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

第1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關鍵詞】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骨痹;骨痿;中醫內治法

Advances of internal Chinese medical therapy in senile osteoporosis

ZHAO Dong,ZHANG Bo-xin, DAI Qi.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enile osteoporos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orders among the aged and severely threats the health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senior population. Internal 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ation of senile osteoporosis has obtain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our clinic practices. According to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invigorating kidney to strengthen bone, nourishing spleen to benefit energy and promoting circulation to dredge collaterals ar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nd guidance for senile osteoporosis. With improved recognition and detailed clinical study,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nal therapy with Chinese medication of this disease have been applied more broadly. Early prevention and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s are essential steps to slow dow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senile osteoporosis,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senior population.

【Key words】 Senile osteoporosis; Bone rheumatism; Bone fistula; Internal 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ation

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老齡化,“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也逐年升高,嚴重的威脅著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骨質疏松癥 (Osteoporosis syndrome,OP)是骨量減少伴有骨組織微結構破損所致的骨脆性增加,易發生微創性或無創性骨折的系統性骨胳疾病。臨床癥狀多為腰部及四肢的疼痛、畸形、肌肉抽搐等。骨質疏松癥早期癥狀并不明顯,經常被忽視為勞累或體力下降所致,少有系統診治,致使老年人群骨折的危險性顯著增加。

目前骨質疏松癥尚無公認的根治方法,故防大于治。中醫文獻中雖無“骨質疏松癥”病名,但多數學者認為其應歸屬于“骨痿”、“腰痛”、“骨痹”、“虛勞”等范疇。文獻經典中也有大量的相關記載。近年來許多研究者依據古籍經典,結合臨床實踐,對骨質疏松癥的病因病機、辯證分型、治法方藥進行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本文則對近年來收錄于CNKI-CHKD中,有關中醫內治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回顧。

1 中醫內治法對骨質疏松癥病因病機的認識

1.1 腎精虧虛,骨失填充 《素問•上古天真論》日:“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七八,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盵1]《內經》中的這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人體生長發育到衰老的生理過程,也說明了腎精盛衰與人體骨質堅韌程度的密切關系。《素問•六節藏象論》:“腎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充在骨”,又“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生……髓強則骨強”[1] 。

中醫基礎理論認為“腰為腎之府”,而腰痛作為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之一,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腎精虧虛是骨質疏松癥的根本所在。

1.2 脾胃失調,生化無源 脾胃為人體的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受納腐熟,布散水谷精微達四肢百骸,故稱“百骸之母”。《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是故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1]?!端貑?#8226;玉機真臟論》曰:“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1] ?!?/p>

脾胃后天之精可以補充腎臟先天之精,濡養筋骨。若脾胃失調,則精微不布,脈絡無充,四肢不得濡養而骨質空虛;或氣化失司,氣不行血,血不化精,則新骨不生?!鹅`樞•決氣篇》云:“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則骨屬屈伸,泄澤不利……脛酸耳數鳴” [2]。表述了脾胃失司則牽連于骨的道理。

《素問•痿論篇》與《靈樞•根結篇》亦有治療痿癥,獨取陽明的觀點??梢?脾胃虛弱對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發展也有相當的影響。

1.3 瘀血阻絡,致痛不通 骨質疏松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即腰部及肢體的疼痛,且疼痛持久、痛定不移,正符合瘀血致痛的特點?!鹅`樞•本藏》有云:“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2]清•唐容川認為:“瘀血在經絡臟腑之間,則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氣之往來,故滯障而痛,所謂痛則不通也[3] ?!?/p>

骨質疏松癥多發于老年人,臟腑功能衰退,氣血不足。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脈中,使經絡不通、氣血不暢。瘀血一旦形成,不但在局部產生疼痛癥狀,而且加重氣血運行障礙,營養物質不能濡養臟腑,筋脈骨骼俱失其養,進一步增加了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癥狀。

亦有學者認為骨質疏松癥的病機為本虛標實,以肝腎虧虛為本,瘀血為標[4]。瘀血既為病理產物,又為致病因素,所以活血祛瘀在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防治的方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4 肝失疏泄,無以濡養

眾所周知,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相生。肝主筋,腎主骨,筋骨相連。《臨證指南醫案•瘺•鄒滋九按》曰:“夫痿證之旨……蓋肝主筋,肝傷則四肢不為人用,而筋骨拘攣[5]?!?/p>

肝臟與腎臟緊密的關系使得在肝臟出現病理變化時,必然殃及至腎臟,因此若肝失條達,陰虛內熱,熱動生風,筋脈抽搐,筋病及骨;若肝失疏泄,脈絡凝塞,骨失所養,骨質不堅。

2 中醫內治法對骨質疏松癥的辨證論治

針對上述4種常見的病因病機,治療方法也大致分為以下4種。臨床應用則更為靈活,多以這4種辨證為主,結合患者自身體質及其他因素,變化量裁,具體應用。

2.1 腎精虧虛,故以益腎填精為法,強健腰膝 《難經•十四難 》云:“五損損二骨,骨瘓不能起于床……損其腎者,益其精[6]?!崩夏晷怨琴|疏松癥的治療方法中以選用益腎填精法的研究最多。或用成方酌情加減,或是自擬補腎強骨之劑,均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盧巍等用自擬補腎健骨湯對80例45~70歲的老年女性進行了臨床觀察,認為補腎健骨湯不但對骨質疏松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副作用明顯小于雌激素類藥物[7]。李陳鳳應用右歸飲對60例中老年患者進行了研究,經過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癥狀消失,復查骨密度測定,所有患者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8]。周麗珍等觀察了40例老年患者,應用通補強骨湯,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且骨密度及血骨改素顯著增加[9]。類似的研究還有,昝強等人選用了強骨湯[10];孫湘用加味左歸丸[11]等益腎填精之法,同樣得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常用的藥物包括羊藿、骨碎補、巴戟天、杜仲、補骨脂、菟絲子、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或主補腎陰、或主補腎陽、或陰陽雙補,益精填髓。

2.2 脾胃失調,故以健脾和胃為法,以養先天 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提到:“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下流乘腎,……則骨乏無力,是以骨痿。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太陰少陰,此陰盛陽虛之證[12]?!蓖瑫r還提出了脾胃并重的治療大法,成為了后世健脾益胃治療骨質疏松的理論依據。脾胃論治的方法重在健脾,或輔以益氣,或兼以化濕。主要涉及的方藥有 參 苓白術散、八珍湯、四君子湯、溫膽湯、二陳湯等,隨證加減[13-16]。經臨床研究證實,對以脾虛癥狀明顯的骨質疏松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癥狀改善顯著。常用的藥物包括人參、黃芪、升麻、白術、茯苓、山藥、大棗、甘草等健脾和胃,益氣化濕。

2.3 瘀血阻絡,故以活血祛瘀為法,通調脈絡 血瘀是骨質疏松癥的致病因素,同時又是病理產物,瘀阻經絡,必然加重病情。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曰:“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漸” [17]。以上可見,血瘀是骨質疏松癥的加重因素[18]。各種導致瘀血的成因或多或少會影響到骨質疏松癥的病理變化。故在治療過程中,除了注重活血祛瘀,也應注意消除產生瘀血的機制。針對瘀血阻絡,劉擎國用自擬益腎活血湯治療了21例患者,有效率達76.19%[19]。羅世東等選用桃紅四物湯為基處方對67例脊柱骨質疏松患者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20]。常用的方劑還包括桃紅湯、身痛逐瘀湯等活血祛瘀的方劑[13、21]。主要的藥物有桃仁、當歸、三七、丹參、紅花、赤芍等。

