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失去的一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語文書里夾雜著一股神奇的味道,吸引著我,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語文書,里面散發出淡淡的香味,令我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我正津津有味地閱讀《失去的一天》這篇作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名叫佩佳的小男孩接受了媽媽交給他的兩件任務卻沒有完成的事情。
想想我自己,在家里總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家里人總對我無可奈何。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玩電腦,媽媽走到我旁邊叮囑我:“記得一會兒去倒垃圾,掃一下地,還有把校服先泡上,我回來洗掉。別忘了。”我心不在焉地回答:“嗯,我知道了,一會兒就去。”很快時間就過去了。下午,媽媽回來了,一進門就說:“這地咋還跟早上一樣,寶貝你是不是沒有掃地呀?”媽媽看見我還在玩電腦,心里就不高興了,對著我說:“我早上不是給你說了嗎?少玩電腦你就是不聽。”我說:“你早上哪叫我少玩電腦了?”媽媽說:“口誤不行?再說了我叫你掃地,你咋不掃?”我支吾了半天也沒有說通一句話。現在我想起這件事不由地感慨道:“從出生到現在,都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個一天了。”
讀了《失去的一天》我明白了:時間一去不復返,要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做一個時間的好主人。
奇怪的是,產品已經正式,找遍所有下載平臺,都搜不到微論這個產品。不得已下載了天涯社區客戶端,才發現微論,只是其中一個功能。讓人無語的是,所謂微論只是整合了天涯社區的來吧和部落而已。
從這一個小細節看出,天涯的沒落除了環境原因,自己作死也是很大一部分。
1、用戶
用戶本身就是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有疲軟期,有喜新厭舊的秉性。所以,作為一個非工具性的論壇,其遷徙性強。再加上天涯社區運營不妥,新用戶大量導入對老用戶和社區氛圍的沖擊,致使大量優質用戶離開。
2、流量
作為谷歌曾經的親密戰友,當谷歌離開中國后,天涯社區流量一落千丈。雪上加霜的是曾經的敵人,百度搜索一家獨大,對天涯社區進行了系列的壓制。
3、產品
一方面,隨著技術進步,discuz、Pw8的興盛,大量論壇涌現,高峰時期達到160多萬個,論壇做站門檻大大降低,必然會分流天涯論壇的用戶。另一方面,天涯的基因決定了天涯不是一個互聯網產品基因的論壇。所以在用戶體驗方面一直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常以用戶習慣來搪塞用戶體驗的改進。
4、環境
天涯作為曾經輿論的一極,受到政府大量的關注和關照,大家都懂的。2011年5月,人人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人人上市的時候帶上了幾乎全部的家產,就是沒有帶上貓撲,據說是因為政策性風險。
5、替代
隨著博客、SNS、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產品的出現,必然會分流大量用戶。比如2008年創建的開心網,短短時間,注冊用戶達到1.2億,這是到目前位置天涯社區都沒達到的數量。
6、技術
天涯缺少技術基因,服務器和網站功能開發上,明顯制約著天涯的發展。
7、運營
一個公司老大往往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基因,邢明中文系畢業,又是公務員出身,導致天涯社區行政化氛圍嚴重,而互聯網親和力非常不足。
最明顯的現象是,當一批天涯公司員工接手草根版主的活之后,推薦到天涯社區首頁的帖子,可讀性直線下滑。基本不見天涯社區和其他網站展開過什么有影響的合作。
8、財力
說天涯沒錢,又有錢,作為一個社區,又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先發優勢,完全不需要多少運營費用。但是,那些錢卻又被花了,行政化辦公的通病。所以,現在的天涯是沒錢的,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9、大勢
