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夢溪筆談二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統一中考復習單元重組的標準
單元重組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目標明確,標準統一。在認真分析學情、梳理復習內容、研究中考要求的基礎上,筆者提出按文章體裁進行單元重組的標準。
按文體進行單元重組可組成相對獨立的語文知識復習體系和語文能力發展體系,為達成中考復習目標服務。這樣做符合學生應考的心理特點及復習規律,學生能按新的單元系統地進行自主復習與訓練,從而鞏固和完善所學知識與技能,提高語文能力,內化情感態度價值觀。例如小說單元的重組。小說是常見的一種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理解掌握小說三要素的相互關系是初中生應具備的小說鑒賞能力。小說單元的重組便于學生集中強化復習,能完善學生有關小說方面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還能積累素材,借鑒小說的寫作技法,提高寫作能力。
二、中考復習以文章體裁組元的實施
根據文體組元標準,筆者把初中六冊語文教材的復習內容重新編排為文學作品、非文學作品和文言文三大模塊,并細分為十個單元。具體實施如下:
(一)文學作品
第一單元:詩詞
單元復習目標:背誦;理解詩詞的意境,體會作者在詩中抒發的感情;品味詩詞的語言特色。
以《詩人談詩》為綱,涉及文本有《冰心詩四首》《天上的街市》《詞二首》《現代詩二首》《有的人》《歌詞二首》《組歌兩首》《我驕傲》《我是一棵樹》《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古代詩詞三首》《七律?》《古詩四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及誦讀欣賞中的詩詞。
第二單元:小說
單元復習目標:歸納故事情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種藝術手段的作用;體會小說的豐富內涵。
以《小說家談小說》為綱,涉及文本有《孔乙己》《范進中舉》《故鄉》《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草》《偉人細胞》《甜甜的泥土》《三顆枸杞豆》《最后一課》《我的叔叔于勒》《變色龍》《父母的心》《窗》《熱愛生命》《七顆鉆石》《皇帝的新裝》《安恩和奶?!芳懊p析中的《西游記》《水滸傳》《湯姆索亞歷險記》《格列佛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文訓練:注重細節描寫。
第三單元:散文
單元復習目標:體會散文的不同風格;反復品味散文意蘊深長的語言。
以《散文家談散文》為綱,涉及文本有《春》《濟南的冬天》《夏》《鼎湖山聽泉》《林中小溪》《畫山繡水》《蔚藍的王國》《飛紅滴翠記黃山》《綠》《雪》《阿里山紀行》《美麗的西雙版納》《藍藍的威尼斯》《海燕》《白楊禮贊》《石榴》《紫藤蘿瀑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月跡》《柳葉兒》《棗核》《繁星》《錯過》《散步》《背影》《都市精靈》《幽徑悲劇》《明天不封陽臺》《囚綠記》《享受生活》《送行》《給我的孩子們》《為你打開一扇門》《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及名著賞析中的《朝花夕拾》。
作文訓練:抒發真情實感。
第四單元:劇本
單元復習目標:了解劇本所展示的矛盾沖突;欣賞人物語言;注意舞臺說明。
涉及文本有《威尼斯商人(節選)》《市長(選場)》《江村小景》《一厘米》《(節選)》。
(二)非文學作品
第五單元:新聞、演講
單元復習目標:了解新聞體裁及演講稿的特點。
涉及文本:
(1)新聞:①消息:《三個太陽》《錄音新聞》《“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新聞兩篇》。
②通訊:《展示華夏文化魅力》《始終眷戀著祖國》《一雙手》。
(2)演講:《悼念瑪麗居里》《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在聯邦德國海姆佗市接見儀式上的答詞》《在蕭紅墓前的五分鐘講演》《北京申奧陳述發言》五篇。
第六單元:記敘文
單元復習目標:把握中心意思;梳理記敘線索,注意詳略;了解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作用;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涉及文本:
(1)敘事文:《往事依依》《十三歲的際遇》《社戲》《斜塔上的實驗》《老山界》。
(2)記人文:《我的母親》《童年的朋友》《一面》《我們家的男子漢》《藤野先生》《生命與和平相愛》《我的老師》《臺階》《呼蘭河傳(節選)》。