2.4 肝失疏泄,故以補肝養血為法,肝腎同補 《張氏醫通 》有云:“氣不耗,歸精于腎而為精。精不泄,歸精于肝而化清血?!盵22]由此可見,在補腎益精外,補益肝血同樣對本病有重要的意義[23]。臨床所用的治療方法中,單獨治肝的方藥較少,多為上述3中治療的同時酌情加減,故肝腎同補,疏肝健脾或是養血柔肝。代表的方劑有十全大補湯、參茸補血湯量裁等[24]。

總之,中醫辨證論治,即充分的考慮到骨質疏松癥的共性-腎精虧虛,又照顧到了患者個體差異--陰虛,陽虛,脾虛,肝郁。臨床實踐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多的患者會是幾種證型兼而有之,偏重不同。應用中醫理論,治療骨質疏松癥,已被大量的基礎實驗及臨床實踐證實,可以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減少骨折發生率。如能早期預防,提高人們對本病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便能更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真正的節省社會醫療資源。

參 考 文 獻

[1] 何永,馬君,何敬華.黃帝內經素問.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2:2,35,11,69,143.

[2] 劉更生.靈樞經.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0:136,31,173.

[3] 唐容川著.劉新點校.血證論.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9:91.

[4] 邵波.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江蘇中醫藥,2004,25(10):15-16.

[5] 葉天士著.臨證指南醫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65,7:525.

[6] 牛兵占.難經譯注.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4:56.

[7] 盧巍,褚小剛,彭太平.補腎健骨湯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江西中醫藥,2004,35(259):27.

[8] 李陳鳳.右歸飲為主治療骨質疏松癥60例.廣西中醫藥,2003,26(5):28.

[9] 周麗珍,馬元.中醫通補法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制研究.中國臨床康復,2003,7(1):74-7.

[10] 昝強,朱超,屈強,等.強骨湯治療腎虛型骨質疏松癥56例.陜西中醫,2006,27(8):957-8.

[11] 孫湘.加味左歸丸治療骨質疏松癥腰背痛臨床療效觀察.中醫骨傷科雜志,2002,10(5):36-7.

[12] 文魁,丁國華.脾胃論.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8.

[13] 王和群.中醫辨證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內蒙古中醫藥,2007,(3):2-3.

[14] 鞠華,許秀芳,岳端亭.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辨治.中醫藥臨床雜志,2004,16(3):213-4.

[15] 袁瑛,袁兵.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中醫治療.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6,12(2):204-5.

[16] 李暢居,辛俊平,鄧淑鈴.骨質疏松的中醫藥干預進展.中國熱帶醫學,2006,6(8):1468-70.

[17] 王清任著.周計春點校.醫林改錯.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11:53.

[18] 趙治友,鄔亞軍.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辨證思路與治法研究.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31(3):275-6.

[19] 劉擎國.益腎活血湯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21例.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18(5):63-4.

[20] 羅世東,鄧振中.中醫藥治療脊椎骨質疏松所致腰背痛67例.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6(4):43-4.

[21] 劉晉河.糖尿病性骨質疏松與消渴兼證“骨痿”及其中醫治療.中國臨床醫生,2006,34(6):11-2.

[22] 張璐著.張氏醫通.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15.

第2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方法:抽取96例合并患有骨質疏松癥的糖尿病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密鈣息進行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密鈣息與滋腎通絡膠囊聯合進行治療。

結果:治療組患者骨質疏松癥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前后骨密度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

結論:應用滋腎通絡膠囊對合并患有骨質疏松癥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滋腎通絡膠囊骨質疏松癥糖尿病骨密度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042-01

糖尿病骨質疏松癥在中醫學理論中屬于消渴之骨痹、骨痿等疾病的范疇,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并發癥,且臨床發病率較高,由于骨質疏松易導致骨折的發生,因此該類患者的致殘率也非常高,使治療和康復的難度進一步加大[1]。本次研究中選取96例合并患有骨質疏松癥的糖尿病患者病例,對應用滋腎通絡膠囊對其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96例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就診的合并患有骨質疏松癥的糖尿病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37至68歲,平均47.3歲;患糖尿病時間1至16年,平均年3.8年;治療組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39至67歲,平均47.8歲;患糖尿病時間1至15年,平均年3.2年。研究對象自然資料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靜脈滴注密鈣息注射液,每次100IU,每天一次;治療組:靜脈滴注密鈣息注射液,每次100IU,每天一次,口服滋腎通絡膠囊,每次3粒,每天三次[2]。對兩組患者骨質疏松癥狀治療效果、骨密度改善幅度進行對比研究。

1.3治療效果評價方法。臨床痊愈:患者自覺骨痛癥狀完全消失,BMD檢查結果顯示為+1S;顯效:患者自覺骨痛癥狀已經明顯好轉,BMD檢查結果顯示為±1S;有效:患者自覺骨痛癥狀有所減輕,BMD檢查結果顯示為-1S;無效:患者自覺骨痛癥狀沒有任何改善,BMD檢查結果與治療前相同[3]。

1.4數據處理。研究過程中所得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系統進行處理,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形式(X±S)表示計量資料,對計數資料進行t檢驗,對組間對比結果進行X2檢驗,當P

2結果

2.1骨質疏松癥狀治療效果。對照組患者經密鈣息治療后骨質疏松癥治療效果為:臨床痊愈8例,顯效10例,有效16例,無效14例,治療總有效率70.8%;治療組患者經密鈣息和滋腎通絡膠囊聯合治療后骨質疏松癥治療效果為:臨床痊愈14例,顯效19例,有效10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93.6%。兩組患者骨質疏松癥治療效果比較差異顯著(P

2.2骨密度改善幅度。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腰椎骨密度值分別為(0.71±0.07)和(0.78±0.08),腰椎骨密度組內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糖尿病的基本病機是陰虛內熱,久病致腎陰陽兩虛,傷及腎精,腎主骨生髓,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已傷及腎精,滋腎通絡方具有益腎填精、疏通經絡的作用,方中的鹿角膠、熟地黃、龜板膠、杜仲、山茱萸、補骨脂、天麻、骨碎補主要具有補腎填精益髓的作用,龜板膠和鹿角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天麻、熟地黃、山茱萸不僅僅具有滋腎的作用,還可以達到通絡的效果,杜仲、補骨脂、骨碎補主要具有助腎陽、強腰脊的作用,可達到補絡、宣絡、營絡的治療目的,黃芪主要具有益氣的功效,可以使絡脈更加流暢;丹參、絲瓜絡、地龍、全蝎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功效;骨碎補性味苦溫,主要具有補腎壯骨、強筋活血、續傷通絡的功效[4]?,F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骨碎補總黃酮具有強骨作用,羊藿可以對機體免疫、骨骼、神經、內分泌和生殖系統功能進行有機調節,對蛋白質合成與核酸代謝具有明顯而積極的促進作用,使骨增殖與分化速度加快,對破骨細胞分化增殖具有直接抑制作用[5]。密鈣息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而刺激成骨細胞生長及活性,治療骨質疏松癥。糖尿病腎精虛耗會進一步加劇骨質疏松,不解決腎精虛耗,僅用密鈣息治療骨質疏松是治標不治本,骨密度的改善幅度有限。

