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頸椎自我保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變性及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綜合征,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升高。在頸椎病的發生發展中,慢性勞損是罪魁禍首。由于人們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長期的局部肌肉、韌帶、 關節囊的損傷,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腫,發生炎癥改變,在病變的部位逐漸出現炎癥機化,并形成骨質增生,影響局部的神經及血管?!〔涣嫉淖藙菔穷i椎損傷的一大原因,如長時間低頭工作,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喜歡高枕,長時間操作電腦,劇烈的旋轉頸部或頭部,在行駛的車上睡覺,這些不良的姿勢均會使頸部肌肉處于長期的疲勞狀態,容易發生損傷。頸椎的發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頸椎病發生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亞洲人種相對于歐美人來說椎管容積更小,更容易發生脊髓受壓,產生癥狀。在單側椎動脈缺如的患者,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生率幾乎是100%,差別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另外,顱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狹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發育異常,也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1]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頸椎痛并向同側上肢及手部放射,伴有頸部活動受限,性頭暈頭痛;脊髓型患者會出現四肢張力增高,肢體活動僵硬,走路不穩,有失重感。雖然不是什么大的毛病,但也能讓你寢食難安。因此,為了我們能更好地工作,高質量地生活,變被動為主動,使人生更積極更有意義,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控制癥狀和體征的出現。
1繁忙的工作之余,松弛一下勤勞而默默無聞的頸部,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養成經常做頸部保健操的習慣,如“金龜縮頭”鍛煉頸部肌肉效果不錯。
2、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頸部的保暖。避免長時間吹空調,電風扇.由于頸椎病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寒冷和潮濕容易加重頸椎病的癥狀。應當盡量減少在氣溫過低或者寒冷潮濕的條件下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時間,以防止頸椎病癥狀的出現,或者頸椎病誘發頸肩背部酸痛的癥狀。
3、 昂首挺胸,多看藍天和白云 學生和伏案工作者,因長期有曲頸的習慣,極易造成頸椎的慢性損傷,屈頸可以使頭部前移,重心偏高,頸椎間盤內所承受的壓力較自然仰伸位為高,長時間肌肉緊張沒有松弛,最易引起緊張性肌痛,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應每學習工作一段時間,即昂首挺胸,多看藍天和白云。
大多由于突發事件刺激或長期的各種壓力,如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學習壓力,輿論壓力,疾病壓力等,造成心理負擔過重,出現情緒不穩,煩燥焦慮、入睡難、易醒、惡夢、疲乏無力、易忘走神等精神異常,進而產生植物神經紊亂,如消化功能失調、頭痛、頭暈、心慌、多汗、四肢發麻、周身疼痛等,但一般查不出什么器質性病變。
