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盈利能力分析的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僅從銷售情況看企業盈利能力
對企業銷售活動的獲利能力分析是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的重點。在企業利潤的形成中,營業利潤是主要的來源,而營業利潤高低關鍵取決于產品銷售的增長幅度。產品銷售額的增減變化,直接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的好壞。因此,許多財務分析人員往往比較關注銷售額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試圖只根據銷售額的增減變化情況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和評價。然而,影響企業銷售利潤的因素還有產品成本、產品結構、產品質量等因素,影響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的因素還有對外投資情況、資金的來源構成等,所以僅從銷售額來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是不夠的,有時不能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二、忽視稅收政策對盈利能力的影響
稅收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任務,選擇確立的稅收分配活動的方針和原則,它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稅收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有利于調節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為企業提供公平的納稅環境,能有效調整產業結構。稅收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企業能夠享受稅收優惠,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企業,則被要求繳納高額的稅收,從而不利于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國家的稅收政策與企業的盈利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評價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離不開對其面臨的稅收政策環境的評價。然而,由于稅收政策屬于影響企業發展的外部影響因素,很多財務人員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往往只注重對影響企業發展的內部因素進行分析,而容易忽視稅收政策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三、忽視利潤結構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企業的利潤主要由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非經常項目收入共同構成,一般來說,主營業務利潤和投資收益占公司利潤很大比重,尤其主營業務利潤是形成企業利潤的基礎。非經常項目對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貢獻,但在企業總體利潤中不應該占太大比例。在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時,很多財務分析人員往往只注重對企業利潤總量的分析,而忽視對企業利潤構成的分析,忽視了利潤結構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實際上,有時企業的利潤總額很多,如果從總量上看企業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于一些非經常性項目,或者不是由企業主營業務活動創造的,那么這樣的利潤結構往往存在較大的風險,也不能反映出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
四、忽視資本結構對企業盈利能力的作用
資本結構是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負債經營程度的高低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響。當企業的資產報酬率高于企業借款利息率時,企業負債經營可以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否則企業負債經營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有些企業只注重增加資本投入、擴大企業投資規模,而忽視了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有可能會妨礙企業利潤的增長。在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許多財務人員也忽視了資本結構變動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只注重對企業借入資本或只對企業的自有資本進行獨立分析,而沒有綜合考慮二者之間結構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確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
五、忽視資產運轉效率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資產對于每個企業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資產運轉效率的高低不僅關系著企業營運能力的好壞,也影響到企業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況下,資產的運轉效率越高,企業的營運能力就越好,而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越強,所以說企業盈利能力與資產運轉效率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很多財務人員在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時,往往只通過對企業資產與利潤、銷售與利潤的關系進行比較,直接來評析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忽視了企業資產運轉效率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忽視了從提高企業資產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性。這將不利于企業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資產管理效率進而推動盈利能力。
六、忽視對企業盈利模式因素的考慮
企業的盈利模式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途徑和方式,是指企業將內外部資源要素通過巧妙而有機地整合,為企業創造價值的經營模式。獨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法寶,也會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即使是擁有先進的技術和人才,但若沒有一個獨特的盈利模式,企業也很難生存。顯然,企業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從表面上看到企業的行業選擇或經營范圍的選擇。因此,要想發現企業盈利的源泉,找到企業盈利的根本動力,財務人員就必須關注該企業的盈利模式,要分析這家企業獲得盈利的深層機制是什么,而不是簡單地從其經營領域或企業行業特征上進行判斷和分析。
七、忽視非物質性因素對企業的貢獻
【關鍵詞】盈利能力 營運能力 償債能力
為了詳細說明企業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以及償債能力,本文選取了升達林業從2011到2015年的財務數據,以此來進行財務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分為銷售經營盈利能力分析、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和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一)銷售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1.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率是銷售毛利與營業收入的比率。銷售毛利是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之差。銷售毛利率即每一元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后,有多少錢能用于彌補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
2.銷售凈利率。銷售凈利率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與營業收入之間的對比關系,它反映企業單位營業收入帶來的凈利潤是多少。它是反映企業銷售經營獲利能力的最終指標。
(二)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本文對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進行凈資產收益率分析,凈資產收益率也叫權益收益率、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是企業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值,用以衡量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該指標充分體現了股東投入企業的自有資本獲取凈收益的能力,反映了股東投資和收益的關系。該指標越高,則表明投資者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企業資本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則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較弱。
(三)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的盈利能力還應當從投入資產與獲得利潤的關系來評價。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就是企業通過運營資產產生利潤的能力。反映資產經營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是總資產報酬率??傎Y產報酬率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全部資產平均額之間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在未進行任何利潤分配之前的資產報酬水平,是評價資產綜合利用效果,企業總資產獲利能力以及企業經濟效益的核心指標[1]。
(四)升達林業盈利能力分析
由表1可知,銷售毛利率從2011到2015年之間出現了波動,但都保持在盈利狀態,而銷售凈利率整體上表現為逐年遞增。凈資產收益率在2011年為負數,其余年份都為正數,表明其總體上處于盈利狀態。總資產報酬率在這五年間波動不大,但是其最大值也并未達到行業良好狀態,表明公司總資產獲利能力一般。企業存在的基本目標之一就是獲取利潤,如果長期虧損,那么企業是無法繼續發展的。通過對表1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分析來看,升達林業經營活動產生收益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二、營運能力分析
企業營運能力主要是指營運資產的效率和效益[2]。而營運資產的效率通常是指資產的周轉速度。本文主要通過對升達林業2011到2015年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以及總資產周轉率進行分析,如表2所示。
從表2看出,升達林業2011至2015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下降,存貨周轉率在1.1到1.5之間波動,流動資產周轉率各年值均小于1,總資產周轉率各年值均小于0.5。從營運能力這四個指標的變化看,升達林業營運能力不強,所以其營運能力有待提升。
三、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各種債務的能力[3]。償債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本文主要從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則主要從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如表3和表4所示。
由表3看出,升達林業的流動比率值偏低,表明其償債能力較弱。一般認為該指標應達到2:1以上,該指標越高表示企業的償付能力越強企業所面臨的短期流動性風險就越小,債權人安全程度就越高。一般認為速動比率要達到1:1,而升達林業2011到2015年的速動比率值均低于1:1,說明其償債能力較弱。一般認為現金比率應該在0.2左右,由表3可知,其現金比率都超過了0.2,單從現金比率來說,該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結合該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綜合分析可以發現,盡管現金比率指標相對較為理想,但是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指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該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還有待提高。
表4 升達林業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單位:%
■
由表4可以看出,只有2014年企業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下,其余年份其資產負債率均維持在60%左右。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至60%之間。升達林業資產負債比率相對較高,總體來說表現為長期償債能力風險較大。而且表4中數據表明,升達林業產權比率數值偏高。一般而言,產權比率指標高,則說明企業資本結構具有高風險的特性,過高的產權比率可能會造成企業發生籌資困難,同時其籌資成本也會提高。從這兩個長期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可以判斷出升達林業面臨較大的長期償債風險,公司財務風險較大。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結果可知,升達林業在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償債能力方面都存在不足之處,企業要想適應當今經濟環境發展的需要,就要不斷去改進自身的缺陷以便能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升達林業在盈利能力方面可以通過優化配置來提高資本經營效益的經營活動,可以用一定的資產投入去獲得盡可能多的收益。在營運能力方面可以通過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和資產利用的效率來增強企業的營運能力。在償債能力方面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償債能力的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池國華.財務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212-220.
