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超聲醫學專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根據教學對象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大多進入各個臨床崗位工作,超聲檢查技術是臨床工作非常重要的影像學診療方法之一,如何準確恰當地使用該技術手段是學習的關鍵點,也是本課程教學的目標和重點。作為一名臨床醫師,為確保超聲檢查順利進行,應當熟悉超聲檢查前的準備方法,并能明確、清晰地告知患者,如膽道系統的檢查需要空腹,女性生殖系統的檢查需要充盈膀胱等,這樣才能確保超聲檢查能及時、準確地完成[2]。故患者檢查前的準備工作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超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其次每一種影像學檢查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疾病適應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讓學生清楚知道超聲檢查的適應證和選擇原則。另外,對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講,超聲診斷具體疾病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超聲診斷價值的講解上,避免過多講解超聲圖像細節的辨認方法,這也是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而使授課內容有所側重,可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關鍵詞] 課程設置 調查分析 崗位素質
為了更好地促進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高專臨床醫學人才,我系進行了高專臨床醫學專業開設相有關課程的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原因,依據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的特點,以培養高層次的??婆R床醫學人才為目標,對高專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提出改革意見和建議。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廣西31家縣、鄉鎮基層醫療單位,其中縣級醫院6家,鄉鎮衛生院23家,社區醫療報務中心3家。
2.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問卷由調查者自行設計,調查內容共6項,包括中醫學、中藥學、臨床專業課程、臨床相關專業課程、臨床操作技能課程、臨床基礎課程、公共基礎課;評分等級分為增多、維持、減少。調查者親自發放問卷,負責解釋,共發放問卷31份,當場回收31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結果
6項調查內容中,有60%的基層醫療用人單位認為應該增加臨床操作技能課程,有58%的基層醫療用人單位認為應該增加臨床相關專業課程(如影像診斷、超聲診斷等),而有51%的基層醫療用人單位認為應該減少中藥學和中醫學(見表1)。
三、討論與分析
醫學??平逃目傮w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德才兼備的、畢業后主要從事農村及基層衛生工作的應用型高級醫學專科人才。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則是培養農村基層醫療衛生結構需要的、實踐能力較強的、醫療預防保健相結合的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醫師的后備人才。
1.廣西柳州市及周邊地區的縣鄉鎮衛生醫療單位由于地處偏遠,醫療人員相對較少,往往要求臨床醫生能“一專多能”,除能夠熟練應用臨床知識診斷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又能夠具備超聲診斷、影像診斷技術等能力。因此,在高專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上,應優先考慮到這一要求。
2.中醫中藥學是一門較為深奧的學科,需要有深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在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中,中醫、中藥學只占到2.7%左右,而且臨床專業學生只是單純在學校進行中醫、中藥學基礎課程學習,缺乏中醫傳統理論基礎學習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不能很好服務于基層,所以大多數基層醫療用人單位認為應該減少中醫、中藥學課程。
四、高專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意見和建議
高專醫學教育所培養出的人才知識結構要以滿足崗位技能需求為目標。趙子明通過對130所院校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進行調查后,也提出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要以社會需要為依據,以促進醫學人才素質提高為指導思想,以對醫學人才結構的要求來調整課程結構為目的,以構建全面體現高等教育價值觀的專業課程體系為目標,以縱向深入和橫向寬廣為原則。
1.設置臨床醫學專業課程的原則:科學性、目標性、層次性、創新性
科學性是指高專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要經過市場的調查,與助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要求相一致,不能盲目隨意設置。
目標性是指高專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應以強化培養人才目標為原則。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既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又注重擴大學生的視野,刪除老化、重復的教學內容,代之以寬基礎、新成就、新技術相結合的知識體系,使課程體系成為實現培養目標的起點和手段。
層次性不僅是指臨床專業課,也指其他醫學類及人文社科類課程要有層次,在安排上應該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應該優先選擇對學生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知識和培養和臨床思維判斷有所幫助的,同時哪些課程先上,哪些課程后上,要達到什么目的,這些在課程設置改革中都要有所考慮和安排。
創新性是指課程體系在設置時要突破原有的舊的思維模式,體現出當今社會對高專醫學人才的要求,課程內容中要加入新的學科信息,要具有前沿性、體現出醫學發展的主要特征。
2.設置醫學專業課程的具體措施
(1)重新設置課程體系,調整課程設置時間,優化課程體系
我們現在運行的高等臨床教育培養體系大多數還是20世紀80年代根據醫學教育體系建立的,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要求,所以有必要重新制定教學計劃,同時合理劃分公共基礎必修課,專業必修課,限選課和任選課在總學時中的比例,構建融合,有機聯系,密切配合的課程體系。
(2)對課程進行整合協調、精簡
由于臨床課程之間的相關性,難免會出現臨床課程內容重復,凡幾門臨床課程中重復講述的病癥,一門課精講,其他幾門以講解方法為主,臨床經驗為主。
(3)合理壓縮必修課時數,適度增設選修課程
我們以前都是重視醫學基礎課,相應的臨床醫學專業知識就會減少,根據現在臨床醫學人培養的需要,應適當減少醫學基礎課的課時以“夠用為度”,同時可增加當前基層醫療單位所需技術課程。
(4)加重實踐課比例,加強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
我們要培養的高專臨床醫學人才是高級的應用型人才,臨床操作能力是高專臨床醫學學生必備的技能,但也一向是其比較薄弱的環節,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加重實踐課比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應讓學生早接觸臨床,多接觸臨床。
(5)適當增加人文課程的比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臨床醫生的要求也不僅僅是以前單純的看病吃藥,而是更多是要求醫療保健,心理健康咨詢等全方位的醫療診斷,此外,通過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可以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讓學生真正地熱愛臨床醫學事業。
總之,高專臨床醫學所設置的課程,要能適應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的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以保證學生目前和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曉紅.關于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考.職教論壇,2004,(08下).
