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護理教育導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教育導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教育導論

第1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 護理教育; 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54

體驗學習理論(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1]由美國著名教育家大衛?庫伯提出。該理論強調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和情境,讓參加者在參與過程中觀察、反思和分享,以此實現知識、能力以及態度的提升與重構的一種全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促進了教學過程中“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轉移。

《護理學導論》作為護理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涉及了護理學科的性質、基本理論及護理人文素養等方面的眾多內容,學生只有通過切身體驗和感悟反思,才能真正將蘊涵于知識中的情感、精神納入自己的內心深處、進入個體內在的精神世界從而形成職業素養。筆者所在醫院于2011年申請大學教改立項,在《護理學導論》課程中進行試點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筆者所在醫院2010級護理本科某班共60人為研究對象,采取體驗式教學模式。

1.2 教學實踐方法

1.2.1 教學準備階段

1.2.1.1 教師的準備 構建體驗式教學課程體系。(1)設計課程模塊。在對《護理學導論》課程的知識體系、教學大綱、教學目的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將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四個知識模塊,并對每個模塊注入相應的教學知識點。即護理學的發展及相關概念模塊,相應知識點為護理的概念、護士的角色素質要求及護理程序、健康與疾病等;護理倫理及護理相關法律問題模塊,相應知識點為職業道德、護理倫理學的基本原則和規范、生命倫理學、護理立法等;護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模塊,相應知識點為人際關系的社會心理基礎、護理工作中的常見人際關系、人際溝通障礙及技巧、健康教育等;護理文化與護理理論模塊,相應知識點為文化背景對護理的影響、醫院的文化環境、臨床工作中常用的護理理論等。(2)確定體驗形式。在大量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分析當前各門學科常用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和手段,根據每個模塊的學習重點和教學要求的不同,選擇最能與之相適應的體驗形式,如主題演講、熱點案例研討、情景劇模擬、角色扮演、人物訪談等,同時收集案例素材及相關影音視頻資料。(3)制定評分標準。例如演講及匯報評分標準、見聞交流評分標準、熱點辯論評分標準、角色扮演評分標準、案例分析評分標準等,以小組為單位記分。

1.2.1.2 學生的準備 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體驗式教學模式”,將體驗式教學的設計思想、理論依據、教學目標、組織形式、活動意義等告知學生,并進行體驗式學習所需技能和方法的培訓。如文獻檢索技術、網絡使用技巧、反思報告的撰寫及案例情境討論如何開展等。

1.2.2 教學實施階段 (1)完成相應模塊的理論部分學習。考慮到學生多年的學習習慣和實際接受能力,每個知識模塊的重要知識點仍以傳統課堂講授式進行(理論講授占總學時計劃的1/2)。(2)完成相應模塊的實踐體驗活動。將學生按每10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各項主題體驗活動。(3)建立過程式學習評價體系。評價在課程進行中貫穿全程,每個學習模塊均有1~2次不同方式的考核,通過學生的體驗報告、辯論表現、情境劇的設計和表演質量、演講水平的高低、團隊協作情況以及聽課出勤情況等多項指標給予動態地評分和監測。(4)成立課程質量監督小組,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進行監控。監督小組是由特邀督導專家、課程負責人、學生代表組成。督導專家負責隨堂聽課、檢查課程進度,對課程的質量進行全面監控。課程負責人主要負責備課,不斷完善和修改教學大綱;組織設計各項實踐體驗環節及制定評分標準等工作。學生代表負責定期召開學生教學信息反饋會,廣泛收集學生對課程的建議與意見,并對收集的教學信息及時反饋。

1.2.3 教學效果評價 課程結束由督導專家主持完成教學效果評價工作。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讓學生以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包括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由14個條目組成。共發出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為100%。

2 結果

學生在進行體驗式學習后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的調查詳見表1。

3 討論

3.1 體驗式教學的特點與優勢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在于:(1)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學習的自主性,重視學習者自身的感受和領悟,讓學生參與教學,主動探究護理的問題、原理與方法,使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收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學習的主體。(2)強調學習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感受、領悟和反思的過程,這個過程以個體自我“體驗”為基礎,促使學習者在體驗過程中的不斷成長和完善,這與我國目前倡導的素質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國內外研究結果均表明,體驗式教學在建立學生主體課堂、加大信息輸入和語言產出、培養學生自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傳統教學法的學生[2-4]。本研究結果也表明,學生在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及臨床思維能力等方面滿意度均較高。此外,以小組為單元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為學生融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研究將實踐體驗教學手段貫穿于整個理論教學之中的做法,既保證了學科知識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又克服了《護理學導論》課程因傳統的講授方法給學生造成的抽象乏味、理解不透、感觸不深等教學問題。課后問卷調查顯示,98%的學生認為多種形式的體驗實踐“能加深對學科知識點的理解”;95%的學生表示“喜歡這種教學方法,可繼續實施”,并且“對多種體驗形式感覺很生動且印象深刻”。同時,本研究中87%的學生都認識到“相關章節理論知識的課前預習十分重要”,提示其主動學習意識得到了提升。但調查也發現,有30%的學生認為“增加了學習負擔,每次上課前都感到有壓力”,原因可能與體驗式學習有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學生在課下獨立完成有關,如影片賞析、劇本的編寫、情境劇的排練及人物訪談等。提示體驗式學習法暫不宜全面替代傳統教學法,而應當循序漸進,使其逐步適應。同時,要通過前期的教學方法宣傳與培訓,指導學生掌握各項體驗實踐的方法與技巧,并指導學習團隊進行合理的分工與協作。

3.2 體驗式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及對策

3.2.1 從學生方面入手-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由于體驗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習的主動性,有別于傳統的被動填鴨式教學。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由“要我學”為“我要學”轉變,是課題需要突破的關鍵點之一。首先,要通過前期的教學方法宣傳與培訓,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體驗式”學習。同時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程組在前期大量分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最終選擇適合本課程教學內容的幾種體驗教學形式,如主題演講、熱點案例研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人物訪談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啟發作用,誘導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有效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3.2.2 從教師方面入手-提高教師教學組織能力以保障體驗式教學順利進行 由于中國學生多年養成的學習習慣與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體驗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準確控制理論教學和體驗實踐活動的時間,保證課程知識點的系統學習和實踐活動的教學內容協調統一,這對教師課堂組織能力和課后的督導能力是極大的挑戰,也必將極大促進教師的職業成長。

參考文獻

[1]沈國豐.大學生體驗式學習過程與方式傾向性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3(1):106-108.