[2]胡玄能,葉華.財務報表分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86-103.
關鍵詞:獲利能力;影響因素;財務指標分析
1.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的概況及盈利能力影響因素
1.1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概況介紹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創建于1992年,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建筑、裝修及裝飾、物業管理及酒店經營業務。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總收入達人民幣845.5億元,同比增長約 34.8%;物業銷售收入81900000000元,同比增長36.4%;涉及的總預售面積為12180000平方米,同比增長約31.8%;約10230000000元的公司利益的業主,同比增長20.1%,基本每股收益達53.45元,同比增長約16.3%。
1.2影響盈利能力的因素
財務分析一般來講需要從四個方面的能力進行著手,即企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以及經營效率能力。社會發展到現在,一般認為,企業財務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償債能力,此外再是成長能力。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1)營銷能力對企業獲利能力分析的影響
營銷能力是獲利能力的基礎,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保證。公司可以從更深入的財務分析中收益,需要測量公司各產品、各地區、各顧客群、各細分市場、各貿易渠道的獲利能力。這些信息可以幫助管理層隨時掌握營銷活動情況。
(2)資產運作效率對企業獲利能力分析的影響
資產運作效率的高低不僅關系著企業營運能力的好壞,也影響到企業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況下,資本的運作效率越高,企業的營運能力就越好,而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越強,所以說企業盈利能力與資產運作效率相輔相成。
2.碧桂園盈利能力分析
2.1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賺取利潤的能力。利潤率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強;利潤率越低,盈利能力就越差。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最終可通企業的盈利能力來反映。通過對碧桂園2011-2014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碧桂園2011-2014年的盈利能力較強,且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
2.2分析碧桂圓盈利能力
2.2.1 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分析
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的資產盈利能力指標,以對企業的盈利能力,融資的影響,它反映了企業經營的盈利能力,融資和財務決策等多種因素。
在2013年2014之間,碧桂園的的凈資產收益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2011到2013的凈資產收益率顯著下降,在2013經歷了一個更實質性的轉變,至2014年增幅至29.70%。說明碧桂園的盈利能力非常強。
2.2.2 對銷售凈利率的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基本維持穩定,導致資產凈利率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銷售凈利率的增加。
銷售凈利率反映的是企業凈利潤與銷售額之間的關系,等于凈利潤除以銷售額,一般來說,要想提高銷售凈利率,必須一方面提高銷售收入,另一方面降低各種成本費用,這樣才能使凈利潤的增長大于銷售收入的增長,從而使銷售凈利率得到有效提高。
碧桂園的銷售凈利率在近四年內起伏比較明顯,在2012年形成一個比較高的點,2013年下跌,2014年趨于平穩。根據公司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碧桂園的盈利能力還是比較好的。
2.2.3 對總資產周轉率的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是指企業的銷售收入和總資產之間的比率,該指標是用來衡量
總資產利用率,總資產周轉速度,也意味著總資產利用效率的高低。2011-2014年,碧桂園的總資產周轉率比較穩定,處于0.32以下,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0.34。
從上圖2-6來看,2011至2014年碧桂園的總資產額在不斷的上升,其流動性也一直維持在一定水平的增長,但房地產上市公司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較高。
3.企業獲利能力評價及對策建議
3.1碧桂園盈利能力評價
通過對碧桂園的利潤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其經營和盈利能力和未來發展趨勢的花園,并得出以下結論:
(1)高地位的市場份額,總資本雄厚。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一年,總收入達到84550000000元,同比增長約34.8%,居同類上市公司第一。公司2011年至2014年也一直穩坐市場領先的地位,具有品牌和規模優勢。
(2)融資手段較豐富,資本負債結構合理
2011、2012年,企業除了銀行信貸外,還通過發行股票、債券融資,債務比率穩定在72%左右,公司力求在穩健中謀發展。2013,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上升到78%,說明融資效果比較顯著的。
結論
作為房地產的龍頭企業,碧桂園2011-2014年凈利潤增長速度非常明顯,凈資產凈利率在2013年跌蕩之后也呈現了繼續攀升的良好勢頭。一方面說明了碧桂園經營活動的紅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碧桂園償債風險的加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資產和負債的結構獨特,高資產負債率不僅提高了資金的運營成本,但也降低了資本流動性的流動。在實際運用中,需要對該公司持續幾年的利潤變動以及盈利能力分析指標進行分析,以此從動態角度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發展趨勢做出全面的評價和合理的預測,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周碩.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研究[J].商業經濟,2013,(4):25-27.
