設計部門,設計部一直都是許多公司的痛中之痛
設計部門也成了團隊中飽受詬病也怨氣最大的板塊,為什么怨氣最大呢?
推廣部有要點擊率,運營部要營銷氛圍,品宣部要高端大氣上檔次,就連客服部都要詢盤率訪問深度停留時間、物流部也要物流信息提示,審計部要產品信息無誤宣傳文案不違法....等等等等...幾乎所有部門都會有設計需求,而承擔設計需求的卻往往只有一組人,且大部分電商公司的設計團隊分工不明,那么如何進行設計人員的分工呢?
視覺總監:負責店鋪視覺數據、實習生培訓、部門團隊日常管理協調、品宣部門設計需求、品宣部門物料設計需求,負責品牌整體VI把控(技能要求:AE/PS/CD/DW/FL/FW/H5/JA/AI/文案編寫)
設計主管:負責品牌整體設計方向風格、各部門設計需求協調、部門成員工作內容安排、文案排查、產品信息排查
推廣設計專員:負責推廣部門所有圖片需求、產品詳情頁、產品上架(技能要求:PS/CD/DW/FL/H5/FW/文案編寫)
產品設計專員:負責產品詳情頁、產品圖片等相關設計工作、同時負責產品信息編輯產品標題優化、新產品開發(技能要求:PS/CD/DW/FL/FW/SEO/SEM/文案編寫)
設計實習生:學徒(技能要求:PS/DW/FL/FW/文案編寫)
客服部(客服經理,三班倒各班主管,售后專員,售前專員)
現在有很多公司不設客服部,而采用第三方云客服進行外包,很多人覺得,節省了費用,但是,對于一線客服把控能力會大幅的降低,另一方面,電商公司最懂產品最了解用戶的一批人也無從培養,無論是文案策劃、推廣品宣、視覺設計無一與產品相關,就眼前看,是節省了一大筆福利費用,但從長遠看,不利于公司電商部人才培養,同時也斷絕了基層員工的晉升渠道。
因此客服作為電商的根本,也必須作為電商各部門的人才庫。
說一個很簡單的場景,許多公司一到雙十一就開始外聘兼職客服,但大家也許會發現,他們的策劃人員,設計人員,文案專員,在雙十一當天往往無事可做,如果公司能夠執行“客服人才庫”制度,到了緊要關頭大部分員工都可以成為客服,又何必外聘兼職呢?
物流部(物流主管,物流專員,倉儲專員)
目前大部分電商企業均采用了第三方倉儲物流進行物流外包,但之后卻發現,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看似節省了費用,但對于店鋪最緊要的DSR卻頻頻報警,與第三方公司的合作也是讓人頭疼不已,費用不降反升,不但沒有降低物流成本,反而對店鋪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原因就在于對于包裝細節的失控,對于產品損耗的失控,這些問題看似如蟻,但一旦到了大促關頭,也會成為公司最大的隱患和危機。
因此無論規模如何,建議一定要采用分倉物流的方式,在發展初期切忌采用外包物流,可在本地建立本地倉對全國發貨,也可將物流部作為人才庫,對各部門進行輸出,開拓電商公司內部人才的晉升渠道,待公司物流需求超出本地倉承受范圍,再開外地倉,可分為華南,華東,華北三倉,視情況,將外地倉進行第三方外包,本地倉做相鄰省份發貨,同時原先的本地倉工作人員做第三方倉儲物流的對接監察工作,嚴格要求并監督第三方物流的執行,同時也可做備用倉進行臨時輪替,避免了因為第三方倉儲服務方的失誤導致貨品延期的問題,同時降低了使用第三方倉儲的風險,加強了管控。
內容有些冗長,但弈梵也是盡可能說的精煉,如有不明白或者有異議的地方,歡迎評論轉發進行互動討論,弈梵也會一一回復。
2.明確用人標準,什么樣素質的人適合電商部門?是否應該設置學歷和年齡限制?
剛剛給大家“簡略”的聊了下組織架構問題,接下來跟大家聊聊用人標準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大型電商公司招聘電商人才,總會鬧一些笑話,比如:
“某公司招聘運營總監,任職門檻要求如下:
電商從業經驗10年
暫不論這個公司出于什么心態去寫的這個要求,但從年限來看一定是想要一名專業的資深的人來任職,可大家想想,十年前也就是2005年,有多少人在做電商運營?而這樣的人到了2015又有多少還在做電商運營?
211/985/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這里也要吐槽一下,目前做電商運營的,又有多少是名牌大學畢業,又有多少還讀了研究生?