這次,GE將創新的“煊光”成像系統構架平臺作為Voluson10的圖像成像基礎,令四維圖像栩栩如生,更好地助力精準診斷。卓越的圖像品質、自動化測量工具以及豐富的容積技術,使得Voluson10能夠為早、中孕期超聲檢查、胎兒心臟評估及婦科疾病診斷等臨床檢查需求提供了解決方案。同時,內置的數據推送系統可以把報告第一時間發送給臨床醫生和患者,有望極大優化超聲醫生的工作流程和診斷效率,提高診療效果。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謝紅寧以及北京安貞醫院教授何怡華在贊嘆科技助力醫學發展之余,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借助日益更新的超聲技術,產前超聲篩查如何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和社會。
供需矛盾,超聲人才短缺
日前,謝紅寧被任命為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她看來,超聲技術的發展雖然為醫學提供了更大助力,但對于超聲專業領域來說,產前超聲醫師的人才匱乏才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超聲檢查對于胎兒是無可替代的、最無創的影像檢查技術。由于其能夠重復性使用、相對價廉的收費被社會廣泛接受,然而,合格的產前超聲醫師的培養卻遠遠趕不上社會對該項人才的需求。
“造成這種矛盾最重要的原因是醫學生的教學課程以及影像醫學專業醫師培訓中沒有專門針對產前超聲醫師的規范化培訓體系。”
在謝紅寧看來,超聲醫學應該作為二級學科在醫學院校開設獨立課程,但是目前我國僅有首都醫科大學開設了超聲醫學系。
由于缺乏系統的在校超聲醫學教育,超聲醫學人才的培養只能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來完成。謝紅寧表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應該專門列出超聲醫學的專項培訓,尤其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培養產前超聲篩查和診斷的醫生。
給予更廣闊的視角
何怡華談到,產篩僅僅是胎兒醫學乃至母胎醫學的基礎,在關注出生缺陷診斷的同時,還要通過多學科協作加強“胎兒心臟病患者管理”?!熬吞盒呐K病患者來說,合理的管理是分幾個層面的,不僅要產篩,發現問題還要進行先天性畸形心臟病危險分層的診斷;要建立出生后救治路徑,還要加大科研力度,找到有效的預防措施?!焙吴A談到。
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安貞醫院建立了以超聲、婦科、產科、兒科等為核心的多學科協作平臺,并于2013年組建了全國第一家母胎醫學中心,開展產前產后一體化管理。
據悉,產前產后一體化不僅包括產前的多學科協作、綠色通道的建立,同時還包括胎兒出生后的急診救治,是對相關醫療資源的整合管理。
現在,何怡華及其團隊瞄準了預防醫學,準備發力。
超聲診斷學是醫學影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超聲診斷具有方便、經濟、無創和可重復等優勢,日益受到醫學界重視,其臨床應用范圍日益廣泛。因此,提高超聲診斷教學水平,無論對醫學影像專業還是臨床專業的學生都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超聲診斷學是聲學、醫學和電子工程技術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知識面廣, 概念、原理多而復雜,所以教學中難點較多[1]。結合超聲診斷學的特點,筆者認為要搞好超聲診斷教學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改進教學方法
超聲診斷是用探頭掃查不同部位組織器官獲得斷層圖像,即聲像圖,繼而應用相關醫學基礎和臨床知識對其進行觀察分析,從而作出疾病診斷。因此超聲診斷學是一門形態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通過大量的超聲圖像給學生以深刻的感性認識,才能使之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過的理論知識。顯然,以往所用傳統的純理論式教學方法,即依靠授課老師以板書、繪圖等來表達,既抽象難懂又枯燥無味,難以取得理想效果。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日益完善,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要注重運用多媒體技術,因為它能以豐富的聲像圖、動畫效果及聲音等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簡單化,從而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難點及抽象內容。比如什么是強回聲、低回聲或無回聲,什么是聲影或“彗星尾”征等,傳統教學方法難以清楚表達,而多媒體技術卻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當然,在超聲診斷教學中,也不能單純使用多媒體教學,還要根據授課內容,采取其他教學方法或與多媒體手段相結合,優勢互補。
2 注重基礎知識教學
2.1 醫學專業基礎:聲像圖是以解剖形態學為基礎,根據各種組織結構間的聲阻抗差異用明暗之間的不同灰度來反映回聲有無和強弱,從而分辨解剖結構的層次,顯示臟器和病變的形態輪廓和大小及某結構的物理性質。一幅聲像圖只是組織器官的一個斷層或切面圖像,若改變探頭位置或方向即可獲得任意不同的圖像。因此,在超聲診斷教學中,必須重視人體解剖知識教學,使學生扎實掌握正常人體的解剖,尤其是斷層解剖,并且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在講授先天性心臟病的超聲診斷時,必須首先讓學生掌握正常心臟的胚胎發育和解剖。只有在掌握了正常心臟各房室腔結構、房室瓣膜特點、大血管位置關系及正常冠狀動脈起源等基礎之上,才能學好正常心臟的掃查方法和圖像識別,繼而學習各種先心病的超聲診斷和分型等。聲像圖不同回聲的形成,與不同器官和病變的組織結構密切相關。例如,液性結構為無回聲,實質性結構呈強弱不等的各種回聲;均質性實質結構為均勻的低回聲或等回聲,非均質性結構為混合性回聲;鈣化或含氣性結構則呈強回聲且后方伴有聲影。所以,要學好超聲診斷還必須扎實掌握不同器官的正常組織學和不同疾病的病理變化特點。隨著超聲醫學的迅猛發展,目前的超聲影像學已不再局限于反映人體的解剖和組織病理改變,還可用于活體器官(心、血管、腎等)的功能研究,近年來新型微泡造影劑的逐步應用更使得超聲進入了分子影像學領域。故要學好當代超聲診斷學,除了有扎實的解剖學、組織學基礎外,還必須掌握生理、病理生理、生化、甚至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因此,必須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醫學專業基礎知識,而且要能把這些知識與聲像圖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大腦中建立起正確的器官立體結構和相互之間的毗鄰關系及組織學、病理變化特征等,從而達到真正理解、掌握的目的。