[2] 李蕾.企業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J].會計之友,2013,(5):99-102.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秦琳(1990―)女,漢族,山東濟寧,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會計碩士;
關鍵詞 資本結構 盈余能力 相關性
文章編號 1008-5807(2011)03-007-01
一、變量設計、樣本數據和模型的構建
(一)研究假設
劉宏(2004)從行業、風險、盈利能力及公司成長性等多個方面考慮制約和決定企業資產結構的因素,建立資產結構的確定和分析體系,得出資產結構與利潤的相關性相對較弱的結論。認為資產結構、公司盈利能力之間并非是嚴格的線性關系。
根據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設一:資產結構與盈利能力線性相關。
Czyzewski and Hicks(1992)對資產結構和現金持有量如何影響資產收益率的問題進行研究,他們搜集了28 518家企業的資料,將資產分為5 類:現金、應收項目、存貨、其他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研究結果表明:具有高資產收益率的企業也相應具有高現金資產比例,而應收賬款則沒有確定的傾向;同時,具有高資產收益率的企業的其他流動資產也占有高比例, 而存貨和固定資產則占有相對低的比例。
根據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設二:現金資產占比同盈利能力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三:存貨資產占比和固定資產占比同盈利能力呈負相關關系。
假設四:流動資產占比同盈利能力呈正相關關系。
應收賬款是商業信用的產物。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為了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它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它通常與銷售保持一定的依存關系,受企業信用政策的影響。但是,過多的應收賬款將不可避免地影響企業的業績。
根據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設五:應收賬款同盈利能力呈負相關關系。
一般來說無形資產代表一個企業擁有獲得高于一般收益水平的能力。因此,一如果個企業的無形資產較多,則該企業的獲利能力就強,其經營業績就高。
(二)變量選擇
1、資產結構指標的選取
資產結構即在某一時點上各類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為更具體的分析資產結構與盈利能力的相關性,本文將資產的各主要類別均引入回歸模型,因此本文選擇以下六個指標作為資產結構的代表變量。
2、盈利能力指標的選取
為更具體、更深入的分析資產結構與盈利能力的相關性,本文將反映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引入回歸模型。
(三)模型的建立
本文以盈利能力的代表變量為依存變量, 資產結構為解釋變量,構建如下線性回歸模型:
Y=B0+B1X1+B2X2+ B3X3 +B4X4 +B5X5 +B6X6+e(1)
(四)樣本選取
1、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所用數據主要來源于以下途徑:
深圳市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分析數據庫和CSMAR 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年報數據庫。財經類網站:如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巨潮資訊網。
2、樣本選取
本文在CSMAR 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年報數據庫中,從深滬兩市選取970家制造業上市公司2009年對外公布的經審計的財務數據作為有效樣本。在樣本選取過程中進行了如下考慮:按照我國有關法規,A股公司和B、H股公司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分別遵循不同的會計準則(A股公司遵循中國會計準則;B、H股公司遵循國際會計準則),其財務指標缺乏可比性,所以我們選取樣本時排除了僅上市B、H股的公司,同時如果A、B股同時存在則只取A股公司。同時刪除了一些不符合條件的數據,最終得到有效數據為931個。
二、統計分析及檢驗結果
對盈利能力的計量變量Y 和資產結構的計量變量X進行描述性統計和回歸分析。
(一)多元線形回歸分析
1、對模型(1)做Y 對X1~X6的回歸分析可知:
D-W=1.891 存在自相關,對應D-W 的上下界,發現模型的殘差存在序列相關。因此,對原始數據做差分,以消除自相關。
(二)殘差的正態分布及擬合優度
(1)對于假設一:資產結構與盈利能力線性相關。
(2)D-W=1.998 不存在自相關。在表3 中R2 擬合優度的判定系數=0.118,F 檢驗也比較顯著,但X3-X6的t 檢驗未能通過,并不顯著,可以近似判斷模型存在高度共線性X1和X2都比較顯著,且由回歸系數可知:假設二和假設五通過檢驗。
(三)對X3-X6的回歸分析
(1)可以看出:X4,X6根本不顯著,說明X3可以替代X4,X6的線性組合, X3,X4,X6存在多重共線性。且X3,X4,X6共同線性組合之后對盈利能力產生消極影響。故假設三得到部分支持,假設四沒有得到支持。
(2) X5不顯著,X6近似顯著。故假設六得到部分支持。
綜上,假設一,假設二和假設五得到支持。假設三和假設六得到部分支持。假設四沒有得到支持。
三、研究結果及研究局限
上述研究以權變理論為基礎,通過對以上6個假設的檢驗,本文發現如下:資產結構與盈利能力線性相關;存貨資產占比,流動資產占比和固定資產占比這3 個變量之間是一個系統,相互之間存在影響,共同線性組合之后對盈利能力產生消極影響;現金資產占比對盈利能力產生積極影響;應收款項占比對盈利能力產生消極影響;無形資產占比可能對盈利能力產生消極影響。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公司治理結構;盈利能力;影響
中圖分類號:F224-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前言
一般來講一個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的優劣往往能夠通過盈利能力來展現,而盈利能力則與企業業績息息相關,業績的提升以及下滑又建立在企業實際治理結構基礎上,由此企業治理結構和盈利能力之間就建立了緊密的內在關系,眾多研究學者認為治理結構屬于多層次以及多角度性的動態性經濟概念,需要從治理結構進而剖析企業實際盈利狀況。
一、初探公司治理中股權結構實際于盈利能力作用影響
公司治理實際于盈利能力作用影響集中在股權結構上,而股權結構本質上由多種主體類型股份構成,主體類型對于股權結構予以了特性的決定,股權結構針對盈利能力方面的實際作用建立在股權相應集中度以及內在結構兩方面,首先從股權內在結構方面來講,持有較大比例的國有股基礎上企業相應的盈利能力則表現為較強,因為我國長期以來基本國情是公有制為發展主體,企業在實際發展環節中政府予以了較大的政策優惠,如國家對于企業實施的一定稅收返還以及優惠貸款和相應的政策支持等等,可以說這些優惠政策尤其是對于快速成長環節中相關小型企業以及中型企業無疑是帶來了較大發展動力,而中小型大量企業在實際獲取到優惠政策之后也會實現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這對于企業業績的增長將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此外持有較大比例的法人股基礎上企業相應的盈利能力則表現較低,法人股具備較大的持股比例則會促使一股獨大狀況的突出,在該種環境背景之下企業潛在的無法預估的風險將會增加,而法人股大量持有也現今引起企業實際盈利能力降低的關鍵原因;如果是持有較大比例的流通股則企業相應的盈利能力也會表現較低,因為企業中相應的流通股實際被劃分到各個股東之后,每個股東占有份額比較小,由此持有流通股的相關股東并不會對企業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如無法踐行股東大會相關權利或者是參與企業經營監督等等,由此企業實際治理效率也會大大降低,最終影響到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導致企業實際盈利能力無法提升。
其次從股權相應集中度方面來講,通常股權的適度性集中對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很大程度上能夠將企業實際盈利能力大大提升,但是如果是股權從適度轉為過于集中,簡單來講就是較大比例的股權由一人或者是兩人控制,則往往一股獨大基礎上無法實現企業經營的良好監督,因此企業股權最好是均勻被多個股東受理,保證企業經營方面的透明度,這樣才能真正的將企業相應管理效率良好提高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最大化的盈利[1]。
二、公司治理中董事會結構基于盈利能力實際作用
除了股權結構能夠基于盈利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之外,董事會實際結構同樣也會影響到企業實際盈利能力,具體來講,較大比例的獨立董事基礎上企業實際盈利能力將會表現較弱,獨立董事常常是建立在大股東基礎上,簡單來講就是大股東直接會成為獨立董事,并不會從領導干部中選,屬于管理層的空降兵,而這些獨立董事在沒有對企業實際經營做到充分性了解熟知狀況下直接上崗并對經營管理“指手畫腳”[2],非常不利于企業當下良好發展,尤其是會將其盈利能力大大降低;此外企業如果是推行總經理以及董事會方面的監理制度將有利于企業實際盈利能力的不斷提高,一般委托相關理論指出,盈利能力需要建立在風險以及成本降低基礎上,而兼任制度則成很大程度上講企業與董事會成員之間的溝通成本大大減少,有利于企業相關經營者以及所有者之間利益的協調統一,這對于其盈利能力以及競爭能力將起到較大的提升作用。
三、公司治理中管理層激勵基于盈利能力實際作用
除了上述兩方面能夠對企業實際盈利能力產生影響作用之外,管理層激勵同樣也能夠作用于盈利能力,具體來講,薪酬激勵往往對于盈利能力提升意義重大,眾多研究學者認為現今企業相應管理層具備差異化薪酬,而管理層實際薪酬和其實際盈利能力兩者之間具備一定正相關內在關系,站在委托相關理論視角來講,如果企業相關經營者以及所有者之間達到了統一化的利益目標,則其經營管理將達到較高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在管理層實際薪酬建立在經營績效基礎上將最大化的刺激管理層優化管理方式并調整管理內容等等,此外如果是管理層賦予一定的股權作為管理獎勵,也能夠較大化的激勵管理層更加積極做好日常經營工作,而建立在薪酬以及股權兩方面激勵基礎上的管理層將促使企業獲取到較多經濟利益[3]。
四、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現今企業要想在經濟市場站穩腳跟就需要對自身的治理結構予以優化,因為治理結構從股權結構以及董事會實際結構和相應的管理層方面激勵來對于企業實際盈利能力產生重要性影響,通過優化治理結構進而提升自身經營方面盈利,而從本文將公司治理實際于盈利能力方面作用影響作為研究核心旨在為現今以及未來企業穩定以及長足性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李志軍,陳翠婷,廖霞如.公司治理視角下的銀行持股與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基于滬深A股上市公司經驗證據[J].國際商務財會,2015,01:75-81.