經絡保健操:馬步運球、梳梳刮刮、推搓面部,各2~3分鐘;晃晃抖抖,2分鐘;靜立養神,3~5分鐘。每天1~2次。
自我按摩術:百會穴(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曲池穴(屈肘,位于肘橫紋外側端)、少商穴(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少澤穴(小指指甲外側緣0.1寸處)、勞宮穴(手掌心,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每個穴位掐揉1~2分鐘,每天1~2次。
避免精神緊張需要保持心情豁達,避免噪音或嘈雜環境,常欣賞輕音樂,收聽相聲,收看喜劇節目。
心情抑郁
長期出現情緒低落,生悶氣,自閉,不愿意與他人接觸,時有焦慮或一些行為反?,F象,也可以產生一些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如頭昏、惡心、耳鳴、口干、心悸、多汗、月經不調或閉經等。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整,就有可能進一步發展。
經絡保健操:提耳,100次;梳梳刮刮、掐掐揉揉、推搓面部、推搓胸腹部,各2~3分鐘;拍打脊柱與脊柱兩側,上下來回50次。每天1~2次。
自我按摩術:內關穴(腕橫紋正中上2寸,兩筋之間)、大陵穴(腕掌橫紋的中點處,兩筋之間),每個穴位掐揉2~3分鐘,每天1~2次。
防止心情抑郁需要保持心情豁達,避免多疑,多與家人或朋友聚會,旅游,欣賞節奏感相對強一些的音樂,收聽相聲,收看喜劇節目等。
頸椎病
資料表明,近年來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全國大約有7%~10%的人患有頸椎病,按現有人口推算,很嚇人,至少有5000萬~1億人。而且,頸椎病發病出現低齡化趨勢,尤其是上班一族和學生的頸椎病發病率急速上升,這與長時間使用電腦、伏案工作或學習,缺乏運動,使頸背部肌肉經常處于僵硬狀態,進而勞損有關,頸椎的正常生理彎曲度逐漸變直,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引發頸椎內外平衡失調,最終導致頸椎病。
臨床上通常根據椎骨及椎間盤退行性變,而產生對頸部神經、血管的刺激或壓迫情況,以及根據癥狀,大致將頸椎病分為五型: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但往往還是以混合型偏多。不同的患者,可以存在不同的臨床表現,但早期常見的共同癥狀有:頸、肩、背酸痛,頭暈,頭痛,上肢竄麻、無力及肌肉萎縮。其實,這種病變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注意日常的自我保健,比較容易預防,而患病后,爭取早期發現,及時進行治療和自我調整,就有可能有效地控制頸椎病的發展??上?許多人既沒有自我保健的意識和習慣,又沒有及時就醫的意識,反而在感到脖子難受時,寄托于上洗浴房或美容院按摩、享受,而錯過了進行治療和自我調整的大好時機,任憑頸椎病發展到難以治療的地步,只好去做醫院的???。
經絡保健操:馬步運球,每次3分鐘;轉頸、轉肩、橫拉頸部,各50次;背后“握手言活”,堅持30秒鐘。每天1~2次。
自我按摩術:風池穴(項后,大筋兩側的凹陷中)、外關穴(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大椎穴(第7頸椎棘突下)、肩井穴(肩部上面的正中間),每個穴位用力掐揉1~2分鐘,每天1~2次。另外,自己握捏雙肩和頸部肌肉,也有很好的緩解癥狀作用。
自我按摩術對預防和輔助治療頸椎病都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預防頸椎病呢?
1.選用合適的枕頭。建議大家不一定買昂貴的枕頭,最好就買用蕎麥皮做枕芯的薄枕頭,而且枕心還要填得松一些,便于隨時根據和感覺改變枕頭的形狀。枕頭,不如枕脖子,在仰臥時,應該重點枕住頸部,而將后腦勺的枕頭處,用手將蕎麥皮撥拉得低一些,使頭稍稍向后仰,這對于維持頸椎的正常生理彎曲,有積極的意義。當你換成側臥時,用手將蕎麥皮往中間撥拉,使枕頭的厚度正好與你的肩一樣厚,脖子就基本上沒有負擔,便于放松休息。我覺得目前好像還沒有什么先進的枕頭,從功能上和隨意吻合度上還是蕎麥皮做枕芯的枕頭好。