[2]王國強.體驗式學習理論及其對成人教育的啟示[J].河北工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23(3):4-5.

[3]曹佩升.體驗式英語教學模式設計及其理論建構[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l2(1):82-83.

第2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現代護理從醫院走向社會,從治療疾病走向預防疾病,從救護生命到注重生命質量。為適應現代護理對護理人才的要求,國家教育部緊緊圍繞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在高職高專教育中開設《護理倫理學》課程。其教學目的以專業培養目標為導向,以職業道德素質能力培養為根本,滿足教學需要和社會需要,旨在培養學生在未來的職業技術活動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形成以倫理道德的視角和原則來對待技術活動的自覺意識和行為能力。

傳統的護理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臟的思想,已不能適應今天護理教育的現狀,現代護理教育觀念一方面要繼承傳統思想,培養臨床實踐能力和扎實的專業理論素質,另一方面更應加強培養學生的護理科研、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能力的創新和人文素質。而護理倫理教育就是通過專業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結合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護理倫理教育包括倫理學基礎、原則、關系倫理、倫理教育和修養等內容,因此利用護理倫理課教學契機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最為有力,效果也更好。教師要教書育人,樹立以德為重的教學理念。而倫理教育也是對道德教育的一種補充,使得德育教育更加豐富、更富有時代特色。

作者體會到在授業中育人既可根據護理專業特點,努力挖掘其內在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又可防止脫離專業知識教育而進行空洞說教式的傾向。這對培養學生道德情感,強化道德意識,形成一貫的道德行為有深遠的意義。

護理倫理學課程蘊含著豐富著護理學精神和護理道德規范。教師要通過生動的事例演繹護理精神的可貴,在對學生進行護理倫理及心理學教育中,健全他們的心里,筑起心里防御屏障,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實際教學中我們認識到,現在入學的中職學生與統招統分的時期相比,學生的差異性很大,素質有所下降,這是社會、家庭、個人經歷背景等造成的。我們在護理倫理學教學中應對學生思想實際,配合學校抓學生管理工作。并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曾專門制定并出臺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

護理專業學生大多數在15~20歲,這正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處于顯著變化的時期,從心理學上說,此階段的生活經歷與環境教育對她們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終身。我們在教育中通過護理倫理的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生態度、動機和人格特征,從而間接的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獲得和智力的發展,以及學生潛力的發揮,和未來人生的順利發展。

護理倫理課中講到護理倫理學基礎、護理倫理范疇及護理倫理修養等內容,學生要想掌握并運用好,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品德素質、文化素質、勞動素質與心理素質,所以塑造優秀的人才,就要從以上幾方面做起,社會、家庭、學校方方面面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教育,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體現自尊、自愛、自信等性格特征,更主要的是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護理行為常常是一個人獨自進行,這就要求護士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忠實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論何時,工作態度始終如一,盡職盡責,經得起道德良心的檢驗。然而由于社會、工作環境及個人自身素質修養等原因,導致一部分護士專業學生思想不穩定,未能做到愛崗敬業。在我校調查中,存在一個現象,高職護士生無論在學習自覺性、對待專業的態度及日常行為的自律性上都強于中專護士生,這說明基礎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及學校課程設置的不同導致高、中職學生的區別。因此,鼓勵中等護士生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努力提高學歷層次,道德修養水平和人文素質的教育刻不容緩。

目前,整體護理作為一種工作模式以為我國護理領導者及護理實踐者們所認同,國家衛生部增設了適應醫學模式的人文科學課程,加強了學生實踐性教學環節,那么護理倫理教育融匯其他學科內容,利用課間實習及高一屆學生進入醫院進行生產實踐學習的實例經驗,在學生中生動的講授,并在教育中注重教學生學會做人做事,使其樹立正確的專業觀、擇業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護理倫理教育中,加強美學教育也是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護理職業素質,提高職業形象的一個途徑。護理美學的開展能喚起學生的同情心和責任感以及對專業事業的神圣感。我們通過加強形體、姿勢動作、語言等訓練來擴展倫理學教學的內容,并用表演式教學法開展“培養良好審美情趣”為主題的講座,啟發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創造美。南丁格爾說:“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這道出了護士要以美啟真、以美引善、以美怡情、以美工作。我們用身邊的例子教育學生,通過努力要具備高品位、高修養、高素質的風采。這樣的護理倫理學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

提高護理倫理學教學質量,達到良好教學目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和講課能力。實際現成的教材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教師為講好課要廣泛的涉獵資料、通過網絡、電視媒體、書刊雜志等獲得最新知識,而且教師之間要經常在一起探討、交流授課內容。并且要一改以往單一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們對倫理學范疇等的學習,從知曉、理解到情感內化認同,在外化為行動,進而使學生的天賦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教師要改變強行灌輸先入為主的習慣,而是以協調員和參與者的角色和學生共同討論問題,交流感情,這樣把倫理課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感知、領悟到倫理道德的內涵。今天我們國家正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實質目標,就是要使我們的學生既學會做人又學會做事。由此說明我們的教育理念要跟上時代步伐,在任何一門知識的學習中都要滲透教書育人的思想。

