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產養殖范文

水產養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產養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水產養殖范文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海洋水產養殖系統是專門為人工水產品養殖到銷售環節設計的,采用無線傳感技術、網絡化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對養殖環境、水質、魚類生長狀況、藥物使用、廢水處理、運輸環節等進行全方位管理、監測,具有數據實時采集及分析、食品溯源、生產基地遠程監控等功能。海洋水產養殖物聯網系統包含6個子系統及1個數據庫,涵蓋了漁業水產養殖、加工、運輸及銷售環節的物聯網技術運用。

二、系統的組成

2.1水產品智能環境監測控制系統

水產品智能環境監測控制系統集成水質傳感器、無線傳感網、無線通信、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等技術,可自動采集養殖水質參數,上報到智能平板終端及物聯網云中心。并通過無線傳輸方式自動控制各繼電器給給排水設備、增壓泵、水溫控制設備工作。

2.2水產品智能養殖管理系統

水產品智能養殖管理系統包含水產品養殖輔料管理、水產品管理及水產品出庫管理。水產品養殖輔料管理主要針對飼料、藥物的出入庫、投飼進行登記。水產品管理主要通過在養殖池上放置RFID設備對魚苗種類、數量、出入庫等進行登記。水產品出庫管理主要通過在水產品打撈網箱上放置RFID設備,讀取并存儲水產品出庫時二維碼條碼信息。

2.3水產品加工管理系統

水產品加工管理系統主要分為入廠登記環節和出廠登記環節。對從養殖池運輸來的水產品進行相關檢疫并在電腦客戶端軟件上登記水產品來源信息,把信息通過RFID寫入到掛鉤上的RFID條形卡上,同時上傳到云中心進行儲存。待加工好后的水產品出廠時,對包裝好后的成品進行稱重,讀取批發商的IC卡信息生成水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追溯碼并打印,在水產品包裝上賦碼,并上傳到云中心進行儲存。

2.4水產品冷鏈物流管理系統

水產品冷鏈物流管理系統主要通過在車輛運輸中使用的水產品包裝箱上放置RFID溫度采集標簽,通過無線網絡手持式交易監管終端讀取數據傳輸至物聯網云中心。

2.5水產品交易零售系統

批發商對所批發的水產品進行零售時,利用智能溯源電子臺秤上配置的手持式條碼掃描槍掃描條碼,打印出小票。

2.6水產品溯源查詢系統

客戶通過在銷售商處購買水產品時拿到銷售票據,登錄查詢追溯網站輸入相應的追溯碼可以查詢到從水產品養殖生產到消費者購買為止的過程中的相關信息。

三、結語

第2篇:水產養殖范文

2(X)2一2007年度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按照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要求,在我省水產養殖有代表性的1市(西寧市)、7縣(民和、樂都、平安、貴德、互助、海晏和德令哈)設置19個測報點。對4528.3公頃養殖水面的9個養殖品種的病害發生情況進行為期7個月(4一ro月)的監測,基本掌握了我省水產養殖病害的發生、流行和危害情況。

2水產養殖病害流行情況、發病特點2002一2007年度共監測到養殖魚類病害16種,其中病毒性疾病2種,分別是草魚出血病和鏈魚痘瘡病;細菌性疾病6種,分別是豎鱗病、赤皮病、細菌性腸炎、疥瘡病、爛鰓病和打印病;真菌性疾病1種為水霉病;寄生蟲疾病4種,分別是錨頭鰻、魚奴、嗜子宮線蟲和固著類纖毛蟲病;草魚和鯉魚不明病因各1種。細菌性疾病是主要病害,占整體發病率的4D.0%,其次為寄生蟲占21%,病毒病和不明病因各占13.3%,真菌性病害占6.7%。5一8月是發病高峰期。就養殖品種而言,鯉魚發病最多(10種),其次為縫鰭魚(7種),草魚和卿魚較少(6種)。

2002一2007年度病害監測結果表明,我省水產養殖流行情況和發病特點是:病害流行范圍廣,病害種類逐年增加;病害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魚類越冬前和池塘化冰后,主要為水霉病,5一6月份主要為細菌性腸炎病,7一8月份主要為打印病和寄生蟲病,豎鱗病幾乎整個測報期間和測報品種均有發生。

3測報工作主要措施

3.1加強領導,認真組織

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技術要求高,為順利開展工作,我站加強了此項工作的領導,指定專人負責該項工作,并對全省測報工作進行統一部署。確定各參加測報單位的領導為責任人,選擇有一定病防知識且工作認真的技術推廣人員為測報員,保證測報工作順利進行。

3.2合理布局,科學設點

根據我省現有水產養殖品種區域性分布特點,安排測報點和測報面積。在我省東部農業區重點監測池塘常規養殖品種(鯉魚、卿魚、草魚、維縮魚),大水面加強對冷水性魚類(青海湖裸鯉、虹縛魚、高白蛙)的監測,加強了我省養殖新品種河蟹的病害監測。3.3測防結合,服務生產

開展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為漁業生產服務。在測報期內,按時完成全省各個測報點測報數據的匯總、整理、分析,并將測報結果及時上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病防處,同時還將全省病害情況、分析情況以及發展趨勢反饋各基層單位和測報點,及時指導養殖戶采取有效措施,科學防病、治病。

