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幼兒教學課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教學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幼兒教學課程

第1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幼兒文學是兒童文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它是語文教學向專業教學的延伸?!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故此,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必然要設計為幼兒選擇閱讀材料、講讀文本、引導理解、嘗試創造等教育行為。而設置幼兒文學課程用意在于提高師范專業學生的學前兒童文學素養,使學生具有兒童文學鑒賞、創編、講演的能力,具有組織兒童文學教學活動的能力,為將來從事幼教工作、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特別是為進行幼兒的語言教育活動打好基礎。課程改革要求我們的課程必須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來定位。

我們清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幼兒,今后的教育教學根本任務是促進幼兒的發展。在這里,我們可以把幼兒文學課程的終極目標設置為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只有定位在這一點上,幼兒文學這門課程才能真正找準自己在幼兒師范教育體系中的位置,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幼兒文學屬于兒童文學的一部分,它的目的在于促進幼兒在語言、道德情感等方面更好的發展,因此,作為將來幼兒的任教者就不該僅僅局限于文學視野,而應該將幼兒文學和幼兒發展結合起來,打通幼兒文學的文本和幼兒發展規律之間的關系,從多樣的幼兒文學作品中去汲取豐富的學習給養,在教師、學生、學習內容之間形成一種互動關系,通過學習幼兒文學作品來充實自己的教師技能。

二、幼兒文學課程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對課程教學的解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學齡前兒童。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發展處于初始階段,缺乏知識和生活經驗,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集中注意的時間段力,自控能力差,學前兒童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學前教育是種啟蒙教育,學前教師有必要掌握人文、自然、科學等知識,決定了學前教師是在音體美具有一定特長的綜合性、全能性人才。因此,在進行這門課程的教學時,有必要遵從以下幾點教學理念:

1.理論與實踐同行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新理念,任教者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課堂的組織者,有效學習的評價者,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積極與他人合作、主動探索知識、發現幼兒文學的文體規律,從而養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通過對作品的誦讀、剖析,讓學生領悟幼兒文學的文體規律在創作和欣賞的應用范式。在教學的同時,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再把實踐結果反饋到理論中進行檢測,從而更好地消化理論知識,同時運用這些知識創作出貼近生活、質量較高的好作品。這樣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再回到理論的過程,理論和實踐并行的學習方式,既讓學生掌握了幼兒文學的文體規律,又能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創作出較高質量的作品。

2.用作品提高技能陳世明教授等編撰的教材《幼兒文學教程》,以幼兒文學和幼兒心理學理論知識為基礎,由基本理論學習到作品閱讀欣賞,再到幼兒文學作品的創作和改編的。其分為基礎理論卷和實踐教育卷兩本教材,它以理論基礎為指導,以作品鑒賞為基礎,以創作訓練為提升,三者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理論知識很好地教予學生幼兒文學的文體知識及規律特征,實踐卷收納幼兒文學具體教學的眾多典型性案例,充分地恰當地將理論知識體現出來,讓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體現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這門專業課的特色。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后,在教學教材中大量幼兒文學作品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閱讀、鑒賞和運用。

任教者不能僅僅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情節、語言、寫作技巧等,而應該以學生的實用為目標,讓學生在掌握作品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利用自己的技能學會吟誦、講述、編排、表演。例如,在教學幼兒童話和幼兒生活故事,要求用幼兒喜歡的、能接受的語氣、語調,借助一些肢體語言,盡量把故事人物高興、悲傷的心情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現出來。選擇在適當的場合,讓學生聲情并茂地身臨其境地講述幾則;教師推薦一些經典的、受幼兒喜歡的繪本,讓學生閱讀并講述出來,在學生已有的美術基礎上創編繪本,并進行同學之間有效的互相評價和學習;在學習幼兒戲劇和影視文學時候,指導學生用小組合作形式來完成戲劇編排、改編,進行不同規模的表演等等。通過這些技能訓練,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幼兒文學的興趣,在學會鑒賞、創編的同時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加強了幼兒文學課程的實用性,鍛煉了學生音樂、舞蹈、美術、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3.練習和實用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者,要發揮主導作用,給學生必要的組織和指導,讓學生帶著明確的訓練目的和要去完成教材案例的訓練,且要對學生的完成情況要進行檢查,以邊讓學生學以致用。其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學前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應當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所學的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幼兒園課程教學法、音樂、美術、舞蹈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將這些技能有效地運用到實例中,更好地激發自己的潛能,用創新的視角創設優質教學。必須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把練習和實用結合起來。如讓學生充分利用到幼兒園進行日見習、周見習、月實習的機會,觀察示范園幼兒的語言運用方法和習慣,思考、分析和歸納總結示范園幼兒教師的執教意圖,自己嘗試對作品進行創作和改編,并在幼兒園帶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請幼兒聽、賞、觀、看,參與活動,待帶班老師和幼兒反饋之后再不斷對作品進行修改,從而較高質量地完成訓練任務,提升自己的教師技能。只有把練習和實用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感到幼兒文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才能真正體現出幼兒文學這門課程的社會實用性。

三、三大教學理念的潛在優勢

1.有助于構建學前教師的兒童本位精神當下逼仄的現實生活,讓許多成年人再也無法重拾童真,甚至失去對童年的美好記憶。而讓高職師范學前專業的學生通過理論的學習,技能的訓練,作品的鍛煉,能夠更好地深入文本內容,從而喚回自己童年的那份童真,也更加清晰地認識當下兒童的身心發展需求和規律,完善作為一名學前教師該有的同理心,為將來從事教育事業而做最充分的準備,構建起學前教師的兒童本位精神。

2.有助于豐富學前教師的文化修養與審美情趣遵循三大教學理念,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枯燥的講解變為活潑的表演,使學生情緒高漲,積極參與課堂,在實踐活動中提高文化素養;二通過這樣的主動探索與積極思考,學生不但可以了解幼兒文學的知識與理論,更主要的是學會相應的程序和方法。這樣學生才能根據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獨立選擇幼兒文學作品,創造性地改編、創作幼兒文學作品,或者將幼兒文學的構思表現方法遷移到其他教育活動的設計中去,從而提高審美情趣。