關鍵詞:盈利能力 現金流量能力 價值創造能力 經濟增加值
盈利能力分析
傳統的財務分析主要是從公司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四個方面來考核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而盈利能力可以說是這四個方面的指標中最重要的一類。 “上市公司盈利是永恒的話題”,公司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業經營業務創造利潤的能力,它一方面直接表現為企業實現利潤的多少和利潤的穩定程度,另一方面也通過企業投入資金的收益能力或企業資產周轉和消耗的盈利能力等經濟效益指標反映出來。我們主要利用成本費用凈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每股盈余、凈資產收益率等經濟效益指標來分析。成本費用凈利率反映企業每付出單位成本費用所取得利潤的大小,也可判斷企業對成本費用的控制能力。主營業務利潤率指標剔除了其他業務、投資和營業外收支的影響,反映企業主營業務本身的獲利能力和競爭能力。只有主營業務發展穩健,企業才能實現凈利潤的可持續增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每股收益反映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每股獲取收益的能力,它是上市公司的年報指標。凈資產收益率,也稱為股東權益報酬率,即資本金凈利率,主要反映企業經營業務創造利潤的能力,是衡量投資者(股東)資本金收益能力的重要指標,一直是投資者和管理者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是杜邦分析體系的核心指標,可以將其分解為權益乘數、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等分別反映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方面的指標具體分析。
盡管以盈利為核心的評估指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具有較大作用,但它也容易受公司高層管理者利潤粉飾或操縱的影響。從而對投資者正確評估公司價值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產生干擾,對投資者的利益造成損失。
現金流量能力分析
公司的現金流量能力主要反映企業經營業務利潤帶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能力,能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以及盈利質量高低。由于現金流量同盈利能力指標相比受會計估算和分攤的影響較小,因此公司的現金流量能力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檢驗上市公司是否有盈余粉飾和操縱現象,識別盈利能力強弱的真偽。這也是近些年來,現金流量表以及現金流量能力分析日益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盈利能力指標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而現金流量分析則是以現金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一般而言,收入增加遲早會帶來現金的流入,費用的增加遲早會帶來現金的流出。因此,如果公司盈利較好,應該也有較好的現金流入,特別是較好的營業現金流量。我們主要利用營業現金流量、主營業務收入現金含量和自由現金流量等指標來分析,并將其與盈利能力指標對比分析。如果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能力都較好,說明盈利能力有其營業現金流量作為保障,其盈利質量較好。而通過利潤操縱而顯示較高的盈利水平,一般是沒有營業現金流入作保障的。
營業現金流量是指公司正常經營活動所發生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之間的凈額。主營業務收入現金含量反映主營業務收入帶來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的多少,其指標越高,表明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能力、現金能力和盈利質量越好。自由現金流量是指從客戶處獲得的現金凈額減去用以維持公司目前增長所需的現金支出,其公式為:
自由現金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資本支出
自由現金流量是企業在不影響其成長前景的前提下,可以分配給股東的最大現金流量,或可以留用以便將來增值的最大自由現金流量。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越大,企業的市場價值越高。
上述現金流量能力指標共同的優點是:不受存貨估價、費用攤銷、折舊計提等方面不同會計方法的影響,也不受公司經理的操縱,它們的計算沒有隨意主觀性,是客觀性強的指標;按照收付實現制的原則計算,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際收到的現金收入,它們不存在未實際收到的現金收入的風險,是確定性很強的指標。而自由現金流量與營業現金流量及主營業務收入現金含量相比的一大優勢是:自由現金流量考慮了資本性支出對現金流量的影響,是在不影響企業當前增長的情況下可供自由使用的超額現金流量,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價值創造能力EVA和REVA分析
價值創造能力EVA和REVA概述
1991年美國著名的斯特恩•斯圖爾特(Stern & Stewart)公司開發出了注冊商標為EVA (Economic Value Added)的經濟增加值指標,并在1993年9月《財富》雜志上完整地將其表述出來,該方法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備受關注。2001年3月,該公司在中國上海成立了它的分支機構,現正致力于向中國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宣傳、推廣和實施EVA,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EVA是公司經過調整的營業凈利潤(NOPAT)減去現有的資產經濟價值的機會成本后的余額,其公式為:
EVA = 稅后營業凈利潤 - 資本總成本
經濟價值指通過對按歷史成本原則和謹慎原則編制的資產負債表中有關項目進行必要調整后的資產價值。1997年Jeffrey等人提出修正的經濟增加值(Refined Economic Value Added即REVA)指標。REVA指標認為,公司用于創造利潤的資本價值總額,既不是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也不是公司資產的經濟價值,而是其市場價值。市場價值即公司利用其資產創造的未來收益的現值,它既反映出企業資產的經濟價值,又反映了市場對企業管理者利用資產創造收益的能力的評價。
價值創造能力的比較優勢
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能力的計算分析基本上沒有考慮股本因素,而股本是有機會成本的。價值創造能力EVA與REVA指標分析則是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從股東角度重新定義企業的利潤,考慮所有資本(包括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將股東財富與企業決策聯系在一起。而股東的價值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股本,即股東直接投入到企業的本金,另一部分則是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即經濟增加值。價值創造能力指標對全面準確評價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
使用信息更加全面可靠,價值創造能力指標考慮了公司全部實際使用的資本,包括股權資本和其他無息補償的資本,并考慮股權的機會成本,而不同風險的企業所要求的機會成本率是不一樣的。風險大的企業,其機會成本率就高,在計算EVA和REVA時,其股本資本成本就會越高。不同風險的企業也因此能在相同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而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能力指標沒有考慮這一因素,它們模糊了不同企業的風險界限。
降低委托成本,使用價值創造能力EVA與REVA指標,可以使經營權和所有權二者關系進一步合理協調,解決了現代公司的委托關系中委托人與人的矛盾,降低委托成本。使經營者、委托者保持同一立場,思維、行動和利益一致,有效遏制了內部人控制弊端,規范了經營者或大股東的行為。
揭示價值的明確性和反映信息的真實可靠性,EVA和REVA揭示了公司價值的來源,說明EVA最大化就是股東價值的最大化。它明確提出若EVA和REVA為正,公司就創造了價值,即公司價值增值。反之,則說明公司在毀滅價值,而傳統的盈利能力和獲取現金的能力指標分析就不具備這種明確性。同時在計算和使用EVA與REVA指標時,由于考慮了全部實際使用的資本額,因而較利潤和現金流量這兩類指標更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更能辨識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縱現象,反映的信息更具真實可靠性。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與價值創造能力的現狀
以湖北省的上市公司近兩三年為例,其價值創造能力與傳統的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三方面的財務狀況看: 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其價值創造能力與傳統的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是基本一致的,說明這些上市公司沒有明顯的利潤操縱現象。
有少部分上市公司其價值創造能力與傳統的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如果某些上市公司存在著其盈利能力較強,而另外兩種能力較差,甚至其指標為負數,說明該類公司盈利質量較差,有很大的利潤操縱嫌疑,其投資風險大,投資價值小。而某些公司則是傳統的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較強,但價值創造能力較差,甚至其指標為負數。例如進入價值毀滅100家的葛洲壩,它的凈利潤指標和營業現金流量凈額指標應該說還是相當不錯的,另外其按傳統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分析也表現了較好的整體實力。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是權益資本比重較大造成了綜合資本成本較高,而價值創造能力指標與傳統指標最大的差異是,傳統財務指標沒有考慮股權資金成本,而EVA和REVA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考慮所有資本的機會成本,包括股權資金成本;二是固定資產比重大造成了總資產周轉率相當低,影響了整體經營效率,從而極大地阻礙了價值創造的能力。