3.4積極宣傳,加強管理

2007年我站在繼續貫徹執行好農業部《水產養殖質量管理規定》的同時,結合病害測報工作,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術指導,發放《魚病防治》手冊、《漁民必讀》、《漁用藥物使用手冊》等健康養殖書籍,及時將國家健康養殖新技術、病害防治新方法傳授給科技人員和廣大漁民,受到廣大養殖戶和養殖場的歡迎。此外,還將測報工作與合理使用漁用藥物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結合起來,促進了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的開展和水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4測報工作存在問題

4.1測報經費缺乏

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是水產行業一項重要的公益性、基礎性工作,我站運行五年來,一直沒有專項經費,占用其他事業經費,同時還要擠出一部分經費支持地、縣等基層用于開展測報工作。各地測報單位經費十分緊張,開展工作非常困難,影響了基層工作的積極性和測報手段的改善,制約了病害測報的開展。4.2基礎設施薄弱全省僅有省級水產病害防治中心。各基層地區普遍沒有建立相應的病害防治實驗室,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儀器設備。目前水產養殖病害種類繁多,病情復雜,診斷僅憑肉眼觀察無法滿足測報和防疫工作的需要。

4.3技術人員匾乏

相關的水產養殖人員又多從事推廣工作,缺少技術培訓,病害防治技術知識不能得到及時更新,更難以滿足水產養殖病害監測預警需要。技術人員匾乏,嚴重影響病害測報工作的正常開展。4.4病害防治體系不健全目前,我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還沒有形成從省到生產單位一整套完整的病害防治網絡,特別是基層單位病害防治中心還完全是空白,無法保證病防工作的正常開展。

5建議

青海省地處高原,水產養殖業由于受到氣候條件的制約,效益不高,從而影響養殖從業人員的積極性,限制了發展的速度,導致在生產、科研等各方面較為滯后。水產養病害監測在青海雖已開展了幾年,但由于缺乏測報經費,測報手段落后,所以設備上、人員的業務水平等都和內地有較大的差距,尤其基層情況尤為突出。所以要做好養殖魚類病害監測與防治還需下較大的力度。

5.1繼續做好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工作。鞏固現有的病害測報基礎,加強與各地水產部門的聯系,將測報工作的各個環節做的更加扎實有序,在測報質量上有所改進,在測報內容上有所充實。及時掌握漁業病害的發生、發展規律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使測報工作真正達到服務生產的目的。并做好全省測報數據的收集、匯總、分析和工作。

5.2開展測報員培訓。

第3篇:水產養殖范文

外向型羅非魚養殖示范基地生產全過程采用綠色飼料并進行水質檢測,應用科學的魚病防治體系(環境改良、疫苗防疫、藥物防治、科學管理、優化養殖結構、品種選擇),通過生物方法改良水質,構建良好的養殖水環境,注意水產養殖與環保的關系,突出漁業機械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羅非魚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并在引進推廣新品種過程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在生產和加工領域通過美國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注冊實行科學養魚,領取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的驗證證書,保證養殖的羅非魚是無公害食品,個體大,肥滿度高,適合加工制成魚片。該基地作為水產品加工企業穩定的原料來源和生產基地,與種苗繁育中心和現代化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形成產業對接,形成繁育、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模式[1]。現代化羅非魚繁殖基地以新建的水口鎮和赤坎鎮羅非魚良種場為基礎,按照國家良種場建設和現代化生產規范要求,建設現代化的羅非魚良種場2個,依據科學的原則構建現代化的室內恒溫孵化工廠及其配套設施,擴大良種魚苗的生產規模,利用水產良種場的良好資源和區位優勢,選育、引進優良親本,建立親本庫,從根本上優化種質,然后向周邊其他11個鄉鎮推廣和供應良種,以促進開平漁業盡快實現良種化[2]。同時,按照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標準,運用HACCP技術,人工控制關鍵點,開展標準化生產。通過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科研投入、開展技術合作進行品種改良提純,對親魚進行提純復壯和嚴格的選育,避免因近親、小群體繁殖造成的種質退化。在繁育過程中嚴格水質檢測和病害防治,完善恒溫育苗系統和循環水處理系統,全面提高繁育技術水平、生產能力,確保品種的質量和優勢。對羅非魚,應重點引進尼羅羅非魚和澳大利亞羅非魚原種和不含卵孵化的羅非魚新種,以更新現有親魚和提高苗種生產能力。同時建立相應的區域性保種基地和繁育基地,通過保種和擴種,使現有的羅非魚種質得到更新。在潭江沿岸水口、赤坎、塘口、百合、沙塘鎮建立健康規模養殖基地達到50個,規模化養殖率達到40%,優質羅非魚出口量達到3.5萬t。輻射帶動周邊8000hm2養殖水面,用3~5年的時間形成一個集良種生產、無公害生產、水產品加工轉口貿易于一體的漁業科技示范園區。名特優新品種養殖示范基地建立名特優新品種養殖示范基地,對促進水產養殖品種結構調整,堅持以保護和提高養殖品種質量為中心,加強苗種質量監督,大力發展無公害優勢水產品,推進養殖品種良種產業化建設,提高水產養殖良種覆蓋率,全面提升水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保持快速的發展態勢具有積極的作用。完善水產品良種繁育體系,按照引進、選育、保護、開發并舉的方針,建立、健全從源種到擴繁的主要水產良種繁育體系。水產業以發展名特優新品種為突破口,加大名優新水產品良種引進繁育推廣力度,重點抓好市級水產良種場基礎設施以及本地優勢品種廣東魴、花鰻鱺和華南鯉等良種工程項目建設,對常規養殖魚類進行選育或更新。同時積極引進和推廣一批市場潛力大的后續優勢品種,如中華鱉、金錢龜、桂花魚、斑點叉尾鮰、河蟹、蘇氏芒鯰、長吻鮠、俄羅斯鱘等品種,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積極開展新品種的引進、繁育攻關,擴大優質魚養殖面積,使品種結構調整與市場需求協調發展。

