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考報名學歷要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跆拳道 河南省高校 開展現狀
1.前言
跆拳道作為傳統體育項目,以其獨特的風格,豐富多彩的內容,以及具有的健身價值和教育價值,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跆拳道運動包含著屈伸、旋轉、平衡、跳躍、翻騰等動作,對人體速度、力量、靈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均有提高。實踐證明,長期堅持跆拳道鍛煉,對外能利于關節肌肉,強筋骨、壯體魄;對內能理臟腑、通經脈、調精神,使練習者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另外,跆拳道練習不受時間、季節和年齡的限制,給自我健身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因此,跆拳道在《全民健身計劃》實施中可以起到其他運動項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研究內容
2.1研究對象
隨機從河南省80多所普通高校中抽取30所高校進行調查,并以這30所高校在籍大學生900名以及55名跆拳道教師為本論文的調查對象。以跆拳道運動在河南省普通高校的開展為研究對象進行本文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專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
3.綜合分析
3.1已開展跆拳道運動的河南省普通高校現狀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河南省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也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學生興趣和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為目標,對體育課教學改革進行了大膽嘗試,有的學校把原來的兩年普修課改為一年普修一年選項,兩年選項 (一年選一個項目);有的學校還在三、四年級開設選修課;部分高校還開設了體育俱樂部。跆拳道運動作為獨具民族特色和具有廣泛社會價值的傳統體育項目已進入各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開展狀況如何反映了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成效,從跆拳道運動的開展情況來看,各級各類學校都比較重視跆拳道運動的開展,但開展形式較為單一,主要以選項課的形式開展。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學習跆拳道創造了條件,但不夠全面。
我省普通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形式還較為單一。據本文調查有些非常熱愛跆拳道運動的學生愿意選擇在多種形式下學習跆拳道,以滿足他們學習跆拳道的需求。如果開設跆拳道的形式比較單一,就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的需求。
3.1.1高校開展跆拳道選項課的情況
在所調查的高校中有41所學校開設了跆拳道選項課,針對的年級以大學二年級的居多,只有兩所高校可以從大學一年級開始選項學習跆拳道。選項課周課時的分配均為每周2課時。總課時差別較大,分別有56、64、72課時,這是因為部分高校體育課在教學計劃上有區別,高校在一學期體育課上多少周有區別,分別有14周、16周、18周之別。上跆拳道課所需要的腳靶、護具等都由學校提供,服裝由學生自己準備,個別高校要求必須穿著道服上課;絕大部分上課不要求必須穿道服,穿運動服也可。
由此看來,跆拳道選項課存在課時少,器材多少不一、種類不一,對學生運動著裝要求不同且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3.1.2高校開展跆拳道俱樂部的情況
在所調查的高校中有15所學校開設了跆拳道俱樂部,學校俱樂部開設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學校教師自己開設并擔任教練,另一種是由體育教學部組織開設,由教學部的教師負責訓練教學。兩種方式都同校外道館一樣屬于營利性質。俱樂部的目的是為那些想要學習跆拳道的學員提供學習的場所和機會,他們不僅收校內學生,而且收校外的學員。俱樂部的練習次數每周2-3次不等,訓練器材如腳靶、護具等由學校或教師自己準備。學校跆拳道俱樂部的開設彌補了選項課課時的不足,學生練習次數增多,最多的一周可達到4次,同時學生可以考段升級,可以學習高難度動作,可以打比賽,不斷的提高自己達到理想的技術水平:如防身、黑帶等。
但是俱樂部也有它的弊端:一是由于學員要交納一定的費用,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困難又想學習跆拳道的學生就被排除到俱樂部之外了。二是由教師自己開設的俱樂部在管理、運營、發展上存在不正規的問題。三是校外學員的參與一定程度上對教學秩序和安全問題造成影響。
3.1.3高校開展跆拳道選修課的情況
在所調查的高校中有三所學校開設了跆拳道選修課,選修課學習的內容有跆拳道欣賞,理論和裁判方面的知識。跆拳道欣賞包括特技或高難度技術視頻;比賽錄像;跆拳道品式和跆拳道腿法教學片等。理論包括跆拳道歷史和發展等知識,裁判方面包括介紹裁判知識,培訓跆拳道裁判等內容。選修課開課形式多為每周2課時,在一學期內上18-22課時完成選修課的學習。
選修課的形式是對跆拳道運動開展的一個補充,目的在于讓學生更多的認識跆拳道,了解更多跆拳道的知識。但從現狀來看,選修課的開設存在課時太少的問題。高校在選修課的課時安排上僅僅有9-11周,課時數量遠遠不足。尤其是跆拳道裁判的課程達不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學。
3.1.4高校開展跆拳道代表隊的情況
在所調查的高校中,僅有兩所高校有或曾經有過跆拳道校代表隊。河南大學跆拳道代表隊在2007年臨時組建并由劉豐老師帶隊,短短集訓一個月時間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有兩名學生分別取得了兩個比賽級別的第五名;開封大學跆拳道代表隊是以社團的形式組建,目的是為了代表開封大學參加各種比賽和對外交流。
高校跆拳道代表隊可以帶動學校整體跆拳道水平的提高,并促進高校跆拳道運動的發展。但河南省高校的跆拳道代表隊還很不成熟,代表隊訓練不正規,沒有固定的訓練時間和訓練場地,沒有系統的訓練計劃,只是臨時組建參加比賽。另外,河南省內沒有高校或大學生的跆拳道比賽,也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跆拳道代表隊的開設。因此,河南省高校的跆拳道代表隊僅僅處于萌芽階段。
3.2未開展跆拳道運動的河南省普通高校現狀
3.2.1高校沒有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原因
在對各高校體育教學部主任及體育教師的走訪中了解到,大部分老師都認為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重要并且多數高校都想開設此項目,但是由于缺少跆拳道專業教師,沒有場地設施等問題。暫時還不能開展此項目。并且他們表示如果條件允許,他們一定開設跆拳道課。
3.2.2學生希望學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形式
在對沒有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學校的學生進行調查,統計得出有86.31%的學生希望自己的學校開展跆拳道運動,在對學生希望學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形式調查中,學生大多數認為學校開展跆拳道的形式應多樣化,他們多數認為選項課,學校俱樂部,根據學生不同的水平分班上課等形式應同時開設。并且大部分學生表明如果學校開設跆拳道課,他們一定會學習。還有個別學生學校開設也不學,主要原因是認為學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形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3.2.3高校跆拳道協會的情況