參考文獻

[1]周友俊,全興勝,何美瓊,等.絕經后骨質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因素分析[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31(12):172-173

[2]支會英,李恩.補腎方藥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骨組織ER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9,17(14):141-142

[3]戴玲.鮭魚降鈣素聯合鈣爾奇D治療糖尿病伴骨質疏松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15(29):136-137

第3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摘要】文章綜述了近年來中醫學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病因病機、各種治療方法的應用與研究進展。

【關鍵詞】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中醫藥療法;綜述

骨質疏松癥是以單位體積內骨量絕對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骨密度降低及骨強度減弱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骨病。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MOP)是高齡婦女的常見病,它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單位體積骨量減少,易骨折的一種代謝性骨病,亦稱I型骨質疏松癥。中醫藥在其治療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現將研究概況介紹如下。

1 中醫病名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現代名詞,祖國醫學典籍中無從考證,但就其肢體軟弱無力、身高縮短、脊柱畸形等臨床表現判定,多將其歸屬為中醫”骨痿”、“骨枯”范疇。中醫認為:”腎主骨”?!端貑?痿論》云:”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2 病因病機

2. 1 腎虛是導致本病的根本 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生髓”,骨的生長發育和骨質之堅脆與腎有密切關系。腎精充足,則骨生化有源,骨髓得到濡養而迅速生長和堅固有力。若腎精虧虛,則骨髓乏源,骨骼失養,脆弱無力。近年來,現代醫學界運用先進的研究方法對腎與骨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如魏紹斌[1]等用單光子法測量了362例絕經后婦女骨礦含量,其中有166例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同時將全部被調查者進行辨證分析,發現腎虛組中骨質疏松發病率為58. 2%,提示腎虛與骨質疏松的相關性較高。

2. 2 脾氣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機 腎藏之精為先天之精,但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不斷充養,后天之精來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絕經期內臟器官開始衰弱,脾胃功能顯見不足之象,脾胃不能濡養水谷精微以充養腎精,腎精失去濡養則致腎精虧虛,骨骼失養,也導致了骨質疏松[2]。

另外由于其機體功能衰退,體虛氣弱,易受外邪侵襲,導致氣機不利,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脈中,使經絡不通、氣血不暢,往往伴隨血瘀的存在。瘀阻經絡、經絡不通則出現疼痛、功能障礙。瘀血一旦形成,不但在局部產生疼痛癥狀,而且使氣血運行障礙,營養物質不能濡養臟腑,引起脾腎俱虛,骨骼失養,脆性增加,加重骨質疏松癥?,F代醫學認為:血瘀使機體微循環障礙,改變血細胞周圍環境,不利于細胞進行物質傳遞,導致細胞功能改變而使骨的發育生長發生紊亂而發生骨質疏松癥[3]。

故在治療中,很多醫家在補腎調節陰陽的同時,注意對后天脾胃的調理,并使用活血藥物,活血藥物能夠改善微循環,增加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及血流速度,增加機體的血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提高壯骨止痛的臨床效果[4]。

3 中醫藥治療

3.1 單味藥治療

羊藿 殷曉雪[5]、于波等[6]的動物實驗證實,羊藿具有促進人成骨細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并可增強成骨細胞的成骨活性。在基礎研究方面,羊藿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羊藿苷、羊藿總黃酮等。張秀珍等[7]的動物實驗證實,羊藿苷可通過調控 OPG 和 RANKL 抑制破骨細胞,減少骨吸收,這可能是羊藿苷防治骨質疏松癥的重要機制之一。

何首烏 黃連芳等[8]研究表明,何首烏煎劑能使去卵巢大鼠的骨小梁面積百分率增加、骨吸收減少、骨轉換率呈下降趨勢,從而發揮其預防骨丟失的作用。

補骨脂 林舉擇等[9]通過動物實驗研究證明補骨脂對新生大鼠成骨細胞的增殖有顯著促進作用,表明補骨脂抗骨質疏松的作用與其增加成骨細胞的數量和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能力有關。

葛根 何志鵬[10]研究了葛根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的作用,發現能夠顯著增加骨質疏松大鼠的股骨鈣含量,明顯提高骨質疏松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國內運用補腎中藥對骨質疏松癥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3.2 專方專用 徐忠明等[11]應用黃芪三仙湯治療 36 例 PMOP患者后發現,該方可顯著改善腎陽虛癥狀,同時可以降低患者尿中尿羥脯氨酸與尿肌酐比值(Hop/Cr)及 Ca/Cr 水平,說明黃芪三仙湯可使絕經期婦女尿鈣排出下降,尿中羥脯氨酸下降,因此,對骨吸收有抑制作用,進一步說明其可保持或增加骨量,防止骨丟失。廖琳等[12]用自擬補腎生髓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發現能明顯緩解腰脊酸痛、脛酸膝軟或足跟痛、耳鳴或耳聾、脫發、齒搖等腎虛癥狀,具有植物雌、孕激素樣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血清雌、孕激素水平,還可避免西藥治療出現的周期性陰道出血、乳腺疼痛等副反應,補腎生髓湯治療雖不能有效提高骨密度,但可以阻斷骨密度下降的進程。丁桂芝等[13]以熟地黃、澤瀉、山茱萸等藥組成的補腎健骨膠囊服,療效顯著。吳氏等[14]以自擬方藥健骨散治療PMOP患者76例,經3個月治療后,X線顯示腰椎骨質疏松改善程度、骨密度值提高程度均較明顯,總有效率88. 2%,認為補腎益氣養血,輔以行氣止痛法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李氏[15]運用健腎壯骨湯治療年齡為53~71歲PMOP患者130例,總有效率為91. 1%,與口服鈣爾奇D對照組比較有效率顯著提高。

3. 3 針灸、穴位治療

經過研究,針灸能迅速改善由骨質丟失導致的腰背痛、骨痛和由腎虛引起的衰老癥狀,提高激素水平。張氏[16]用當歸、熟地黃、蛇床子等中藥制成藥餅置穴位上(穴選腎俞、脾俞、命門、關元、神闕、足三里、中脘、大椎、大杼等)隔藥餅灸治療30例PMOP患者, 45天后可緩解骨質疏松造成的骨痛(P

4 展望

綜合分析,中醫藥通過對機體的全身性、多環節性、多通路進行調節,以達到治療骨質疏松的目的。 中藥來源天然、不良反應少、價廉,符合我國養生習慣且患者依從性好,在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療效是肯定的,有西藥無法取代的優勢,故具有良好的開發和應用前景。但是其藥理作用機制不夠確切、藥物有效成分難以確定、使臨床研究中的各項指標無法橫向比較等缺點也阻礙了其發展,因此仍需進一步研究為本病的防治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魏紹斌.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與腎虛的關系[J].中國老年醫學雜志, 1996, 16(6): 337

[2] 曹亞飛,劉紅敏,劉慶思.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證型與治療原則探討[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2, 8(4): 367-369

[3] 馮新送.白介素6與骨質疏松及其調節[J].中醫正骨,2001, 13(3): 55

[4] 鄒蘊玨,呂宏義.中醫藥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思路與方法[J].河南中醫藥學刊, 2001, 16(2): 7-8

[5] 陳少華,廖鳳蓮. 女性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及健康教育 [J]. 深圳中西結合雜志,2002,12(5):314-315.

