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院急診科消防演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 探討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方法 2007年以來,我科通過組織業務和法律知識學習,通過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學習討論,加強護理管理的各種措施,落實各項護理操作規程。結果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結論 加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有效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增進護患理解,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急診科 風險管理 方法
醫療護理風險管理是指對患者、醫務人員、醫療護理技術、藥物、環境、設備、醫療護理制度與程序等風險因素進行管理的活動[1]。隨著公眾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的日益增強,“醫療護理風險”已成為醫療護理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作為窗口科室的急診科,急診醫療護理行為面對的是病情復雜多變,生命垂危,年齡不一的各種疾病的人群,以及被動面臨的偶然事件和意外災害事故所致突發傷,批量傷病員的救治,病情變化中交織著多種因素[2];具有對護理要求高,患者及家屬期望大、無心理準備、承受能力差,社會矛盾集中的等特點,是護理事故、糾紛的高發區。因此,及時發現和有效處理護理服務過程中的各類風險,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已成為急診科護理管理所面臨的新課題。我院急診科2007年起加強護理風險管理,積極尋求其防范對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急診科共收治病人3797人,院前急救1615次,參加突發公共衛生及意外事件十余起,搶救病人916人次,年齡0-92歲,年齡差異大,文化程度不一,人群結構復雜,涉及社會關系廣,有公安、消防以及各級政府部門。
2 方法
2.1加強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
2.1.1制定培訓計劃,加強護理業務學習,定期組織護理技術操作訓練;作為搶救病人的前沿科室,急診科面臨年齡不一、病種多樣且復雜的病人群體,要求護理人員有較高的應急處置能力,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做出判斷,對病人施以合理的救護措施。通過制定學習計劃和護理技術培訓內容,每月組織學習和訓練,使護理人員掌握心肺復蘇術、除顫技術、洗胃技術、呼吸機、多參數心電監護儀等搶救技術和設備的應用,同時每次指定不同年齡段、不同職稱的護理人員在科內進行業務授課,培養護理人員必須學習、自覺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護理業務能力;同時組織護理人員參加各種業務知識考試和護理技能競賽,不斷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
2.1.2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識的學習,樹立護理安全意識;隨著公眾法律意識的顯著提高,以及患者和家屬對醫療服務的高期望值,在突發疾病和意外死亡面前,患者和家屬情感抵御能力大大降低,轉嫁和發泄情感是患者和家屬緩解壓力的不自覺行為;正確面對工作中出現的這些情形,考驗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護理人員思想教育以及法律知識的學習,用實際案例啟發和教育護理人員,增強法律意識,樹立職業道德感,把熱心和關愛融入自子的職業操作中,在疾病和死亡面前,適時表達理解和同情,體現人道主義精神。
2.2加強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 每月組織召開護理組會議,通報當月科內存在的護理缺陷,提出討論、如何防范并制定相關防范措施,營造人人參與防范護理風險的管理氛圍;正確處理工作中出現的護患矛盾,特別強調護理人員參與針對個人投訴事件的處理中來,使護理人員在參與中得到學習和教育,總結經驗教訓,防微杜漸,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2.3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注重搶救能力的管理
2.3.1嚴格執行各項護理規章制度,熟悉和掌握各種搶救流程和制度; 護理管理制度的認真落實執行,可以避免護理缺陷的發生,工作中加強護理人員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應急預案等醫療規章制度的學習,增強工作責任心,同時對各種搶救流暢的熟練掌握,面對急危的搶救病人和復雜的院前搶救環境,護理人員才能做到有條不紊地執行各項搶救措施,并能較好的面對和處理搶救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如患者死亡或家屬出現情緒激動等過激行為時,護理人員能夠正確面對并根據流程進行報告處理。
2.3.2加強搶救藥品和設備的管理;搶救物品做到定數量品種、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檢查補充維護,定期消毒滅菌,使搶救設施處于完好備用狀態,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
2.4加強護患溝通,減少護患糾紛;急診科由于病員構成成分復雜、流動大,,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在工作中多觀察護理人員語言和情緒表達情況,針對不足,個別指導,不斷提高護士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表現。適時掌握交流的時機,誠懇、細致、反復的病情告知,尤其在搶救危重病人時,隨時將治療情況和病人病情變化告知家屬,保持與患者家屬溝通信息的暢通,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
2.5 加強對“重點護士”和 “重點時刻”的管理
2.5.1 在護理工作中,對基本功不扎實、綜合能力業務素質較差、服務意識不強的“重點護士”,要加強帶教、加強指導,同時對實習護生的帶教管理必須嚴格認真,培養實習護生良好的職業理念。
2.5.2 在危重病人多、治療任務重的時候,或是發生群體意外事件時,加強對護理工作的監控,并做好應急情況下護理人員的安排,充分調動科內護理人力資源,以確保護理質量和安全,必要時請求護理部的支持。我科曾多次參與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煤氣中毒以及集體食物中等事件的院前和院內救護,均因組織得力,都很好的完成護理急救工作。
3 效果
從2007年我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以來,沒有發生一起重大護理糾紛,沒有接到一起護理投訴,護理人員業務素質明顯提升。
4 討論
4.1 通過學習提高業務素質,保證安全有效的護理急救措施