在調查的學校中有2所本科和5所專科院校共7所高校沒有開展跆拳道運動,但是由于學生需求比較強烈,因此學生自發的組織了跆拳道協會,對那些熱愛此運動但是又沒有學習場所的學生提供便利,跆拳道協會是各高校學生自己組織的群體,他們自己聘教練,自己找場地訓練,自主管理運作。一般每周訓練1次。此協會與學校或體育部毫無關系。
協會最大的問題在于學生自己組織的協會經費不足,缺少教練,缺乏場地,訓練不系統,學員不固定,往往剛開始組織者和學員熱情都很高,但是時間一長,由于各種原因,堅持訓練的人就所剩無幾了。還有些協會組織學生報名學習跆拳道,但是學生交了費以后沒練幾次,這個協會就不辦了,學生交了錢又沒有學到東西,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因此也就對此項運動失去了信心。這樣非常不利于跆拳道運動在高校的發展。
3.2.4部分學生在校外道館學習的情況
據調查已開展或未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學校都會有一部分學生在校外道館學習跆拳道,他們都非常喜歡跆拳道運動,想提高自己跆拳道水平。
從表1了解到學生在校外道館學習的情況,學生每周練習2-3次,每次1.5-2小時,每年的消費金額500-2000元不等。訓練器材如護具、腳靶都由道館準備,道服自己準備。同時從圖4-1了解到學生在校外學習的最主要原因是時間自由和運動設施條件好,分別95%和93%,其次是因為學校沒有開展跆拳道運動。從上面統計中可以看出,學生在外面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校無法具備的。
3.2.5教師和學生對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評價
高校教師和學生對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態度。教師認為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很重要的占61.82%,重要的占32.73%,一般的占5.45%,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為零,學生認為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很重要的占29.08%,重要的占48.50%,一般的占12.22%,不太重要的占6.06%,不重要的占4.14%。通過表4-2分析分別有94.55%的教師和77.58%的學生認為在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重要。同時,對已開展的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進行調查,69.10%的老師不滿意,38.60%的學生不滿意,說明現有的學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形式多數老師和部分學生都不滿意。
4.小結
教師的數量和質量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然而,據調查可知,發現河南省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師都很年輕并且教齡短,職稱方面沒有副高級和高級職稱,學歷方面研究生以上學歷所占比例還很低,遠達不到國家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學歷要求。整體分布極為不合理。現有的河南省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形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69.10%的老師不滿意,38.60%的學生不滿意,說明現有的學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形式多數老師和部分學生都不滿意。大部分想學習跆拳道的學生卻無法繼續提高自己的跆拳道水平。學生得不到系統的學習,想繼續提高但是學校沒有提供給他們繼續學習的機會。跆拳道場地器材以及配套設施是跆拳道運動得以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在對河南省普通高校的部分大學生和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后發現:師生對于跆拳道場地器材、與跆拳道有關的運動設施的滿意度很低,大多數師生持不滿意的態度。
建議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師資的培養:在高校現有教師隊伍中應經常組織教師進行跆拳道業務培訓,提高跆拳道教師的技術水平;學校應鼓勵教師繼續學習并給教師提供學歷進修的機會,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本校老師學習跆拳道的運動技能,理論知識和裁判知識。教師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能力及業務素養,同時也要多多總結教學的經驗不斷的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制定完善的科研制度,實行科研成果量化指標評價,鼓勵和促進現有跆拳道教師重視和不斷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同時應加強對跆拳道教師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培訓,轉變跆拳道教師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手段,大量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促進高校跆拳道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詩強,楊禮堅.廣西跆拳道運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4,3:89-92.
[2]謝玉輝,謝曉艷.跆拳道運動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綜述[J].陜西教育,2006,(12).
[3]李世森,吳新宇.河北省高校發展跆拳道運動的調查與分析[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4).
[4]劉和臣,陳佳琪,刁振東.學校開設跆拳道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 7(11):63-67.
[5]曾慶國.廣東高校跆拳道選項課的教學改革[J].體育學刊,2002,9(4):82.
[6]吳鏘.高校開設女子跆拳道選項課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6(02):80-82.
[7]馬莙.高校開設跆拳道課的實踐探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19(3):100-101.
[8] 馬曉利.北京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4,10.
[9]李丹.湖南省普通高校跆拳道運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8,3.
[10]儲娜.河南省高校競技體育運動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