2012年,CNNIC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社區/論壇用戶為1.4469億人,增長率為負2.3%,是論壇產品誕生十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10、趨勢
不能說論壇不火了,相反,今天我們看到小米,通過論壇為主搭建的網站,它能完成小米70%的銷售額。剛剛上市的汽車之家也是以論壇為核心發展起來,籃球領域的虎撲網、軍事領域的鐵血網、旅行領域的窮游網和螞蜂窩等都成為各自垂直領域的佼佼者。可以明顯看到論壇垂直化的趨勢。
11、內容
天涯引以為豪的內容,隨著維普資訊等專業資料付費下載站,以及起點中文網絡收費閱讀站的興起,對天涯的核心資源狠狠地痛宰一刀。
12、對手
百度貼吧是2005年后開始爆發,豆瓣是2005年才上線,其他不論,只說這二者一個是富二代,一個是高帥小王子,天涯大叔根本不是一個戰斗力級別,簡直是完虐。
13、營收模式
天涯一直沒找到自己的營收模式,曾經邢明不無得意地向媒體介紹:“我們的專業團隊已經拜訪了很多發帖公司,告訴大家天涯的廣告體系,想要把他們變成我們的合作伙伴,成為專業的廣告聯盟,這比發幾個廣告帖更有價值。”
十年前朱軍的父親還健在,那時候是《藝術人生》策劃最緊張的時候,朱軍難得有機會回去看父親,所以父親晚年時朱軍基本沒在身邊。想讓父母進京小住,他們不肯。朱軍打電話,他們總說:“放心吧,一切都好,好好工作,我們看著你呢。”朱軍每次回去也就那短短的幾天時間陪伴他。
朱軍的父母是簡樸了一輩子的人,朱軍給他們買任何東西,父母都覺得是浪費錢。家鄉天冷,還沒供暖,朱軍買了一個電暖氣送給父母,父親很生氣,責備說:“怎么又亂花錢?”朱軍撒謊說是單位發的,放在他那里沒有用實在是可惜了,父親這才收下。雖然這件事朱軍做了,但有些事由于父母的反對而沒有做,就放下了。
一次看似平淡的探親,成了朱軍和父親的訣別。朱軍回京十天后,老父親突發腦溢血,一直重度昏迷,沒來得及看朱軍最后一眼就“走”了。這對朱軍打擊非常大。他想到由于父親的反對,自己的懶惰,有時候想到要為父親做一些事情,但卻沒有去做,而現在再也沒有機會了。
朱軍含著淚對觀眾說:“想為父母做些什么,今天卻沒有去做,說明天再做吧!說不定到明天就成了終生遺憾。今天想到就一定要去做,無論有多么大的困難,一定要克服困難去做,因為今天不做,也許到明天就會成為終生遺憾。”
這就是朱軍發自肺俯說的一段話,觸動了人們心底最脆弱的那根神經,朱軍的眼淚,滴到了人們心里,泛起一朵朵浪花,引起共鳴,讓很多人的眼淚不可控制。
有多少人沒有這種遺憾的感覺呢?父母健在,這種感覺可能很淡。很多時候想為父母做些什么,可能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行動,慢慢地也就習以為常。我們究竟欠下了多少沒有兌現的想法呢?心底那些美好的愿望,起初鮮艷,逐漸褪色,直到有一天親人逝去,就成了永遠的遺憾。
這讓我想起了朋友的一段經歷:朋友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城市工作,開始每個月回家一次,后來結婚、生子后兩個月回家一次,后來擔任領導職務半年回家一次,再后來每年回家一次。突然有一天,老家打來電話,母親心臟病突發,生命垂危,他趕到時母親已經去世。這時他才想起,母親從來未到他的四室兩廳住過一夜。面對著母親的遺像,朋友心如刀絞,酸楚難過,他深深感到愧對一生飽受艱難困苦的老母親。每每談及,朋友總是熱淚縱橫,哽咽地說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孝的兒子。
那一年的天空,竟是如此深邃、苦澀,與他(她)的分別,竟令我如此的不舍的。
——題記
初進這個教室,我像只雛鷹飛翔藍天一樣,滿懷好奇與高興。我剛放下書包,這個教室的同學十分好客地迎上來,七嘴八舌地問道:“你是新來的吧,我跟你講,我們這個班級呀,是年紀里的實驗班呢,你再看我們這個教室,夠寬敞夠明亮,你再看我們,夠帥氣夠熱情,做個朋友吧,有大哥在,包你吃香喝辣!”說完還拍了拍那忠實的胸脯,只可惜發出的只是一陣低沉的響聲。我像個無知的孩子,懵懂地朝眼前這個“壯實”的朋友眨巴眨巴眼睛。“你是哪個學校的呀?”“你叫什么名字呀?”“你家住哪呀?”諸如這一類的問題,我早已聽得不耐煩了,起身要走,忽然看見一個女孩安靜地坐在那兒,遙望著窗外。我順著她的角度看去,是天空!我不禁一怔:難倒這個班里竟有一個與我一樣嗜好的人么?
“咳,咳”隨著幾聲提示,全班同學立刻回到了座位。此般天大地府般的差異。不一會兒,老師走上講臺,清了清嗓子說:“今天是我們六(3)班開學的第一天,今天我們迎來了一位新同學,下面讓我們歡迎新同學上臺來介紹自己。”隨著一陣熱烈的掌聲,我走上了講臺,頓了頓說:“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軒轅瀟,今年14歲,今后還請大家多多指教哦。”不知怎的,臺下一片哄笑,弄得我有些尷尬不已。就連老師也短路了一會兒,才說:“那你就坐到云瑤旁邊吧。”我順著老師手指的方向看去,竟然是她!我不知怎的,心中涌起了一種莫名的感覺......