作文訓練:重視立意構思。
第七單元:說明文
單元復習目標:抓住被說明事物的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掌握常用說明方法;了解說明文語言特點。
涉及文本:
(1)事物說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爾賽宮》《松鼠》《松樹金龜子(節選)》《國寶――大熊貓》《蘇州園林》。
(2)事理說明:《宇宙里有些什么》《沙漠里的奇觀現象》《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叫三聲夸克》。
(3)科普介紹:《在太空中理家》《奇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轉基因花》《環球城市?風行綠墻》。
(4)專題:《長城》《漢字》《廣告多棱鏡》《氣候物象》《系統思想與統籌方法》《我心中的語文》。
第八單元:議論文
單元復習目標:抓住中心論點,了解論證過程;掌握常用的論證方法;揣摩議論文的語言。
涉及文本:《事物的正確大答案不止一個》《紀念白求恩》《敬業與樂業》《成功》《創造學思想錄》《學問和智慧》《論美》《多一些寬容》《人的高貴在于靈魂》。
(三)文言文分單元復習
單元復習目標:讀懂、讀通、讀透文章;歸納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句子翻譯字字落實;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觀點。
第九單元:文言文中的寓言、說明文
涉及文本:
(1)寓言:《古代寓言二則》《黔之驢》《愚公移山》。
(2)說明文:《夢溪筆談二則》《黃鶴樓》《于園》《活板》《核舟記》。
第十單元:文言文中的記敘文、議論文
涉及文本:
(1)記敘文:《趙普》《晏子使楚》《人琴俱亡》《陳涉世家》《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幼時記趣》《三峽》《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口技》《送東陽馬生序》《桃花源記》《與朱元思書》《捕蛇者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關鍵詞:惲壽平 沒骨花鳥畫 技術風格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大學大學青年教師科學技術類科研啟動支持計劃項目《現代工筆畫中設計構成要素研究》(項目編號:2012W―M17)
惲壽平(1633)生于明末清初的衰落書香家庭,其原名為格,字壽平,后改為字正叔,其號南田,別號也有許多,江蘇武進(現常州)人。由于其生活的年代多動亂,因此對其后來的思想文化及生活都造成了相應的影響。惲壽平從小就比較聰明,其學習繪畫主要師從于其伯父惲向,自此之后惲壽平便開始了自己的藝術創作生涯。由于受到父輩們的氣節和學識愛好影響,其未參加當時的科舉考試,而是成為隱士,并經常與友人一起討論沒骨畫法。其還和當時的“四王”、吳厲等人并稱為“清初六家”;不僅如此,其還是常州畫派的創始人。惲壽平的藝術造詣較深,其主要以花卉畫藝影響較重,其自創的沒骨花鳥畫為當時的花鳥畫增添了鮮活的生機色彩,始終能給人一種淡雅清新之感。其采用的沒骨法多用色彩渲染,勾勒較少,且畫法較工整簡潔,文人情味一目了然。
一、沒骨法的具體考究
沒骨法作為我國花鳥畫法的一種,其產生時間較為久遠;創始人為五代時期的張僧繇,當時的形式多為山水畫,主要采用青綠重彩通過明暗層次的渲染來表現。而在我國的唐代至北朝時期的莫高窟中發現了沒骨畫畫法的蹤跡,其主要是采用色彩直接進行渲染。據相關史料,沒骨花鳥畫主要開始于北宋時期,其具體人物為徐崇嗣。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就是以其為基礎開展的,并在此之中創造出了更加新穎的形式。對于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畫作品,在畫畫的過程中摒棄了傳統的先墨筆勾勒輪廓再著色的方法,而是直接采用色彩渲染,通過點染并用的方式進行。注重生活化的畫風特點,在與大自然相結合的過程中,使其作品的自然氣韻更加濃烈。在歷史不斷的發展中,針對沒骨畫法的理解有兩方面:第一就是淹沒,色彩渲染將輪廓勾勒淹沒;第二則是沒有,具體指不進行輪廓的勾勒。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對沒骨畫法進行了記載描述,說明了徐崇嗣沒骨畫法的特點及其淵源,揭示了徐崇嗣從野逸的落墨為格到皈依了宮廷畫的富貴風尚的原因。郭若虛也曾在《圖畫見聞志》中提到過徐熙堂兄徐鉉記闡述其繪畫的特點是以墨色為重,色彩輔之。許多有關沒骨畫法的文獻記載都使我們了解到沒骨畫法的發展歷史,以及其不同發展時期人物的不同風格特點。
二、惲壽平沒骨花鳥畫的風格特點