我是做城市測繪工作的,如果論久坐辦公桌,想必也算元老級人物了,從前每天對著電腦到下班都不換姿勢,往往這樣一天下來,站起來也會頭重腳輕。但是后來,我充分地利用了上班那八小時里的私用時段,諸如腰酸背疼、眼花頭暈、頸椎病都沒有找到我,下班時看看,其他同事怨聲四起時,我已經精神飽滿地走出了單位的大門。
電腦輻射對人體,尤其是雙眼的刺激性很大,距離電腦位置過近,時間過久會有損身體健康。這就要求對著電腦工作的人要多加注意。首先對著電腦工作要保持60厘米以上的距離,視線向下約30度,這樣保持正確距離能減輕眼部疲勞。對著電腦兩小時左右,我就會停下來,先是用力眨眼約10次,然后認真地做一次眼保健操,不要以為那是小學生的保健,對我們成年人,尤其是年齡超過35歲者的眼部護理更有幫助。眼保健操幾乎人人都會做,但要準確掌握那幾個主要穴位。睛明穴在鼻梁兩側距內眼角半分的地方,太陽穴在外眼角與眉梢之間向后大約一寸的地方,四白穴在下眼眶邊的正中,風池穴在頸后枕骨下兩條大筋外側的凹陷地方。做時要力度適中,集中注意力。還有一點對保護眼睛至關重要的,就是做完眼保健操后,站在窗邊,眼睛向遠望,如果辦公樓前有其他障礙物,可以望向天空。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對它的保護是不可輕視的,不要以為自己尚年輕,就可以放松警惕。另外,要常備眼藥水,眼睛易酸澀者可使用潤潔等抗眼疲勞類藥物;有沙眼、結膜炎者可使用潤舒等具有消炎作用類藥物。當然眼藥水種類繁多,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眼睛的具體情況選擇。
頸椎和腰椎是辦公久坐一族的重點保護部位。坐的時間過長,上身重量積壓于腰椎,使腰椎承受一定的負荷而呈弓形,就會造成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腰酸。頸椎長時間處于彎曲位或某些特定,不僅使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于非協調狀態,頸后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易產生相互磨損、增生。
要想有效地預防腰椎、頸椎病的發生和緩解疲勞,一天至少要在上午下午各放松一次,辦公室簡易健身法在這時就會大派用場了。頭后仰、低頭和頸部左右活動,每個姿勢要保持30秒到1分鐘。同時在座位上可以做挺胸、抬臂等動作,使整個頸、胸、腰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然后,離開辦公桌,站在空間較寬敞的地方,雙手叉腰,腰背向下彎,動作要緩慢,不可強制性彎曲,量力而行,再緩緩直立。反復5次到10次,做完后原地做腰部頸部搖擺動作,動作幅度不需過大,自己感覺放松舒服即可。
還有的關鍵部位就是下肢,想想,坐了那么久,最沒有任何運動的就是兩條腿,始終保持一個狀態,就是下垂,持續彎曲,少活動,腿部肌肉的張力、收縮力就會下降,靜脈血液回流不暢,久而久之,下肢靜脈和直腸附近的靜脈叢就會淤血,罹患下肢靜脈曲張和痔瘡等疾病。
腿部保健比較簡單易行,不離開座位就可以自我保健。雙手給腿部按摩,力度以自己能夠承受為宜,由上至下,由輕至重。按摩過后再按此順序進行拍打,促進血液循環。然后,做抬腿動作,先左后右,盡力抬高,緩慢落下,每側5次。最后雙腿齊抬,與座位水平,在心中數1、2、3……到自己感覺無力堅持時落下,反復數次。
做完以上系列小運動后,你一定會頓感通體輕松,不僅能夠以飽滿的精神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又起到了自我保健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那些所謂的“久坐成病,從頭到腳”,全部會與你絕緣。
老公得到我的“獨門”真傳后,再也沒有過回到家直奔臥室叫喊全身酸痛的現象了,還告訴了同事們。后來,和他同辦公室的小李見到我,笑嘻嘻地說:嫂子,幸虧有你,我們才知道原來不出辦公室,利用上班時間,就可以保健養生,我們的健康你真是功不可沒!
其實不是我功不可沒,而是珍惜自己健康,懂得輕松養生才是真的!