關鍵詞:天主教 明末 瞿式耜
無論朝代的更替如何,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潮流一直都是儒家思想,封建王朝在這種思想統治下逐漸鼎盛,明末的封建制度更是達到了歷史的頂峰。知識群體對于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追隨使得他們對明末傳入中國的天主教本能地采取了抵觸的態度。然而隨著利瑪竇等一批深入中華文化內部的教徒的到來,天主教的教義思想逐漸在他們所在的各個城市里被人們所熟知,眾多天主教堂的建立也使得信教群眾數量有所上升。眾所周知,朝代的更替總是會帶來一批文化與精神上的遺民,然而明末遺民群體之強大和他們對前朝的眷戀、對當朝的反抗強度遠遠超越了之前的朝代。錢基博曾說:“是國亡,民彝之性亦亡也。民彝之性亡,而國非其國,民非其民也。”①對于有著根深蒂固“華夷”觀念的漢族士大夫來說,明朝的顛覆、異族的入侵意味著華夏民族的滅亡,他們的殉節不僅是殉國,更是為民族而殉。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之所以會有如斯激烈的反應,是基于封建倫理道德、基于儒家思想的忠君忠國。畢竟封建王朝的帝王都用死來殉國了,那些應該為君而死的士大夫如若存活著,又怎么不會被認為是偷生呢?對于這一點,早先的學者早有過深入的研究,以他們的研究成果來反觀當時那些天主教傳入后信奉天主教的士大夫們在面對朝代顛覆、自我去留的選擇時的態度,我們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中國被儒化了的天主教徒的代表人物,他們所做的人生抉擇也是一種儒家文化與天主教“信仰”觀念所結合的復式抉擇。本文將以瞿式耜為例,通過分析他詩歌中反應的思想情緒與他本身的人生經歷來試圖闡釋這一點。
一、明末天主教的傳入
在利瑪竇之前,天主教在中國始終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立足,他們甚至連大陸都很難踏進,所到之處皆受到排擠和質疑。而以利瑪竇為首的新一批耶穌會士受到士大夫的啟發,轉而進行了文化傳教、知識傳教的模式。他們帶來西方先進的儀器、數學知識、記憶法等,以此作為橋梁與中國的士大夫進行交游,并在交游的過程中逐漸向他們灌輸天主教義的思想。這種文化傳教的成果對于當時的西方教廷來說應該是成功的。1592年,利瑪竇翻譯《論語》和《四書》,試圖證明天主教和儒教有相通之處。利瑪竇試圖解開天主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相悖點,他將中國人的祭祖行為解釋為與天主教義中的孝義相通,將敬拜孔子的行為解釋為人們感謝其偉大著作的紀念方式,希望以此來解除孔子崇拜與天主教義只準信奉一神的沖突。明代首批入教的士大夫,史學界稱之為“儒家天主徒”,崇禎年間甚至宮廷中妃嬪王子都多有信奉天主教者。當時圣教的傳到地即建立天主教堂的城市有肇慶府、韶州府、南昌府、南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士大夫信教者中較為知名的有瞿式耜、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瞿太素、馮應京、張燾、金聲、吳歷等。
二、天主教的儒化
天主教經由利瑪竇入華以后事實上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天主教義的基礎是“三位一體”論,然而在中國思想里很難找到類似的表達。中國的儒家經典教義都是以現實經驗為最終目的,指導人們的經驗生活,然而“三位一體”是一種信仰,并不是一般經驗所能理解。
因而當時入教的天主教徒們傾向于將天主教義附會在他們所熟知的儒家教義之上,利瑪竇循此邏輯將儒家思想中的宗教成分進行了重新的闡釋和定位。他擇取古典文獻中能被天主教義理進行詮釋的部分,證明天、儒的同一性,試圖將儒家之“天”與“上帝”進行對應,將儒家之“仁”與天主教的“愛”進行對應,以這樣的方式將儒家思想轉化為天主教化的思想。盡管這種方式多多少少改變了西方天主教義的本來面目,但確實使得中國的士大夫階層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他們在接受這樣的字義轉化的同時會將以往的儒家思想經驗附著于天主教義之上,從而盡管身份上轉變為了天主徒,他們依然無法拋棄儒家思想的約束,這一點在瞿式耜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
三、天主教在當時的影響