在廣東,錦鯉是一個極具市場前景的朝陽產業。建立集繁育、養成為一體的養殖基地,占地67hm2,包括新品種引進區、繁育孵化區、成魚養殖區及親魚培育區。并以此為核心區,向周邊輻射發散。核心區內設置錦鯉主題公園,定期舉辦錦鯉大賽和拍賣會,以此推動錦鯉文化在開平的發展。該示范區直接安排當地農民200人就業,并且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運作,向農戶提供種苗及代銷等服務,帶動當地錦鯉產業發展,促進當地農業產業升級,促進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為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基礎。吸納優秀的大學生作為大學生創業的一種探索模式。帶動當地錦鯉配套產業的蓬勃發展,如水族設備、觀賞魚飼料等行業。承辦全國性的錦鯉大賽與若鯉大賽,這將極大地拉動當地經濟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潭江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區開平市境內潭江及其支流總面積2866hm2,是漁業生產用水的重要水源,潭江河是亞熱帶魚類棲息、繁殖的天然場所,生長在潭江的魚類有50多種,種群較多,較名貴的有華南鯉、廣東魴等20多個品種,開平市“龍塘灣鯉魚”、“赤坎魴魚”久負盛名。建立潭江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區,對潭江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加強潭江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維護流域生態平衡,保護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潭江赤坎江南橋至百合合山橋段建立潭江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面積500hm2,主要保護品種為廣東魴和花鰻鱺。繼續對潭江河段進行增殖放流,并建設永久性的放生臺;開展野外調查和研究,查清保護區水域的水質狀況、主要水域河道地形及底質和水文狀況、主要珍稀魚類和特有魚類及主要經濟魚類的資源現狀、其他水生生物資源現狀;根據潭江漁獲物的結構和人工放流品種在漁獲物中的比重、人工放流苗種的回捕率統計等資料,制訂并實施以自然繁殖和幼魚保護為主(即強化漁政管理)、以人工放流合適品種為輔的江河魚類資源綜合人工增殖技術路線;設置人工魚巢和野生魚類繁育基地;同時加大對保護潭江和水生生物的宣傳力度,建立青少年教育活動場所,提高人們的自然環境保護意識,促進潭江河流域的和諧發展。現代化的水產品加工企業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在市區的長沙街道新建占地13hm2的現代化的水產品加工廠,和一批儲藏、包裝和運銷的相關配套企業,進行水產品精深加工,該企業具有較大的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對當地水產業結構或產品結構調整起到骨干帶動作用,主營產品符合現代漁業的發展方向,市場前景看好,發展潛力較大,預期效益好。實行標準化生產,主要產品申請國家綠色食品認證;該企業以開平的綠色水產品養殖基地作為穩定的加工原料來源和固定的生產基地,并與生產基地的農戶建立起利益連結機制,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該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帶動江門及周邊市、縣、區一大遍養殖業的發展,解決漁民“產品多了賣不掉,價爛不賺錢”的問題,同時以加工規模促生產規模,增加本區漁業發展的規模效應。政府每年配套相關資金,扶持該企業的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廠房擴建、養殖基地建設、水產品質量認證及包裝、保鮮、儲藏和加工工藝等關鍵技術的研發。主要產品定位為淺去皮羅非魚片和深去皮羅非魚片,加工規格瞄準國際市場5/7魚片的需求量。出口市場為美國、歐盟、非洲、中東、日本等。采用全自動羅非魚開片、修整線、全自動魚片去皮機、魚片及活魚、手動發色柜、自動真空封口機、自動螺旋式和鋼帶輸送式速凍隧道、自動金屬探測儀、高效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度計、質普儀等先進設備,采用木煙發色、Co發色、臭氧消毒、低溫速凍、超低溫速凍等精深加工工藝,生產全過程嚴格執行國際通用的《HACCP管理體系》標準[3]。同時,積極開發有市場前景的水產品,如魚糜、魚丸制品、腌熏制品、水生植物飲料、魚皮制革等;積極開發分割、預冷、速凍、精細包裝技術[4]。