小貼士:
1.長期從事電腦工作的人,要注意多吃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增強胃腸蠕動,避免久坐引起便秘。
“三綱”是:
以動為綱,動以煉形,要活就要動;以靜為綱,靜以養神,以靜制動;以衡為綱,做到心理平衡,膳食平衡,動靜平衡。三綱合一,動靜結合,健康為本?!熬V”是養生保健的指導思想,“目”是養生保健的措施和方法,有綱有目,才能綱舉目張。
“五?!笔牵?/p>
常按摩拍打。人體有兩套循環管道,一套是運行血液的脈管,一套是環流淋巴液的淋巴管,還有像網狀一樣的經絡布滿全身。我每天清晨蘇醒后,就在床上重點按摩5個穴位(百會、合谷、內關、足三里、涌泉等穴)和5個淋巴結(頜下、鎖骨、腋下、腹股溝、膝窩等處淋巴結);接著做10個小動作(十指梳頭、揉耳通耳、轉眼眨眼、叩牙卷舌、擦胸摩臍、收腹提肛、活動頸椎、伸屈四肢、蹬摩腳心、左右翻身等);然后下床拍打全身,從頭到腳調動各器官功能,增強新陳代謝,從而血流通暢,毒素排除,精神煥發,百病自消。
常騎車散步。我騎了大半輩子自行車,如今仍每天堅持騎車鍛煉;每天晚飯后堅持散步鍛煉30分鐘到1個小時。我體會這兩項運動是最有效的有氧代謝運動,也是提高免疫功能、抗病防衰的治病良方,還是享受生活、激勵情懷的理想休閑方式。但要注意安全,避開雷雨天和濃霧天,否則對健康不利。
常閉目養神。我堅持靜坐養生已成習慣,白天閑暇時間,工作、學習累了就閉目養神15至30分鐘;夜間睡覺時或睡醒后,也盤腿而坐,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閉目靜心養神30分鐘到1個小時。堅持靜坐養生法,日久天長就能產生靜心安神、養精聚能、防病抗衰和增智開慧效應。
常勤動腦子。腦子用進廢退,腦不老,全靠勤用腦。我用腦的辦法是:三看(看書、看報、看電視)、三寫(寫字、寫稿、寫日記)、三欣賞(欣賞書畫作品、欣賞音樂歌曲、欣賞花鳥蟲魚)。這樣,常用積極的信息傳給生物鐘,產生內啡呔,活躍腦細胞,延緩腦衰老,使腦子越用越靈。尤其要注意開發右腦,不讓右腦半球閑置不用。
[中圖分類號] R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2-234-01
護士易患頸椎病,與其工作性質和特點有密切的關系。本調查通過了解護士頸椎病的發生情況,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抽查住院部護士50名,在臨床工作<3年的21人,3~5年的12人,工作≥7年的17人。對以上護士頸椎病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進行問卷式調查。
2 結果
住院部護士頸椎病發病率為60%,不同工齡護士其發病率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護士不同工齡頸椎病的發生率(n=50)
3 原因分析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職業性疾病,尤其是護士易患。主要癥狀表現為:頸部肌肉持續性酸痛、眩暈、雙上肢疼痛、麻木、無力、惡心嘔吐、頑固失眠、肩背酸痛,甚至出現下肢無力、踩棉花感等,長時間處于同一姿勢癥狀將加重。目前認為導致護士患頸椎病的主要因素歸為三大類:即職業因素,組織管理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
3.1 職業因素重復或靜態的不良姿勢,如特護病人時的吸痰、量血壓、電腦操作等低頭工作使頸部肌肉長時間的處于牽拉狀態,易造成頸部軟組織疲勞、肌肉損傷,進而發展成頸椎失穩、小關節錯位。這是頸椎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3.2 組織管理因素缺乏相關的培訓(如 使用正確的工作姿勢等)亦是導致頸椎病的一個原因。
3.3 社會心理因素護士工作單調、緊張、工作量大、社會地位低等是護士頸椎病發病率較高的因素。
4 對策
4.1 堅持做頸椎保健操[1,5]①拿捏后頸法:仰臥或側臥,一手掌托頭后,另一手掌放在頸后部,用2,3,4指與掌部用力拿捏后頸肌肉,手指觸及腫痛或隆突的鉤椎關節時,可停在該處多拿捏幾次,左右兩側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復2~3次,達到左右轉頸均感舒適為佳。②仰頭搖正法:仰臥位,以右側為例,左手托頭后部,頭向右轉30°,右手掌托下頜部(右手各指向右耳),用短促的力,右手向上右方推下頜部,使頭作仰頭并向右上方復正,每次2~3下。雙手換位,如法做左側,如有頭頸單側麻痛的,應先做健側,后做患側。