第2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幼兒文學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也是語文教學向專業教學的延伸。幼兒文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應比較系統的掌握幼兒文學的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幼兒文學素養,初步的幼兒文學鑒賞能力和一定的改編、創作能力,組織幼兒文學教學活動的能力。幼兒文學課程的設置,旨在提高學生的學前兒童文學基本素養,使學生具有兒童文學鑒賞、創編、講演的能力,具有組織兒童文學教學活動的能力,為將來從事幼教工作、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特別是語言教育活動打好基礎。在此,筆者對中職幼兒文學課程教學作了一些思考。

一、夯實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

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強化幼兒文學基礎理論的講解,幼兒文學作品的文體知識和經典作品的導讀分析,力求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幼兒文學的基本特征、幼兒文學作品文體的分類界定,做到通俗易懂,突出幼兒文學的特色。其次,利用幼兒文學作品,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幼兒文學特點的認識。另外,我還從網上下載了很多幼兒文學全國自考試題作為題庫,讓學生反復練習,在學習書本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查漏補缺,從根本上夯實了幼兒文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

二、加強學生演繹作品能力的培養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經過一系列專業系統的學習,她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幼兒生理、心理、文學語言、音樂、繪畫、舞蹈等知識。她們性格活潑,參與性強,有較好的合作意識。但她們學習目標不太明確,文化底子比較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夠,綜合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從倡導學生自主、合作、互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出發,從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創造力入手,采用激發興趣--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能力拓展式教學法來開展演繹指導教學。這個環節我主要進行了兒歌、講故事的演繹指導教學。我找了很多音像資料,例如《寶寶學童謠》、《施老師教講故事》等等,剛開始是讓學生模擬演繹這些從碟片上精選的一些作品,最終使他們厚積薄發、舉一反三、以一知萬自主設計演繹作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這個環節的教學效果非常好。不僅使學生有了學習成就感,而且提升了她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了從想學到會學、從會學到自學這一重要的轉換過程。

三、培養學生改編、創作作品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進行了兒歌、幼兒詩、幼兒童話、幼兒生活故事的創編教學。剛開始學生們的創編效果很不理想,很多學生因為文化底蘊差而無從下手。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欲望,我想了很多辦法。例如特別設計了"聽覺視覺沖擊法",放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兒歌、故事碟片,喚起他們美好的童年回憶,萌生好奇心,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讓原始的學習興趣轉化為理性的學習態度。當學生有了一定的素材積累,創作起來就得心應手了。如學兒歌幼兒詩后,我要求學生完成課后的兒歌續編題:小明明,會畫畫。畫個啥?畫小馬。小馬跑,畫小貓。小貓叫......(后面要求同學續編)。同學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創編了不少生動活潑的作品,如:(1)小明明,會畫畫。畫個啥?畫小馬。小馬跑,畫小貓。小貓叫,畫小鳥。小鳥唱,畫綿羊。綿羊咩,畫蝴蝶。蝴蝶飛,畫楊梅。楊梅掛在樹梢上,扭扭捏捏捉迷藏。(2)小明明,會畫畫。畫個啥?畫小馬。小馬跑,畫小貓。小貓叫,畫小草。小草綠,畫小魚。小魚游,畫高樓。高樓高,畫樹梢。樹梢長,躺在床上想一想,畫墻畫床還是房。(3)小明明,會畫畫。畫個啥?畫小馬。小馬跑,畫小貓。小貓叫,畫小鳥。小鳥飛,畫烏龜。烏龜烏龜爬的慢,急的到處打轉轉。左轉轉,右轉轉,前轉轉,后轉轉。最后原地打轉轉。

第3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本人主要承擔《幼兒故事教學實訓》及《幼兒游戲指導》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工作,通過幾個學期的探索與研究,基本能夠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今后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本文著重從三十個幼兒故事及其教學實踐方面著手,探討其課程開展的實踐意義、具體內容以及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與對策等。

 

為培養出符合社會所需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我系在李鳳清主任的帶領下,由教研室潛心研究教學并借鑒區外先進理念與經驗,適當壓縮理論知識,大膽更新陳舊內容,確立了八門專業課程作為學前教育專業重點實訓課程,并將每門課程以三十個量化標準規定為考核目標,有針對性的加強了教學實踐環節,強化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在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探索總結經驗中,自編《學前教育實訓教程》教材,本文試從《幼兒故事教學實訓》這門課程的開展展開論述:

 

一、幼兒故事課程開展的重要性

 

文學是幼兒最早接觸的藝術形式之一,它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社會化,還可以增長幼兒的知識,豐富幼兒的語言和情感,提高其思維和想象力以及審美等能力,培養其活潑開朗的性格。因此,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故事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幼兒故事課程目標定位及效果

 

(一)教學目標

 

通過十個兒歌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創編。

 

通過寓言與生活故事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講述能力。

 

通過十個童話故事的學習,增強學生表演能力。

 

初步學會設計故事教學活動。

 

(二)教學效果

 

通過強化幼兒故事的教學實訓,使同學達到能夠更深刻的理解作品,達到學以致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今后順利開展語言教學活動,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

 

三、幼兒故事課程的具體內容

 

本課程是在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學期(36學時)“幼兒故事實訓”課程。根據不同的體裁、特點,挑選經典幼兒故事三十篇,指導學生閱讀、背誦、鑒賞、創編。其中:包括童話故事十個、歌謠十個、寓言與生活故事十個(三個寓言,七個生活故事)。

 

(一)歌謠(兒歌)

 

1.傳統兒歌2.數字歌3.游戲歌4.謎語歌5.連鎖調6.問答歌7.繞口令8.顛倒歌9.字頭歌10.搖籃曲

 

(二)寓言與幼兒生活故事

 

寓言故事:

 

11.《狐貍和葡萄》12.《天鵝、梭子魚和蝦》13.《兔子和烏龜》

 

幼兒生活故事:

 

14.《小碗》 15.《誰勇敢》 16.《藍色的樹葉》 17.《一亮一暗的燈》 18.《我是哥哥》 19.《圈兒圈兒圈兒》 20.《珍珍唱歌》

 