2.2 理工基礎(聲學、電子工程和計算機):超聲檢查是利用超聲診斷儀發射的超聲波來掃查人體、診斷疾病的。而且目前我國的超聲診斷醫生與放射影像科或國外超聲診斷不同,沒有技術員和診斷醫師之分,儀器操作和診斷要一人完成。因此要提高超聲診斷教學效果,就必須加強相關理工基礎教學,使學生掌握超聲波的聲學知識、超聲成像的基本原理及超聲設備的構成、性能及操作技術等。只有這樣,學生將來在進行超聲檢查時,才能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掃查方法并隨時調節儀器,獲得滿意的聲像圖,同時也才能學會識別和避免超聲檢查過程中的偽像,如多次反射或旁瓣效應所致的假界面等。近年來超聲設備的發展空前迅猛,而這與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發展息息相關。另外,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超聲圖像存檔及傳輸系統(PACS)、圖文工作站等在國內醫院正逐步廣泛應用。要充分利用這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還必須使學生具備扎實的計算機基礎。
3 鍛煉過硬的臨床操作技能
超聲診斷學與其他影像診斷方法最大的區別在于超聲診斷除了理論上掌握其診斷方法之外,還要掌握操作手法[1],熟練調節儀器,而且其經驗依賴性較大。因此,必須重視臨床見習和實習課教學,鍛煉學生過硬的臨床操作技能。要使學生熟練掌握如何掃查出并盡可能清楚地顯示具體病灶及其圖像特征的技能,包括儀器條件的選擇、病人、探頭放置部位、掃查方法及切面等。只有首先獲得了理想的聲像圖,才能進一步對其進行分析判斷,最終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臨床操作技能光靠傳統的見習方法即由帶教老師示范和講解,學生重點觀摩是無法掌握的,必須要求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多動手操作,刻苦鍛煉,才能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水平。
4 注重培養臨床思維能力
超聲診斷是通過對聲像圖進行觀察分析,從而作出疾病診斷。怎樣才能對錯綜復雜的圖像進行正確分析并診斷疾病,顯然,除了掌握人體解剖學、組織學等醫學基礎及超聲成像基礎外,還必須掌握內、外、婦、兒等臨床相關學科的知識,具備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其他醫學影像技術一樣,超聲診斷的臨床思維特點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導,并結合各種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醫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也就是以形象的觀察為基礎,經過概括后形成解剖和病理的概念,再結合臨床資料分析判斷,推測出某種圖像是屬于哪些疾病的可能性[2]。在超聲診斷過程中,一定不能單純地“看圖論病”。因為可能有一些圖像病變表現典型,易于判斷,但也會有一些圖像病變不典型或存在“異圖同病”,或不同病變可有相同圖像即“同圖異病”。例如,不同程度和病期的高血壓性心臟病,其超聲表現類型也不同:在外周阻力明顯增高而心輸出量相對低又無心衰時,主要表現為左心室壁向心性肥厚,即呈肥厚型;而心輸出量相對高或反復心衰的患者,左室壁可表現為離心性肥厚或變薄,心室腔擴大,即擴張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時,可出現缺血或梗死區室壁運動異常,即為缺血型。因此,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以便在超聲檢查時能夠結合有關臨床資料,綜合分析判斷。
5 及時講授超聲新技術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等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各種新型超聲診斷儀不斷推出,超聲新技術、新知識層出不窮。目前超聲成像技術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例如:實時三維成像技術已逐步進入臨床實用階段,多普勒及其衍生的新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超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價值,新型微泡造影劑及其與諧波成像技術的結合,使超聲對人體器官組織如心、肝、腎等血流灌注和疾病的研究有了顯著提高。作為剛剛進入超聲影像領域的學生,除了必須掌握超聲基礎知識和常見病多發?。òǜ共俊⑿呐K、婦產科等疾?。┑某曉\斷技術外,還要及時了解和掌握超聲醫學發展的新動態、新技術。這樣,掌握更全面、更新的專業知識,既可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又能為今后從事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因此,超聲診斷學的教學內容必須不斷更新和調整,應該及時向學生適當講授新知識、新技術。
參考文獻:
[1] 鐘秋紅. 超聲診斷學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5,27(5):749.