在學習護理倫理學課中,學生有個困惑,即人道主義與功利主義之爭,道德和利益,奉獻與實惠的問題,熟人現象紅包問題,護士與醫生的分配不均等問題,我們在組織學生討論以上問題時,引導學生以良好的心里,道德品質和健康的人格來正確認識這些社會問題,樹立起觀念準則,升華護德境界。

第3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 護理學導論 實驗教學

隨著人們健康素養、維權意識的逐步提升,人們不僅要求護士具有高超的專業能力,還要求護士具有高水平的人文素質和較強的溝通能力。《護理學導論》作為護理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介紹了護理學基本理論及學科框架,為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奠定了基礎。但課程理論性強,較為枯燥晦澀,如果僅采用教師講授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僵化,也不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滿足人們對于護士日益提高的要求,在《護理學導論》實驗課中我們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角色扮演法的意義

角色扮演法是通過行為模仿和行為替代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教學模式[1]。它是以課堂教學為舞臺、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以學生學習自主性為動力的一種教學模式。Riera[2]等認為,角色扮演法可以減輕學生的焦慮感,增強信心;當學生理解所處的情況、所扮演的角色、想要咨詢的問題及被問到的問題、他們應該給出的答復后,可以更專業地處理問題以及主動傾聽(通過對語言、姿勢、行為及環境的關注)。

2 角色扮演法的步驟

2.1 情境設計

由于是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尚未接觸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所以情境設計要求能夠既要體現護理專業特色,又相對容易扮演。教師設計了8種情境供學生選擇,并在實驗課前一個月把情境分發給學生。情境設計包括溝通類、問題解決類、應變類三種類型,角色涉及患者、患者家屬、患者朋友、母親、女兒、同學、護士長、護士等,要求每位學生至少扮演一個角色,并在表演過程中體現出人際溝通的基本要素、溝通的層次、溝通的技巧、人物間的矛盾關系[3]。

2.2 情境準備

學生拿到情境后,采取自由組合的方式進行分組,由班長進行協調、統計,并將名單上報。根據情境的復雜程度,每小組人數在3~8人不等,每人至少扮演一個角色。小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集體討論情境發展方向、劇本、臺詞等內容,并選擇合適的場景進行視頻拍攝。

2.3 課堂表演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大部分學生完成情境拍攝、剪輯等工作,課上直接放映視頻資料,與大家一同觀賞。還有部分同學課前準備成熟,課上自帶服裝、椅子、食物等道具進行表演。

每組表演時間在5min~10min之間。學生充分利用語言以及聲音、語調、語速等非語言形式進行溝通。

2.4 學生評價

表演結束后,每小組派一位學生代表先進行自評,談談自己對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感受,評價自己小組的表演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有哪些收獲或領悟;同時評價其他小組的表演中值得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2.5 教師評價

學生發言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強調本節課涉及的重點理論知識,并從學生儀表、情節設計的完整性、邏輯性、真實性、溝通技巧的運用、溝通的有效性、表演的投入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并對學生進行關懷教育,培養學生的關懷能力。

3 課堂效果

課堂上學生采用了播放視頻或者現場表演的方式,不管哪種方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大大提高,學生會主動提出問題、發表觀點、積極討論。通過角色扮演,學生的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自學能力、處理角色之間矛盾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并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整體護理觀。

4 討論

《護理學導論》中涉及部分默會知識,即指不具有可以加以明確化的規則和邏輯,雖不可言喻,但人們擁有或可以被培養出默會能力來理解它[5]。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將默會知識外化,加深對于默會知識的理解。

通過這節課,教師發現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即使相同的情境也可演繹出多種不同的結局。馬芳[4]指出,關懷的能力以及關懷的范圍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的引導和經驗的積累才能發展起來。教師結合本節課內容,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進行換位思考,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學以致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迫學”轉變為“我要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時展要求的護理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如何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仍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程英.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8,7(7):548-549.

[2]Riera JM,Cibanal JL,Mora MP. Using role play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in nursing: assessment of students[J].Texto Contexto Enferm, Florianópolis,2010,19(4): 618-26.

[3]張文榕.角色扮演測評技術的運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4(7):135-136.

第4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1.1故事教學法的具體內容故事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所講授的內容穿插些相關的臨床短小故事以說明所講內容,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聽課興趣,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直接從臨床故事中悟到護理學的內涵,是綜合護理實踐的方法、道理、知識技術等于一體的一種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寓教于樂、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在目前的高等教育體制中,醫學生先學習基本臨床理論知識,再進行臨床見習和實習,一般采用灌輸式的教學,過于重視對知識本身的傳授。學生對于護理專業很陌生,傳統教學通過護理學導論的教學使同學們認識到護理學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學生缺乏興趣,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培養她們學習興趣很重要。

1.1.1故事準備故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如何,取決于相關故事的準備。在臨床上經常用心獲取許多臨床故事,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目的、學生特點,通過整理、分析并精心挑選有說明作用,能夠引導同學們理解理論知識的一些相關故事進行教學。

1.1.2故事運用

1.1.2.1運用故事導入新課根據章節內容,選擇適合的故事,并利用多媒體及影像資料,圖文并茂地展示故事內容,激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濃厚興趣。如在講到“希望、失望與喪失、悲哀”章節時,引入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最后一片葉子》,加深學生對“希望、失望與喪失、悲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1.1.2.2授課過程中適時導入臨床故事在講一些比較枯燥的理論知識的時候,插入一些比較有說明作用的臨床故事,啟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講到“壓力與適應”章節時,運用多媒體的影像資料,將“護士的一天”展示給學生,讓她們了解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并掌握如何應對的方法。