(三)童話故事

 

21.《稻草人》22.《圓圓和方方》23.《拔蘿卜》24.《神筆馬良》25.《木偶奇遇記》26.《丑小鴨》27.《賣火柴的小女孩》28.《皇帝的新裝》29.《小紅帽》30.《白雪公主》

 

四、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

 

1.備課。從課程的目標到教學內容的具體環節均由承擔課程的老師自己安排,基本上是在探索中完成整個教學活動,容易出現漏洞。

 

2.教學環節?;旧习凑绽碚撆c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面向全體的效果不佳。

 

3.教學評價。從整體上看,大多數學生在每一次展示中都能有較大的提高,當然也有學生評價一般。

 

(二)學生

 

1.學習壓力過大。學生除了學習本專業知識、還得投入八門實訓課程的學習,其精力與學習興趣受到諸多限制。

 

2.自身特點不同。由于學生自身素質與能力有所差距,導致這樣的技能強化授課法使部分學生出現不適應,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學效果。

 

3.學習態度對教學的影響。興趣高的同學能夠積極認真地參與到每次實訓的活動中;興趣一般的同學只為了完成量的要求,導致教學效果一般。

 

(三)教學環境與資源

 

由于課時量與教學條件的限制,對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和指導學生講述能力的時間明顯不足,只能進行集體指導。這些反饋的問題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五、針對教學中出現問題的對策研究

 

(一)創新思維,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1.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2.重視補充有價值的資料和錄像。

 

3.努力鉆研業務,進行廣泛的討論交流。

 

(二)注重教學原則與方法的運用,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環境與教育資源的改善

 

1.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2.鼓勵學生動手制作,充實教具的種類與數量。

 

3.建立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實踐場所。

 

4.建立自我評價體系,確保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工作需要不斷提升理論修養,結合學生實際,大膽創新,不斷充實才能得到提高。

第4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 幼兒歌曲彈唱 課程 教學模式

《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教學是一直困擾幼兒師范類高校的難題,其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討已經刻不容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幼兒師范類院校幼兒歌曲彈唱的現狀

長期以來關于幼兒歌曲彈唱的教學模式老師就有理念上、形式上的分歧。一直沒有確定彈唱教學的核心教學目的,這就使得教學過程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老師覺得應該以”唱”作為主要訓練目的,有的老師覺得應該以”彈”為主要訓練目的,從而也就使得學生有的能唱,但是彈得很一般,不能體現以彈助唱,有的同學就彈得很花俏,但是唱得不理想,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彈和唱不能協調,慢慢的學生就失去了幼兒歌曲彈唱的學習興趣,從而《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也就成為了老大難的問題。

1、下面是濰坊學院幼兒歌曲彈唱考核的一些現象和思考:報名參加彈唱幼兒歌曲能力技能測試者54人,分為兩組,每組27人,每組考核時間3小時。54名學生中通過7人,通過率13%。

彈唱幼兒歌曲能力考核,采取抽簽形式,彈唱曲目來自旋律優美的兒童歌曲,學生分別從每組歌曲中抽取,每人彈奏C大調、F大調、G大調兒歌各1首。

①濰坊學院幼兒歌曲彈唱考核可以讓我們很清楚的了解現在彈唱教學的現狀,從而有針對性的研究該課程的教學模式結構。

②通過考核發現的問題

彈的能力。有些同學認為彈琴就是動手指頭,所以只要手指頭動一動把音彈對,這就算會彈琴了,這種認識是不對的。正確的彈琴方法要求掌握要領,通過不斷的練習,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有些學生彈琴時,手、胳膊都繃得緊緊的,或猛砸猛敲,或指頭軟弱虛飄,不能正確地彈奏、斷奏、連奏,這是鋼琴彈奏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唱的能力。歌唱不能獲得良好的聲音效果,常常是由于姿勢不正確造成的。如,挺著肚或凹著胸,影響呼吸,使聲音憋著唱不出來;夾著肩、伸長脖子唱,用不上氣;伸長下巴、斜著肩膀、身體處于懶散狀態,唱出的聲音有氣無力;一邊唱一邊用手或腳打拍子,或是一邊唱一邊點頭擊拍,影響演唱效果。因此,練唱時應該保持正確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是進入歌唱狀態的前提。

“彈”“唱”不能同時進行。有的學生不能同時把握住節奏,“彈”與“唱”脫節,甚至不在一個相同的調內。這也需要在教學中進一步糾正。

③在彈唱考核中,學生對于彈的部分覺得相對比較容易,大多數學生基本上能做到左右手協調配合,整體上比較完整。個別學生能根據不同風格的歌曲變化伴奏形式,把歌曲比較細膩的通過彈奏表現出來,使歌曲更加豐富多彩。但唱的部分存在較大問題,大部分學生在彈唱的時候聲音沒有放開,尤其是歌曲的旋律進行到小字二組的c、d音時,好多學生都感覺聲音唱不上去,卡到嗓子眼里唱不出來。

所以現在很有必要對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真正達到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下面就教學模式結構五大因素我們探尋一下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規律性和獨特性。

二、《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模式的研究

1、理論依據:

我們在教授學生課程時往往會發現樂理、和聲、簡易伴奏的理論非常重要,例如有的同學看到一首幼兒歌曲,想要彈唱,就必須先做到以下幾個步驟:①分析出該歌曲的調式調性。②搞清楚該調式的調號從而知道哪個音升或者降。③熟知該調式的和聲進行模式及正、副三和弦的確定。④根據旋律陪寫簡易伴奏,熟練掌握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

2、教學目標:

任何教學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模式的結構中教學目標處于核心地位,并對構成教學模式的其他因素起著制約作用,它決定著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組合關系,也是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尺度。

“通過幼兒歌曲彈唱教學讓學生能夠較好的協調彈和唱的關系,達到以唱為主、彈唱結合、以彈促唱”的教學目的,我想這應該是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教學目的所在。只有確定了教學目標之后,學生才能夠有的放矢的進行訓練,而不會出現能唱不能彈,能彈不能唱的情況。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老師學生都確立好目標之后,明確了學習重點之后才能很好的展開教學。