公共支撐服務體系建設

水產病害與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在市區的長沙街道建立水產病害與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并在各鄉鎮設立漁業環境監管站。進一步完善漁業環境、水產品病害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使各類監測系統形成網絡體系,逐步提高漁業環境監測和水產品檢驗檢測能力。加快推進水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強水產品疫病監控,全面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強漁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監測,以綠色生態的理念促進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通過開展漁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水產品品牌創建等工作,推進漁業生產源頭的潔凈化、漁業生產的標準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制度化和水產品營銷的品牌化。實現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漁民增收與資源利用的協調統一,促進漁業的可持續發展[5]。積極推動開展綠色水產品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等工作,特色和大宗品種都需建立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使無公害水產養殖占有率大幅提高,以全面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開平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強化水產養殖病害測報與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隊伍,定期開展技術培訓班,強化水產從業人員在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證、產品認證、水產品病害測報、水生動疫病預防與控制、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等方面的技能,強化水產養殖病防與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引導漁民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和天然餌料,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體和生態環境,投喂無公害飼料,運用微生態制劑、中草藥、免疫刺激劑作為新的防病治病新手段,少用化學藥物禁用其他一切違禁藥物,使開平市的水產品90%達到安全生產,符合出口的要求。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漁業協會)+漁民”的生產經營模式實施“公司(基地)+合作社(漁業協會)+漁民”的生產經營模式,以綠色水產品為主打產業。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組建水產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在產供銷和科研方面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形成產、加、銷相互促進,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機制和產業格局,促進漁業產業升級。以政府引導和漁民自愿相結合的原則組建漁業合作社這一經濟實體,幾個專業化服務隊成為合作社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育苗專業隊、生產專業隊和技術專業隊。另外,漁業協會作為民間社團性的經濟組織,起到政府與行業企事業單位以及漁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該模式以整合成員資源和維護成員利益為導向,利用分散的社會資源溝通、整合、協調成員的經濟行為,維護成員利益,以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合作社的基本職能包括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經濟職能是通過聯合購買降低生產資料成本,通過集體銷售增強市場談判力,提高產品銷售價格和維持銷售市場穩定,通過合作社內部的分工來提高生產效率;而社會職能包括通過社員內部的要素合作來分擔市場和自然風險,同時技術推廣和培訓等[6]。漁業合作社構造“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生產經營格局,通過統一苗種、統一飼料、統一藥物、統一養殖模式、統一產品品質標準的“五統一”管理,帶動廣大漁民發展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養殖,與龍頭企業間長期建立良性的供銷關系,擴大龍頭企業帶動產業、致富漁民的效應。在這種模式下,漁民與合作社的關系為:魚池的使用權入股到合作社(不養魚的農戶不予入股),土地交給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合作社歸入股漁民所有,漁民返聘到合作社務工(加入專業服務隊)。漁民擁有的大量漁業機械和設備也可入股。實施“品牌”戰略,形成“品種-品牌-產業”的聯動效益以出口羅非魚為切入點,大力推廣該品種的高效養殖模式,優化其產業結構,以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為基礎,大力實施水產品品牌戰略,提高水產品品質,維護品牌的信譽,形成“品種-品牌-產業”的聯動效益。

第4篇:水產養殖范文

美國水產養殖業起步較晚,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開始,在此之前,如果誰搞水產養殖,他將會被人們稱之為“瘋子,’!因為美國人口稀少,國土遼闊,水產資源與其他自然資源一樣非常豐富,而且易于開發利用。水產品作為食品索取,在六十年代以前,無需專業養殖,單靠采集、捕獵和正常貿易就可以滿足社會生活的需要。六十年代后,隨著外國移民不斷涌人,人口的城市化生活比例不斷加大,社會生活對水產品的總量需求不斷增加,加上科技、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與其他生活必須品一樣需要有穩定、充足的貨源,優良的品質和周到、快捷的社會化服務。這樣,為水產業的興起創造了條件。

美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首先是從斑點叉尾甸叮干始,到了八十年代后才逐步增加了蹲、縫、妒、羅非魚等少數幾個品種,但斑點叉尾鮑的絕對主導地位一直沒有改變。

1999年,美國水產養殖總產量約50萬t,排世界第6位(前5位均為亞洲的國家,其中中國養殖總產量1以X)萬t,占全世界養殖總產量的60%)。在美國水產品總產量中,叉尾蛔占83%、縛魚占9%、畦魚占5%、羅非魚占3%,其他品種總和不到1%。美國的斑點叉尾蛔養殖業最近幾年發展很快,1997年總產量23.8萬,,1999年達到41.5萬t。在區域分布上,美國南部是水產養殖的主產區,按養殖總量排列:密西西比>阿拉巴馬>阿肯色>路易斯安納>佐治亞>田納西>佛羅里達。在養殖方式上,主要是池塘養殖。在水產品的供求上,美國的人工養殖水產品占總消費量的巧%,其它是捕獵的金槍魚、北冰洋雪魚、太平洋雪魚、三文魚和貿易補充。近一兩年開始從東南亞國家和我國的臺灣省進口鰓科魚類和羅非魚的加工產品。在銷售渠道上,主要是通過派送和超市。