護理技術的規范化操作,是實施護理過程的必要基礎。對急診專科護士的要求,是必須具備規范、快捷、熟練的護理急救技術。科室通過選派外出學習和科內組織學習,不斷提高和更新急救知識,定期進行護理急救技術的演練,達到科室護士對洗胃技術、徒手心肺復蘇術、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呼吸機、電除顫等技術的掌握,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和體現了護理人員的急救水平。
4.2 強化安全意識,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
病人安全是醫院的生存之本,而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24小時不間斷地在病人身邊,而每一項護理工作又都與病人安全息息相關,因此,護理人員具有護理安全意識和行為,確保護理質量是新形勢下對護理人員的基本要求[3]。我國的護理人才教育和培養缺乏風險教育計劃[4]。因此,從2007年開始,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認真落實管理制度和各項護理操作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加強應急預案的學習,以及利用護理組會議,對科內出現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討論,同時也對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共享,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樹立護理風險意識,提高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有效降低了護理風險的發生。
4.3 加強護患交流,增進溝通和理解
急診科本身就是一個處理緊急、突發事件的場所,在實施各種搶救和治療的過程中,適時而不間斷的護患溝通尤顯重要,隨時在第一時間內將患者病情和搶救情況告知家屬,體現了護理工作的關心和人性,同時也爭取到患方家屬的理解。2007年以來,在我科所有搶救的危重病人中,沒有發生一起醫療糾紛。
安全是護理工作的主題,護理安全是護理質量的保證[5]。由于我科較好地執行了各項醫療護理制度,重視護理安全教育,重視護理業務的提高,使護士在職業活動中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自己的行為,維護各自的合法權益[6]。在近幾年的護理活動中,我科護理不良事件得到較好的控制,護患關系顯著改善。
參考文獻
[1]蔡學聯.護理實務風險管理,第2版.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5,5.
[2]席淑華,周立,嚴愛萍。加強急診護士法律與服務意識預防護理糾紛[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1);846
[3]黨小麗.護理教學中護理安全教育初探[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3(7):75-76.
[4]穆納新,燕云,李麗紅,等.我國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現狀及建議[J].護理管理雜志,2008,8(7):20-21.
[5]周文琴,吳榮.中醫護理文書書寫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8,8(7):31
第13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
今年是第x個“防災減災宣傳月”,我們單位在縣委縣政府統一指導下,認真組織干部群眾開展防災減災應急訓練,大力普及科學防災減災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領導重視,提高認識,認真貫徹落實精神
接到文件后,我局立即召開黨組會,及時進行了傳達,制定了我局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安排部署我局具體的宣傳活動,做到無災防災,警鐘長鳴。會后,各相關科室嚴格按照職責分工,進一步細化完善方案,制訂出了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活動方案,加強協調配合,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系列活動。
二、精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一)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充分利用大廳電子屏幕、廣播、網絡,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工作。局辦公室在局域網開展了有關防災減災信息、知識和防護自救等內容的網絡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技能,使全市人民了解防災減災的意義,增強人民防災減災的.自覺性。
(二)積極查找防災減災薄弱環節。活動期間,后勤科對局辦公樓和住宅小區的水、電、消防、建筑等設施進行了隱患排查,以突出“減災從社區做起”為主題,在顯著位置懸掛大型宣傳條幅,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確保了機關工作和居民生活的正常開展。
(三)以“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防災備災工作深入開展。在認真開展“防災減災”各項宣傳活動的同時,我局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做好當前防災備災的各項工作,深入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制訂落實整改方案,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救災物資儲備,推動防災備災工作深入開展。
(四)積極探索防災減災長效機制,做到防患于未然。通過對汶川和玉樹地震災害的警示,進一步提高了我局對防災減災工作的認識。完善應急預案,加強實戰演練,定期清查儲備應急物資,建立長期有效的機制,一旦災害發生,保證做到緊張有序、靈活有效的應對,確保廣大職工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環境安全。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宣傳系列活動,營造了防災減災的濃厚氛圍,全體職工和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明顯增強,也喚起了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
第13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xx個防災減災日,省政府決定5月10日至5月16日為我省防災減災宣傳周,其主題為“城鎮化與減災”。根據成都市衛生局轉發醫院領導高度重視,重點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開展宣傳活動:
一是利用宣傳資料進行宣傳:我們從相關媒體上搜集了fā shēng地震、水災、火災時的安全逃生自救方法以及安全用水、用火、用電知識,編輯整理成材料,對就診病人進行宣傳;二是要求各科室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針對各自的工作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例如對住院病人,主要進行安全用電、發生火災、地震時的安全自救,安全使用氧氣、防跌傷、防墜床知識以及節約用水的教育;對外傷病人進行安全生產、防止安全事故的宣傳教育。