3、操作程序: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它規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驟應當完成的任務。

(1)課堂組織教學

(2)發聲訓練

幼兒歌曲彈唱的發聲訓練與美聲、民族、通俗唱法的發聲訓練還是有所區別的,要求運用科學發聲方法,得到集中、明亮富有童趣的聲音效果。練聲曲采用幼兒歌曲片段為宜,一般采用兩種類型的練習曲,一是活潑歡快的,要求聲音有彈性,最好是用跳音練習,二是柔和優美的,要求聲音連貫流暢。例如“藍藍的天空銀河里有只小白船?!薄缎“状愤x段作為抒情歌曲練習,“跟著音樂唱歌,哈里羅?!薄豆锪_》選段作為跳躍性練習。

(3)幼兒歌曲簡易伴奏

要求學生用較短的時間迅速給幼兒歌曲配好伴奏和弦,一般來講幼兒歌曲都具有短小、簡單的特點,所以快速配好伴奏和弦對學生來講是沒有問題的。建立在熟練掌握理論基礎的前提下

(4)彈唱結合訓練

①要求學生唱歌曲旋律并兩手同時彈奏同一伴奏和弦{伴奏和弦是非常簡單的一、四、五級和弦,所以彈奏上不會有太多問題。伴奏和弦是根據歌曲旋律來配寫的,唱旋律可以提示學生彈奏伴奏和弦,所以唱和彈是完全可以同步結合的,體現彈唱結合。

②學生能夠熟練的唱旋律同時彈伴奏和弦之后,進行下一步驟,伴奏和弦不變,唱旋律部分改為唱歌詞既演唱歌曲同時雙手彈奏伴奏和弦。{這一部分的難點是有部分同學音高感受不太好的容易找不到歌詞的音準,這需要單獨練習,總的來講大多數同學是可以完成的,在這一步過程中,因為雙手伴奏和弦的彈奏是非常簡單的,所以重點強調唱的要求,要求運用發聲方法并帶有童趣的演唱,以唱為主。

③當同學們很好的完成了以上訓練后,開始體現以彈促唱,根據兩種不同的歌曲風格可以將雙手簡單的彈奏伴奏和弦變更為柔和優美的琶音伴奏和活潑歡快的打節奏伴奏。{例如《哈里羅》這首幼兒歌曲屬于歡快的風格,那么我們將簡單的同時按同一伴奏和弦改為二八節奏左右手配合彈奏,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實踐證明大部分同學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彈唱結合、以唱為主、以彈促唱這三個步驟都是圍繞彈唱協調為中心訓練的,當中學生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彈唱結合”訓練中,有不少同學不熟悉各個調一四五級和弦,那我們在彈唱訓練之前就要多加一個練習步驟,就是確定該幼兒歌曲調性后,將該調主、屬、下屬和弦進行單獨訓練,讓學生能迅速的彈奏該調所要運用的伴奏和弦,再進行彈唱結合練習?!耙猿獮橹鳌钡木毩曋校胁簧偻瑢W一下子無法從旋律過渡到歌詞的,我們也可以多加一步,就是單獨唱熟歌曲后再加入伴奏和弦。在“以彈促唱”的訓練中,有一些同學因為鋼琴基礎的問題無法很快達到“以彈促唱”的要求,我們可以建議其采用最簡單的無旋律伴奏方式簡單的打節奏就可以了??傊?,在訓練的過程中遵循由淺到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一定注意建立學生練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實現條件:教學評價是指各種教學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評價方法和標準等。由于不同教學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和達到的教學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條件不同,當然其評價的方法和標準也有所不同。

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有以下幾點條件:教師要求:具有有良好的聲樂、樂理、和聲、鋼琴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引導位置,那么這就要求彈唱的教師能兼顧彈和唱及兩方面的理論知識教授,絕不可割裂彈與唱的教學,這對于教師的要求是較高的,需要綜合能力較強。道理很簡單,一個鋼琴老師往往會很盡心盡力的教授輔導學生如何將幼兒歌曲編配、彈奏,但是很少會站在聲樂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同樣,聲樂老師一般也會從聲音上考慮問題。

學生要求:有較好樂理基礎和簡易伴奏基礎,最基本要能知道各個調的主屬下屬和弦和升降記號,最好是還能具備簡譜譯五線譜的能力,因為幼兒歌曲往往是簡譜標記,而在鋼琴上是固定音名彈奏。具有聲樂學習一到兩年的基礎,有一定的鍵盤基礎。

教學手段:課堂現場訓練,采用鼓勵性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由淺到深,深入簡出。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教學環境:數碼鋼琴教室。

教學時間:一般來講,45分鐘一節課可以教授兩到三首幼兒歌曲,時間上是很充足的。

5、教學評價

衡量彈唱教學效果的標準

1、 1、學生是否能夠用最簡單的方式當堂彈唱所教授訓練的幼兒歌曲。

2、 2、回課時,學生在彈唱過程中是否做到了“彈唱結合、以唱為主、以彈促唱”三個要求,達到了練習效果。

通過對《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模式的研究我們可以明確其教學目標是訓練學生的彈與唱的協調能力,教學原則是“彈唱結合、以唱為主、以彈促唱”,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我們還應該靈活的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處理各種不一樣的學生問題。當然,以上觀點還有很多不足和缺點,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和指導,一起解決《幼兒歌曲彈唱》這個教學難題。

參考文獻

[1]濰坊教育學院核心職業能力考核專刊(第二期) /show.aspx?id=451&cid=44 65K 2008-3-13

第5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 實踐教學模式 幼兒教育學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YAN Fuz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Yichu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Yichun, Jiangxi 336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ety, the article through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social concern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ge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experience, thereby promoting bette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ubject of development, promote children overall learning ability, 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ve practice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mod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pplication research