③仰臥推肩法:仰臥位,雙肩平放床上,屈肘,雙手放胸前時靠床,頭轉右時,右肩用力向前推動(右肘不離床),頭轉左側,如法推動左肩,左右各3~6次。除以上方法外,平時也可做一些頸部和雙肩部活動,如頸部上下左右緩慢轉動10~30次,雙肩部向前或向后緩慢轉動10~30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健美操、游泳等。這些方法對鞏固治療效果,緩解頸部肌肉緊張,預防頸椎病有較好的作用;必要時可采用頸椎牽引、按摩、理療[4]等;另外預防頸椎病特別重視枕頭的選擇,枕頭應該以中間低,兩端高之馬蹄形為佳,根據肩寬選用枕頭,枕高等于肩寬長度的1/3左右。睡眠最好以仰臥睡枕頭中間,側臥睡枕頭兩端。每次睡前都有將枕頭調整好,睡時應將頸后凹陷部自然支托在枕頭上,不要懸空[3]。
4.2 加強培訓[2]護士發生頸椎病與缺少自我保健有關,因此初級預防中的主要措施應為護士提供相關的在職培訓項目,如正確姿勢使用各種設備及正確的工作姿勢等。我們知道一個醫院護患比少,意味著護士的工作量將大大增加,而護患比的多少是與管理決策部門的決策密切相關的。此外護士一天的工作任務分配不合理、無足夠的工間休息時間、工作進度安排過快及工作室布局不合理,如采血臺過低、電腦位置放的不夠舒適、設備配備不夠等等,這些與頸椎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4.3 加強自身修養,學習各種社會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等,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遇事冷靜,不急躁,學會精神上自我放松,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護士出現易引起整體心理壓力的問題時,采用小組討論形式較好,通過討論找出應對措施,減輕群體壓力,加強相互溝通。設立護士心靈加油站,讓護士傾訴心中的不快和需求,給予精神支持,減輕心理壓力,穩定情緒??捎杏媱澭埿睦韺W專家針對女性群體和護士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以及應對措施進行學術講座,提高護士自身心理健康的認識,培養護士擁有健康的心態。
參考文獻
[1] 魏征.脊柱病因治療學.香港:商務印書館,1987.234-237.
[2] 謝紅珍,藩紹山,王紅.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研究綜述.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2):935-937.
[3] 湯遠興,李世剛,等.頸椎病康復護理的作用觀察.中國臨床康復,2002.6(2):283.
我自編的健眼操共兩項,練習時姿勢坐、立、躺均可,睡前、起床前、午休或有閑暇時都能做。下面,我就將它介紹給大家。
轉動眼珠
方法
1.頭端正,雙眼微閉,安靜狀態,心無雜念。開始轉動眼珠,先順時針,眼珠向上停在時針12點處。
2.沿著眼眶邊緣轉向右(指在3點處),向下轉(指在6點處),向左轉(指在9點處),向上轉(回到12點處)。
3.轉動一圈兒算1次,速度為每圈2秒鐘,連續轉動36次。然后,再逆時針用同樣的方法和速度再轉動36次。
注意事項
眼珠不要在中間轉小圈。
頭不能隨著眼珠轉動或晃動。
梭動眼珠
梭動眼珠,是讓眼珠在眼內左右水平、上下垂直移動,像穿梭一樣。
方法
1.先以左至右,再從右至左,來回運動。一左一右算1次,每次約1秒鐘,共36次。
2.再上、下運動,一上一下算1次,每次約1秒鐘,起落36次。
注意事項
不能讓眼珠在中間無力運動。
不能讓頭隨著眼珠運動的方向運動。
運動時要使眼珠盡量靠近眼眶邊緣(也就是運動的距離盡量遠些)。
健眼操后的功課
1.轉動、梭動眼珠完畢后,緩慢回環轉頭。先盡力后仰頭,再向右往下轉(轉時盡量讓頭靠肩,讓下巴靠近前胸),再往左肩轉到后(時針指12點處)才算一整圈。連續轉動10圈后,再從后到左,向下到右,往后仰到12點處,連續轉動10圈,每圈約30秒鐘。當然,轉動的圈數也可以增到20圈。(編者重要提示:頸椎病患者中,椎動脈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及眩暈癥狀嚴重者,不宜采用此環轉動作。)
2.轉頭完畢后,需閉目養神5~10分鐘,靜靜休息。之后,再慢慢睜開雙眼。這時,你會感覺到頭腦清醒,雙眼明亮許多。
3.除轉眼珠和頭的鍛煉以外,還要注意結合日常自我保?。盒钠綒夂汀⒃缢缙稹⑽鹩醚圻^度;飲食忌辛辣,不抽煙、少飲酒。