[關鍵詞]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聲
[中圖分類號] R714.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2-0084-03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pplication value
JIANG Qian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Central Hospital of Yongzhou in Hunan Province, Yongzhou 4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ethods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3 in our hospital, prenatal ultrasound detected 100 cases of abnormal fetal congenital heart as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 Results One hundred cases of prenatal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excluding joint deformity) fetuses, single atrium, single ventricle 7 cases, accounted for 7%; tetralogy of fallot 16 cases, accounted for 16%;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8 cases, accounted for 8%(included one case the mother ha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reproductive history, 40 weeks pregnant, postpartum review was complete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the fetus abortion parental consent);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21 cases, accounted for 21%; room septal defect in 13 cases, accounted for 13%; aortic stenosis in 10 cases, accounted for 10%; pulmonary stenosis in 14 cases, accounted for 14%; tricuspid stenosis in 5 cases, accounted for 5%. Ebstein 6 cases, accounted for 6%. Combined cleft lip and palate in 6 cases, 2 cases of spina bifida, diaphragmatic hernia five cases, multi-fingered polydactyly four cases, and refer two cases. Conclusio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etu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Ultrasound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較常見的胎兒畸形,是新生兒及兒童期的主要死亡原因[1]。隨著超聲儀器的不斷改進,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超聲診斷水平不斷提高,因此,應用彩色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為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最主要手段。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產前超聲檢出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100例作為觀察對象,孕婦年齡最小20歲,最大42歲, 胎兒孕周最小17周,最大39周。其中初產婦61例,經產婦39例。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西門子S-2000彩色超聲儀,確定胎心位置,轉動探頭選取各種胎心常用心臟切面:胸骨旁四腔切面、心室短軸切面、雙房切面及主動脈五腔切面等,尤以四腔切面為主要觀測切面。觀察心胸比例、心臟各腔室大小、房室間隔、各瓣膜形態及結構、大動脈發育情況及位置關系,應用多普勒血流顯像觀察大動脈、各房室內血流情況,了解有無異常血流。
2結果
100例產前診斷的先天性心臟畸形(除外聯合畸形)的胎兒中,單心房、單心室7例,占7%;法洛四聯癥(圖1)16例,占16%;心內膜墊缺損8例,占8%(其中1例母親有先心病生育史,孕40周,產后復查為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經胎兒父母同意引產); 室間隔缺損21例,占21%;房間隔缺損13例,占13%;主動脈狹窄10例,占10%;肺動脈狹窄14例,占14%;三尖瓣閉鎖5例,占5%。三尖瓣下移6例,占6%。合并唇腭裂6例,脊柱裂2例,膈疝5例,多指多趾4例,并指2例。見表1。
表1 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孕周、超聲診斷與產后證實
注:*6例室間隔缺損于孕33~36周提前終止妊娠
圖1 胎兒法洛四聯癥
3討論
先天性心臟病占我國新生兒發病率的8‰~12‰,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損失。目前彩超已經廣泛應用于產前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診斷,對于孕婦有先心病史、糖尿病、妊娠早期接觸致畸因素、胎兒發育遲緩、胎兒心律失常、羊水過多或過少等均應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2]。超聲檢查可較為直觀地清晰顯示心臟各腔室、瓣膜、間隔以及心臟大血管結構及其活動情況,對于先天性心臟畸形及較復雜CHD的診斷均具有重要意義。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受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藥物影響、膠原組織病變、高齡等多種誘因影響,孕16周后,常規超聲檢查時應對胎兒心血管系統作全面檢查,以早期發現較大的畸形[3]。因CHD種類較多,受心臟結構較為復雜、胎兒在母體內多變、心率較快及透聲窗有限等因素的影響,胎兒CHD的診斷較為困難,因此超聲檢查的時機選擇較為重要。筆者認為,孕20~26周胎兒心臟已發育較為完善,骨骼遮擋較少,胎位較易調整,圖像顯示較為清晰,該時期進行產前超聲檢查可提高CHD的診斷準確性[4]。
本組以胎兒四腔心為基本切面,檢出心臟畸形包括完全型心內膜墊缺損1例,單心房、單心室7例,室間隔缺損2例,三尖瓣閉鎖2例;聯合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為基本切面檢出的心臟畸形包括法洛氏四聯癥13例,室間隔缺損12例,房間隔缺損13例,肺動脈瓣狹窄14例;再加聯合五腔心、三血管氣管、主動脈弓、動脈導管弓切面,檢出畸形包括室間隔缺損9例,法洛氏三聯癥3例。其中21例室間隔缺損(VSD)占全部心臟畸形的21%,與文獻報道的25%~30%基本一致[5]。單純胎兒室間隔缺損的聲像圖為胎兒心臟左室與右室比1∶1,左心長軸或四腔心切面見室間隔局部回聲失落,殘端明顯。所以左室長軸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在胎兒室間隔缺損診斷中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為胎兒室間隔缺損診斷必不可少的兩個切面。診斷室間隔缺損時應注意檢查右室流出道狹窄、異常的血流起始部位和起始速度,本組診斷21例室間隔缺損其異常血流起始于右室流出道的最狹窄部位,并且流出的速度加快。正常情況下,胎兒房間隔卵圓孔瓣開放,房水平可見血液從右向左分流[6-8]。本組共診斷胎兒房間隔缺損21例,產后證實19例,缺損約8~12cm,2例房間隔缺損直徑約6~7cm .16例法洛四聯癥(圖1)的超聲表現為左室長軸及四腔心切面,可見室間隔缺損、主動脈擴張及騎跨于缺損的室間隔上,有肺動脈狹窄,但由于兩心室共用共同的主動脈,兩心室大小仍保持相等。本研究中漏診1例,產前超聲顯示胎兒心臟未見異常,出生后復查1例確診為法洛四聯癥。胎兒時期右心系統占優勢、四腔心切面不易顯示較高位置的室間隔缺損.實際操作中要多切面系統檢查[9-11]。5例三尖瓣閉鎖的超聲表現為四腔不對稱,右心室發育不良,三尖瓣會出現較厚的回聲增強纖維光帶,室間隔上部有3~5mm的回聲中斷區,舒張期血通過二尖瓣口進入左心室,三尖瓣口無血流信號[12]。
綜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具有早期診斷、定位、早期治療的優勢,但由于先天性心臟病常合并多種其他畸形,病因、病理及病變類型較為復雜,使其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出現復雜的表現,因此臨床應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體征及其他輔助檢查確定診斷。
[參考文獻]
[1] 賴少光. 彩超檢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分析[J]. 亞太傳統醫藥,2010,6 (3):96-97.