1.1.2.3引導學生對臨床故事進行討論臨床故事討論是故事教學法的關鍵環節。通過故事的展示,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明辨是非,理論聯系實際地解決臨床工作問題。如在講到“護理與法律”章節時,巧妙運用“護理學院實習生獨立護理全麻手術后病人,導致病人在麻醉未完全清醒的情況下發生墜床并引起頭部外傷的故事”,提出了“屬于幾級醫療事故,責任由誰負責的問題并進行分組討論”,使學生掌握在護士執業方面,如何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以及保證病人安全方面的相關護理法律知識,加深學生對“依法執業”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1.2故事教學法教學效果評價通過課堂觀察、問卷調查、考試評估等方法,對233名某校2012級護理本科生對故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進行了了解。

1.3統計學方法采用PEMS

2討論

2.1引入故事教學法,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護理學導論”是一門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為理論基礎,研究有關預防保健、治療疾病及康復過程中護理理論、知識、技術技巧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是理論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實踐中引入故事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興趣,符合年輕人的喜好,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她們能夠更加專注地學習。

2.2引入故事教學法,促進教學與臨床工作緊密結合護理學導論教學中普遍存在理論教學多,實踐機會少,老師講得多,與臨床實際結合少的問題,故事教學法通過典型的臨床故事,生動、通俗易懂地啟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學生了解臨床護理工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的能力。

2.3引入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有效溝通能力故事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和教師形成互動,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并能積極參與討論,學生通過討論可以進行一系列創造性和評判性的思維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培養學生有效溝通能力及創新性思維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5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關鍵詞 人文素養 特色教育 護理教育

一、以人文素質培養為主要內容的特色護理教學的開展

1、 轉變教學觀念,開展以人文素質培養為主要內容的特色護理教學。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把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學觀念中去,構建新的教學目的和思維,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

2 、教學內容上體現人文素質教育特色。在專業課教學中,以往教師過于強調理論知識點的掌握,人文知識如文學、倫理、法律等方面則較少提及。經過教學改革后,在教學內容安排上進行一些調整,注重專業課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教學目標提出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具體要求,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注重人文素質教育的融入。

3、 改進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實現人文素質的培養。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關注教學方法的運用,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課堂講授、角色扮演、小組討論、PBL、啟發式教學等,具體在教學中應該運用何種教學方法還應綜合考慮教學的目標、教學內容、時間等因素,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

4、護理實踐課中滲透人文素質的組織形式。禮儀美是護理美的外在表現,因此在上護理實踐課時,應把示教室當模擬病房,穿戴按正規護士要求來要求自己;在技能操作練習中要求護生保持良好的姿態,注意用物的整齊擺放,操作過程中的動作的條理性,與“病人”溝通時的儀態,做到端莊穩重、高雅大方、訓練有素,使護生真正懂得職業形象的重要性,深刻體會護理操作中的美。學生與病人的溝通能力是技能教學的薄弱點之一。以往教學注重動作的準確、熟練,而對于如何培養其溝通能力關注不夠。學生相互之間充當對方操作中的“病人”,這種操作讓護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逐步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同時這些操作也加強了團隊的合作協調能力。

5、在社區和臨床實習中運用人文護理模式。在社區和臨床實習中體現人文特色的教學理念。將前期的學習成果能運用于實踐,加強溝通能力,學會跨文化護理理念和技術。

6、完善評價體系和手段。通過使用和研制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護士職業量表,從態度語的選擇中,了解和判斷學生對護理職業的信念、價值觀、關心的焦點問題和發展理想等,從而指導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通過增加護理應用專業技能考試內容,達到技能目標的精確、連續、自然化,促進學生認知、情感、能力的和諧發展,增強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7、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護理學教師肩負著傳播專業知識和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雙重使命,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人文素質對學生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加強人文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 。在醫學院校中常存在著人文教師不熟悉護理專業知識,而護理專業教師缺乏相應的人文知識的情況,因此應注意取長補短,優化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

二、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拓展人文素質培養的第二課堂

1、利用校園物質載體文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和文化啟蒙的主要形式。校園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天然功能。校園的校容校貌、標志性建筑物,以及自然風景和人文環境是具體的形態文化,學生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啟迪。為營造專業教育氛圍,在護理教學樓內擺放南丁格爾塑像、懸掛南丁格爾獲獎者人物畫像等,使護理專業的學生感到各種物質載體文化的啟迪和催人奮進的醒世作用。

2、利用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一所現代化的大學必須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構筑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環境,形成朝氣蓬勃的濃厚文化氛圍。學校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和學校社團組織的作用,通過每年舉辦文藝晚會、開設人文講座,名篇名著欣賞、舉辦音樂會、畫展、辯論會和演講會,以及文學社、樂隊、合唱隊、舞蹈隊和服裝表演隊等社團活動,增加學生的人文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體育課合理安排,鑒于護生大多為女性的特殊情況,增設健美操、形體訓練等,課外組織跳繩比賽、排球賽、羽毛球賽等活動,力求更多學生能參與并從中受益。

人文素質包括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識涵蓋文學、藝術、心理學、哲學、宗教、歷史等領域,它引導人們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去追求人的完善化;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創作的價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體生命層面的終極關懷。這就使以人格培養為目的的人文素質教育要高于專業知識教育,并從根本上制約和貫穿一切學科的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不僅掌握現代護理知識和技術、擁有了“社會和文化權利”、為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實施人性的、人道的真正關懷的護理人才。21世紀人類健康觀念的轉變,為護理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為此,我們要重新審視護理人文素質教育,采取積極的措施使護理專業學生在人文精神、科學精神、護理專業知識等方面得到長足進步,通過以人文素質培養為主要內容的特色護理教育的開展,一定會推動護理人文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培養出與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護理工作者。