頸椎病是泛指頸椎段脊柱病變后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其中按其臨床表現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混合型。其中神經根型發病率最高約為50%~60%[1]。作者所在地區處于老齡化社區,頸椎病發病率較高。為此筆者對于從2006年4月~2008年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療的神經根型的頸椎病的50例患者采用推拿針灸療法,并配合牽引治療,以緩解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疼痛方面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所選取的病例均為神經根型頸椎病,在省級三甲醫院經MRI檢查確診,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60±1.5歲;平均病程10.2年。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5人,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推拿療法:采用按、揉、拿法、扌袞法、一指禪推法等分筋理筋手法,對附著于患椎棘突、橫突后結節,頭上下項線等軟組織進行手法放松,尤其對枕下三角區、頸項部上下斜肌攣縮引起的壓痛點,筋結部及偏歪棘突的隆起感部位重點進行一指禪彈撥松解,然后對背部大筋行扌袞法、拿法、拇指分筋法。操作約15min。頸椎扳法:用頸椎旋轉復位法,即醫者一手用拇指按住偏歪的棘突,另一手掌托住患者下巴旋轉頸椎至最大幅度,再稍加用力扳動頸椎,兩側各一次,此時可聽到關節彈響聲,使錯位關節得以糾正。扳法完畢,再重點以扌袞法、掌根揉法放松肌筋5min左右。使痙攣的肌肉得以松弛,頸部雙側肌張力恢復平衡。
2.2 針灸療法:取穴:風池、天柱、大椎為主,配阿是穴,曲池、外關、后溪(根據神經根受壓節段選取手三陽經的穴位)。操作:常規消毒,常規進針,針刺得氣后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0min。
2.3 牽引療法:坐位頜枕帶牽引,平均重量4~6kg,每日2次,每次30分鐘,2周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
對照組采用牽引療法,治療組在牽引療法的基礎上加推拿療法和治療組實驗組同時接受手法推拿及針灸治療。
3 治療結果
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患者頸肩部疼痛緩解情況。其中患者疼痛變化情況利用長海痛尺[2]加以量化評估(0分為無痛,10分為最痛)。具體觀察數值如表1。治療后2組長海痛尺指數均下降,治療組優于對照組,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4 體會
推拿在頸椎病的非手術療法中占重要的地位。其分類根據形態與力度大致可分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二大類。臨床上一般多以正骨手法作為頸椎病手法的核心步驟。推拿手法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保守療法中重要的方法。手法可以通過直接調整理順頸椎椎間關節結構,以消除神經根的炎性水腫,從而接除因此引起的疼痛。針刺頸部穴位能迅速改善頸部疼痛,消除局部炎癥水腫,緩解因頸部結構不良和炎性物質對神經根的刺激,從而達到消除疼痛癥狀的目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壓痛點多位于兩側風池穴及所影響的節段脊椎旁,針灸治療時患者可取端坐位或俯臥位,體強耐受者用較強刺激,體弱者用較輕刺激。有針感傳導療效才有保證。同時自我保健亦很重要,每天適當做一些頸部肌群鍛煉,對預防復發很有幫助。
5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55.
排毒餐的營養評價范志紅
以癌為龍,靜享人生葉丹陽
從北大墜樓女生貼在BBS上的遺書談大學生自殺心理許建陽
"茶水發炎"是給醫患傷口"撒鹽"王立新
性教育——任重而道遠馬曉年
果酸護膚品Q&A陳學榮
怎樣預測排卵期?王素美
讓你永葆明眸神采戴黛
脂肪,讓老婆健康家庭醫學(下) 張學偉
久坐——對男人的危害有多大?蒲蔚
怎樣早發現前列腺癌趙成會
男性也有"更年期"?楊德華
愛美可別拔胡子蒲蔚
寶寶皮膚發黃大意不得張新萍
產方趣事吳順利,彬彬木木
寶寶防紅臀3招張玉清
反復感冒的小兒如何"養"?劉花艷
陰道出血為何出現在孕38周?王雁
問診學生便秘周忠蜀
家長別怕孩子"臭美"袁章奎
我的學習心態怎么了?