[2] 趙冰偉. 彩超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產前超聲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 2(l4):57-58.
[3] 于 瀟.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診斷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8-39.
[4] 吳靜,張曉紅.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9):252-253.
[5] 董嬌樓,趙亞麗,周策勛,等. 彩色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產前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0,21(6):436-437.
[6] 臧玲,吳瑛,林琪,等. 超聲檢查胎兒心臟畸形漏診原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0):1417-1419.
[7] 張長軍. 超聲在胎兒室間隔缺損中的診斷價值[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7):237-238.
[8] 林花. 超聲心動圖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J]. 中國社區醫師,2013,15(7):229-230.
[9] 董蘭. 彩超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價值[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4):487.
[10] 何建玲,蔣鼎,羅婷婷,等. 胎兒畸形的超聲診斷分析[J]. 當代醫學,2010,16(4):65.
[11] 聶婭,黃惠甜,李秦莉,等. 產前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J]. 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2):3454-3456.
關鍵詞 超聲檢查 人員現狀 調查 對策
調查對象與內容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慶陽市所屬的七縣一區140所醫院從事超聲工作的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不包括計生站、私立醫院及企業所屬醫院)。這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93份,收回問卷193份。調查內容包括工作單位、姓名、性別、年齡、參加工作時間、職稱、學歷、畢業學校及專業、從事超聲工作時間、超聲進修學習情況以及從業形式等。
現狀與思考
年齡、性別結構:據統計,目前共有193人,男48人(24.9%),男女性別為1:3.02,男性偏少。從年齡分布情況來看,年齡20~54歲,平均36.56歲。由此可見,超聲隊伍人員年齡結構基本呈正態分布,40歲以下146人,大部分人員比較年輕,精力充沛,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較大的發展潛力,而且這部分人員具有較高的學歷,這對今后超聲隊伍的建立和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但中老年學術帶頭人相對缺乏,不利于超聲隊伍的梯隊建設。
學歷、職稱結構:超聲人員學歷偏低、職稱結構不合理,高級1人,中級83人,初級以下49人;大專82人(42.6%),本科30人(15.5%),中專81人(41.9%)。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的大專學歷要求相差甚遠,而且在現有的人員比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是經過自學考試或參加電大學習等“短平快”的方式獲得學歷, 缺乏扎實的影像專業知識及臨床知識教育,知識面狹窄,專業功底較差,反映在職稱晉升方面進展緩慢,高職稱人員比例更低,診斷水平很難保證。
工齡、從業時間情況:結果表明,大多數工齡較短,從事超聲工作時間更短,工齡及從事超聲工作時間越短人數越多,工齡及從事超聲工作時間越長人數越少[1]。有相當一部分人員由于工齡和從事超聲工作時間短,臨床經驗不足,專業知識積淀較少,資深超聲人員相對較少,不能有效地開展技術指導,隊伍建設困難較大。見表1。
專業結構、隊伍構成及進修培訓情況:影像及臨床醫學專業占45.1%,其他專業人員卻超過50%。并且超聲隊伍人員構成比較復雜。一部分是來自臨床的兼職醫師,一部分是新培養的青年醫師,還有一部分是從其他崗位轉換系列經過短期培訓的新手。從進修層次來看普遍較低,一般是市級醫院的人員到省級醫院學習,縣級醫院到市級學習,鄉鎮級醫院的人員到縣級醫院進修學習。
數量分布、從業情況:專職人員有96人(49.7%);兼職人員有97人(50.3%)。一般是市、縣、區級綜合醫院為專職,鄉鎮級醫院幾乎為兼職,且專業人員嚴重缺乏。在絕大多數鄉鎮醫院,通常是一名超聲人員,且身兼幾職。有的鄉鎮醫院因為缺乏人手而無法開展工作,給患者診治造成極大困難。
對策與建議
加強領導,完善機構,強化協作:建議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超聲檢查的重要性,積極倡導,聯合市內各級各類醫院超聲工作人員,成立慶陽市超聲協會,定期組織活動,擴大學術交流,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增進會員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取長補短,共謀發展搭建平臺,以提高超聲隊伍人員的整體素質。
嚴格準入制,實行考核淘汰制度,清除不合格的超聲人員,從源頭上提高超聲隊伍人員的整體素質。定期對超聲人員組織考核,確定考核標準,對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對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取得學歷證書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者,應予以淘汰。
加大進修培訓力度,提高超聲人員素質:一是要以超聲協會為依托,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及本市超聲界骨干人員,舉辦不同形式的培訓班、進修班、普及班、提高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定期安排人員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會、研討會、學術年會、專題論壇等學術會議[2]。二是要進一步支持、鼓勵超聲工作者到省內外著名醫院或科研機構進修學習,延長進修期限,提高進修層次,擴大進修范圍。三是要強化在職培訓,補充完善業務知識。以掌握尖端的學術動態,提高自身學術水平。盡量彌補專業不對口而造成的先天性不足,減少漏診和誤診現象。
發揮業務骨干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專業梯隊建設:各級醫院要做好業務骨干的選拔工作,加強制度建設、落實相關待遇、提高人員素質、發揮梯隊作用,達到城鄉互動,揚長補短,以強帶弱,整體提升超聲隊伍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同時要實行目標責任制,讓業務骨干和年輕醫師簽訂協議,要求骨干人員在年輕醫師的培養上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通過言傳身教,將優秀的作風、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年輕人。青年醫師要在業務骨干的幫助下,虛心學習,潛心鉆研,爭取早日獨擋一面。
增強法律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作為一名超聲醫生,必須懂法、遵法,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條例》、《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3],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行醫,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 夏國園.地(市)級及以下醫院超聲專業醫務人員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中國鄉村醫藥,2001,8(1):56-57.