參考文獻:

第6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科學,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實踐對護理人才的要求從單一的疾病護理逐步轉向多元化的健康服務。為適應這一新的醫學模式,就要求高等醫學院校培養出來的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在護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環節是護理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匯知識、錘煉科學思維和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目前,高等護理教育正處于迅速發展階段,自2001年我系創建以來,隨著我校教學規模、辦學層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對護理實驗教學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原有實驗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強護理學實驗教學,逐漸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實驗教學體系,不斷提高護理教學質量,力爭培養出適應整體護理要求和時展需求的合格的實用型護理人才。

護理實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專業行為和職業態度。護理實踐課有助于學生獲得和提高直接經驗,學會關心,參與,增強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獨立人格的發展和角色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護理是診斷和處理對現存和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這條主線,確立“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思想,貫穿護理程序工作方法的應用,突出護理實驗教學的科學性、人文性、社會性、綜合性、整體性。現將我系加強護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改革詳述如下:

1 改善實驗教學條件

1.1 完善硬件,提升軟件我系目前在實驗教學方面已經具備一個準備室、一個示教室,四個實驗室,基礎設備齊全,同時能滿足基礎護理學、急救護理學和臨床護理學實驗教學需要的實驗教學環境。近年來,我們順應護理學的發展,不斷引進先進設備,如中心供氧、呼吸機,CPR技術訓練模擬設備,除顫儀,心電監護儀,電子血壓計、嬰兒溫箱等設備,改善了教學環境,開闊了學生的眼界。

1.2 建立健全實驗室規章制度,規范實驗操作技術在基礎護理學的實驗教學中,我們堅持采取“集體備課,課前預講”的形式,集思廣益,共同討論實驗中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我們引進湖北省重點基礎護理學實驗教材《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及評分標準》,嚴格規范實驗操作技術,在教學中,嚴把“十八項基礎護理學操作”關,并且在臨床護理學中開展“特色”實驗項目,如CPR技術,除顫技術和呼吸機的使用、嬰兒溫箱使用,嬰兒沐浴,嬰兒撫觸等。

2 采用多種形式的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護理實踐能力

2.1 以《護理學導論》為主導《護理學導論》是以護理發展概況、護理理論、護理人文等作為基本框架,并突出培養目標,以期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引導學生進入護理領域的一門啟蒙課程,是護理專業學生的主干必修課程。為學生進入護理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基礎,對提高護理職業道德修養,促進護理專業自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對于護理學生的專業學習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采用的教學方法多以“學導式、學討式”,即教師提出思考題或個案病例,讓學生以發現者、探索者、研究者的自我感覺面對問題,認真查找資料,從中學會自己歸納、整理學習內容,再分組進行討論,擬出最佳方案,以小組代表發言的形式進行總結,最后教師講評,各小組寫出實驗報告。這種教學方式可貫穿護理專業課的始終。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科學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近幾年的實踐教學中,我們采用這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2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實驗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2.2.1 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應把培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作為首要任務。我系老師大膽創新,應用學生的競爭心理,在實驗操作中引入競爭機制。在實驗課中,先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分組練習,在實驗課結束前開展“分組競賽”,競賽后分組講評,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大大激發了學生努力學習護理技術操作的興趣。課后實驗室開放,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各班同學在班內開展競賽活動選拔操作能手,并在班內給予獎勵。我系積極開展“操作技能大賽”,強化了學生的參與和競爭意識,促使學生課堂認真練習,課后自覺練習,營造了互幫互練的良好學習氣氛,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在每年學生下臨床實習前,我系都大力開展實習前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職業防護等)和實習前操作強化訓練,為學生臨床實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2.2 引入情景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景教學是以臨床問題為中心,采用角色扮演和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在提高教學效果及培養學生應變能力方面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我系教師不斷改進實驗教學內容, 圍繞著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重新設置實驗項目,以病例形式設計實驗,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融入護士角色和病人角色。學生通過觀察、體驗,不僅學到了護理工作的方法,護士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規范,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合作能力,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應變能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3 臨床護理中以護理程序為主線在臨床護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把護理程序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在專業課臨床見習中,讓學生自己接觸病人,進行溝通交流,采集病史,進行評估,提出護理問題,制定護理計劃、護理措施,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以完善和確定護理措施。這種按臨床特點綜合性設計實驗的方法,充分培養了學生自己動手,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我們還與臨床帶教教師及時溝通,統一觀點和思想認識,為學生創造主動學習和積極實踐問題的環境,使學生處于課堂與臨床實踐相統一的教學環境中,提高學生臨床綜合能力。

2.4 社區護理(周游社區)傳統的護理學實驗課場所為學校實驗室,現代護理學發展要求護士的工作場所從學校實驗室擴大到醫院、家庭、社區,為社區群體開展健康服務。目前,我系在社區護理教學中,主要采取周游社區,實地觀察的形式開展實驗教學,如在溫泉有關社區,我們帶領學生了解社區環境,參觀社區衛生服務站,咸寧市中心血站等。

2.5 護理科研中指導學生使用計算機 ,合理利用圖書館資源為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我們在護理科研實驗教學中,帶領學生在圖書館進行文獻檢索,收集資料,分組指導學生在計算機上使用醫學數據庫,專業醫學搜索引擎,并指導學生進行手工檢索(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國醫學文摘的使用),在閱覽室查閱醫學、護理期刊,講解論文的格式和種類等,積極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資源,取得了教好的學習效果。