他為何深陷"愛清潔"中不能自拔付勇剛
面對醫療糾紛你該怎么辦?(二)——告不告、怎么告,三思而后行章法
第一講:孕育好新生命
豬血——老年人的保健食品陳日益
一日三餐的理想組合止敬
五朵金花,健康的伴侶張東淑
家有良醫張香玉
爬山、爬樓梯鍛煉該注意啥?張玉清
別用腳去踢石頭高中梅
隨時隨地都可自我保健程南方
我的9步健身法楊繼光
大話醫學——破傷風朱曉平
青年人大腸癌的"三高"特點宋奇思
出院后糖尿病友如何進行自我保健王建華
腰椎疾病也能導致排尿困難嗎?劉寧
心腦血管病治療預防的有關鍵因素
如何有效防治膀胱癌?趙玉千
溶血性貧血是怎么回事?鄭以州
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用藥有何不同?家庭醫學(下) 侯美玉
視網膜出血可用云南白藥許保海
滋補元氣話人參
家庭常見病妙用小處方
無病一身輕(一)孔令謙
就診準備與對策劉桂馨
選擇最佳治療方式伏新順
就醫誤區大盤點王建華
前后,做好"保養"王素美
正確對待子宮肌瘤家庭醫學(下) 吳向紅HtTp://
前列腺增生完全解讀李顯文
他小便時為何總是緊張劉寧
孩子發熱:父母應對全方略王延兆
產房趣事張玉清
孩子便秘教你3招李鳳輝
幫孩子解開心里的疙瘩濤子
口服避孕藥能治青春痘?陳日益
夏天,幫孩子做好防曬功課李志強
第六講:兒童健康需掌握10個平衡
讀者互動
廚房里的學問李惠明
"山珍海味"的營養有多高?湯萍
老年飲食養生五要則羅照春
五顏六色系健康止敬
按摩腳趾治好了頸椎病陳世高
當你遭遇"情感泡沬時"趙秋玲
過度傾訴,越訴越苦付勇剛
別"放大"你的不如意家庭醫學(下) 鄭蟬金
動脈硬化——誰也別想逃過(一)朱曉平
中風——防重于治周慧敏
隱形眼鏡:清潔保養防眼疾陶海
胃病患者應徹底戒酒伏新順
勿做"斷腸人"美英
目測糞便辨疾病何敬平
低強度激光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吳小光
低激光照射對人體的作用王敦
心血管病對健康的危害張良佐
當心冠心病與糖尿病"狼狽為奸"王建華
老年人便秘用藥應謹慎張宇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指南家庭醫學(下) 黃慧,徐作軍
別濫用烏雞白鳳丸侯美玉
治未病的新手段
鮑姑艾灸善除瘤程南方
如何治療眼瞼神經性皮炎韓毳,陶海
驗方三則
決定健康由自己——休息的力量
坐月子百科——給孩子健康的母乳許美雅
不要長時間看電腦 長時間盯著電腦,如果不注意眼睛的自我保護,不僅會使眼睛疲勞,嚴重的還會影響全身,造成“電腦疲勞綜合征”。長時間看電腦一小時左右,建議休息五至十分鐘,可有效緩解眼疲勞。除了改善電腦屏幕質量和采用各種自我保健方法外,電腦的放置、桌椅的調節以及坐姿都是需要注意的。
擺放好角度 電腦放置的高度最好以屏幕上端位于水平視線向下30度為宜,屏幕向上略傾斜10度。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眼角膜的暴露面積,減輕干眼癥;另一方面可以緩解頸部肌肉的緊張度,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保持距離 操作電腦的最佳距離應保持在50厘米-60厘米,如果屏幕尺寸較大,可酌情拉長距離至70厘米。距離過近容易受到輻射傷害,還易導致近視或使近視度數加深;而距離過遠,需伸長肩臂才能夠著鼠標,時間久了會引起肩部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