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特點是以清新高雅為主要特色,在欣賞其畫作時就好像有種清風拂面的感覺,那種樸素之美讓人過目難忘。惲壽平筆下的畫作注重景物的平實特點,其色彩描繪雖然艷麗,但卻不顯得媚俗,非常清新潔凈。在純自然的手法塑造中,使作品表現出天然的特點,絕不存在矯揉造作的感覺。同時,惲壽平的作品取材比較廣泛新穎,通過其獨具匠心的繪畫手法,其作品都能達到較好的藝術造詣水準,充分展現其內在生動的景物形象。在對傳統沒骨畫法的繼承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性的發展,創造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沒骨畫法,奠定了我國花鳥畫的發展實力。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創作皆源于生活,在生活化的基礎上推動其自身的藝術創作思想發展。惲壽平額沒骨畫法主要繼承徐崇嗣,其注重自然寫生的渲染。其沒骨畫的創作主要分為兩個時期,即探索期和成熟期。其中,探索期主要是其四十歲前,在對此階段的相關作品分析中,可知道其受沈周、陳淳的影響較深。成熟期則為四十歲后,此時期為沒骨畫創作的輝煌階段,其作品大都比較著名。如其創作的《蓼汀魚藻圖》,在清勁的筆墨、濃厚的色彩設計中,使作品顯得既艷麗又不低俗,既形象又生動,清新高雅,接近自然。惲壽平的沒骨畫素材較多,包括各種花類、蔬果類等,還有就是常見的梅蘭竹菊。除此之外,其還比較善于描繪魚類和鳥獸等。比如《雙清圖》主要是描述花類的作品,其取名“雙清”,主要原因是其描繪的梅花和水仙各自所代表的品格比較清潔高雅,因此便以雙清命名。作品的畫面主要采用淡花青暈來進行渲染,以此烘托兩種花色。其中的梅樹枝葉繁盛,其形態以橫斜為主,花瓣的畫法采用了南宋揚無咎的畫法,利用墨線勾圈形成花瓣。對水仙描繪則借鑒了趙孟堅的白描手法,加強了葉片用筆的緩重疾馳、陰陽頓挫,在變化多端的手法中,使花瓣賦予生機。靈活多變的方式展現梅花和水仙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兩者的美感,同時追求渾然天成的自然特色。對于中國畫而言,其不僅要注重線條的完美,更要加強色彩的協調以及畫面的結構性。如果要在畫面上題字則必須結合整個畫面的內容和畫面的結構來進行,合理的詩詞配合畫面會使畫作的意境更好。自宋代蘇軾后,詩書畫印一直被人們所采用。惲壽平在自己的畫作中也采用了這樣的方法,且使其相互之間緊密連接,缺一不可。比如《題畫竹詩》中的“寒窗畫竹與三枝,筆試參差手不知,還憶去年今日事,掃花庵內雨絲絲”,這首詩詞和畫作很好地結合,通過文字的描述來表達畫中的內容以及畫作者的情感,可謂畫龍點睛之筆。
三、惲壽平沒骨花鳥畫的影響
惲壽平在繼承沒骨畫畫法的基礎上,獨創性地建設了屬于自己的技法風格,不僅在當時頗有影響,對后世的沒骨畫畫作技藝影響也較深。惲壽平的徒弟也有許多,其中以自己的玄孫女惲冰得其精髓造詣最多,而最有成就的則是華暑。華暑同樣也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結合當時的環境,創造出符合當時人們審美要求的沒骨畫法。清代的胡敬曾在評價惲壽平時曾說其是花卉畫法的第一人,充分肯定了惲壽平在我國畫史上的影響力和功績。惲壽平對于自己的畫作作品藝術有著個人獨特思想,他曾說人們對于畫作的鑒賞多認為色彩設計比較容易,但卻不知渲染工作是比較難的。其還宋畫主要是工整性較好,而元畫則主要是寫意性,如果能把這兩者相結合,才能使畫作更加生動形象。惲壽平主張學習古人技藝的同時要注重自我的變通,不能照搬照抄地死學,而是要活學活用,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目的。其認為自己的畫法是和天地物趣相結合的,是一種不打破自然規律、巧妙采用自然風光景物的畫法。由于其清秀明麗、樸素淡雅的風格,使其畫作比較受當時的一些統治階級喜愛,使其很快成為了花鳥畫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惲壽平的沒骨寫生性花卉,給當時的花鳥畫市場提供了新的希望,在得到眾多門徒的同時,促使其成了常州沒骨畫的代表性人物,使其也成了清初六大家之一,其地位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
四、結束語
沒骨畫法的歷史久遠,在長時間的發展中被人們不斷創新,延伸出了許多不同的技藝風格。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其注重色彩的渲染,在濃烈的色彩渲染中,形成系統的色系搭配,使其畫面顯得清秀樸素,更加具有自然寫實的風格韻味。惲壽平繼承和發展沒骨畫畫法,開創了具有個人特色的技巧風格,為沒骨花鳥畫在中國的畫壇中增添了新的生機。其對沒骨畫法后世的發展影響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