0 前言

所謂實踐教學模式,通俗地說就是要求老師和學生在實踐中去共同學習,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領悟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形象地把老師比喻成為一個催化劑,催化學生去主動學習、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這里要求的是作為幼兒教師不應該把整個的教學全浪費在理論知識上,取而代之應當更注重的是具體實踐,也就是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建立一個科學而有完善的實踐教學模式,不僅會促進幼兒教育學的自身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1 實踐教學模式的定義以及在幼兒教育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般情況下,對實踐教學模式的科學定義為,即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去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或者是直接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去主動學習和分析,進行深層次的掌握和理解。這對學習者來說,可以更好地促進他的發展,在實踐教學活動學習的同時還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當前,在幼兒教育學中,主要運用到的教學方法,還是比較偏理論性的,而且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理念也比較落后,所以把實踐教學模式應用到幼兒教育學中,不僅能夠更深層次拓展教學內容、方法以及手段,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對學生的整體發展也是極其有利的。所以實踐教學模式在幼兒教育學中的應用空間還是很廣泛的,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

2 實踐教學模式的分類應用

2.1 活動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

通俗的表述就是相關的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在一個具體的時間段里,按照所要求的目標進行學習,完成事先要求完成的學習任務,而在此過程中,對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是開放的,不局限于某種形式和要求,在具體開放的實踐環境中進行學習和思考。具體可以用一個事例進行說明:在預先進行學習如何體會母愛的偉大的一課的時候,要求學生去如何正真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十分抽象飄渺的問題。因此如何真正讓學生領悟到母愛的偉大,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理論的說明以外,需要的是對學生進行開放式的實踐教學,也就是讓孩子回家,通過某個具體的小的事情,這個事情必須是可以體會到當媽媽的不容易的事情,例如可以洗碗、燒飯等等(相對應幼兒學生而言)。這對學生來說,通過這樣一個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本上的知識,更讓學生從身體和認知上懂得了母愛的偉大,這對促進學生的身心素質的發展是及其重要的。這也讓我們充分地看到實踐教學模式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創新點。

2.2 主題式實踐教學模式

所謂的主題式實踐教學模式,即是事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活動展開和實施,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主題式實踐教學模式,其實就是對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升華,它是在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和發展的。例如通過具體的主題實踐教學活動:“小鳥學飛翔”這個活動主題,這個活動的實踐主題充分抓住了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也極大地觸動了孩子的好奇心,這個活動主題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去啟發學生去學習知識技能以及實現情感的(下轉第135頁)(上接第110頁)發展。在活動中,首先需要向孩子們講解小鳥是如何勤奮地學習飛翔的本領的,然后告訴學生,我們也應該主動地去學習、鍛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做一個合格的學生。因此可以具體進行比如學生學習疊襪子、洗衣服等等小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基本的生活小能力,進而充分完善自己、鍛煉自己。這樣就通過了一個具體的活動主題的展開,進而以各種形式的活動去鍛煉學生、啟發學生。最終讓孩子成長,為其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當然,在這個主題式實踐活動中,有一個大的閃光點,那就是整個的活動可以豐富多彩,同時,整個學習氛圍也比較輕松,這樣符合了社會發展教育提倡的要求,即在輕松中學習。

2.3 自主式實踐教學模式

這個實踐教學模式的主要優勢在于,其實踐活動范圍的擴大與團隊合作能力的加強。簡單地表述為,在教師進行相關的教學目標以后,讓學生成立一個個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這個學習小組,共同學習、合作,讓學生在整個的實踐活動中充分掌握主動權,不僅僅使學生很好地培養了自己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同時也為自己主動表述、講解、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和發展,這一點對整個學生的發展是十分關鍵的。這個過程中,平時比較死板、形式單一的課堂就變成了學生自己活動的大舞臺,這個舞臺上,真正的主角就是學生自己,進而充分鍛煉自己、增長自己的才干。所以,自主實踐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培養學生的實踐研究和合作能力。

3 實踐教學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

3.1 學生學習成績的整體提高

通過以上的具體分析和探究,以及在具體的實踐過程當中,通過學生的成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通過實踐教學模式的在幼兒教育學的應用,學生的平均成績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分析問題以及自主探究題上,得分都比較高,這充分可以看出,實踐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3.2 學生能力的提高

通過實踐教育模式的培養,學生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自己的潛力被充分挖掘,而且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等等都得以很好的提升,另一方面,學生在與老師和同學的溝通和交流方面也取得很大的發展。使學生不僅僅會清楚地表述問題,而且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這對學生的發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梢哉f,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是讓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3 畢業生就業率的提高

就業是所有畢業生關心的一個問題,實踐教學模式的展開,不僅僅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也使教師的授課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段落。這就為老師更好地推銷自己拿到了一塊很好的敲門磚,使得教師的就業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這不僅對教師自己,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

第6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游戲精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

我國著名的教學學家陳鶴琴曾經說過:“游戲是小孩生下來就喜歡做的活動,對于兒童的生活來說可以用游戲來形容。”因此,游戲是兒童最喜歡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活動形式,也是兒童最為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當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是以游戲為其基本活動的存在形式?!睆闹锌梢钥闯觯鲜鰞群褪翘岢變簣@教學的游戲化發展。

一、教學游戲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的運用

從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在具體的教學形式和類型上有很多種,我們經常看到的有音樂游戲、語言游戲以及體育游戲等。從一般情況來講,整個教學活動在具體的組織形式上主要有兩種:第一,把整個教學活動看做是一個完整的游戲過程,而游戲可以在相應的時間內重復進行。第二,相關的游戲活動旨在教學活動中的某個特定的環節當中或者是某個規定好的時間段內來進行和完成,游戲只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比如,在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中,我經常和孩子們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做“猜猜這是什么”。在這個游戲的有效驅動下,孩子們能夠根據猜想和實際觀察畫出物體的局部,通過讓孩子對我所畫的東西進行猜想,然后逐漸明朗地展示出我所要畫的東西,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會隨著我畫畫的不斷明朗而高度集中,從而達到對孩子注意力充分調動的效果和目的。與此同時,可以在整個教學活動快要結束的時候進行相應的游戲內容,從而達到對某些知識和技能不斷鞏固的目的。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有針對性地編制相應的教學游戲,從而達到鞏固教學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目的,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有效提高教學活動的游戲化進程。