因此,我們應該在優秀的上市公司保持、調整現有的優勢,爭取多出現一些這種三個方面財務實力都不錯的公司。而對于那些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哪方面有所欠缺或都不好上市公司,要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
首先,要調整、控制整體經營的成本費用,逐漸控制住主營業務盈利水平較高而企業整體利潤水平較低或虧損的現象。其次,要加強對現有資產的重組工作,并與業務重組、資本重組相協調,努力提高資產的周轉能力,從而有效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充分利用償債能力強的優勢,在可行的情況下,逐步提高負債水平,有效地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從而有效降低綜合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最終解決盈利水平較低或虧損、營業或自由現金流量較低的現象,以及達成創造價值而不是毀滅價值的目標。
當然,盡管價值創造能力指標確實可以在某些方面反映出比傳統盈利指標更多更深刻的信息,但盲目看中EVA和REVA的信息特征、夸大其作用也是不可取的。一是因為我國經濟尚處于轉軌過程中,市場發育程度相對較低,法制尚不健全,制約著EVA和REVA價值創造財務管理系統作用的發揮;二是因為傳統的會計盈利和現金流量指標具有很高的信息價值,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公司的財務實力,價值創造財務管理指標不能完全取代會計盈利和現金流量指標;三是應用價值創造財務管理系統后,經理人員仍然可以通過推遲費用確認等手段包裝經營業績。
但是,這并不影響EVA和REVA價值創造系統在我國的應用與推廣。應該充分利用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與價值創造能力此三方面的信息,優勢互補、揚長避短,以更好地進行上市公司的財務實力評價分析,達到上市公司更好地經營管理和投資者更好地投資決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財務成本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財務報表分析 教學模式 對比分析
一、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
模式(Model)最初從物質形態領域形成,后移植到認識形態領域,目前已逐漸轉變為一種方法體系、范式體系和結構體系(翟亞軍,2011)。教學模式最初由美國學者喬伊斯(B. Joyce)和威爾(M. Weil)等人于1972年提出,他們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苯虒W模式應是能有效完成教學目標、符合教學規律、具有相對穩定的教學要素與教學結構的教學活動總和(高坤華等,2014)。國內學者關于教學模式構成要素的觀點如表1所示。
筆者認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理念或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課程教學活動的范式和計劃,其要素包括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二、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設置比較
如表2所示,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性質為專業課,其學分數為2或3。
三、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目標比較
筆者對幾所高校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了比較,具體見表3。
教學目標是教學實踐活動的預期效果與最終境地。如表3所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學生了解與掌握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理論知識;二是要求學生準確理解企業財務報表結構;三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企業基本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包括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的分析等;四是要求學生學習與初步了解企業財務報表拓展分析的相關知識,包括綜合業績評價、盈余預測與管理、企業價值評估等。
四、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比較
教學內容除傳統的課本教材之外,應有經典專著和參考教材、文獻資料作為補充,還應包括學科前沿、實際應用、新興技術、科研成果等。這些內容涉及面廣、內涵豐富,必須進行系統重構(高坤華等,2014)。
目前,以下幾所高校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1)上海財經大學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緒論;基本原理及基本報表;財務分析的基本內涵;財務分析的方法;流動性及風險評價;經營效率評價;盈利性評價;成長性評價;現金流量狀況評價;綜合分析。(2)東北財經大學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財務分析理論;財務分析的信息基礎;財務分析程序與方法;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發展能力分析;綜合分析與業績評價;趨勢分析與預測分析;企業價值評估。(3)南京大學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財務報表分析概述;財務報表構成;財務報表分析基本方法;財務報表分析的擴展和綜合運用。(4)首都經貿大學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會計信息與證券市場;基于價值評估的資產負債表分析;基于價值評估的損益表分析;基于價值評估的現金流量表分析;基于價值評估的非財務信息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風險分析;盈余特征、盈余質量與盈余預測;盈余操縱分析;盈余預測;基于盈余預測的價值評估與投資決策。(5)江西財經大學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財務分析概論;財務分析信息基礎;財務分析程序與方法;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發展能力分析。(6)南京財經大學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財務分析理論;財務分析信息基礎;財務分析程序與方法;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發展能力分析;綜合分析與業績評價。(7)南京審計大學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財務報表分析概述;融資活動分析;投資活動分析;經營活動分析;現金流量分析;投資回報率和盈利能力分析;信用分析;前景分析與估值;財務報表分析的運用:綜合案例。(8)上海金融學院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財務報表分析概述;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現金流量分析;上市公司特定指標分析;財務綜合分析;會計操縱與財務預警分析。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包括課程所涉及的專業領域以及核心問題等(宋夏云,2015)。通過以上匯總可知,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四塊:一是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理論,如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涵義和目的、財務報表分析的信息基礎、財務報表分析的程序與方法等;二是企業財務報表的結構分析,如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三是企業基本財務指標分析,如企業營運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發展能力分析等;四是企業財務報表的拓展分析,包括綜合業績評價、盈余預測與管理和企業價值評估等。
五、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比較
如表4所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和專題討論等。
六、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考核方式比較
如表5所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考核方式以平時作業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為主。
七、研究結論
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包括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其教學目標在于:一是要求學生了解與掌握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理論知識;二是要求學生準確理解企業財務報表結構;三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企業基本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四是要求學生學習與初步了解企業財務報表拓展分析的相關知識等。本科生財務報表分析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理論、企業財務報表的結構分析、企業基本財務指標分析和企業財務報表的拓展分析,其教學方法主要有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和專題討論等。
參考文獻:
[1]高坤華,余江明,段安平,雷磊,李新潮.研究生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改革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5).