年齡35歲以上
WTF...35歲,也就是說1980年前生的人都沒有機會,試問,現在有多少電商職業經理人是70后。又有多少電商職業經理人到了35歲還沒有創業打算,又有多少這樣的所謂電商運營,是真的一直在做電商,也請那些用人方的人事主管倒過來想想,這個35歲的年齡里,他的工作經驗又有多少年與電商有關,而一個70后一個年近40的人,要如何面對快速變化的電商市場....當然這話并不絕對,也確實有今年35歲,23歲開始做電商,從Ebay開始做,或者在2003年就進入阿里或是百度騰訊,至今仍然還在做電商運營的“大牛”
操盤過銷售過億品牌
.............對銷售額的要求,看似合理,看似無可厚非,但放眼看去,又有多少品牌能夠年銷售過億,
身邊也就有這樣的真事,某運營總監在護膚品類目操盤年銷售過2億,跳槽到母嬰類目某品牌,拼死拼活年銷售不過5000萬。
某運營總監在女裝類目操盤年銷售過1億,跳槽到寵物類目某品牌,絞盡腦汁只做到了1200萬。
難道她們都不約而同的能力下降了嗎?
顯然不是。
每一個類目的競爭烈度,業態體量,市場環境,都存在太多的不同,是否一定是大類目的運營更加優秀,而小類目、高競爭度類目的運營就更差一些呢?
看到此處,各位了解實際情況的運營,一定會有所感觸。
電商本就是一個新興行業,不少傳統企業按照傳統行業的標準聘請高管本不為過,但著實讓電商運營們感到十分荒謬,可笑亦可悲。
當然,吐槽歸吐槽,我們眼里的奇葩,在有些人眼里也許就是理所當然。
那么大型企業應當如何設立人才招募標準和門檻呢?
1、學歷,學歷門檻重要又不重要,有些企業認為,學歷就是檢驗個人素質的試金石,可以淘汰掉很大一批“次品”,但目前電商人才市場火熱,不少地區更是招個推廣如同上刀山下火海一般難以完成,學歷,不但不能成為選擇優質人才的門檻,反而會成為阻礙,因此這里建議,學歷僅為參考項,大專及以上即可。
2、年齡,電商行業存在不過15年,職業圈子完全形成不過10年,大批量的職業經理人出現不過5年,而各大高等院校出現電商專業更是08年之后才有的事,距此也不過7年時間,不少公司動輒10年8年的從業經驗要求,看似合理,實則過份。而大部分電商用戶基本為80后90后,對于公司電商人才的招聘,不建議設置最低年齡限制,但建議最高年齡限制不超過35歲,35歲是70后80后的一個分水嶺,同時大部分35歲以下的人才才有可能在15~25歲的最佳學習階段接觸電商,了解電商,并且適應電商行業快速變化的節奏,應對高強度的學習壓力。
3、性別,不限
4、工作經驗:根據崗位要求制定
5、專業技能:根據崗位要求制定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幾個招聘電商從業人員的經驗,電商招聘七不要:
1.非女裝類目品牌,不要招聘女裝類目設計人員
2.非大類目品牌,不要招聘大類目推廣
3.非女性產品類目品牌,不要招聘女性類目品牌文案策劃,同理,男性類目不要招募女性類目文案策劃
4.非標品類目品牌,不要招聘標品類目客服
5.非快消品類目品牌,不要招聘快消品類目運營
6.非男裝類目品牌,不要招聘男裝類目設計
7.非3C類目品牌,不要招聘3C類目品宣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電商品類之間的隔閡,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不要輕易嘗試,以上說的七點,雖然片面,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尷尬。
具體原因我稍作解釋,但不深究,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例如:女裝一線設計,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新制作簡易詳情頁,設計功底一般比較淺薄
大類目推廣操作推廣費用雖多,但一般操作粗放,不適合小型類目精細化操作
男性類目文案策劃多不熟悉女性市場心理,女性市場文案策劃多不熟悉男性購物心理
標品類目客服多缺乏話術支持,而非標品類目客服往往話術方面要強于標品類目客服例如女裝客服和3C客服之間的差別,護膚品客服和男裝客服之間的差別
快消品類目運營多參與大型POP運營,例如量販團,聚劃算,聚美POP,重活動,輕視覺,運營手法多粗放暴力,其它類目不建議輕易招募,如有合適人選,也可考慮
男裝類目設計,設計風格多硬朗冷峻,女性市場品牌謹慎使用,長期的設計風格熏陶,很難改變和重新培養,對于跨購物人群的設計師,就算再優秀,不要輕易招募。
3C類目品宣多通俗化,雖渠道為王,但文字能力多有不足,不建議非標品類目團隊招募
以上七點可能觸碰到了很多人的痛處,但還是那句話,隔行如隔山,企業別輕易招募,人才也別輕易選擇,否則,尷尬的不止一天兩天。
3、明確組盤完成時間,什么時候完成,完成度多少
如果方向明確組盤完成時間為30~50天,視地區人才庫情況略有不同。
4、明確電商部門薪酬體系,采用什么樣的KPI考核制度,采用何種晉升制度?