[6] 林守清. 骨質疏松癥[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2:267.

[7] ,宋利格,張秀珍. 羊藿總黃酮對去卵巢大鼠骨組織 I型膠原代謝及組織蛋白酶 K 表達的影響[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3):213-217.

[8] 黃連芳,吳鐵 ,謝華 ,等. 何首烏煎劑對去卵巢大鼠骨質丟失的防治作用[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6):709-7l0.

[9 ] 林舉擇,陳升愷,羅家棟. 補骨脂注射液對體外培養大鼠成骨細胞增殖的影響[J]. 中醫正骨,2004,16(6):6-8.

[10] 何志鵬. 葛根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作用的研究 [J].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8,29(5):9-11.

[11] 徐忠明 ,周志昆. 黃芪三仙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36 例臨床研究[J]. 中醫藥導報,2009,15(5):10-11.

[12 ] 廖 琳,黎學松,蔡全輝,等. 補腎生髓法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4,11 (4):287-290.

[13] 丁桂芝,張忠蘭,周 勇,等. 補腎健骨膠囊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療效分析[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5,15 (7):392-394.

[14] 吳水威,楊春雷.建骨散治療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76例[J].中醫藥信息, 2002, 19(3): 60

[15] 李明祚.健腎壯骨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J].中國臨床康復, 2006, 7(24): 3392-3393

第4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主題詞]骨質疏松/針灸療法

ResentDevelopmentandCommentofStudie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TreatmentofOs-teop

orosis

LinZhiwei,LiJian(QuanzhouMunicipalHospitalofTCM,Fujian362000,China)

[Abstract]PurposeTosummarizerecentdevelopmentofstudie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prev

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soastoprovideabasisandthinkingforclinicalsdudies.Methods

30papersaboutclinicalandexperimentalstudiesarereviewd,

indicatingthat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ncreaselevelsofendocrines,

regulatebonemetabolism,increasebonedensityandrelievepain,etc.,andprovethetheory,

thekidneybeinginchargeofthebone.Results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canpreventandtreatosteoporosis,

andtonifyingthekidneyandstrengtheningthespleenisthemostimportanttherapy.Conclusion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treatmentofosteoporosishasvastvistas.

[Keywords]Osteoporosis/acupther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老年性常見的骨代謝疾病。因其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繼發癥狀或疾病,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國內外主要應用藥物(包括西藥和中藥)療法,針灸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研究起步較晚,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前景廣闊,現將有關文獻綜述如下。

1 針灸對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

1.1 毫針療法

劉氏等[1]采用上午10時針刺腎俞、脾俞、足三里、太白、太溪穴治療51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結果表明針刺補益腎、脾的相關穴位,能夠改善患者衰老癥狀,改善機體生理功能,提高其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尿Ca/Cr值,具有雌激素替代療法相似的療效,而尚未出現雌激素替代療法所產生的副作用,既有效又安全。王氏等[2]應用補腎健脾法,針刺脾俞、胃俞、腎俞、氣海俞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于治療前后測定患者腰椎部的骨密度,結果針刺治療組明顯優于藥物(鈣爾奇-D)對照組(P

1.2 艾灸療法

吳氏等[4]對艾灸大杼、大椎、膈俞、足三里等穴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前后骨密度測定,結果顯示艾灸組能使腰椎L1~L4骨密度提高1.32%;股骨頸骨密度提高0.97%,說明艾灸能提高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居氏等[5]觀察21例平均63歲的男性受治者,艾灸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腎虛癥狀,艾灸后上述諸癥明顯好轉、骨密度上升,進一步證實藥灸具有溫腎壯骨的作用,能調節老年骨密度,可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張氏[6]用當歸、熟地、蛇床子等補腎溫陽通絡中藥制成藥餅覆穴位,用艾絨隔藥灸治療30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結果患者腰膝酸痛、疲勞等癥狀明顯好轉,骨密度平均值較灸前增加。證實藥灸具有溫腎壯骨之功,能調節老年骨密度,有助于骨的保健。

1.3 耳針療法

熊氏等[7]采用耳穴:子宮、腎、內分泌、卵巢、脾埋針法治療絕經后的婦女60例[其中骨質疏松伴腰椎壓縮性骨折20例(均無截癱表現),伴有不同類型的股骨頸骨折40例],每次埋針上述5穴,每日自行按壓5~6次,每次10分鐘左右,留針2天,兩耳交替埋針治療。所有病例在耳針治療前檢測骨密度和尿鈣,結果均低于同等年齡段人群的標準數值。3個療程結束(3個月)后結果治愈21例;顯效28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

1.4 針灸并用療法

劉氏等[8]以針刺補法加溫和灸督脈(百會、大椎、至陽、腰陽關、命門)為主,配穴關元、氣海、腎俞、脾俞、足三里、懸鐘、太溪等,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結果大部分患者臨床治愈或好轉,尺、橈骨骨密度有不同程度增高。陳氏等[9]采用溫針大椎、腎俞、足三里、關元俞為主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結果顯效12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0.48%。

上述臨床研究,說明在補腎健脾理論指導下的針灸治療作用,不但能緩解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疼痛癥狀,還能調控機體內分泌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改善異常骨代謝,從而達到防治骨質疏松的目的。

2 針灸對骨質疏松癥影響的實驗研究

楊氏等[10]觀察溫針灸"腎俞"穴對老年雌性大鼠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的變化。結果:溫針灸"腎俞"穴具有明顯的調節性激素作用,可以使明顯低下的雌二醇與孕酮水平升高,從而建立起卵巢與垂體之間負反饋關系,同時,使升高的FSH水平回復正常。趙氏等[11]通過切除大鼠雙側卵巢造成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動物模型,以補腎健脾,溫陽通脈為治療原則,取命門、脾俞(雙)、足三里(雙)、大椎穴進行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手法針刺。結果表明,針刺能提高骨質疏松大鼠血清E2及BGP水平,降低尿Ca/Cr和HOP/Cr的含量,改善骨代謝,對骨質疏松癥有治療作用[12]。針刺、艾灸和肌注雌激素各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止骨質丟失,可預防絕經后骨質疏松癥[13]。劉氏等[14]亦采用摘除雌性大鼠雙側卵巢法建立骨質疏松癥的模型,造模3個月后治療3個月,進行骨代謝生化指標、性激素水平、生物力學等觀察針刺和艾灸的療效。結論:針刺、艾灸或雌二醇三者的作用無顯著差異,針灸是防治骨質疏松癥的有效方法之一。于造模3個月后作右股骨中段閉合骨折,進行血清生化、骨痂BMP和組織學的觀察。結論:針灸具有促進骨質疏松性骨質愈合的作用[15]。趙氏等[16]將HRP分別注射于大鼠"命門"穴區與相關內臟卵巢及腎上腺實質內,觀察三者的傳入神經節段性分布的關系。結果顯示,三者的傳入神經在脊神經節T13~L2節段互相重疊。為針刺和艾灸命門穴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提供了形態學依據。

上述針灸實驗,提示針灸能調控實驗動物的內分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謝和骨質量,為針灸防治骨質疏松癥提供了機理研究的實驗結果。