美國政府對水產養殖業的管理格守宏觀調控的原則,聯邦政府管理漁業的職能部門是農業部,州政府管理漁業的職能部門有所不同,有的州是環境管理局,有的州是自然資源保護局。如阿拉巴馬州就是自然資源保護局管理。該局內設淡水漁業與野生動物管理處和海洋魚類管理處。縣一級政府只設辦公室或辦事處,主要工作是與當地漁業協會保持聯系。政府與養殖業主之間的聯系主要以養殖協會為扭帶,政府對行業的影響一是宏觀政策的調控,二是隸屬政府機構的水產技術推廣機構提供咨詢、示范引導等微觀服務,三是資助研究機構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水產養殖業業主主要以家族式為主,股份制聯合體為數極少。水產養殖業業主的規模一般都在50英畝以上(1英畝、o.41in產),全美最大的家族業主是密西西比州的POLEHSIMESE公司,該公司養殖水面達8《X幻多英畝,同時還有種植的土地】3(X刃英畝。養殖業主之間通過協會的形式相互聯系,協調行動,在政府的法律、法規、規范下自發發展生產。

美國水產養殖業基本實現了產業化、機械化、自動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勞動生產率很高,人均管理池塘養殖30一50英畝。

第5篇:水產養殖范文

水位過低,水體過小,持續高溫會使水體溫度變化劇烈,同時,降雨會使水體pH值急劇下降;但水位過高,降雨量過大,會使池塘溢水,導致養殖生物逃逸,因此,保持合適的水位非常重要。

2加強增氧

高溫陰雨天氣,陽光照射時間減少,光合作用降到最低,水體溶氧減少,此種天氣,加強增氧是重中之重。首先,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延長開啟增氧機時間,推進上下水層對流,消除水體分層,加大底層溶氧,使水體各水層溶氧能夠滿足物質和能量循環;其次,注重加強夜間和暴雨期間增氧,避免缺氧泛塘,發現缺氧泛塘,及時潑灑“氧粒粒II”,用量1~2包/667m2,增加水體溶氧。

3調節水質

在高溫暴雨期間,注重水質的調節和維持是比較重要的,每10~15d潑灑使用“解毒護水寶”、“活嫩爽”以及“超強芽孢乳”各1次,保持水色,水體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20~30cm,不能出現水質分層。

4科學投喂

投飼量要根據天氣、殘餌量、水質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在8月份,高溫伴隨著陰雨,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如大到暴雨、水質惡化以及溶氧不足等時要少喂或停喂。投喂的飼料必須控制在1.5h以內吃完,切勿剩余餌料,否則,會導致水質惡化和滋生大量有害病菌。

5疾病防控

第6篇:水產養殖范文

摘要:近幾年,水產養殖行業快速發展,但是水產養殖所排出的廢水給周邊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生態平衡受到損壞。氨氮是水產養殖業主要污染物之一,清除難度較高。本文針對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對水產養殖廢水氨氮處理技術與工藝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夠有效清除廢水內氨氮比例,推動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水產養殖:廢水:氨氮:處理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顯著提升,自然水產品捕撈數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水產養殖業在這種情況下快速發展。水產養殖雖然滿足了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但是同樣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水產養殖區域水質下降,為我國水產養殖帶來嚴重經濟損失,嚴重限制我國漁業經濟發展。氨氮作為水產養殖過程中主要污染物,處理難度較高,同時氨氮還會造成水體出現富營養情況,嚴重破壞水體生態體系。

1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

水產養殖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環境問題。水產養殖對于資源依賴性較高,運營模式粗放,與我國資源緊張及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嚴重。水產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未經專業處理而直接排放,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越加嚴重,生態環境形勢越加嚴峻。與此同時,為了能夠保證水產養殖質量,頻繁換水對水產養殖水質進行改善,由此造成的水資源浪費情況十分嚴重。水產養殖內微生物及浮游生物的數量及種類波動范圍較高,對水產養殖造成嚴重影響,不僅對水產品生長發育造成影響,而且對水產養殖原有生態平衡造成破壞。水產養殖逐漸向工廠化養殖發展,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能夠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工廠化養殖規模逐漸擴大之后,水產養殖工廠數量逐漸增加,水產養殖密度不斷提高,對廢水處理技術的要求不斷提升。現階段,我國水產品有關標準法律已經十分完善,有關法規及政策在不斷完善過程中,封閉循環工廠化養殖技術所具有的優勢越加突出。

2水產養殖廢水氨氮處理技術

與工藝氨氮處理是水產養殖廢水處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包含較多學科知識,例如生物學堯微生物工程學等。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技術及方法逐漸在氨氮處理方面應用。與此同時,氨氮處理不同技術和工藝都具有自身特征。按照不同類別水產養殖廢水氨氮處理技術和工藝作用機理,可將其劃分為3種類別。

2.1物理處理法

2.1.1過濾和吸附。過濾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之下,液體經過多孔介質處理之后,液體內固體顆粒能夠得到有效過濾,完成固液分離。吸附主要是將水中物質依附到表面之后,對水質凈化。因為水產養殖內廢水大部分廢物都是以大顆粒存在,所以通過過濾技術處理,經濟效益最顯著,處理十分便捷。

2.1.2曝氣。曝氣主要是讓廢水與壓縮空氣接觸,對廢水內氨氮進行處理,進而脫除污染物。曝氣需要增加廢水內氧氣含量,進而清除廢水內有害物質,改善水產養殖水質。如果可以借助環境溫度,通過調節水質酸堿性,還可以處理廢水內部分氨氮。