3 開放實驗

開放護理實驗室,為學生自覺主動的操作訓練創造了條件。3~4人為一組,每組分發一套護理操作練習用物,配備一個床單位及一個模擬病人。讓學生有獨立思考、自由發揮、自主練習的時間和空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培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4 加強實驗教學與臨床聯系

實驗教學與臨床見習緊密聯系,根據護理學實驗教學進程列表,事先發送給附屬醫院,要求臨床帶教老師備好課,安排學生下醫院內、外、婦、兒、五官、傳染、手術室、急診科病區等,使學生能早期接觸病人,了解醫院的環境,各科室的特點和病人的需求。學生在臨床帶教老師指導下進行護理基本技能和專科操作技能的見習,復習鞏固和提高已學的護理操作技能,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5 優化實驗考核體系

根據Bloom的教學目標分類原則,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分為技能知識、技能操作、個性品德、態度及交往技能。因此在實驗考核標準應包括上述5個方面,才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我們改變了過去只注重操作技能熟練程度的考核方法,堅持采用護士素質(包含個性品德及態度)、用物準備、操作技能(包含交往技能、人文關懷)與提問相結合的模式進行考核,即在操作考試過程中設置特定的病情進行提問,讓學生針對具體情況思考應該做什么以及操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以此考核學生技能知識、技能操作、個性品德、態度及交往技能。

6 推進實驗教學改革

6.1 改善傳統的實驗教學環境建立現代化多媒體示教室,急救室,ICU病房,特色護理站,物品準備間,洗手、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裝置配套的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完備的實驗空間。

6.2 改革傳統的教師準備實驗為學生獨立準備實驗(包括物品)和課后清理工作為此,我們在護理實驗室每一組設一器械柜與物品交接登記簿,上實驗課時護生根據實驗設計方案迅速、準確地準備所需物品,課前、課后交接,清理物品,加強學生責任心與動手能力。

6.3 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師示教、學生模仿練習”實驗課前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并寫出創新意見,實驗課上學生獨立演示后師生共同討論再分組練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創造性思維和設計實驗的能力。解決護生只繼承不創新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第7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星期五(4月15日)

星期六(4月16日)

星期日(4月17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計算機及其應用080702

02324離散數學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326操作系統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25計算機系統結構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0015英語(二)

計算機網絡

080709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2335網絡操作系統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751計算機網絡安全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4742通信概論

00015英語(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結構力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8線性代數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75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  02442鋼結構

00015英語(二)

漢語言文學

050105  00037美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13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00819訓詁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0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00015英語(二)

英語語言文學

050201  00087英語翻譯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31英語語法  00832英語詞匯學

00016日語  00604英美文學選讀

會計

020204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60審計學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8資產評估

00015英語(二)

工商企業管理

020202  01051企業經營戰略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53質量管理(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2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經濟學

00058市場營銷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78銀行會計

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79保險學原理

0015英語(二)

市場營銷

020208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5商品流通概論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84市場營銷策劃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83消費經濟學

00015英語(二)

國際貿易

020110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0097外貿英語寫作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5844國際商務英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96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99涉外經濟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15英語(二)

法律

030106  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

00249 國際私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258保險法

00167 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00233稅法

00015英語(二)

民商法

030116  08957法律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561世界貿易組織法  00865證劵法  05557物權法

05560破產法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倫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70刑事證據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61刑事偵查情報學

00371公安決策學

00859警察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04729大學語文

監所管理

030109  00929勞動教養學  00931矯正教育學  00934中國監獄史

00930監所法律文書  00927中國司法制度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邏輯學  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1848公務員制度  00034社會學概論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00015英語(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3教育法學

00450教育評估與督導

00015英語(二)

教育學

040108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71認知心理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較教育  00453教育法學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小學教育

040112  06230小學藝術教育  00542文學概論(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2比較教育  03329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學前教育

040102  00398學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24普通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81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885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00402學前教育史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人力資源管理

020218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6092工作分析  00054管理學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41基礎會計學

06088管理思想史  00034社會學概論

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00015英語(二)

機電一體化

080307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245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02243計算機軟件基礎(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38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00015英語(二)

護理學

100702  03202內科護理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200預防醫學(二)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201護理學導論

04435老年護理學  03007急救護理學

03004社區護理學(一)

00015英語(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學概論  01868民族文化概論  00198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基礎教育

040120  00266社會心理學(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578中國小說史

04577中國通史

應用化學

081209  02521食品分析與檢驗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8306環境分析與監測  08291環境影響評價

軟件工程

080720  07028軟件測試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7172信息安全  07169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  07171項目管理軟件

道路與橋梁工程

080807  06076結構設計原理

06078交通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082筑路機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80高速公路

漢語言文學教育050113  06414漢語言文學教育學  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541語言學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英語教育

050206  00830現代語言學  06425中學英語教學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語詞匯學  00600高級英語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2遙感概論  02105地理教育學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1區域科學原理

00015英語(二)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1現代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00033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00312政治學概論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9當代資本主義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034社會學概論

00480中國傳統道德

歷史教育

060102  00771中國現(當)代史專題  00773世界現(當)代史專題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768中國古代經濟史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6427西方文化史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770中國近代史專題

00775歷史教育學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4 組織胚胎學  02088 生物教育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081進化生物學  02077 中學生物教學法  00015英語(二)

02076 遺傳學(一)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6教育法規概論  00227公司法  00249國際私法

00264中國法制思想史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167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信息技術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術教育與研究方  01141信息技術與當代社會  04342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  05181計算機網絡與遠程教育

計算機科學教育080745    02339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02328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02326操作系統  02336數據庫原理  00015英語(二)