3 評述

骨質疏松癥是當今國內外老年病學、骨科、內分泌研究者的熱門課題之一,其涉及面廣,已發展成為一門新的邊緣學科。近年來,國內學者研究發現骨礦含量隨著年齡的變化規律和中國醫學所記載的腎中精氣盛衰的變化規律有著驚人的一致性[17]。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虛證的發生率逐漸升高,人體骨骼中骨礦含量卻逐漸減少,腎的盛衰與骨礦含量密切相關[18]。而現代醫學對"腎"的研究表明,腎虛者有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的減退,腎虛的實質乃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發生了紊亂[19]。某些補腎中藥可抑制或糾正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減退或紊亂的發生,減緩衰老過程;在補腎的基礎上重視健脾養胃法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臨床骨質疏松癥的中醫分型以腎虛最多(73.3%);可見腎虛、脾虛是骨質疏松癥發生的重要原因[20~22],關鍵是腎虛,病位主要在腎[23]。

目前,國外對骨質疏松癥的防治,主要從抑制骨吸收和促進骨形成入手。抑制骨吸收的藥物有雌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衍生物、雙磷酸鹽類等。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有氟化物、酮類化固醇激素、活性維生素D衍生物、甲狀旁腺激素(PTH)等。這些藥物或因副作用大,或因療效并不十分確定,或因價格昂貴,一般人難以長期服用等缺點,故均非理想藥物。傳統的針灸療法根據"腎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脾主運化生肌,為后天之本"的理論為指導,通過刺激相關的穴位,在提高骨質疏松癥內分泌性激素水平、調節骨代謝、增加骨密度、緩解疼痛等方面,經臨床應用和動物實驗已獲療效。是防治骨質疏松癥的一種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價格便宜的方法,具有西藥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上述針灸研究,大多局限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研究,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較少;在臨床研究方面,對骨質疏松癥的諸多影響因素探討不多,臨床科研設計尚欠嚴密,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價標準尚未統一,檢測項目尚不夠先進,選穴多雜變、組方未確定等尚存在著不足;有關骨質疏松癥的臨床鎮痛觀察指征,針灸對骨質疏松癥機械因素影響的調控,針灸對骨質疏松癥骨折發生率影響的研究尚少見。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建議針灸臨床研究者按照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1999年1月制定并公布、2000年修定的《中國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試行)》和隨機對照原則進行臨床科學研究,以加快提高針灸臨床科研質量。結合并緊跟現代醫學對骨質疏松癥的新認識,除了研究BMD以外,骨微細結構、骨有機基質、礦物成分、微小損傷及修復狀態均影響骨強度,并與骨折發生有關[24];從神經肌肉的作用等機械因素對骨強度的控制作用[25];骨質量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網絡調控的關系[26~28];降低骨質疏松癥的高轉換率[29]和男性雄激素對骨質疏松癥影響[30]等方面著手探討研究。相信針灸醫學在防治骨質疏松癥方面將有重大突破,前景廣闊。

4 參考文獻

1 劉炎,王維健.針刺補腎健脾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觀察.針灸臨床雜志,1996;12(7,8):24

2 王東巖,蔡紅,卓鐵軍.針刺背部俞穴對骨質疏松癥腰椎骨密度的影響.湖北中醫雜志,2001;23(2):6

3 王長海,張仲海,李鋒,等.針刺對腎陽虛骨密度作用的臨床研究.中國針灸,1998;18(5):270

4 吳明霞,吳炳煌,錢松濤,等.針灸對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作用的臨床研究.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0;10(4):33

5 居賢水,丁菊英,王影紅.試論艾灸對老年骨密度的調節作用.針灸臨床雜志,1995;11(9):37

6 張麗.隔藥灸調節老年骨密度的研究.中醫函授通訊,1997;16(1):35

7 熊芳麗,肖亞平.耳針治療中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癥60例臨床觀察.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1;22(2):33

8 劉廣霞,張道宗.針灸督脈為主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28例臨床報道.中國針灸,2000;20(9):529

9 陳麗儀,郭元琦.溫針為主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針灸臨床雜志,2000;16(8):35

10 楊廉,劉媛媛,路暾,等.溫針灸"腎俞"穴對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影響.中國針灸,2001;21(3):172

11 趙英俠,嚴振國,邵水金,等.針灸對實驗性骨質疏松癥的影響.中國針灸,1999;19(5):301

12 趙英俠,嚴振國,余安勝,等.針灸對卵巢切除大鼠骨代謝的影響.上海針灸雜志,1999;18(5):40

13 趙英俠,余安勝,邵水金,等.針灸對切除卵巢的大鼠骨松質結構的影響.中醫正骨,2000;2(8):3

14 劉獻祥,吳明霞,吳炳煌,等.針灸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影響的實驗研究.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0;10(1):21

15 劉獻祥,吳明霞,吳炳煌,等.針灸對實驗性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影響的研究.中國骨傷,2001;14(2):81

16 趙英俠,邵水金,余安勝,等."命門"穴區與卵巢、腎上腺的傳入神經節段性分布的關系---HRP法研究.針刺研究,1999;24(4):294

17 丁桂芝,李榕.從骨礦含量變化規律看腎主骨理論的科學性.湖北中醫雜志,1991;13(2):27

18 趙玉堂,劉凱軍,李金花,等.骨礦含量與腎虛、腎主骨關系的研究.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6;2(3):19

19 李邊達.中藥治療無菌性股骨頭壞死及骨質疏松癥的主要藥效學研究技術要求.中藥新藥與臨床,1992;3(2):7

20 張華,馮新送,莊洪,等.中醫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認識及辨證施治研究.中醫正骨,2001;13(3):55

21 邵敏,莊洪,宋文昭.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生存質量和中醫證型的初步研究.中醫正骨,2000;12(5):9

22 歐陽鋼,謝碧紅.論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從脾胃論治.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16(5):269

23 魏紅沁,王娟,魏宏園.補腎法治療脾虛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觀察.上海中醫藥雜志,2001;35(2):31

24 李曉佳,李雙慶,魏松全.骨質量為骨質疏松癥診治的新動向.國外醫學?內分泌分冊,2001;21(3):158

25 韋錦斌,王乃平.補鈣誤區.廣西中醫藥,2001;24(1):55

26 肖達,陳漢平.針灸延緩衰老的免疫學進展.上海針灸雜志,1997;16(4):37

27 王沉.針刺鎮痛與免疫機制關系的研究.遼寧中醫雜志,2001;28(3):171

28 戴國華,張彤,王秀英.針灸抗衰老作用機制研究概況.中國針灸,2000;20(5):315

29 TerenceJWilkirz.Changingperceptionsinosteoporosis(改變對骨質疏松的看法).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2001;4(1):49

第5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關鍵詞】 鮭魚降鈣素;老年;骨質疏松癥;療效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性增高為特征的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是由骨量減少、骨組織微觀結構退化所致[1]。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期間采用鮭魚降鈣素聯合鈣劑治療骨質疏松癥老年患者52例,取得較好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收治住院或門診患者52例,其中男22例,女30例;年齡55~87歲,平均65.7歲。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①經骨密度儀檢查存在骨質疏松或骨量減少。骨質疏松:骨密度低于健康年輕同性均值2.5個標準差。骨量減少:L2~4椎體骨密度低于健康年輕同性均值1~2.5個標準差或以下。②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前曲后仰痛、翻身痛和負重痛。