2 劉望彭.淺談國內超聲醫學的現狀與對策.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04,1(1).
【關鍵詞】 金嗓開音方; 超聲霧化吸入; 慢性喉炎
中圖分類號 R7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9-0069-03
doi:10.14033/ki.cfmr.2015.29.033
慢性喉炎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炎性病變,發作部位主要為喉部黏膜層和聲帶,累及黏膜下層和喉內肌層,往往是由未能有效治療的急性喉炎發展而成的,也可能是由于急性喉炎反復性的發作發展而成[1]。在臨床上,對于慢性喉炎尚未發現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法,并且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2]。本次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慢性喉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90例患者采取金嗓開音方聯合超聲霧化吸入進行治療,并與另外90例進行超聲霧化吸入治療的患者進行對照研究,以探討金嗓開音方聯合霧化吸入治療慢性喉炎的臨床治療效果,為慢性喉炎的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慢性喉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遵循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n=90)和觀察組(n=90)。對照組男46例,女44例;年齡21~45歲,平均(32.17±10.92)歲;病程為2~7個月,平均(3.56±2.78)個月。觀察組男47例,女43例;年齡22~46歲,平均(32.57±10.42)歲;病程為1 ~8個月,平均(3.43±2.67)個月。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與《耳鼻喉科-頭頸外科學》[4]。擬定(1)臨床癥狀:聲音嘶啞,喉部不適感(如刺痛感、燒灼感、異物感、干燥感等),干咳等。喉鏡檢查:聲帶呈粉紅色或深紅色,邊緣增厚變鈍,表面粗糙不平,或前中1/3處有小結或息肉形成,聲帶向中線靠攏時有縫隙,呈閉合不良狀,黏膜表面或可見粘液附著。排除標準:除外白血病、流感、麻疹等其他原因所致聲音嘶啞或咽炎者,合并支氣管炎以及肺炎患者,具有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以及血液系統疾病者,合并艾滋病及腫瘤患者,精神障礙患者,懷疑或明確有酒精及藥物濫用史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超聲霧化吸入治療,使用藥物為氯化鈉、紅霉素以及地塞米松,氯化鈉濃度為0.9%,用量為30 ml;紅霉素15萬U;地塞米松用量為5 mg。以上藥物每天使用1次。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超聲霧化吸入基礎上服用金嗓開音方進行治療。藥方主要由以下藥材組成:熟地黃10 g、山茱萸10 g、石斛10 g、金銀花20 g、蟬衣9 g、加翹9 g、木蝴蝶15 g、前胡9 g、藏青果9 g、苦杏仁(去皮)7 g、胖大海9 g、桔梗12 g、山慈菇9 g。上述方劑每日1劑水煎至300 ml左右,分為早晚2次溫服,均于飯后服用。
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周的治療。治療結束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主要分為治愈、好轉以及無效。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喉部體征消失;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喉部體征明顯緩解;無效:即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喉部體征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現惡化。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其聲帶腫脹、聲音嘶啞以及聲帶充血的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為1分,中度為2分,重度為3分,陰性為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75/9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84/9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治療前后喉部癥狀情況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明顯得到改善,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喉部癥狀情況對比 分
組別 時間 聲帶腫脹 聲音嘶啞 聲帶充血
對照組(n=90) 治療前 2.23±0.35 2.36±0.67 2.20±0.68
治療后 1.94±0.42* 1.90±0.83* 1.54±0.86*
觀察組(n=90) 治療前 2.29±0.70 2.37±0.63 2.24±0.68
治療后 1.12±0.66* 0.98±0.89* 0.98±0.77*
*與治療前對比,P
3 討論
慢性喉炎在中醫學中屬于“痰濁”的范疇,患者臨床表現以聲帶嘶痛、痰多且濁為主。發病機制主要為肺熱內蘊、津液熱灼、痰多堵塞聲門為主[5]。喉部屬于肺系,為聲音門戶,風邪熱度郁積于肺,使肺氣上升,造成喉部干癢;聲音門戶開合不利,導致聲音難以發出,聲音嘶??;津液熱灼,氣阻血瘀,導致聲帶腫脹、充血[6]。金嗓開音方中熟地黃、山茱萸、石斛滋補肺腎,濡潤聲門;金銀花善清熱解毒,配以蟬衣、連翹等可疏風除熱、利咽消腫止痛;山慈姑化痰消腫散結、清熱解毒;木蝴蝶、前胡及杏仁等配伍可清熱解毒及祛痰平喘,輔以胖大海、桔梗利咽開音。上述諸藥配伍可共奏滋腎陰補肺、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利咽開音之功效。配合西藥超聲霧化吸入,可實現標本兼治,整體調護及局部治療,故療效顯著。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西醫內科治療,觀察組患者進行金嗓開音方聯合霧化吸入治療,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吳君.自擬開音方治療喉43例[J].現代中醫藥,2012,32(1):42.