數學教育

070102  02013初等數論  02011復變函數  02014微分幾何  00015英語(二)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3數學物理方法  03218中學物理實驗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化學教育學

070302  02056儀器分析  00413現代教育技  02059化學教育學

音樂教育

050408  00733音樂分析與創作  00735音樂教育學  00732簡明配器法  07976音樂欣賞(二)

美術教育

050410  00745中國畫論  00742美術技法理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體育教育

040302  00503體育教育學

應用電子技術

08073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5694制冷技術與控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58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

00015英語(二)

06541現代通信技術

英語翻譯

050134  05350中級英語筆譯  05384科技英語翻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355商務英語翻譯  05351高級英語筆譯

汽車服務工程

082232  06904汽車保險與理賠  04444汽車鑒定與評估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447汽車維修工程  04946汽車發電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制藥科學與工程

081204  03031藥物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9藥劑學  03026藥理學(二)  07781藥事管理(一)

藥學

10080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義務教育

040125  09338課程設計與評價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9288義務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概論  09290初中語文學科基礎

第8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關鍵詞:護理本科;課程體系;人文修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241-02

為適應新形勢社會對高等護理人才需求的趨勢及護理學生從業要求的廣泛背景,高等護理教育應當強調學生具有多維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結構,注重護理學生人文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當今社會對護理人才的素質要求突出表現在人文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等方面,近幾年,護理高等教育也將以此作為教育的重點。因此,研究與探討高等護理本科教育課程體系的建立和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問題是我國高等護理教育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它決定護理教育的根本方向,決定著護理人才培養的質量,決定著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進而也決定我國護理本科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一、課程體系改革的意義

課程體系是學科專業教學計劃的主要部分,研究制訂科學的并富有護理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是培養護理專業人才的質量基礎,因此,研究構建護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是護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近些年來,我國護理教育逐漸在課程體系方面進行了較多的研究與改革,突出的表現在課程設置理念發生了轉變,如從過分強調學科的獨立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向如何培養護士執業能力所需要的知識結構轉變。它們分別是:進行護理工作需要的醫學基礎知識;完成護理任務所需要運用的護理知識;各類常見疾病基礎護理技能,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健康評估,護理程序及護理專業技術,健康教育以及適量的中醫護理基礎知識和技能及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包括:法律法規與護理管理、護理倫理、人際溝通知識。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應考慮給予學生獨立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進行學習的機會,在課程設置時要調整好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比例。

二、課程體系的構建

基于新形勢及護士考試大綱的新變化,我們提出了以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為核心,構建“厚基礎,強能力,寬口徑,顯人文”的高等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厚基礎”,即專業基礎厚實,護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即注重學生對醫學知識原理護理活動中的運用性;“強能力”,即護理專業操作技能好,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強,注重培養護理學生在完成護理工作及護理任務中的能力;“寬口徑”,即專業方向口徑寬,強調學生具有多維的知識學科和技能結構,同時能適應臨床護理相關學科的需要;“顯人文”,即突顯人文修養,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與患者進行溝通,滿足患者心理需求以及在一個醫療團隊中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將高等護理學生人文修養和創新培養貫穿于護理本科教育的全過程,形成護理學生人文修養與創新培養新模式。我們在課程設置上主要突出三個特點;一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培養學生的護理核心能力。三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通過“拆分課程”、“優化重組課程”、“基于網絡的教學”等做法逐步實現“小課程大容量”的思想。

1.轉變高等護理教育理念。利用和開發臨床護理教育資源與技術,精選護理專業知識課程內容,加強會意性(潛在性)知識培訓,形成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完善的人格結構和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

2.運用系統思維,構建體現現代醫學衛生服務模式、以人為中心、以護理為主線的新型高等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削減部分基礎課的課時,堅持以“必須、夠用”為原則;滿足臨床用人和學生成長的要求,滿足護士執業考試大綱的要求。達到貼近專業、貼近職業、貼近崗位的目標。增設《護理學專業導論與護士人文修養》、《社區護理》、《心理護理》、《醫患溝通》、《健康教育》和《護理科研》等課程,使課程結構突出護理特色。另外,增強各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把基礎醫學相關學科的內容有選擇地組合到一至二門綜合課程中,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專業概念。并適當增加選修課的比例,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擴大多科學知識面。

3.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重組和優化教育要素(教師、學生、課程、教學、評價),加強護理學生人文社會科學修養的培養。現代醫學模式已經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護理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著眼于人體的身理和心理整體護理,并強調心理、社會層面的護理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護士的人文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地位也日顯重要。如何增加護理專業人文社會學科的課時數,或是將人文社會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養融入到各專業學科的教學中,除了加大人文社會學科課程的比例,還需要在課程設置改革中進行研究和充分論證。

4.增加實踐課比例,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課課時,對理論和實踐比例作出科學合理的安排是護理本科教育的核心。構建以行業主導、學校與醫院共育人才的“校院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即根據護理崗位專業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按照我們提出的“強能力”的思路,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實踐課程體系。“強能力”不僅是讓護理專業技能強,注重培養護理學生在完成護理工作及護理任務中的能力,還表現在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和學會交流的能力,采取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在第一年級參加臨床基礎護理工作突出護理臨床技能訓練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與新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緊密結合,以培養的護理學生是否具備護士執業所必須的護理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為標準的教育理念和“以人為中心”、“人文關懷”的護理理念,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在原計劃基礎上增加實驗、見習時間,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聯系,并使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和社區等實踐。