二、創造性游戲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的運用

在幼兒園教學中,創造性游戲主要有表演性游戲、建構游戲和角色游戲三部分組成。在相關的表演游戲當中,孩子會運用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式對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描繪,通過現實生活當中人們對活動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演變出全新的游戲形式。這種游戲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帶有一定模仿韻味的相關角色的演繹。比如,當孩子對教學知識《三只小豬》學習以后,在具體的游戲環節上經常會對里面的情節和內容進行模仿,對里面的對話方式和語氣也會進行效仿,這時要對整個故事情境進行真實化的模擬,從而使孩子的表演更加生動。第二,具有豐富的內容形式、角色多樣以及情節性較強的主題游戲,比如在學習文學作品《月亮姑娘做衣裳》后,孩子們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其內心也在圍繞著一些故事情節適時地改變著,孩子內心就會生成具有創意性的主題游戲。在具體的社會認知活動當中,孩子經常會在教師或者相關家長的帶領下觀察生活環境,對社區周圍的設施和設備進行了解,比如去菜市場買菜、去醫院看病以及去銀行取錢等,通過這些經歷的完美呈現,孩子不僅會增加相應的生活經驗,而且還會把自己所看到的和聽到的以及自身對某些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在具體的建構游戲當中通過扮演相關角色充分展現出來。創造性游戲對于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必須要有創造性游戲的活動時間。由于創造性游戲其所存在的目的性不是直接的,會被所設計的語言、音樂乃至相關的學習活動所取代。在具體的幼兒園課程設置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創造性游戲的時間、空間以及對其進行相關的指導,從而為幼兒開展創造性游戲提供積極引導和條件支持。

幼兒園課程設置是一個具有一定動態性的教學建構過程,它需要將教學內容和游戲精神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融入相應的游戲環節,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以及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游戲化的有效運用,能推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第7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摘 要: “幼兒教師口語”課程是研究幼兒教師口語運用規律的一門應用語言課程,是在理論指導下培養學生在幼兒教育教學等工作中口語運用能力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培養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技能的專業必修課程。在教學中應通過重視普通話訓練、注重課堂實訓、新媒體運用等環節進行教學,通過這些實踐環節教學能更好地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教師口語水平,為今后從事幼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幼兒教師口語 新媒體運用

“幼兒教師口語”作為一門應用性語言課程,是研究普通話語音規律和一般口語交際規律、闡明幼兒教師口語類型、探討幼兒教師口語運用技巧和方法的課程。開設“幼兒教師口語”這門課程可以為推廣普通話創造良好的條件,教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同時是培養合格幼兒教師的需要。教師與幼兒的相識、溝通、評價等都需要規范的口語,教師語言應該蘊含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感人的藝術魅力,力求簡潔、嚴謹、通俗、優美。具備優秀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幼兒教師教育教學的必備條件,本門課程通過嚴格的課堂訓練和課后教學輔導,能夠有效強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文明意識,提高人文素養和口語交際能力。

一、重視普通話訓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大力推廣普通話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語言政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是推廣普通話的主要基地,教師是推廣普通話的主要力量。幼兒教師面對的是正處于學習語言關鍵期的幼兒,幼兒教師的每句話對幼兒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教師能夠正確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必須注重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正確運用普通話的能力。

(一)做到講練結合。

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普通話語音規律,準確掌握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學生根據音節的拼合規律正確地將聲母和韻母組合到一起,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各類聲母、韻母的發音。在教學中,讓學生練習繞口令,注意聲母的發音和方音辨正。如聲母的發音練習“白石白又滑,搬來白石塔。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白塔,白塔搭白石,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韻母的發音練習“洞庭山上一條藤,藤條頭上掛銅鈴。風吹藤動銅鈴動,風停藤停銅鈴?!?。朗讀詩歌作品,訓練學生注意讀準聲調,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從軍行》、《雪地里的小畫家》、《四季》等。

(二)布置課前練講。

說話,是社會生活中人們互相傳遞信息、溝通感情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幼兒教師應能夠做到用標準普通話與人交流,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運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的規范程度,在每節課前,我會布置課前練講這一環節,要求學生進行即興話題說話,采用抽簽的方式。具體要求:思路清晰,發音準確,吐字清晰,停連得當,能正確處理輕聲、兒化、變調,不能出現方言。在學生練講的同時,要求其他同學仔細聽,看這位同學有哪些語音缺陷。課前練講結束后,先讓學生點評。學生點評,一方面考查學生聽力,另一方面做到自查,看別人的語音錯誤自己有沒有。這一環節的設計,學生能夠注意規范,時刻提醒自己準確“說話”,在說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認識能力及運用各種語音技巧的能力,進而提升心理素質,強化語言規范意識和語言運用能力。

通過理論學習和課堂實踐教學,學生能掌握正確的發聲技巧和朗讀技巧,增強語言規范意識,注意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

二、注重課堂實訓

幼兒教師專業化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專業能力是衡量教師素養的關鍵,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良好的職業口語素養是其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質量。目前培養的幼兒教師缺少組織語言技能,口語不生動、不規范、不能有效提問、評價學生,朗誦、表演基本功差,我們必須密切結合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提高幼師生職業口語素養,提高幼師生整體素質。

(一)結合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法。

我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語音問題復雜多樣,因為沒有經過嚴格的、系統的普通話訓練,所以對自身口語水平認識不足,對普通話水平與從師素質關系認識不夠。由于她們是大專生,與幼兒和幼兒教師距離比較遠,不具備幼兒教師的基本技能,因此課上要精講理論知識,增加相應的實用性強的技能訓練內容,將過去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活學活用,加強實踐教學,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而開拓學生思路,做到真正的創新。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學和做”上,注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講、練結合,培養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進一步學習并掌握一般口語交際技能、幼兒教師教學口語和教育口語技能。

(二)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靈活。

教學中,按照職業分析――工作分析――任務分析――教材分析――單元分析的步驟,將教學模塊按照教學規律與職業需求的原則進行組合和疊加,由語音知識模塊、一般口語模塊、教學口語模塊、教育口語模塊共四個教學模塊構成。每個單元的課堂教學主要授課環節采用“五階段教學環節”:案例展示――理論講授――項目訓練――口語測試――評價反饋,輔以課前練講、n后延伸訓練和幼兒園模擬教學。