2.2化學處理法

2.2.1絮凝沉降。絮凝沉降在工業廢水及城市污水處理內廣泛應用,屬于一種常見化學處理方法。絮凝沉降主要是在水體內添加絮凝劑,通過膠體凝子進行中和,形成大顆粒物質。現階段絮凝劑主要分為3類,分別為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劑堯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與無機絮凝劑。在水產養殖場面積較大情況下,絮凝劑可以對污染物進行沉淀,與水體脫離。水產養殖中應用時,絮凝劑數量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一旦絮凝劑應用數量超過處理范圍,會產生反作用,對水生物生長造成嚴重影響。

2.2.2化學中和。化學中和能夠改善水體酸堿性過高或過低的情況,通過向水體內投放石灰,能夠有效對水體酸堿性進行調節。與此同時,還可以適當增加水體內鈣含量,改良水產養殖水質,提前消滅水體內病原體。

2.3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是通過向水體內投放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的方式,吸收轉化水產生物代謝產物,進而處理水中的氨氮。培養微生物及有益生物,能夠有效減少水產養殖水質內代謝產物數量,進而起到處理氨氮堯凈化水產養殖水質的目的。

3結語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有效帶動了水產養殖行業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氨氮作為水產養殖主要污染物,處理難度高。本文在對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分析中,主要對物理處理法堯化學處理法與生物處理法進行研究,對不同類別處理方法優勢進行研究,了解每一種處理方法的應用條件,希望能夠有效提高水產養殖廢水氨氮處理質量。

4參考文獻

[1]龐朝暉,彭彩紅,段鐵軍.電極生物膜處理水產養殖廢水氨氮的實驗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4(5):74-78.

[2]楊珂.生物轉盤處理水產養殖廢水的氨氮技術分析[J].科學之友,2012(7):43-44.

[3]栗越妍,孟睿,何連生,等.凈化水產養殖廢水的藻種篩選[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0(6):67-70.

第7篇:水產養殖范文

關鍵詞:生態養殖;水產養殖;養殖技術;傳統水產品

在我國許多地區,水產品的養殖技術長期以來采用淡水養殖模式,遵循傳統的人工養殖方式。這種養殖模式只注重養殖規模和數量的大小,不注重水產品品種和質量。傳統的人工養殖存在的缺陷極多,在傳統養殖技術的制約下,會導致生態環境污染且成本極高,不能滿足現今生產生活的需要。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生態養殖技術應運而生。生態養殖技術既可以確保水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又保護了生態環境,利用循環技術使資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解決了傳統養殖操作不便的問題。生態養殖利用機器設備等對水產品進行科學化地養殖,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雙手,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科學合理的生態養殖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促進了水產養殖的可持續性發展,提高了水產品食用的安全性。

1生態養殖的概念

生態養殖是指人工模擬水產品生存的自然環境,在水產品養殖中將先進的科技運用其中,運用無公害的飼養方式將水產品出現病害的機率降低,提高水產品健康程度,為使用者提供更加綠色健康的食品,科學合理的生態養殖技術,提升了水產品市場的整體水平。

2傳統水產品養殖存在的缺陷

2.1污染環境,造成浪費

傳統的人工養殖對資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由于一些化學品排放導致水污染從而使水產品的質量出現問題,而水產養殖所產生的廢料排放再一次加重了環境污染,甚至威脅到了人類的飲水安全。

2.2水產品病害時常發生

傳統的人工養殖只注重數量與產量,忽略了水產品的質量,水產品病害時常發生,水產品養殖者為了提高收益選擇過度用藥,從而導致一些水產品由于用藥不規范,發生藥物殘留等問題,進而導致水產品的質量下降。水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受到威脅,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水產品行業的進步。

2.3養殖設備落后

我國雖然水資源豐富,但是,養殖業發展較晚,養殖業的集中化程度有待提高,絕大多數養殖戶的養殖設備及工具都較落后,無法滿足現代人類對水產品的要求。在傳統的人工養殖中,水產品的生存空間有限且生存環境得不到保障,養殖池進排水困難,水產品長期生存在這種環境中,致使養殖業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2.4苗種選擇落后

人工養殖選育良種較為困難,我國的青草鰱鳙等水產品的選擇現在仍然為未改良的野生品,選育良種較為困難。由于一些水產品是野生種,無法適應養殖環境(密度、空間、營養等)的變化,易發生大規模的死亡。

2.5粗獷式養殖

水產養殖所需的飼料較多,我國水產品養殖飼料基本是以原料的方式投喂,原產品質量的好壞影響著水產品生態環境的好壞,這種粗獷養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打破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2.6養殖空間有限

養殖空間較為有限,水產品養殖者為了獲取更高的利益,通常會采取密集養殖,由于物質等方面的原因而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生態系統的種群密度較小,食物鏈較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較差,導致病害等極易發生。

3生態養殖技術要素

3.1環境的選擇

在進行生態養殖時最好遠離工業園,確保水質的安全,養殖水產品的水最好是經過水源鑒定的水,一定要符合國家規定,在對養殖池進行改造時,一定要徹底殺菌,將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完全清除,水池的進排水系統一定要完備。養殖池的生態環境要類似于自然界的生態環境,養殖池內的水生植物要適度,避免因為水生植物過多而影響水產品的生長發育。