1.2 治療方法 選用瑞士山德士藥廠生產的鮭魚降鈣素(商品名:密鈣息/Miacalcic,每瓶含鮭魚降鈣素50 U)。用法:每日肌內注射鮭魚降鈣素50 U,1周后改為隔日肌內注射50 U,2周后改為1周2次肌內注射50 U,3周后改為鮭魚降鈣素鼻噴,隔日1次,并口服復方氨基酸螯合鈣膠囊,兩粒/d。療程為6個月。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定L2~4的骨密度(BMD),同時測定血清鈣、磷、鎂,尿鈣、尿磷、尿鎂、血清堿性磷酸酶、骨鈣素、血抗酒酸酸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轉氨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甲狀旁腺素、降鈣素、1, 25-(OH)2D3、BUN和Cr等。

1.3 疼痛測定方法 采用疼痛強度標尺法(VAS法),由患者自己對休息痛(腰背部痛)和活動痛(前屈后仰痛、翻身痛和負重痛)進行評分(1~10分):0為無痛,10為劇烈疼痛,1~3為輕度,4~6為中度,7~10為重度疼痛。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患者癥狀緩解效果將止痛效果分為5級:①0度:無緩解。②1度:輕度緩解。③2度:中度緩解。④3度:明顯緩解。⑤4度:完全緩解。有效=完全緩解+明顯緩解+中度緩解;無效=無緩解+輕度緩解。

2 結果

患者疼痛緩解多于治療3~5 d后起效。疼痛完全緩解率57.69%(30/52),明顯緩解率21.15%(11/52),中度緩解率15.39%(8/52),無緩解率5.77%(3/52),總有效率94.23%(49/52)。1例出現輕微面色潮紅,輕度惡心,未行特殊處理,繼續用藥后,癥狀自行消失。見表1。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細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據報道,50~60歲骨質疏松發病率為58%,70~80歲發病率為100%[2]。老年人的病理基礎為骨重建的負平衡。破骨細胞功能亢進或骨細胞的功能衰減,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導致骨小梁破壞、消失,骨膜下皮質量破壞,應力作用下微小骨折,繼發骨贅增生及耐負荷降低所致的肌肉超常緊張,肌肉疲勞與肌痙攣導致骨痛。因此,骨質疏松癥疼痛的治療關鍵在于抑制骨吸收及提高骨密度[3]。疼痛、骨折、身長縮短是骨質疏松的三大癥狀,其中疼痛直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的傷害不僅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而且是社會的。

降鈣素是調節骨代謝的激素之一,是由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分泌的激素,含32個氨基酸的多肽。降鈣素在正常人血循環中濃度較低,而在胎兒、生長期兒童、青春發育期青少年、懷孕和哺乳期婦女以及骨吸收增加者水平較高,男性高于女性。成年后降鈣素含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降鈣素儲備功能的降低,可能參與骨質疏松癥的發生[4]。降鈣素可來源于鮭魚、鰻魚、牛、羊、豬、人等。鮭魚降鈣素是幾種不同來源降鈣素中骨代謝激素活性最高的一種,其氨基酸排列順序與哺乳動物很不相同,但其生物活性較哺乳動物高30~60倍[4],它通過作用于破骨細胞受體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和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抑制破骨細胞的功能而抑制骨的吸收,同時抑制腎小管對鈣、磷、鎂等多種離子重吸收。由于單獨使用降鈣素可引出低血鈣和低血鈣所致的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5],因此通常將降鈣素與鈣劑聯合應用。鈣劑能防止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降鈣素與鈣劑合用可有效治療骨質疏松癥[6]。本研究采用鮭魚降鈣素+鈣劑聯合用藥,對緩解腰、腿、背酸痛起效快,有效率高達94.23%。研究結果表明,鮭魚降鈣素聯合鈣劑可降低老年骨質疏松癥的骨轉換率,增加骨密度,有效緩解骨痛。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應予降鈣素和鈣劑聯合用藥治療,安全有效。

參 考 文 獻

[1] 梁慧芬.鮭魚降鈣素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療效觀察. 廣西醫學,2007,29(9):1351-1352.

[2] 趙曜.鮭魚降鈣素治療骨質疏松性骨痛效果的臨床觀察.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6,20(1):54-55.

[3] 張杰. 鮭魚降鈣素聯合鈣劑與單用鈣劑治療老年原發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 地方病通報,2008,23(5):15-16.

[4] 趙曜.鮭魚降鈣素治療骨質疏松性骨痛效果的臨床觀察.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6,20(1):54-55.

第6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關鍵詞] 老年性; 骨質疏松癥; 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1-160-01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1996年11月~2009年6月我所離休老干部(以下簡稱“休干”)中經駐軍171醫院及地方三甲醫院確診的骨質疏松癥患者,并參照《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1999年3月中國老年醫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學科組制)。共39例,年齡60~91歲。按年齡段分60~69歲4例,70~79歲12例,80~91歲23例。

1.2 治療方法

1.2.1 藥物治療 目前對39例休干的治療藥物分為三類:一類為促進骨礦化藥物,如鈣劑和活性VitD:高鈣片、羅鈣全等是治療骨質疏松的基礎用藥。二類為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如降鈣素(益鈣寧)、雌激素(黃體酮、安琪坦等)等,激素替代療法是目前已知療效最確切的抗骨吸收療法,但副作用也較多,且休干配合服用者少。三類為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如依普拉芬等。治療時,有單獨用藥,但我們通常聯合用藥。

1.2.2 高危人群的監測與家庭護理 對高危人群進行疾病的宣教,提供預測風險和評估干預措施。建立科學的飲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增加日照時間,堅持適度的身體鍛煉。對于高危老人出現無明顯外因的腰酸背痛、關節長時間痙攣,或并有身長縮短、駝背時要及時進行骨密度檢測,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已患病休干加強其安全防護指導,注意不要參加劇烈活動或長時間活動;避免在黑暗中及太光滑或有障礙的地面行走;穿舒適而耐磨的鞋等。

1.3 療效評定標準

愈合:癥狀消失,BMD(Bone mineral density,骨密度檢測)或BMC(bone mineral content,骨礦含量)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個標準差(SD)之內;好轉:骨質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即BMD或BMC較診斷治療時基礎上平均增加1個標準差以上;控制:BMD或BMC的測定值較診斷治療時未有明顯改變,癥狀消失或得以控制;無效:癥狀無改善,BMD或BMC值減少明顯,甚至出現骨折。