[2]關潔,郝建瑩,王洋,等.自擬利喉開音湯超聲霧化治療慢性喉炎60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9):187,189.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4-115.
[4]田勇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07-210.
[5]郭鳳,廖先利.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喉炎41例臨床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23(2):452-452.
[6]馮善川,王麗麗.自擬清音利喉湯治療慢性喉炎38例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9):411-412.
【關鍵詞】口腔醫學生;實踐教學;實踐操作能力
口腔醫學是一門專業覆蓋面廣,操作內容繁多,動手性極強的臨床學科,在醫療服務行業中主要以臨床操作為主,這就決定了口腔實驗教學是口腔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和主要手段。而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實現由口腔醫學生到口腔醫生的不可替代的最為關鍵的環節[1]。因此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自2004年開辦“口腔醫學”專業十多年以來,在不斷進行摸索改革,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我??谇会t學系研究了多種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方法,做到將基礎理論學習與操作技能鍛煉有機結合。具體方法包括:實驗實訓課的改革、實驗實訓室的開放、口腔醫學技能大賽的舉辦、臨床見習與實習共4個部分,下面筆者就這4個部分進行具體闡述:
1實驗實訓課的改革
在口腔醫學專業教學中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教學構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口腔醫學專業是一個要求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操作技能密切結合的學科,因此我系在實驗實訓課的改革中保證理論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實驗實訓項目和實驗實訓課時,加大實驗實訓課時比例,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實踐操作的項目和時間,還使學到的技術得到及時的練習和強化。同時我們在實訓材料上也進行了改革,例如在《口腔解剖生理學》牙體雕刻實驗實訓課中,學生先通過視頻演示學習石膏牙體雕刻技術,然后再加上老師的進一步示教和分步指導,學生掌握了牙體的解剖形態后,需要自己動手進行石膏牙體的雕刻,為了讓初學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反復練習牙體的雕刻,我們把石膏換成了肥皂,由于肥皂取材方便、質地較軟,還可以回收利用,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習成本,還有利于激發初學者的雕牙興趣,學生經過反復練習有了一定的雕牙技術后,再換回石膏牙的雕刻,這樣學生就會有種得心應手的感覺,在這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
2實驗實訓室的開放
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并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實驗教學不再單純是驗證和鞏固課堂理論知識的手段,而是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2]。借此,我系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革,采取了每周定期在課余時間開放實驗實訓室,并安排教師進行輔導的方法,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在實驗實訓室實踐操作的時間,還緩解了實驗實訓室短時間內集中上課的壓力。
2.1過去學生只有在上實驗實訓課時才能進入實驗實訓室進行操作,按照實驗實訓授課計劃,學生集中在很短的時間段內上實驗實訓課,實驗實訓室設備超負荷運轉,如牙科綜合治療椅、牙科高速手機等,極易造成設備損壞。而大部分時間學生進行理論課學習,實驗實訓室資源閑置,造成資源的浪費。通過每周定期開放實驗實訓室,顯著的提高了實驗實訓室的使用效率。在實驗實訓室里,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往往會出現操作時間不夠,無法完成實驗實訓項目的情況,例如口內的Ⅱ類洞型制備、口修的全口義齒制作等,由于受設備的影響學生又不能帶出實驗實訓室進行制作,往往出現學生為了盡快完成實驗操作而導致實驗作品差強人意。實驗實訓室開放后,學生就可以在課余時間到實驗實訓室完成實驗實訓項目的操作內容,學生還可以在課余時間重復實驗實訓項目的內容,加強練習,提高熟練程度,為以后進入臨床奠定堅實的基礎。
2.2以往有的專業主干課程僅在所學專業理論的學期同時開設,學生在進入實習前往往無法勝任各種臨床實踐操作,因此,在實習前讓學生在開放的實訓室里,互相檢查,將自己的角色融入到醫生和患者中來,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態度積極主動,在這活躍的氣氛下,學生反復進行練習,進一步理解和牢記實訓要點,從而有效提高其操作能力。口腔醫學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有一年的實習期,從學校的實驗室到臨床門診,從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變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因此我們安排學生在臨床實習前進入實驗實訓室進行模擬培訓,安排老師為學生具體講解在臨床操作上應注意的問題,在牙科綜合治療椅上進行一系列的口腔技能訓練,如口內的超聲波潔治術、窩溝封閉術,口修的印模制取、牙體預備等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針對共同出現的問題統一講解,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逐個查找原因,使學生逐漸適應醫生的角色,為進入臨床打下扎實的基礎。
3口腔醫學技能大賽的舉辦
近幾年來,我系為促進學生上實驗實訓課的積極性和提高技能水平,每年的上半年都舉辦口腔醫學技能大賽,針對大一、大二學生學習知識內容的不同,比賽分年級進行,大一比賽內容是石膏牙的雕刻,大二比賽內容是26牙Ⅱ類窩洞制備和11牙上頜中切牙金屬烤瓷全冠牙體預備,同時我系還從口腔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的選手中選拔出2名學生參加當年舉辦的全國口腔技能大賽。對口腔醫學生開展口腔技能大賽,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通過技能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學校師資的教學能力,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去年的7月份,在天津醫學高等??茖W校舉辦的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口腔技能表演賽暨第十三屆“日進杯”全國口腔技能大賽中,我??谇会t學專業2名參賽選手分別獲得全國職業院校口腔技能表演賽牙體制備組個人一等獎、“日進杯”全國口腔醫學技能大賽牙體預備組二等獎、優秀獎,窩洞制備組三等獎、優秀獎;指導教師也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的可喜成績。
4臨床見習與實習
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在這基礎上我系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到口腔醫院進行課間見習,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使學生對于所學理論知識有直觀認識,同時更好地熟悉醫療環境。我校口腔醫學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有一年的實習期,在實習期間,實習學生既是醫生又是學生,因此我系領導和老師定期到實習醫院走訪,加強與學生和實習醫院的溝通,與實習醫院共同制定實習計劃,建立考核機制,不論在哪一個科室,都有出科考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創新能力。去年年底,省教育廳批準我校成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口腔醫學專業現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為了迎合學校發展,我系研究了一系列新的項目建設方案,具體包括:建設校內口腔醫療培訓中心、建設附屬口腔醫院、進行校企合作、設立訂單班培養模式。我們期待這些新的實踐教學方法,會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1]張春慶,劉冰華,韓俊巖.口腔醫學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9-104.