[2]喬伊斯,威爾.丁證霖編譯.當代西方教學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宋夏云.本科會計學《會計前沿》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
[4]萬偉.三十年來教學模式研究的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學刊,2015,(1).
[5]王雪芹,奚鳳蘭,陳士強.《運動生理學》教學模式創新及實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1).
【關鍵詞】 營運資本管理效率; 公司盈利能力; 營運資本
【中圖分類號】 F23;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7)14-0029-06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股東財富最大化是財務管理的目標”得到理論界的一致認同,人們開始重視營運資本管理,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研究,營運資本均取得了很大發展。作為企業,只有實現營運資本的高效管理與運用,才能保證自身的銷系統有效銜接,也才能保證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取得長足的發展。因此,營運資本管理效率的高低,將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進而影響到財務管理目標即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實現。
一、文獻綜述
Blinder和Maccini[ 1 ]通過研究認為,公司可以通過保持較高的存貨水平來達到降低存貨成本、降低生產經營風險的目標,從而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Shin和Soenen[ 2 ]選取美國上市公司1975―1994年58 985個觀測值來研究營運資本管理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現金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Greg et al.[ 3 ]對公司營運資本管理的目標進行了新的詮釋,認為公司營運資本管理的目標應該是為了保持營運資本各構成要素的最佳余額,從而更為有效地管理公司的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等營運資本。Marc Deloof[ 4 ]、Lazaridis和Tryofonidis[ 5 ]、Garcia-teruel和Martinez-solano[ 6 ]分別選取了不同時期不同企業的財務數據來研究營運資本管理與企業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他們都采用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付賬款和現金周轉期來綜合衡量公司的營運資金管理效率,采用經營資產毛利率、經營資產凈利率或資產凈利率作為公司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標,研究表明,應收賬款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存在顯著負相關,存貨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存在顯著負相關,另外公司可以通過延期支付供應商貨款來提高其盈利能力。
安青菊和趙書東[ 7 ]采用凈經營資產利潤率表示公司盈利能力,以2002年至2006年上市公司數據為樣本,對我國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效率與其盈利能力的相關性進行實證研究,結果發現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的效率能夠顯著影響其盈利能力。于磊等[ 8 ]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未予以資本化的研發費用和廣告費用分別劃入技術類知識產權和商標權價值中,選擇符合條件的滬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進行實證研究,發現知識產權與樣本公司盈利能力呈正相關關系,技術類知識產權顯著性高于商標權。袁衛秋[ 9 ]以2006―2010年間滬深兩市的644家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融資約束角度考察營運資本管理效率與公司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面臨融資約束的小規模上市公司和民營上市公司的營運資本管理效率與盈利能力之間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無融資約束的大規模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效率與盈利能力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國外學者就營運資本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已經作了比較多的實證研究,而國內的實證研究相對較少,且目前沒有文獻針對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數據來研究營運資本管理效率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本文以我國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研究營運資本管理效率對其盈利能力的影響,以期為提高其營業資本管理效率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現金周轉期是指企業從供應商處購買原材料支付現金到向客戶銷售產品收回貨款之間的時間,現金周轉期越長,營運資本投資越大,它是反映企業營運資本管理效率的綜合指標。從營運資本管理角度看,現金轉換周期越短,說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周期資金循環一次的天數越短,單位資金的利用效率越高,因而盈利能力會隨著現金周期的縮短,呈現出積極的變動趨勢?,F金周轉期越短,則公司可以利用現金來購買更多原材料,生產和銷售更多商品,進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另外,現金周轉期越短,公司內部可利用的周轉資金就越多,從而降低了公司對外部財務供應的依賴,減少了外部融資的額度。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現金周轉期與企業盈利能力負相關。
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縮短應收賬款周轉期,使得公司可以減少營運資本在應收賬款上的停留占用,從而提高企業的資本利用率,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將得到不斷提高。從營運資本管理角度來看,雖然較長的應收賬款周轉期會增加企業商品的銷售量,但會導致企業被外單位占用的資金增加,收賬費用和壞賬風險也會提高,最終降低企業盈利能力。與國外相比,我國應收賬款周轉期較長,由應收賬款產生的邊際成本高于因放寬信用政策而增加的際收益,因而盈利能力會隨著應收賬款周轉期的變化呈現出反方向的變動。
存貨是企業的重要資產,一般來說,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置留一定的存貨,以保證生產與銷售的正常進行,縮短存貨周轉期,以提高公司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企業存貨的周轉速度越快,周轉期越短,就越容易償還其債務和購買更多的材料,以生產更多的商品并出售,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從營運資本管理角度看,存貨周轉期越長,存貨占用的資金越多,存貨周轉效率越低,同時也相應地增加了存貨的儲存成本和管理費用,降低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應付賬款的產生來源于商業信用,商業信用是一種重要的短期融資方式,且商業信用籌資方式屬于自然融資,不需要任何手續,也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如果沒有現金折扣,則商業信用不發生成本。因此,一般來說企業會選擇充分利用商業信用,延遲支付應付賬款,這有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從營運資本管理角度看,應付賬款周轉期越長,說明企業可以利用上游供應商資金的時間越長,沒有利息的短期負債越多,這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另外,在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應付賬款周轉期越長,企業的應付賬款越多,流動負債、總負債越多,權益乘數越高,從而凈資產收益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強?;谝陨侠碚摲治?,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負相關,應付賬款周轉期與企業盈利能力正相關。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我國滬深A股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年報數據為樣本進行觀測與研究。選取標準如下:(1)公司具有10年及以上的上市年限,如果某家公司的上市時間不足10年,該公司將被剔除;(2)數據完備,本文研究所需要的相關參數通過計算得到,若哪家公司有一年或以上的數據缺失,該公司將被剔除;(3)由于極端值會對統計結果的客觀性與準確性產生不利影響,本文在進行數據篩選時,將剔除數值異常的數據。本文之所以選擇機械設備這個行業作為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該行業上市公司的數量占我國上市公司數量總數的比重較大,其研究結論可以為其更好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二是機械設備行業通常集中了銷一條鏈,具有很強的公司特征,且其營運資本占總資產的比重也很高,這種情況在眾多行業中表現得尤其突出,因而機械設備行業可以作為典型代表進行研究;三是只選取機械設備行業一個行業進行研究,可以剔除行業因素對研究結論的的影響,使本文的研究結論更具說明力。
本文所使用的樣本數據均取自Wind數據庫,數據處理主要使用了Excel和SPSS16.0軟件。樣本公司的具體篩選過程如下:(1)剔除上市年限不足10年的公司及ST公司后,得到325家符合條件的公司;(2)剔除異常數據及不完整數據,得到325家樣本公司2006―2015年的3 110個樣本數據觀測值。
(二)模型設定
為了驗證我國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效率與公司盈利能力的相關性,設計以下兩個模型:
(三)變量的選取
1.因變量的選取
采用凈資產收益率(ROE)來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其中所有者權益=(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2。在實務中,凈資產收益率也是眾多投資者用來衡量其所投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主要的財務指標。
2.自變量的選取
選取現金周轉期(CCC)及其組成部分作為公司營運資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標。現金周轉期的優點在于同時考慮了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管理狀況,比單一的營運資本管理效率指標能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營運資本管理水平?,F金周轉期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應收賬款周轉期(AR)、存貨周轉期(INV)、應付賬款周轉期(AP),關系式為:
現金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
相應地三個組成部分的計算公式及其注意事項如下:
(1)應收賬款周轉期=應收賬款凈額/主營業務收入×365,其中,收賬款=(期初應收票據凈額+期末應收票據凈額+期初應收賬款凈額+期末應收賬款凈額)/2。
(2)存貨周轉期=存貨凈額/主營業務成本×365。其中,存貨=(期初存貨凈額+期末存貨凈額)/2。
(3)應付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凈額/主營業務成本×365。其中,應付賬款=(期初應付票據凈額+期末應付票據凈額+期初應付賬款凈額+期末應付賬款凈額)/2。
3.其他有關變量
為了能夠清晰準確地定義3個控制變量,本文利用表格的形式對控制變量的定義進行了詳細說明,具體見表1。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文對2006―2015年滬深兩市325家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3 110個樣本觀測值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的統計數據顯示了我國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以下方面的信息:
(1)該類上市公司整體上處于盈利狀態,但平均盈利能力處于較低水平,且上市公司間平均盈利能力的差距很大;(2)該類上市公司給予客戶的平均信用期比較長,平均接近4個月,且公司間給予客戶的平均信用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3)該類上市公司在存貨上的平均周轉速度比較慢,平均4.5個月才周轉一次,且公司間在存貨平均周轉速度上存在較大差異;(4)該類上市公司從供應商處獲得的平均信用期不長,平均不足3個月,平均信用期小于其給予客戶的平均信用期,且公司間從供應商處獲得的平均信用期存在很大差異;(5)該類上市公司的現金周轉速度比較慢,且公司間的現金周轉速度存在很大差異性;(6)該類上市公司總體上來說資本結構還是比較合理的,但個別企業是負債多于資產(最大值為1.2998),這些企業雖將財務杠桿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但這樣做的風險也是相當高的,且其在資產負債率上的差異性不是很大;(7)該類上市公司的公司規模比較均衡,且公司間的規模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8)該類上市公司總體上保持著銷售額的較快增長,但有些企業沒有表現出銷售額的增長態勢(最小值為-97.34%),也有成長態勢非常好的企業(最大值為62.0019),且該類上市公司間的成長性存在很大差異。
(二)各變量間相關性分析
本文采用SPSS軟件,根據2006―2015年滬深兩市325家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3 110個樣本數據,對模型中的各變量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的統計結果顯示:
應收賬款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171,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應收賬款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負相關,這和假設一致。存貨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040,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存貨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負相關,這也與假設一致。應付賬款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115,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應付賬款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負相關,這與假設不符。現金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10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現金周轉期與公司盈利能力負相關,與假設一致。資產負債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041,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償債能力與公司盈利能力正相關??傎Y產對數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084,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公司規模與其盈利能力正相關。銷售增長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081,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公司成長性與其盈利能力正相關。
另外,根據表3的數據可知,只有現金周轉期與應收賬款周轉期的相關系數和現金周轉期與存貨周轉期的相關系數大于0.5,其他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5,可以認為各獨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總體上比較弱。
(三)多元回歸分析
本文利用多元回歸分析來考察營運資本管理效率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具體回歸結果見表4和表5。
根據表4的統計結果可知,模型1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這些變量都可以納入模型1。
表4中F的回歸檢驗結果值為17.982,并在1%水平上顯著;D-W值為1.476,說明殘差間序列相關性的可能性很?。滑F金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7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現金周轉期與盈利能力負相關,假設1得到驗證;資產負債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10,表明公司償債能力與盈利能力正相關;總資產對數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6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公司規模與盈利能力正相關;銷售增長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8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公司成長性與盈利能力正相關,即具有較高銷售增長率的公司具備更強的盈利能力。
根據表5的統計結果可知模型2各獨立變量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這些變量都可以納入模型2。
由表5可知,F的回歸檢驗結果為33.875,并在1%水平上顯著,D-W值為1.465,說明殘差間序列相關性的可能性很??;應收賬款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15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應收賬款周轉期與盈利能力負相關,驗證了假設2;存貨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23,表明存貨周轉期與盈利能力負相關,驗證了假設2;應付賬款周轉期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12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應付賬款周轉期與盈利能力負相關,與假設2剛好相反,這與Deloof對比利時1992―1996年1 009家大型非金融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的結論一致,呈現出負相關;資產負債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30,且在10%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公司償債能力與盈利能力正相關;總資產對數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33,表明公司規模與盈利能力正相關;銷售增長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標準系數為0.069,表明公司成長性與盈利能力正相關。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結論
本文通過構建兩個模型對各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縮短應收賬款周轉期,有利于提高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縮短存貨周轉期,加速存貨的平均周轉速度,有利于提高該類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縮短應付賬款周轉期,及早支付應付賬款,有利于提高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縮短現金周轉期,有利于提高該類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資產負債率,增加企業負債,有利于提高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擴大公司的規模,盡力達到規模經濟,有利于提高該類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提高銷售增長率,保持企業持續的成長性,有利于提高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政策建議
1.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加速應收賬款的回收
信用政策又稱應收賬款政策,是指企業為規劃與控制應收賬款而確立的基本原則規范,是企業財務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條件、收賬政策三部分內容,主要作用是調節企業應收賬款的水平和質量。
2.提高存貨的平均周轉速度
企業保留存貨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保C企業生產時有足夠的原材料可供使用,保證企業銷售時有足夠的產成品可供銷售;另一方面是出于價格上的考慮,小宗購買商品時供應商給予的優惠條件很少甚至沒有,而大宗購買商品供應商一般會給予很好的優惠條件。但存貨的保留會占用大量的企業資本,帶來很多邊際成本,比如增加倉儲費、保險費等,所以為了提高存貨的平均周轉速度,我國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可分別從生產、銷售、存貨管理上尋找突破口。
3.科學管理應付賬款
一般情況下,延遲支付應付賬款,可以給企業帶來內部資本的周轉靈活性,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利。但我國現階段處于市場經濟轉型期,國家對投資者與債權人的保護比較弱,延遲支付應付賬款,反而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我國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需要掌握好應付賬款的支付時機。
綜上所述,要提高我國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的營運資本管理效率,就得從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三個方面綜合作出改善,在三者之間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以使現金周轉速度達到最佳水平。
【參考文獻】
[1] BLINDER AS,MACCINI LJ.The resurgence of inventory research:what have we learned[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1991,5(4):291-328.