每節課都設有教學技能實訓環節,如在教學朗讀這一內容時,教師事先從六個訓練內容中選定詩歌、散文、故事等不同文體的朗讀材料,學生采取抽簽的方式從訓練內容中抽取朗讀作品,進行朗讀比賽。根據每個學生的朗讀表現,教師和學生按照朗讀要求與技巧對朗讀進行評判,引導學生體味其語言風格的差異和感彩的內在變化。在談話教學中,讓學生模擬情景,如模擬師生交談,設計問題:詢問學生完成作業情況等;模擬家庭訪問,設計情景;模擬求職交談,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在模擬情景時,會出現很多即興的內容,鍛煉學生主動思考及應變能力。在教育口語的訓練中,讓學生認識到合理運用教育口語的重要性。學生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運用恰當的教育口語對學生進行教育。幼兒正處于接受啟蒙教育的時期,幼兒教師要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感。教學實訓時,教師讓學生根據具體情境設計教育口語,及時指出不足和改進方法。

三、新媒體的運用

隨著新媒體的迅速崛起,新媒體因其形式的豐富、渠道廣泛、互動性強、覆蓋率高、推廣方便等特點,逐漸取代傳統教學模式而成為傳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尤其是互聯網和手機媒體,在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主要信息渠道。為此,新媒體時代,教育者應利用好這一趨勢,使新媒體資源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延伸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網絡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上課時,可以打開互聯網,讓學生看到規范、標準的語音朗讀,播放教育教學視頻資料,學生能更直觀地體驗教學內容。在每節課的案例教學中,學生可以直觀學習規范的教育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建立微信平臺,利用微信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布置語音作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語音。學生可以借助這一媒體提高口語能力。微信群的建立可以讓教師更好地與學生溝通,增進師生感情,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語音面貌。

參考文獻:

[1]苑望.幼兒教師口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劉伯奎.教師口語訓練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陳幸軍.幼兒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教學;改革;創新;幼兒;衛生保健

教育部近日出臺《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其目的是要通過系統設計,多方位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中職學校的中心工作應該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圍繞不同個性和不同職業發展需求的學生,做好頂層設計,暢通人才成長“立交橋”,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多元化、個性化教學,保障學生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習得一技之長,順利進入社會穩定就業、成功創業,成就出彩人生。

時代的飛躍發展,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教育觀念也有了巨大的改變。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此,優秀的幼兒教育專業的畢業生變得越來越緊俏。然而,近幾年媒體曝光的一些不合格保教人員的行徑,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些不合格案例告訴我們社會對幼兒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不僅要有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方面的技能,還要掌握幼兒衛生保健方面的相關知識以及良好的師德修養。所以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從事幼兒教育不僅要有幼師資格證,最好還要具備保育員或育嬰師資格。

幼兒教育專業的《幼兒衛生與保健》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關于幼兒生理衛生、疾病的預防、膳食營養與衛生以及幼兒園相關制度的一門課程。但是,目前為止還是有大部分學生對這門課程不太重視,主要原因是進入中職學校求學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傳統應試教育相對低分錄取的學生,他們的底子相對來說比較差,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每一個學生重樹信心,關注自身職業生涯發展,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除此之外,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也就達不到我們的要求。當然,學生在這方面的技能也就不可能很好的培養出來。因此《幼兒衛生與保健》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已經迫在眉睫。以下就是我在《幼兒衛生與保健》課程教學中實行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

一、教學內容方面的創新

以往,我們都是把課本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但是,從性質上來說,課本只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一條最細的線,它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最基本材料,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去完善和創新教學內容,以適應新形勢下學生就業素質的培養。

如何真正使學生就業素質得到培養?首先,教學內容就應該在學生掌握書本理論的基礎上,增加課本里沒有的一些知識和常用技能。比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多引用一些身邊新聞媒體常報道的或經常發生的事情做案例,讓大家展開討論,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再比如,我們可以把生活中與同學們息息相關的一些技能加以演示并實際操作。如此以來課堂氣氛自然也會變得高漲。舉個實際的例子,在《幼兒的膳食營養與衛生》這一模塊內容中可以增加一些簡單食譜的制作方法的講解。這樣,學生課下就可以馬上進行實際操作練習,實用性強,學會之后大大增加他們對課程的興趣。進而有益于學好本課程,為學生將來就業增強了競爭能力。

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互聯網+”新時代形勢下,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方法和手段日趨多樣化,教育部出臺的《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大力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積極運用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教學,促使教師和學生全時空互動,調動教師教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相長,提高教學效率。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課程具體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靈活的運用以上幾種教學方法,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教師應該盡可能多的把課堂時間給學生,真正做到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本位。

比如在講到《幼兒意外傷害與安全教育》這一模塊內容時,對于一些常見意外傷害的處理方式的講解可以這樣:首先例舉幾個常見的意外傷害,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常識先做表演式處理;之后,讓學生們互相指出錯處;然后,我們老師再上場把正確的操作方式示范給學生;最后,讓學生們親身操作加以練習和熟練。

再比如講到《安全教育》的時候,我們采用情景表演的方法,讓幾個學生扮演幼兒園老師對班里的小朋友進行安全知識的普及,讓其他學生扮演小朋友去提問題,學生感到新鮮,興趣高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教學的效果明顯提高。

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文化技能并重并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能搞紙上談兵,如果學生們真正的技能沒掌握,那么我們之前的所做就是無用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重實踐。

比如在講《幼兒的膳食營養與衛生》這一模塊時,我會提前通知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調查記錄學校周邊幼兒園的一周食譜或收集附近超市一些幼兒食品的營養成分表,鑒于學生的自律性,我自己也會準備一些,然后帶到課堂上。師生共同進行分析收集到的幼兒園食譜的優缺點,以及超市所賣的兒童食品的營養狀況。