超聲科醫生年終工作總結1
本人于20xx年畢業于臨床醫學專業,后分配到建始縣人民醫院,輪轉一年后定于神經泌尿外科至今。經歷了見習醫師、住院醫師?,F將本人的工作總結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政治立場堅定,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擁護改革開放,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堅持改革、發展和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
在工作中,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勇挑重擔,服從組織分配,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以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和提高業務技能為基礎,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及理論水平,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有關泌尿科理論基礎,同時記錄讀書筆記。聽取專家學者的學術講座。從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能熟練掌握泌尿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技術。
處理本科急診、熟練本科各類小手術及一般中型手術操作。工作中能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為病人提供最溫馨的“人性化服務”,并能換位思考,從病人的角度出發,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處理每一位病人,對患者極端負責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體格檢查,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在最大程度給于患者精心治療,自工作以來,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級及同事的肯定,同時獲得患者及家屬的肯定。注重臨床科研工作,積極科內科研工作,并取得相關成績,總結臨床資料。
工作以來,能以身作則,積極接受上級醫師指導,完成一般患者診治工作。同時進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論知識。當然在工作學習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有時對一些疑難病例還不能很好的進行診斷治療,手術操作方面還待進一步提高,理論知識還待進一步學習。綜上所述,本人從政治表現、業務技術、等方面已經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今后將會努力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各項水平。
超聲科醫生年終工作總結2
醫學超聲是現代醫療工作中一種不可缺少的檢查手段。它為病人診療提供客觀科學依據,在某種意義上能為患者解除了病痛。作為一名超聲科醫生,不但對技術要精益求精,對病人更要全心全意。自從事超聲診斷工作以來,我始終把刻苦學習為患者提供過硬的技術服務本領,作為自已畢生奮斗的目標。
20xx年我在市人民醫院學習進修3個多月,系統學習了超聲檢查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加強了以往比較薄弱的心臟、周圍血管超聲診斷。平時我還通過參加學術會議、閱讀專業書籍,文獻資料等學習,緊跟業務發展的時代步伐。經過不斷學習和臨床積累,對彩超診斷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得到臨床醫生的認同和稱道。
超聲檢查質量對病人很重要。要做好超聲檢查工作,首先是操作手法要符合規范,切面掃查要標準,其次是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最后,要善于對各種病例進行分析和總結,積累經驗。為了給病人提供優質服務,我在注重數量的同時,還注意到檢查的質量,盡量減少誤診率。如每天抽時間檢查工作站超聲報告,發現及記錄報告有否差錯,即時修改和與臨床醫生溝通,效果十分明顯,減少了報告的文字差錯率。為了使科室的工作讓醫生和病人滿意,我注重加強與臨床的聯系,聽取臨床及病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整改。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為了方便病人,超聲科全天24小時輪班,值夜班后不休息,還要連著上到第二天上午12點,值班任務非常繁重,也非常辛苦。但是不論再苦再累,作為一名醫生,在工作的崗位上,自始至終都能很好地堅守住醫生這份神圣職責。因為不論在臨床一線,還是在醫技輔助部門,雖然職責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在工作中不但勇于開拓創新地開展各種超聲檢查新技術,讓病人享受到醫學科學技術進步的實惠,同時享受到優質、高效、貼心的`服務。
20xx年度,在業務上學習和思想政治水平上,我要進一步提高自己。在院長的領導下,配合好主任,努力把超聲科融入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提高超聲技術質量。我將始終如一地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為了我院的發展奉獻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超聲科醫生年終工作總結3
一、診斷思維的培養:3個月的時間,我分別在腹部超聲、介入超聲及門急診超聲學習和交流。帶教的各位恩師孜孜不倦、渴求知識、充實自我的現象打動了我,激發了我不斷上進的決心。華西超聲科濃厚的學術氛圍令我深感“學無止境”,更讓我學會了全面考慮診斷疾病。因此,我特別注重各種資料的積累,學習各高年資醫師獨到的診斷方法,培養自己的診斷悟性,鍛煉自己的診斷能力。
二、各項專業技能的鍛煉:理論聯系實際。進修期間,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結合自身學習,注意在以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報告書寫不規范之處,注意多積累病例,堅持隨訪(積極參加每周病歷討論),目前,我進一步熟悉并掌握了對腹部、淺表器官(乳腺、陰囊、甲狀腺、眼球、肌骨等)、小兒超聲及外周血管常見多發疾病的超聲診斷及操作規范;對超聲造影、彈性成像、介入超聲診斷等新技術有了進一步了解;各項超聲技能得到了充分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