KPI考核部門獨立化,分部門采用不同的KPI考核指標,之后我會分享一份KPI考核指標表格,有需要的也可以私信找我索取
晉升制度方面,淡化職稱差異,強化職級差異,建議采用P級進行薪酬管理,P1~P12每級采用時間加績效考核法,入職轉正每6個月升級一次,連續3個月KPI合格升級一次,連續2月KPI不合格作通報警告處理,連續3個月KPI不合格降級一次,連續4個月KPI不合格,作無條件辭退。如升級到P12,無可再升,則升級至M1,享受M1福利待遇
基層KPI每季度可根據實際情況簽訂修改一次
基層薪酬制度
個人P級每提升一級按固定比例提升底薪,底薪與績效無關。
團隊績效與團隊個人P級總合加團隊績效掛鉤,團隊P級數量越高,團隊固定福利越高,個人所得福利越高,福利為團隊建設費,團隊旅游費,團隊餐補交補話補費,團隊差旅標準,團隊績效2個月不合格,團隊各項福利下調一級,團隊3個月不合格,團隊各項福利下調兩級,團隊4個月績效不合格,團隊警告一次,團隊5個月績效不合格,團隊解散重組。
收入與貢獻有關,貢獻與能力有關,能力與付出有關,團隊勝利大于個人勝利。
高層KPI每半年度可簽訂修改一次
高層薪酬制度
設立M級進行薪酬管理,M1~M12每級采用時間加績效考核法,入職轉正每6個月升級一次,年度KPI完成100%以上升級一次,半年度年度KPI未完成降級一次,如降至最低M1無可再降,則降級至P9。
個人M級每提升一級按固定比例提升底薪,底薪與績效無關。
高層個人福利與個人M級掛鉤,其個人月度年度銷售提成,與負責板塊績效掛鉤,負責板塊的績效考核季度達成率低于60%降級一次,半年度達成率低于80%降級一次,年度考核低于90%降級一次。
年度提成分紅比例及月度提成分紅比例及月度績效獎金,應在入職轉正之前協商簽訂完成,如未完成則視為未轉正。
5.明確團隊文化建設及榮譽獎懲,什么事情可以獎勵?給予什么獎勵?懲罰是否得當?
個人M級與P級升級做全公司通告一周,并應組織升級儀式,如因外派出差不能參與的升級成員,人事部門應協助補辦,升級儀式前應提前準備好相關物料對應職級配飾,每一P級均設有不同材質外形職級戒指與袖扣、勛章、領帶夾:
P1~P3,塑料材質戒指,并做數字標示
P4~P6,合金材質戒指,并做數字標示,達到P6另授予專屬合金袖扣
P7~P9,純銅材質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數字標示,達到P9另授予專屬純銅袖扣
P10~P12,純銀材質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數字標示,達到P12另授予專屬純銀袖扣
M1~M3,玫瑰金材質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數字標示,達到M3另授予專屬玫瑰金袖扣、玫瑰金領帶夾
M4~M6,純金材質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數字標示,達到M6另授予專屬純金袖扣、純金領帶夾、純金榮譽勛章
M7~M9,鉑金材質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數字標示,達到M9另授予專屬鉑金袖扣、鉑金領帶夾、鉑金榮譽勛章
M10~M12,鉑金鑲鉆材質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數字標示,達到M12另授予專屬鉑金鑲鉆袖扣、鉑金鑲鉆領帶夾,鉑金鑲鉆榮譽勛章
公司年會與大型會議集會,應佩戴對應職級配飾。
P級、M級職級對應戒指,職級提升后后原職級戒指需歸還,袖扣領帶夾榮譽勛章無需歸還
外聘高層管理人員,無論職稱高低,均從M1開始計算。外聘基層人員,無論職稱高地,均從P1開始計算。
6.明確監察機制,采購、物流、推廣、物料應該采用何種監察機制?怎么去監督管理?
物料制作、用品采購、推廣費用、物流費用、設立獨立監察部審計制度,采用事后審計,事前審核的方式進行監察管理,各部門主管有權審核部門費用,但每季度應提交報表與監察審計部審計費用去向結果,財務流程及賬目監察部有責任負責審核,電商部采用獨立財務體系。
審計部主管對電商總經理負責,并做月度季度年度財務匯報及各部門審計結果匯報。
二、自創品牌(淘品牌,自有供應鏈)
與大型公司不同,中型電商企業往往承擔不了如此分工明細的組織架構,那么作為中型電商公司,我們應該怎么去搭建自己的電商團隊呢?