二、為了掌握心肺復蘇(cpr)急救技術,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在自然災害下的急救水平:
提高心肺復蘇的成功率,于20xx年5月11日下午在三樓多煤體會議室舉辦了由急診科護士長、急救專科護士黃蓉主講的急救新技術的專題講座,針對進行了詳細的講授,對如何判斷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復蘇的指征、操作步驟、救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進行詳細的講授,著重強調“新”進展——新的五環生存鏈、新的cpr操作順序、新的數字變化、新的bls和acls程序圖等。全院醫護人員共100余人參與了此次培訓個會。
三、開展安全排查:
在活動期間,醫院領導親自帶隊,組織后勤衛保、院辦、等部門人員,深入各科室,對供水排水、房屋安全、供電安全、安全保衛、防火防盜以及電梯、高壓消毒、中心供氧等重點環節和重要部門進行逐一檢查,及時處理各種安全隱患。
四、強化應急隊伍建設:
根據我院的規定,中毒事件、傳染病暴發以內科為組長單位,急診科為副組長單位;反恐和救災防病以外科為組長單位,婦科為副組長單位。在此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中,醫院組織各科室再度學習了預案,并對有關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各科室一定要樹立全局觀念,既分工又合作 ,既要體現各科所長,又要體現集體智慧,共同為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全區人民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13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
20xx年我們將在保障群眾冬春生活和災害應急救助的基礎上,繼續抓好救災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災害應急機制,落實備災工作各項措施,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災害應急救助能力,確保救災工作的高效、有序運行,使受災群眾生活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障。
1、加強救災減災綜合協調能力建設
我們要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加強減災救災工作的綜合協調能力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信息傳遞、災情評估、款物調撥等規范有效的工作機制,保障減災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2、加強救災預案的修訂完善
針對新時期救災工作特點,對縣級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進一步強化機制,完善工作協調性,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原則。準確定位,重點突出應急救援和生活救助,依據各鄉鎮行政區域人口數量、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從實際出發,結合本級工作特點和當地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做到預案啟動規范,易于操作,展開有序,救助及時,保障有力,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加強災害應急管理水平。
3、加強村級災害信息員的培訓指導
加強村級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是2016年工作重點之一,我們在完善縣、鄉預案的基礎上,將繼續加強對村級災害信息員的管理和培訓,充分發揮基層信息員的作用,逐步規范災情上報的渠道、方式和內容。不斷提高村級信息員工作熟練程度,強化災害信息員的工作意識,逐步提高基層災害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第13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主題是“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
為切實做好全市教育系統第十個防災減災日暨宣傳活動周工作,xx小學以“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為契機,采取四項措施積極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暨宣傳活動周系列活動。
一是圍繞“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這一主題,開展了xx小學第十個防災減災日全體教師會,讓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到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有關防災減災常識,提升廣大教師的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二是結合近年來災害事故深刻教訓和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的寶貴經驗,認真組織開展校園及周邊災害風險識別與評估,有效推進隱患排查治理,提高風險防范應對能力。重點檢查了疏散通道、校舍等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對發現的隱患建立臺賬,細化落實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及時消除隱患并銷賬。
三是根據災害風險和抵御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災害事故應急處置預案,注重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據學校實際利用5月14日大課間操時間組織全校師生員工開展一次綜合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并強化災害預警信號、緊急避險、疏散逃生、安全集結以及搶險救災、人員清點和演練評講等全過程,確保在突發事件來臨時,應急工作能安全、快速、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四是通過班會形式廣泛開展應急避險、自救互救等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多途徑、全方位、多角度大力普及防災減災專業知識和技能,做到防災減災知識人人知曉,增強全體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13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