5.課程設置的模塊。課程模塊包括公共基礎、醫學基礎、專業基礎、護理專業、人文社會科學等五大模塊組成。在課程模塊中突出護理專業特色,注重培養護理學生的綜合知識向綜合能力轉變,更多的應用綜合性、跨學科的護理課程和以能力為基礎的護理專業實踐課程,課程體系的結構與安排不斷減少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的比重,增加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課程的比重,增加實踐,并使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和社區護理等實踐,選修課的比重將加大。(見下表)

護理專業本科課程模塊主要課程設置

第9篇:護理教育導論范文

【關鍵詞】多元化護理 角色 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81-02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強,對護理的觀念不斷更新,護理工作將被賦予新的內涵,護理職能將發生轉變。護士角色將向多元化發展,除了以往承擔的如直接提供護理者、教育者等角色外,還應該是患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多元文化護理的實施者。這就啟示護理教育要盡快調整課程設置,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以適應新形勢下護理發展的多元化。

科研能力的培養護理科研是促進護理學科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護理人員業務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專業迫切需要思維敏捷、科研能力強的現代護理人才,以不斷地創新發展現有理論和護理技能,使更好地發揮其指導護理實踐的作用。然而,目前在臨床護理隊伍中,仍然存在著科研意識差、科研能力不足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期間沒有經過較為系統的科研知識學習,畢業后又缺乏專人指導,因而,先天的科研意識淡漠加上后天的科研機制缺陷,導致整個護理隊伍科研能力較差。所以,充分利用高等學校的人力物力資源,讓護生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在校期間就得到培養和鍛煉,已成為護理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

多元文化的滲透護理的對象不再局限于國人,而是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他們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了護患雙方在健康與生命、尊重與褻瀆等觀念上的差異,若不引起重視,將會導致護患關系的不和諧,甚至引發醫療糾紛。因此,護理教育者應從思維和行動上完成從一元到多元的轉換,通過增設多元文化課程,如護理社會學、民俗學等課程,使學生形成多元文化價值觀、態度和行為,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們的歷史背景、生活方式、世俗信仰等文化背景,以適應護理工作的社會性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院患者的護理需求在內容和形式上發生了較大變化,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的護理需求,因此要求護理工作不能只從自身工作模式出發,而應從患者的需要出發,針對不同患者、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用心感受、發現、重視患者的個性需要,提供細節護理,滿足患者的個性需求。通過護理實踐日益感受到重視細節護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患糾紛,為患者提供規范化護理之外的感動服務和驚喜服務,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開展個性化護理、多樣化護理和全程護理,使患者的治療、護理、生活、學習、休息被充分關懷照顧。

護理人員的多重角色具體分析如下:

1 護理工作者的角色

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通過運用護理程序和護理操作的基本過程,根據不同的患者,承擔著為患者康復所需要的護理工作。通過與患者親切交談、細致觀察和護理查體等方法,估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態,從而明確護理診斷,確定護理目標和制定護理措施,付諸行動并予以反饋 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 。這也是一名護理人員最重要的角色。

2 協調者的角色

護士作為衛生保健隊伍中的成員,不僅要和護理專業人員一起工作,還要和其他衛生保健人員一起工作,以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在工作過程中,為減少分歧和爭議,協調工作是必要的。護士處理好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將給患者提供更為系統和便捷的醫療護理服務,直接或間接地為患者帶來利益。

3 管理者的角色

新形式下的護士,不但要著眼于解除患者的痛苦,而且在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中承擔了組織管理的角色。在患者的心目中,護士是他們所認為的護理權威,護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患者的行為和活動。因此,護士利用患者對自己的職業信任,影響患者和他的家庭,使之建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從而達到期望的護理目標。同時,每名護士每日為解決護理個案的問題,必須做計劃、溝通、決策等,因此,也可以說每個護理人員都是護理管理者。這意味著各項護理工作做到有效的組織、協調和溝通,并取得患者的合作,以滿足患者對護理的特殊需要。

4 教師的角色

護士的教師角色一方面體現在要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日常生活的健康知識、疾病的預防和康復知識的宣教。患者大都渴望了解到有關自身疾病的預防、治療等知識,護士有責任滿足患者這一需要。護士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據不同的患者選擇適當的方法和技巧,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護士有責任向下一級護士傳授實踐中的經驗,參與臨床帶教,培養年輕一代護理人才。

5 顧問的角色

護士通過給患者專業知識的支持,使患者對自身的狀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并通過指導使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護士要認真聽取患者及其家屬的傾訴,以善解人意的言行,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的自身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減輕心理壓力,起到顧問的作用。

6 科研的角色

護理程序是建立在科研成果應用的基礎上的,從這個意義上延伸,每個護士都應承擔護理科研的任務。因此,護士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勤于思考、積極鉆研、善于總結,追求新知識,進一步發展現代護理理論,并以此作為護理實踐的科學基礎,然后研究這種理論對護理專業的現實影響。只有從事這樣的科研活動,并將科研成果在實踐中進行應用,護理學科才能不斷提高和發展。

當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護理職能由單純的護理病人拓展到預防、保健、康復領域;由單一疾病護理轉為生物―心理―社會全方位護理;由面向醫院個體病人轉向社會群體。護理實踐日趨社會化,護理職能也隨之擴展,護士角色由單一變為更綜合更多元化。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中不僅承擔著服務者的角色、更重要是承擔著教育者、心理衛生工、治理者、創造者等角色。探討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中的所擔當的多元化角色并促使其盡快進入角色,是當前非常重要而緊迫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呂姿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120秒男女动态视频免费|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800av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 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在线观看| 美女被爆羞羞网站在免费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印度爱经hd在线观看| z0z0z0另类极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另类第一页| 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国语|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 别揉我奶头~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jizz日本免费|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好吊妞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www.人人干|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 全彩本子里番调教仆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播放|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xxxx性开放xxxx|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