首先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需要花錢的崗位與不需要花錢的崗位
2、明確需要快速輪替的崗位與需要穩定性的崗位
3、明確公司內部晉升制度
4、明確公司KPI指標分配
1.明確需要花錢的崗位與不需要花錢的崗位
什么叫需要花錢的崗位?如:推廣崗位、運營崗位、新媒體崗位
什么叫不需要花錢的崗位?如:設計崗位、倉儲崗位、客服崗位
那么這里給大家一個萬用思路:
讓花錢的崗位把錢花的更有性價比
讓不花錢的崗位想辦法把錢花在顧客身上
不重職稱,只重設職級職能
那么我們這里做兩類分工
需要花錢的崗位(會有費用經手的):
推廣專員、主管
運營專員、主管
渠道分銷主管
物流倉儲主管
設計主管
不需要花錢的崗位(沒有或很少有費用經手的):
設計專員
倉儲專員
渠道分銷專員
客服專員
售后專員
對于會有經手費用的崗位,統一歸于運營辦公室進行管理,由運營總監負責監察審計考核
對于不需要花錢的崗位,劃分為:
產品倉儲中心
CRM管理中心
視覺設計中心
每個中心由對應職能的部門主管負責,并統籌中心的KPI考核。
不設審計部,客服部,推廣部,品宣部。
推廣人員直屬運營辦公室管理,客服人員品宣人員直屬CRM管理中心管理
2.明確需要快速輪替的崗位與需要穩定性的崗位
所有人員均采用P級M級晉升制度,與之前提到的一樣
需要快速輪換的崗位(以銷售為主要目的,容易培養)
推廣主管
推廣專員
運營專員
運營主管
渠道分銷專員
渠道分銷主管
倉儲專員
需要穩定性的崗位(不以銷售為主要目的,較難培養)
物流倉儲主管
設計主管
售后專員
客服專員
設計專員
文案策劃
運營助理
這里給大家一個思路:
需要穩定性的崗位,不與銷售掛鉤,但與費用掛鉤,KPI注重費用控制
需要快速輪換的崗位,與銷售直接掛鉤,不與費用掛鉤,KPI注重銷售結果
團隊設P1~P12職級制度
統一由運營總監設定員工所屬中心、辦公室的KPI每月度考核
各中心、辦公室崗位,由各中心、辦公室負責人設定KPI每月度考核標準
各中心、辦公室團體KPI連續2個月不合格,中心負責人通報警告一次,中心主管降P級一次
各中心、辦公室團隊KPI連續3個月不合格,中心主管降P級一次,并做職位內部競選,新任主管從中心、辦公室內部晉升,各崗位個人KPI連續2個月不合格,直接作辭退處理。
個人KPI連續3個月合格提升P級一次,入職轉正滿6個月提升P級一次
個人P級每提升一級按固定比例提升底薪,底薪與績效無關。
三、小而美(以當口拿貨為主)
這里將小店鋪稱為小而美,開個小玩笑,各位不要介意,那么對于沒有自由供應鏈的店鋪,我們應該如何去組盤,如何快速的組建團隊呢?
這里明確三個問題:
1.我們有多少利潤空間發工資?
2.我們的訂單量有多少?
3.我們的老客多嗎?
這里對于小而美的店鋪,大多數是大學生創業,或者小夫妻自己開店,在當口集市拿貨,或者家里或者朋友家里是開商行的,從這些渠道拿貨的店鋪,一定要注意以上三點問題。
1.我們有多少利潤空間發工資?
一般創業型店鋪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店鋪除去產品成本物流成本的毛利潤大概有多少,有多少空間可以拿來發工資,假設初創團隊有3個人,這三個人怎么分配這剩下的毛利,多少拿來儲備,多少拿來分紅,多少拿來發工資。
2.我們的訂單量有多少?
小型店鋪,如果訂單量不是非常大,盡量所有人一起包貨,發貨,所有人一起接單,不要做明確分工,當訂單量穩定在一個基數,且利潤空間能夠支撐聘請其他人員,再做分工的打算。
3.我們的老客多嗎?
店鋪如果老客的量較大,建議專門安排一個人去做老客戶的QQ群營銷,建立牢固的老客關系,多與老客互動,并針對不同的老客人群,做不同的營銷活動,把錢花在老客戶身上,把時間花在老客戶身上,一定會有極大地收獲。
組織架構上可以這樣簡單的略做分工
耐性較好的,負責文字、直通車、鉆展、設計、活動報名的工作
體力較好的,負責倉儲物流、采貨、打包、拆包、搬運的工作
善與人打交道的,負責老客戶管理、客服、售后、渠道、淘客、的工作
好了,連夜寫完了這篇分享,洋洋灑灑9300多字,希望大家看了能夠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