為推動全體市民學習防空防災知識,增強防空防災和應急避險能力,切實做好我市第八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根據省人防辦和市減災委關于做好20xx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要求,結合新余人防工作實際,新余市人防辦于5月11日至5月17日開展了以“科學防災,依法應對”為主題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應急避險演練活動,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有力,組織嚴密
為確保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順利開展,辦領導高度重視,5月8日專門召開了會議研究部署該項活動,擬定了工作計劃,明確了活動內容、時間安排、職責分工、活動要求。同時,還提前與市減災委、市教育局、市天工社區、新苑社區等單位進行溝通協調,確保人員、場地、展臺、宣傳資料落實到位。邀請了新余電視臺、新余日報社等市主要媒體對活動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報道,營造了濃厚的活動氛圍。
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我辦在“防災減災日”期間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活動:
(一)組織防空防災知識講座。市人防辦在新余四中開展了1場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專題講座,內容包括人民防空基本知識和、
地震應急救援知識、火災逃生知識等應急避險方法。新余四中1000多名師生聆聽了講座,有效地提高了全體師生的防空防災知識。
(二)開展社區防災減災宣傳。在新苑社區和天工社區,集中開展了以“科學防災,依法應對”為主題的防空防災知識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市人防辦為社區居民發放了1000余份《新余市城市居民應急手冊》,制作了12塊宣傳櫥窗,設立了30多塊宣傳展板。內容包括人民防空知識、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家庭安全等各類事件的應對方法,現場參與人數達800多人。
(三)組織學校應急疏散避險演練。5月12日下午,由市人防辦聯合市紅十字會新余四中等學校開展了防震疏散演練。參加疏散演練的學生共800多名,整個疏散過程組織嚴密,井然有序。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防空防災知識和應急避險能力,市人防辦民防志愿者隊伍還專門在現場演示了應急救援方法,為學生詳細講解了骨折部位固定、頭部受傷包扎、止血等常見的醫療救護常識。
(四) 開展城區防災減災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人流密集的華潤萬家廣場開展了“防災減災日”現場咨詢活動,為過往市民群眾發放《市民應急手冊》和防空防災應急避難場所示意圖,現場解答市民提出的各類問題。
(五)積極利用各類媒體宣傳。在宣傳周期間,協調新余電信、新余移動、新余聯通公司發送防災減災公益短信30萬條,在全市各在建人防工程懸掛了以防災減災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橫幅。
三、宣傳到位,效果明顯
整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題突出、效果明顯,受到了學校師生和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通過此次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全市居民的防空防災知識水平和應急避險能力,增強了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擴大了人防知識宣傳教育的影響面,樹立了人防的良好形象,為人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我辦將繼續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的制度建設和機構建設,與市民政、教育等部門建立防空防災知識教育常態機制,組織開展好“918防空警報試鳴日”等活動,進一步鞏固人防在全市防災減災工作中的地位,促進我市人防工作取得更好的發展。
第13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
為進一步做好學校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增強全體師生的防震減災安全意識,提高廣大師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確保災難來臨時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認真貫徹“以預防為主,防御和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積極、主動、科學、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宣傳教育氛圍。動員全校師生共同參與防震減災活動,為構建“平安校園”提供安全保障。現就一年來的防震減災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是健全機構,強化組織領導。在防震減災工作中,中心校領導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來抓緊抓實。調整充實了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由中心校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各校(園)長為成員。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部署防震減災工作。
二是強化宣傳,增強防震意識。各校(園)充分利用廣播、標語、黑板報等形式,加強地震科普知識普及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加強地震知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師生人人皆知。同時,各校還利用每周一國旗下的講話,加強對在校師生的培訓教育,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一年來,各校(園)累計貼防震減災宣傳標語200余條,出黑板報52期,開展防震知識教育26校次,受教育學生8917人,教職工503人。
三是開展演練,提高搞震能力。中心校要求各校(園)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每年不少于2次的防震避震應急演練,提高廣大師生的應急避災能力。各校全年累計開展防震演練60校次,參演師生達18840人次(其中學生17834人次,教職工1006人次)。
四是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時效。中心校于本年1月份完善修訂了《XX中心校防震救災應急預案》,且各校(園)結合學校實際,也相應制定了應急預案和演練方案。通過適時組織地震應急預案的演練,師生進一步熟悉掌握啟動應急預案的方法、步驟,明確在應急行動中的職責,達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