除此以外,校企協同育人是職業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們學校一大亮點。我校很早就開始實行校企合作,學前教育算最早的一批項目。每學期,本專業的負責人分批安排學生到與學校聯合辦學的幼兒園進行實習,我們教師也會提前安排實習作業,讓同學們在真實情景中學習體會,進而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充分和熟練的運用數字化技術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形式多樣的教學課件;尋找和收集與《幼兒衛生與保健》課程所需的圖像和視頻資源,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手機APP和網絡,運用反轉課堂促使教師和學生全時空互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實效性,進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到《幼兒常見意外傷害和處理》這一小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采用微課,提前把各種意外傷害的處理手法用視頻的方式記錄。在演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同學們不熟練的地方反復播放,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最后我們放到班里提前建立好的一個QQ群或微信群里,供學生課下練習參考,同學們還可以在群里交流課程相關的一些心得和資料。

還有在講《奇妙的人體》這一模塊時結合人體系統的特點,播放一些形象的圖片和視頻材料,加深了同學的印象,增強了教學直觀性。觀看幼兒生長發育的測量的相關音像視頻資料,讓學生正確掌握操作技術和形象記憶一些先進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考試方法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學校采取“期末成績+平時成績”的考核形式,也就是最傳統的那種考試,教師出各種題型的試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筆試,教師按標準答案進行閱卷,給出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結合平時成績,得出學生該門課程的總評成績。

期末考試成績是總評成績的主要決定因素,如果期末考試還是書面閉卷形式的話,這就會給學生造成很大壓力和僥幸心理,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阻礙了創新思維的培養與發展。長此以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很好適應社會需要,反而背離了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方向。因此,必須改革考試方法,以此推動教學改革。

在幼兒教育專業的《幼兒衛生與保健》的課程考試內容上,不僅要考查學生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的情況,還要對一些相關的專業基本技能要素、專業術語表達等方面進行考核。

考核形式我們可以重點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實施模塊式(理論+技能)考核。理論模塊以閉卷為主,間或采用案例分析、調查報告等形式;技能模塊以過程式考核為主、間或采用動手操作形式:綜合成績要考慮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及平時成績,使得考核方式多元化。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不用一視同仁,采用因材施考的方式,提供多個考題,讓學生自由選擇考試形式。

在評判學生成績方面,我們可以把課程終極考試與過程考核相結合,而且應該更加注重過程的考核。比如,為了提高學習質量,減輕學生的期末學習壓力,可推行平時考核制度,即學生的平時成績可占到總評成績的30%~40%(課堂練習、互動、小測驗、作業、學習表現等)。我們之前提到了一些課外作業的完成情況就可以納入平時成績。我們要把是否有創見,是否有創意,是否有創新作為成績評判的重要依據,進而推動教學改革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六、小結

第9篇:幼兒教學課程范文

美術活動是美育的重要途徑和載體。雖然美術活動是小班幼兒較為喜歡的一項活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常出現“不愿動、不敢動”的現象,這大大影響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情。那么怎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小班幼兒繪畫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畫呢?

一、加入游戲因素,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著力培養并尊重幼兒的繪畫興趣,并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課堂上,如果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幼兒便會為材料所吸引,自然會積極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受認知和思考能力所限,小班幼兒對美術活動往往缺乏目的性,完全依靠外界環境與教學中提供的各種事物的刺激,才能激起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創設游戲情境,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

小班幼兒剛剛接觸到美術活動時還沒有經驗,興趣尚未穩定,因此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所以游戲的導入能大大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當我們以游戲的方法進行繪畫活動,出于幼兒愛游戲天性,他們的興趣就高了,也不會感到害怕和茫然,才能積極參與進來。

二、貫穿整體思想,優化教學方法

在教授幼兒簡單的繪畫技能后,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畫自己喜歡的畫,當幼兒信手涂鴉時,他們的心中必然充滿了驚喜。伴隨著這種愉悅的情感體驗,他們對畫畫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孩子有了興趣,就可以傳授幼兒簡單的繪畫技能,孩子掌握了簡單的繪畫技能,就不會再膽怯和不自信。與此同時,我們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畫”,不斷給幼兒創造機會,從中感受到美術活動的興趣。

1.選擇游戲性的教材,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對于小班幼兒繪畫活動來說,選材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選擇幼兒的繪畫活動教材時一定要注意游戲性,應根據幼兒的喜好選擇題材。因此,教師在選擇繪畫活動教材時應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并具有游戲性的題材。另外,小班幼兒感知經驗少,思維的直覺行動性以及對自己活動的控制和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支配能力差,因此我們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畫面效果好的繪畫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繪畫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例如為幼兒提供各種“蔬菜、瓶蓋”等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紙團讓幼兒壓?。惶峁┟藓炞層變狐c畫;提供毛線拖畫;提供吸管吹畫等。

2.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活動,提高繪畫創造能力

游戲是小班幼兒的主Щ疃,要讓他們把繪畫當作一種游戲來對待、來實踐,首先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以游戲的口吻導入,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即運用各種游戲、故事表演等形式引入,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在邊做邊玩中發展幼兒的繪畫技能

小班幼兒年齡雖然較小,仍需要掌握一些簡單的繪畫技能,我們應利用幼兒喜歡游戲、喜歡模仿、愛表現的心理,巧妙地把美術活動融合在游戲中,使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小班幼兒的思維屬于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美術活動中,常是畫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愿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游戲化的指導語言讓幼兒在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美術技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滿足。

三、引導幼兒在游戲環境中發展美術技能

小班幼兒還需要掌握一些剪、貼、畫、撕、捏等簡單的美術技能。只是這些美術技能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如讓幼兒在紙上拓印蘋果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腳變成一個個小朋友。又如,用玻璃珠蘸上顏色,放在紙盒里進行滾畫,不一會兒便會變出一塊塊漂亮的花手帕。還有和幼兒一起吹泡泡,讓幼兒在開心之余再進行泡泡畫,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潔精的顏料后,對著白紙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卻在紙上留下了美麗的痕跡。在這些有趣的游戲中,幼兒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正確評價幼兒作品,促進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视频16|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老司机深夜福利影院| 孕交videodesexo孕交|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0588影视手机免费看片|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h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性a欧美在线|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三级黄色在线视频中文| 波多野结衣痴女系列88|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另类欧美视频二区|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桶进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chinesegay成年男人露j网站|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高清乱理论片|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99r精品在线|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