通過利瑪竇等人的改良,天主教在“敬天愛人”上和儒家實有相通之處。而在抗清活動中,天主教徒和大部分耶穌會士也都站在明朝一邊。中國天主教會之所以采取支持明朝政權的做法,原因有三:第一,當時的教徒全是漢族,官僚縉紳士大夫居多,他們必然和東林、復社一起支持明朝,以保護自己的官職、田產、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第二,四十多年在北京、南京、南昌等地的皇室傳教,傳教士與皇室和諸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和關外的清朝政權,傳教士沒什么聯系;第三,許多傳教士和天主徒在戰爭中,長久深入地卷進了明朝軍事。有的帶兵打仗,有的作軍事顧問,有的供應軍火。崇禎七年(1634),王征在家鄉建立天主教平信徒慈善救助團體“仁會”。在《仁會約》中,王征交代立會宗旨:“西儒所傳天主之教,理超意實,大旨總是一仁。仁之愛用有二:一愛天主萬物之上,一愛人如己。真知畏天命者,自然愛天主。真能愛天主者,自然能愛人。”仁會強調“天”和“人”兩方面的結合,看似像“天人合一”之類的儒家命題,其實它反映了天主教給儒家思想帶來的變化。“愛天主”無疑是靈性信仰,“愛人”就經常會有世俗的做法。這是一個“靈與肉”、“天國與現實”、“宗教與社會”的西方近代文化中的普遍命題。從這一點出發,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對于明朝的遺民來說也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對于朝廷和君主,儒家的理念是“忠”,但這種“忠”失卻了個體的存在,是高于個體的“忠”。在這種“忠”里人是可以被磨滅的,甚至會被扭曲,如同萬歷年間無數士大夫為了博取名聲而死諫一般,他們并不是真的如此正直,而是在用性命博取死后的留名。天主教的“信仰”則與之不同,他強調的是一種結合,即人在愛天主的同時,也升華自己。如果以此理論推及到明亡后遺民的態度,那么信儒教者大抵就是一個死字,或者就是成為貳臣,而信天主教者則應當拋棄所謂的殉節觀,為自己的“信仰”而反抗。當然,對于民族的熱愛和國土被異族入侵的悲憤與殉節觀是兩碼事,作為一個天主徒來說,人的整體構成是社會的一部分,他們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去對待重大的社會變革。
拿瞿式耜為例,出生于忠孝世家的他自然是謹守禮儀道德,面對異族入侵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國不復國的悲痛,然而如果僅僅是儒家的保守思想,他可能也如其他眾位士大夫一樣,選擇以死殉國。天主教教義里,自殺是被禁止的,而他們所秉承的三位一體的理念也不是以君王和國家為中心。瞿式耜盡管在仕途上并不順利,但面對國家的困境,他選擇的是一條長期的抗清之路,并直到最后以死結束自己的使命。也許有人會說,戰斗而死和一開始便選擇和國土同亡難道不是一樣是以死殉國么?我卻不以為然,那些一開始便與國家一同死亡的士大夫,其歷史價值和自我價值何在,他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覺得死亡才是對國與君王最忠誠的表現方式,殊不知這樣的死亡反而泯滅了他們所可能擁有的價值。瞿式耜不一樣,不能說他的反抗一定是因為天主教義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于天主教義的解讀無疑幫助他去體會到了在民族顛覆的時刻自死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天主教義講求愛天主、愛人,這里的愛人并不是單純地世俗地愛護別人,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這種經過反抗而最后成全的死亡是有明確目的性的,也將人個體本身修造成歷史的一部分。
四、瞿式耜其人及其天主徒身份
瞿式耜,萬歷十八年(1590)年出生于一個“四代甲科,鼎鼎名家,世傳忠孝”②的官宦家庭,一生憂心國事,但仕宦沉浮。明亡后,瞿式耜在南門王朝任職,在桂林致力于抗清事業,被擒后不聽勸降,于獄中做《浩氣吟》四十首,以氣節聞名,終慷慨赴義。