3.2苗種的選擇

水產養殖中苗種的選擇對養殖的后續效益和養殖的質量都具有很大的影響。要選擇優良的苗種,摒棄近親雜交的苗種,選擇一些抗病性強、易存活的苗種。根據養殖環境,進行魚菜共養,養殖菌類來保護養殖池的環境。

3.3飼料的選擇

我國水產品飼料整體發展較為落后,飼料國外進口較多,我國的飼料處于短缺狀態,要加大研發力度對飼料進行升級。飼料的質量決定了水產品的質量,我國對水產品飼料的研究較國外晚了40余年,對飼料的營養結構把握不夠準確,飼料也會對水產品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要有科學合理的投喂方式,飼料的大小規格質量等方面要根據不同的水產品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3.4藥物的選擇

在水產品的養殖過程中,水產品的病害問題的出現難以避免,養殖者在對其進行藥物投放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藥物,要求投放量要適量,使用的藥物要符合國家規定,選擇藥物時要盡可能的選擇對水產品生長發育影響較小的藥物。

4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4.1樹立健康的養殖觀念

養殖戶要樹立健康的水產品養殖觀念,不能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要有長遠的眼光,要為水產品提供優質優良的生活環境,同時采用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來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和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養殖者要選擇優良的苗種,摒棄近親雜交的苗種,選擇一些抗病性強、易存活的苗種,同時利用生物工程等先進的方法對水產品的養殖池進行水體凈化,確保水產品生活的環境綠色無污染。

4.2建立健全的生態環境

水產品生存的生態系統必須全面而科學,在水產品的生態系統中,水產品是其中的主角,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系統,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要對這個生態系統中的氧氣含量、溫度、植物及菌種的種類等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安排,構建一個內生的良性生態系統。

4.3嚴格控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水產品的生長與繁殖離不開生態系統的穩定,生態環境的穩定有助于水產品更好地生長,要防止有害毒垃圾對水體進行污染,要增加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模擬自然的生態系統,選擇藥物時要盡可能的選擇對水產品生長發育影響較小的藥物,要利用共生原則,協同原則及混養原則等種植水草和菌類等植物來提高水產品的抗病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第8篇:水產養殖范文

在水產養殖的水體中,由于水池內很多有機物的發酵反映,會讓水體中生成許多的還原性中間產物,例如硫化氫、亞硝酸鹽以及氨氮等等,這些產物對于很多養殖魚類來說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同時在水體中存在很多水生生物,特別是一些微生物如細菌或寄生蟲,這些相對來說容易造成危害的微生物絕大部分是條件致病菌,在水體稍微惡化的情況之下,很多魚類產品由于自身抵抗能力降低會導致致病菌的毒性左右更大,從而對水產品形成更大的傷害。因此我們必須要控制好水體中的有毒物質。解決對策:第一,要對養殖區域進行定期換水,適當的加注新水;第二,要有計劃的科學的進行施肥或者投餌,合理的使用藥物,避免水體自身形成污染;第三,盡量多選擇使用微生物藥劑,例如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將水體中的各種有害物質進行分解,從而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微生物藥劑的同時必須注意避免使用殺菌藥物,以免同時將微生物殺死,減少其使用效果;第四,對老化的養殖池塘進行適度的改良,可以在每個生產周期之間的冬閑時候,將水體中多余的淤泥進行清除,同時對池塘進行消毒,將殘留在淤泥中的有害物質消滅;第五,對水體直接進行消毒,進排水渠道必須分開,建造蓄水池,通過一些過濾消毒等步驟,讓水體能夠達到相關標準。

二、PH值高低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一方面,PH值太高或者太低對養殖魚類會產生極大的危害,甚至造成魚類成批死亡;當PH值偏低時,水體為酸性,這時養殖魚類的血液PH值會隨之降低,魚類的載氧能力不足,容易導致生理缺氧,雖然水體并不缺氧,但是還會看見魚類浮頭的現象,耗氧量降低會讓魚類的新陳代謝速度減緩,雖然提供了充足的事物,但是魚類始終保持在饑餓的狀態;另一方面,當水體中PH值過高或者過低,對于水體的水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水體中PH值小于6時,水體中大約有90%左右的硫化物以硫化氫的形式存在,這樣就加強了硫化物的毒性,而當PH值超過8點之后,很多氨離子會產生有毒的氨氣,不利于魚類成長。總之,如果不好好控制PH值,那么其對水產養殖的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大的。解決對策:首先是PH值過低的解決對策,在水體內要盡量避免使用漂白粉,而是選擇使用生石灰來提升水體的PH值,用量大約是平均水深1米使用生石灰1.5到2kg左右;此外還可以選擇將生石灰進行定期播撒,以改變水體PH值不平衡的現象,此方法每次使用生石灰的量大約是每平方米200到300克左右。其次是解決PH值過高的解決對策,當水體中PH值過高時就不能使用生石灰來處理,而是應該選擇漂白粉或者醋酸等來降低水體PH值。此外,對于水體PH值過高的情況,必須經常注入新水,還應該及時定期的對水體的PH值進行檢測。