2 結果

在病人的藥物治療中,0例愈合;11例(占28.2%)好轉;26例控制(占66.6%);2例無效(占5.1%),其中1例治療過程中出現股骨頸骨折。在治療的過程中仍有10例出現新發現的骨刺和頸、腰椎及其它關節的退行性變,BMD或BMC的測定值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表明一旦患有骨質疏松癥,治療相當棘手,療效也不確切。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的常見病、多發病,據國內統計資料為8800萬,占總人口的6.97%。骨質疏松癥是骨吸收增強及可能充分進行骨形成所致。藥物治療的原則是促進骨礦化,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以達到預防病理性骨折,同時緩解全身性骨痛為目的。在我們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僅是延緩病程,緩解癥狀,起不到根治作用。臨床治療不徹底,患病后護理一般也較繁瑣,因此我們就需從預防上著手。根據有關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該病的致病因素很可能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習慣而降低甚至消除。雖然從理論上來講,每個人隨著年齡增加其骨量的減退是不可避免的,但研究表明從年輕時就注意飲食補鈣,達到高的骨峰值,可減少更年期后和隨著老齡的骨量丟失;運動會促進骨的發育,堅持持續適量的運動會增加骨礦鹽的密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骨量不必要的丟失。因此對于骨質疏松在尚無絕對有效治療的情況下消除可控致病因素,尤其是在BMD或BMC值低于1~2.5標準差的高危人群做好疾病預防顯得格外重要(包括在疾病時)。具體的做法是:平時應進食足夠的營養和含鈣豐富的膳食,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等;改變不良嗜好,如戒煙、戒酒、少飲濃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品;適度、適量的體育鍛煉,老年人可進行散步、打太極拳、舞劍、做操、打門球等,同時還可以增加日照時間等。那么骨質疏松的發生率就會較低;即便出現,癥狀也較輕,且發展速度也較慢。因此加強對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使之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消除或減輕影響其健康的危險因素,密切監測骨密度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預防或干預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董進. 骨質疏松的現代診斷與治療[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1:21.

[2] 肖建德. 實用骨質疏松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96.

第7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關鍵詞: 老年人;骨質疏松癥;護理體會

骨質疏松癥屬于一種老年全身代謝性疾病,以骨含量減低和骨微觀結構破壞為主要特征,可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導致骨折的發生,對家庭和社會的穩定造成嚴重影響[1]。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延長,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明顯降低骨質疏松癥患者骨折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筆者總結第三軍醫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大坪醫院38例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診治的38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均已行X線攝片及骨密度測定確診。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齡62~82歲,平均76.8歲。主要臨床表現:腰背痛、全身性骨痛。骨折患者18例,不同程度活動障礙患者8例?;A疾病:冠心病16例,糖尿病11例,高血壓9例,類風濕性關節炎9例,慢性支氣管炎7例。

1.2  治療原則:主要以促進骨鈣形成藥、抑制骨鈣吸收藥、促進骨細胞形成藥為主。另外,絕經后婦女應用雌激素替代方法治療。護理措施包括飲食護理、運動護理、骨痛護理及健康教育等。

2 護理要點

2.1  飲食護理:①飲食適量: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飲食要適量,暴飲、暴食會損害胃腸道,不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對于絕經后婦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一次性進食過量營養物質,身體不能有效吸收,只能排出體外,不宜于糾正骨質疏松;②鈣及Vit D:鈣是人體骨骼生長、發育的必需元素,對于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應要求補充足夠的鈣,尤其是飲食鈣的攝入,才能平衡體內鈣的代謝。正常老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于850 mg,對于患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則每天應增加至1 000~1 200 mg為宜,且鈣磷比例高于2:1,能有效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另外,Vit D能與甲狀旁腺素協同作用,從而維持體內血鈣濃度,促進腸道鈣的吸收[3]。含鈣高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花生醬等;富含Vit D的食物有蛋黃、動物肝臟等;③蛋白質與Vit C:研究表明,進食高蛋白和富含Vit C的食物可有效增加機體鈣的吸收[4]。而體內蛋白質或Vit C缺乏均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導致骨質疏松。因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推薦富含蛋白質(魚、蝦、奶制品、豆類等)和Vit C(蔬菜、水果)的飲食,保證患者每天至少攝入優質蛋白60~70 g,Vit C 300 mg。

2.2  日光、運動:老年人戶外活動減少,導致光照不足,影響了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及皮膚Vit D的合成。另外,適量運動能有效刺激骨組織對鈣及其他礦物質的吸收利用[5]。適合老年人參與的運動項目包括散步、慢跑、健身體操及打太極拳等。運動時間以上午10點或傍晚為宜,30 min/次左右,運動量不宜過大,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病史的患者,若出現嚴重心痛、胸悶等情況時,應立即終止活動,并報告醫生處理[6]。

2.3  骨痛的護理: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腰背痛。對于輕癥患者可給予以輕柔按摩或熱敷,癥狀較重者應囑其臥床休息,膝關節下墊軟枕,保持膝關節處于功能位。對于疼痛劇烈不能忍受者可適量給予口服鎮痛藥。

2.4  健康指導:健康指導是患者獲得疾病相關知識的有效途徑,能提高患者預防疾病的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7]。避免飲用過量咖濃、茶啡、戒煙、限酒、忌刺激性食物等,有利于提高患者骨峰值。增強患者防跌倒意識,鼓勵其在戶外活動時使用手杖,以增加其身體穩定性,避免跌倒、摔傷。

3 結果

本組38例患者癥狀均明顯好轉出院,隨訪1~2年,無一例再發骨折。

4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常見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由于早期無明顯癥狀,患者常常以為腰背酸痛是自然規律,無法避免,未能進行及時、規律的檢查和治療,最終導致全身骨痛、骨折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研究認為,導致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活動減少、日曬不足、鈣、Vit D、Vit C、微量元素等缺乏[2]。本研究針對引起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原因采取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38例老年患者均好轉出院,隨訪1~2年,無一例再發骨折。提示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安全防護意識,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物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5 參考文獻

[1] 金志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多因素干預[J].當代護士,2010,1(1):55.

[2] 謝冬梅,張雪梅,岳冀蓉.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調查及護理[J].四川醫學,2010,31(4):545.

[3] 劉  臻,王  茵.鈣、Vit A、Vit D等與骨健康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0,16(3):215.

[4] 唐麗琴.老年骨質疏松的護理[J].中外醫療,2008,27(32):126.

[5] 張萌萌,梁斌斌,張  波.長春市4086例男性骨密度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0,16(7):476.

第8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史先生今年66歲,患骨質疏松癥已經5年了。5年來,他曾去多家醫院進行診治,但病情未能好轉。來我院中醫科進行檢查時,筆者發現他有骨節疼痛、肌肉酸楚、四肢困重無力、喜臥、大便不調、頭暈目眩、心悸、舌淡、苔薄膩、脈細無力等陰陽氣血俱虛,且夾有痰濕的癥狀,于是讓他使用腎氣二陳湯進行治療。在使用此方治療12天后,他的上述癥狀均明顯減輕。在繼續使用此方治療2個月后,他的各種臨床癥狀均已消失,取得了理想的療效。筆者讓史先生將腎氣二陳湯制成丸劑,再繼續服用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此后,他的病情再也沒有復發過。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很常見的老年病??蓪е麓瞬〉闹饕虬▋确置谖蓙y、鈣質攝入不足或流失過多、酗酒、長期吸煙及常飲咖啡等。根據多年診治骨質疏松癥的經驗,筆者認為,“陰陽氣血俱虛夾痰濕型骨質疏松癥”是此病最常見的一個類型。此型骨質疏松癥患者若使用腎氣二陳湯進行治療,往往可取得理想的療效。下面就介紹一下此型骨質疏松癥患者的主要癥狀及腎氣二陳湯的制作方法:

在臨床上,陰陽氣血俱虛夾痰濕型骨質疏松癥患者??沙霈F骨節疼痛、肌肉酸楚、四肢困重無力、嗜臥、全身有時發熱、有時怕冷(或下半身怕冷、上半身發熱)、心煩、大便不調、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氣喘、口干、飲水多、舌淡、苔膩、脈細無力等癥狀。治療此型骨質疏松癥應堅持滋補陰陽、調補氣血、化痰除濕的原則,可選用腎氣二陳湯。其方藥組成是:干地黃24克,生姜15克,山藥、山茱萸、半夏、陳皮各12克,茯苓、澤瀉、丹皮、炙甘草各9克,附子、桂枝、烏梅各3克。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浸泡25分鐘,用小火煎煮30分鐘,濾出藥汁。在鍋中再加入300毫升的清水煎煮15分鐘,去渣取汁。將兩次所得的藥汁合在一起,可每日服一劑,分早中晚3次服下。此方丸劑的制作方法是:將上述藥物一起研為細粉,煉蜜為丸(或去藥店直接加工成蜜丸),每次服3~9克,分早中晚3次服下。

在使用上述方藥進行治療時,骨質疏松癥患者還可根據自己的具體癥狀對處方中的藥物進行增減,以取得最佳的療效,增減藥物的具體條件和方法是:①氣虛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黃芪、人參。②血虛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熟地、當歸。③陽虛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鹿茸、巴戟天。④陰虛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枸杞子、女貞子。需要注意的是,有血瘀或痰熱癥狀的人應慎用此方。

第9篇:骨質疏松癥狀及治療范文

[關鍵詞]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壯筋補骨丸;骨密度;中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 R680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1(2009)01(c)-076-02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隨國人人均年齡的增長而發患者數上升,近年成為骨科臨床研究的重要病種和熱點領域。西藥運用雙膦酸鹽、降鈣素和維生素D等進行治療,但副作用大,費用高,中藥治療有獨特的優勢。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自制中藥制劑壯筋補骨丸與西藥骨化醇各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30例進行對比,經臨床觀察,壯筋補骨丸治療組取得較好療效?,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60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9例,均為腰痛病程1年以上,或無外因致腰椎、左股骨粗隆骨折,經診斷確定為骨質疏松癥患者。所有患者按隨機數字分為兩組,每組30人。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根據國家衛生部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①全身無力,多以腰背部疼痛為明顯,逐漸加重,輕微外傷可致骨折。②脊椎常有后突畸形。③X線表現骨質普遍稀疏,以脊椎、骨盆、股骨上端明顯;脊柱改變最為特殊,椎體可出現魚尾樣雙凹形,椎間隙增寬。有Schmorl結節,胸椎呈楔形變,受累椎體多發、散在。④骨密度檢測,我院以西門子歡悅雙排鏍旋CT作骨密度測定。并結合臨床、X線片表現以及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測量作出診斷[1]。

1.3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 年齡<49歲或>88歲;③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肝、腎疾病者;④其他內科疾病致骨質量改變者;⑤ 個體依從性差,不能堅持治療,無法判斷治療效果者。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經我院確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明確:均有1年以上腰部疼痛病史或無外傷致骨折就診。常規作腰椎正側位片檢查。骨密度測定:運用西門子歡悅雙排鏍旋CT作骨密度測定,符合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者。診斷明確后,服用我院成藥壯筋補骨丸,9 g/丸。每次9 g,每日3次,以4周為1個療程。如1個月后癥狀未徹底恢復者加服藥1個療程,最長12周,觀察治療結果。對照組以阿法D 325 μg(昆明貝克諾頓公司生產),每日1次,1次服1粒。連續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癥狀恢復不徹底者服用2~3個療程。為保證藥物治療的準確性,治療期內不用本病以外的其他任何藥物。治療后2~4個月復查X片及骨密度測定,并分析骨質改善相關數據。

1.5 療效標準

治愈:腰痛癥狀消失,腰部活動癥狀正?;蚪咏!=Y合X片評估骨折部位(腰椎骨皮質指數)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有效:腰痛癥狀減輕,腰部活動癥狀接近正常,生活可自理。X片復查骨折部位(腰椎骨皮質指數)較治療前基本一致。無效:腰痛癥狀存在,腰部活動癥狀無改善,生活不能自理。X片評估骨折部位(腰椎骨皮質指數)較治療前有無明顯改變。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將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量的比較進行t檢驗,數的比較進行?字2檢驗,P

2 結果

2.1總體療效

治療12周后,壯筋補骨丸組癥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93.3%,優于西藥對照組的83.3%(P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體療效比較(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1

2.2骨密度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后骨密度值均有上升,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骨密度值的變化(g/cm2)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骨痛療效

治療組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骨痛療效比較(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1

3 討論

中醫臟象學說認為“腎主骨”,故骨的生長、發育、修復都與腎之精氣的滋養有密切關系,老年人易患的骨質疏松癥以多從腎虛治療。隨著年齡老化,腎氣漸衰,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逐漸升高[2]。老年患者不僅多有腎虛,并由腎虛而不能正常溫煦脾陽,致脾失運化;先天和后天均有不足,精不化氣,則易導致氣虛;精不生血,則必致血虛;故中藥以補腎壯陽、兼顧健脾益氣生血之法。壯筋補骨丸以肉蓯蓉、鹿角膠、狗脊、杜仲共為君藥溫腎壯陽;熟地、補骨脂、桑椹滋陰生血為臣藥[3]; 牛膝、五加皮、續斷、龍骨、骨碎補等強筋接骨,為方中使藥。全方補腎同時健脾生血,使先天、后天之本得以充實,故而療效確切。

壯筋補骨丸以祖國醫學理論“腎主骨”為立方依據,方中藥物溫陽與滋陰,氣血同治,達到激發和促進骨重建的治療作用[4]。通過改善骨質疏松狀況, 減輕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 提高骨密度,使骨具有最大彈性應力,增加骨質強度,減少骨折的發生,經臨床運用觀察,該中藥復方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癥狀有明確改善作用。

骨質疏松癥是因骨組織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現為骨小梁結構破壞、變細和斷裂;骨的脆性增高、骨骼力學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對載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研究進展證實:該癥是由于骨強度的下降導致機體抗骨折的能力降低。所以骨質疏松不僅表現為骨密度下降,更是骨微結構改變[5],從而使發生骨折危險性增加。其中骨密度與骨質量是決定骨強度兩大主要因素,本藥物作為抗骨質疏松性藥物,其主要通過藥物在體內吸收和作用對骨密度(BMP)有明確的提高作用,達到改善骨骼密度與質量之目的。經臨床應用證實,療效明確,副作用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瓶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3輯)[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2]陳國強.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益腎活血法探析[J].福建中醫藥,2002,10(33):20-21.

[3]費炳紅,張隨山,夏磊.骨疏康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中醫正骨,2006,18(8):46-47.

[4]劉蜂,梁翔,彭太平.中醫藥辨證治療骨質疏松癥128例[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5,5(4):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性接交无遮挡免费看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收费| 亚洲色图13p| 欧美在线小视频| 欧美aaaaaa级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888米奇在线视频四色| 猫咪www免费人成网站|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男人让女人桶爽30分钟| 天堂网在线观看| 动漫人物美女被吸乳羞羞动漫|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一级美国片免费看| 色吧亚洲欧美另类| 岳在我胯下哭泣| 啊昂…啊昂高h| 中文字幕网站在线观看| 青娱乐在线视频播放|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怡红院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你懂的| 99精品偷自拍| 欧美三级黄视频|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日本不卡在线观看免费v|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