[2] SHIN H H,SOENEN L. 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8,8(2):37-45.
[3] GERG F, THOMASM, KRUEGER. An analysi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results across industries[J].Mid-Ame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2005,20(2):11-18.
[4] DELOOF M. 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 profit-ability of belgian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03,30(3/4):573-588.
[5] IOANNIS LAZARIDIS, DIMITRIOS TRYOFONIDIS.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athens stock exchang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nalysis,2006,19(1):26-35.
[6] PEDRO JUAN GARCIA-TERUEL,PEDRO MARTINEZ-SOLANO.Effect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SME 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rial Finance,2007,3(1):225-278.
[7] 安青菊,趙書東.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與盈利能力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0(1):91-92.
[8] 于磊,王淑珍,劉志國.知識產權與企業盈利能力相關性研究:基于滬市A股市場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0(3):64-66.
[9] 袁衛秋.融資約束下的營運資本管理效率與盈利能力:基于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上海經濟研究,2013(10):22-34.
[10] 王竹泉,逄詠梅,孫建強.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7(2):85-90.
[摘要]一個企業要維持正常的運轉就必須要擁有適量的營運資金,營運資金在企業銷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對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會產生重大影響,營運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加強對營運資金的分析。
營運資金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資金,也可以理解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的流動資產凈額。在數量上等于全部流動資產減去全部流動負債后的余額,是流動資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此營運資金的特點就是流動資產的特點,即回收期短;具有流動性;多種形式上并存性和數量上波動性。
在流動資產中,來源于流動負債的部分由于受短期索求權的約束,因而企業不能在較短時間內自由使用。相反,扣除流動負債后的流動資產,企業可以在較長時間內自由使用。因為這部分流動資產凈額是由長期籌資方式籌集的,它的償債索求權時間壓力小。
營運資金不僅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二者的差額,而且其規模受企業銷的影響,同時又制約著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所以,營運資金的管理不能單純地考慮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較差異,而需要從企業資金運動的全過程進行系統把握。
營運資金是流動資產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標志。一般而言,營運資金數額越大,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小。因此,增加營運資金的規模,是降低企業償債風險的重要保障。然而,營運資金規模的增加,必然要求企業利用長期籌資方式籌集更多的長期資金而占用在流動資產上,但長期籌資方式所籌集的資金成本大,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長此以往,最終因為盈利能力低下,影響償債能力,而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反之,營運資金規模小,企業財務風險高,而企業盈利能力大。同時,營運資金的結構不同,也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確定營運資金的規模,對營運資金的管理,必須在盈利能力、財務風險兩者之間進行權衡。可見,要對營運資金進行管理,必須從四個內容進行:
一、財務風險
從理論上說,只要流動資產大于流動負債,企業就具備了短期償債能力。因此,企業營運資金的最低理論值為0。但這必須以流動資產的變現數量與期限結構同流動負債的償還數量與期限結構完全吻合為前提,否則,企業就可能形成到期不能償債的風險。從理論上來講,在企業出現財務風險時,可以將長期資產進行變現,來償還到期的債務。然而,在實際中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一般不會動用長期資產來償還流動負債。再者,由于流動資產的變現數量也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主要是應收賬款壞賬和庫存商品削價的可能性存在,所以企業的流動資產的數量必須大于流動負債,即營運資金的數量必須大于0。同時,由于各類流動資產的變現速度和變現數量不同,作為流動資產凈額的營運資金的結構不同,它的償債能力也不同,因此,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態度不同,要求營運資金的結構也不同。
二、盈利能力
如果企業單純地考慮償債而確定營運資金的規模和結構,勢必會約束自己靈活、機動地運用營運資金,影響企業的盈利水平。因為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互為結果的,所以,如果一個企業的盈利水平長期低下,最終會削弱自己的償債能力,從而給企業自身帶來財務風險。企業盈利能力是受收入和成本二個因素所決定,企業營運資金的規模和結構不同,收入和成本的水平也不同。假如一個企業營運資金的規模過大,就會增加營運資金中非盈利流動資產的規模和比例,相對減少了企業的收入,同時增加了資金成本和機會成本。反過來講,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利潤目標,來確定營運資金的規模和結構。
三、彈性
由于彈性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營運資金管理中要考慮自身變換的可能性,以便在需要時,調整營運資金的結構。實際管理中,彈性會影響營運資金的規模,如果現有營運資金的彈性不好,又需要對營運資金結構進行調整,面對這種情況企業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犧牲信用和收益,將彈性較小的營運資金強行轉換其形態;第二個選擇是增加具有彈性的營運資金的規模,用于準備短期債務的償付和財務調整,這樣會增加企業的資金成本,減少收益,維持企業現有的信用。
四、營運能力
營運就是經營運作,營運能力是指企業經營運作能力。狹義的理解是企業經營運作的速度,主要表現為資產管理和運用的效率,即資產的周轉速度,在財務分析中常用資產的周轉率來表示,主要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