三、藍藻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到水產養殖的中后期,水體中藍藻增多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一問題的解決必須要從藍藻不同的生產階段來進行治理。藍藻喜歡在溫度較高、偏堿性和含有較多有機質的水體中生長。藍藻的生命周期通常會達到30天,其中分為生長期、高峰期及老化期。如果水體中藍藻過多會讓水體呈現出藍綠色,當藍藻泛濫時水塘的四邊會形成一層淺綠色的油膜,讓水體變得更加清瘦,遇到天氣突然變化時會造成水質更加惡化,嚴重時導致水產成批死亡。解決對策:首先是藍藻的生長期,在這一階段藍藻是很難被發現的,但是遇到高溫的天氣時,水體的透明度如果比平時低,那么藍藻就可能會大量爆發,這一階段要特別注意放養的密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水體中有機物的殘量,或者可以使用微生物藥劑讓有機物加快分解;其次是藍藻的高峰期,這一階段會導致水體更加惡化,造成魚類死亡,而唯一的處理方式就是潑灑硫酸銅、強氧化劑,再配合增氧氣機雙管齊下,同時注意觀察水體的變化;最后是藍藻的老化期,在這一階段,池塘中的水體會呈現暗黑色,在下風口產生黑綠色油膜。這時藍藻正處在新老交替的過程中,其活性不高,可以選擇加注新水或者噴灑微生物藥劑來進行處理。

第9篇:水產養殖范文

1水產養殖業發展創新性趨勢

創新性養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來說,養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約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養殖作業中,魚病蟲害的發病率往往較高,收獲的魚類身體內往往殘留有大量的農藥等化學殘留物,水質也會因此惡化。在今后的水產養殖中,必然會在低密度的養殖環境中進行自然養殖,盡量避免農藥的使用及污染。創新性養殖方法:立體型、復合型養殖模式。水產養殖的模式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性養殖,會慢慢趨向于復合型和立體型養殖模式。創新性思想:改變養殖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改變營銷策略。從業人員不再僅僅局限于技術性、單純性的養殖作業,在今后的發展趨勢中,養殖人員的養殖方向將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真正做到將生產重心轉變到水產營銷上來。創新養殖資本:養殖業的發展是以市場需求為風向標的。在國內水產養殖漸成規模的今天,應當緊抓機遇,創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環保的水產養殖路線,例如號召水產養殖低脂肪、高蛋白、高營養等特色養殖,真正做到特色養殖,提高養殖資本。創新性養殖品種:我國養殖業逐漸發展的今天,多品種的區域養殖將逐漸偏向于獨一品種的特色化養殖,單一的養殖品種更加有利于形成強勢品種,加強養殖業的地域獨特性,拉大與周邊養殖業的差異,在激烈的養殖產業競爭中加大自己的養殖優勢和競爭力。

2對于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建設性意見

2.1繼續深化養殖結構改革養殖結構的改變應當從養殖屬性和養殖方向來進行更新改革。例如沿海地域的灘涂養殖比較普遍,但也有必要嘗試工廠化作業養殖或者深海養殖,將養殖空間最大化擴張。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心理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從前滿足于溫飽,而現在觀光旅游已然較為常見,所以養殖業可以向觀光類、休閑類方向發展,利用養殖業天然的地域優勢來吸引消費,帶動地域化養殖業的發展,繼而帶動該地域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

2.2加大養殖品種優化在養育品種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選一種穩定性較強的魚種,類似于草魚、鱸魚、大白魚等需求量較大的淡水魚類就可以大規模養殖,另外也可以引進其他有優勢的魚種進行實驗性養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魚種在市場上就頗受歡迎。需要注意的是,養殖珍稀或者外地魚種過程中必須有相關技術專家的監督和指導,盡量避免因魚種養殖的技術性問題所造成的資源和資金的浪費。

2.3不斷提升養殖區域優勢在水產養殖業中,往往地域化較普遍,在這個基礎上引進政府的參與,建設區域性的養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牽頭作用。地方政府需要盡量調動水產養殖業的群眾參與性和企業合作性,建立公眾的技術小組,真正帶動該地域的水產養殖業共同發展,從而提高該地區水產養殖業的整體優勢。

2.4保證養殖品種的質量安全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水產養殖業也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然而市場競爭和挑戰也是相應增大的,對于水產品的質量和價格要求也越來越嚴苛。以前的高產量、低質量的養殖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國際化市場的需求。所以漁業產品的質量安全已經成為我國養殖業能否具有國際化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在這種發展需求之下,首先考慮養殖的標準化操作,監理一套完整而又科學的養殖操作流程,摒棄舊有的人工化、經驗化養殖,其次考慮引進先進的質量監測系統和模式,為水產品提供更加完整的質量保證,在生產過程中也必須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實行更加嚴格和規范的管理系統,加大監管力度,提高養殖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從主觀上杜絕不安全因素的產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综合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18美女扒开尿口无遮挡| 官场猎艳警花美乳美妇|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永久域名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4hu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激情婷婷日韩| 在线视频国产99|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孕妇乱大交xxxx| 免费看的黄色大片|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喷水在线观看|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金莲你下面好紧夹得我好爽| 国产精品好好热在线观看| heyzo朝桐光在线播放| 手机在线视频你懂的|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最近中文电影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男人桶女人视频30分钟看看吧|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黑冰女王踩踏视频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中文][3d全彩]舞房之夜| 干b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