有關瞿式耜的天主教徒身份,許多史學資料都有佐證。“明末有瞿式耜者,圣名多默……與式為從兄弟”,③《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如瞿式耜等人,首為天主教熱心信徒。”④《中國天主徒史》:“另外兩名天主徒……就是廣西的總督(臨桂伯)瞿式耜(瞿多默,Thomas)和曾在桂林戰斗中大敗清軍的焦璉(焦路加,luc)。”⑤《在華耶穌會士列傳》:“艾儒略傳引巴篤里《中國耶穌會史》說:“一六二三年(天啟三年)瞿太素子名瑪竇者(按即式),邀艾儒略赴常熟開教。其從兄進士式耜曾經儒略授洗,由于他的努力,教務頗為發達,幾個星期中便有二百二十余人入教,式耜某叔伯的功績尤多。式耜受洗后,曾在宅門外張貼‘僧道無緣’字條,又以耶穌圣號代替一切偶像。”⑥這些史料都證明瞿式耜是天主徒,他于天啟三年即1623年,經其從弟瞿式介紹結識意大利人天主教傳教教士艾儒略,研究利瑪竇所著《天主實義》等闡揚天主教教義的書籍,隨后受洗禮而正式入教。雖則亦有不少學者對瞿式耜的教徒身份有所爭議:“有教史未必誤,而教外典籍無法證明者,如瞿式耜之奉教,教史言之鑿鑿,而吾人至今尚無法在教外典籍證明之,破疑后人彌縫之密也……然則瞿式耜奉教之跡,為其后人所削,亦或有之。然終無法證明也。”⑦然而從目前的史料來看,瞿式耜確為教徒的可能性更大,畢竟信仰和文學之間并不是從屬關系,而后人的修飾也是大為可能。在此,就以瞿式耜教徒的身份為前提,分析他詩歌中表現天主教義的部分,這部分雖則很少,但筆者試圖從中理出它對于瞿式耜遺民身份的影響。
五、瞿式耜詩歌中的天主教色彩
由于瞿式耜的生長環境,他對于宗教的信仰受到了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因此在他的詩歌文集中,出現有關天主教義的內容并不多,但在他的抗清生涯中,在明朝將要再也不復存在的恐懼里,他依然留下了些許用天主教義進行自我思考的詩篇。
自誓其二
平生美好境,此日復何求?
天地一身外,江山不我留。
悟因空后得,心向死邊休。
領受須歡喜,參同在小樓。
詩句中的“領受”二字顯然來自天主教義,經由信仰,瞿式耜視死亡為領受上帝的拯救,得享永福。
其三
若論成人事,臨危止一端。
圣賢原節取,世俗已驚看。
死豈求名地?吾當立命觀。
乾坤留此夕,忠魂也教安。
詩中說所謂圣賢是憑借節氣來取舍,而他們的這種節氣是求一死以讓世俗驚詫。然而瞿式耜認為死并不是為了求名而去,他所追求的是生命的價值。他所謂的忠魂也就是天主教義中靈與肉的問題,肉體的死亡并不是最高境界。
其四
佛教言生死,無過一了緣。
朝聞才是道,圣訓已居先。
臨節征完養,成仁誦昔賢。
到頭方夢醒,在我不由天。
在此詩中,瞿式耜闡明佛教教義中生死只是一個“了”字,而儒家教義又說“朝聞道,昔死可矣”,然而等到災難來臨想要通過誦奉圣賢來成仁是行不通的,當頭來才知道,想要成仁還是要靠天主教的“圣訓”,擁有自己的信仰,并為其而奮斗。
浩氣吟其二
正襟危坐待天光,兩鬢依然勁似霜。
愿作須臾階下鬼,何妨慷慨殿中狂。
憑將榜辱神無變,旋與衣冠語益壯。
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待天光”三字是典型的天主教語言,意為等待耶穌天主之光。結合浩氣吟的產生背景,瞿式耜在等待死亡的過程里,是帶著的,正是有著死亡為拯救的信念,他才能夠坦然面對死亡。
六、結語
天主教的傳入在明末時產生了思想文化上的巨大沖擊,而信教的士大夫研究天主教義以后也對他們的人生選擇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選取了瞿式耜這個例子去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新的研究明末遺民思想、文學作品的突破點。
注釋
① 孫靜.明遺民錄[A]//清代傳記叢刊?遺逸類[C].明文書局印行.
② 瞿式耜.瞿式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86.
③ 蕭若瑟.天主教傳行中國考[M].民國叢書.
④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M].東方出版社.
⑤ 沙百里.中國天主徒史[M].耿,鄭德第,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128.
⑥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M].中華書局,1988:277.
⑦ 陳垣.陳垣學術論文集[M].中華書局,1980:200-201.
參考文獻
[1] 孫靜.明遺民錄[A]//清代傳記叢刊?遺逸類[C].明文書局印行.
[2] 瞿式耜.瞿式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蕭若瑟.天主教傳行中國考[M].民國叢書.
[4]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M].東方出版社,1996.
[5] 沙百里.中國天主徒史[M].耿,鄭德第,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6]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M].中華書局,1988.
[7] 陳垣.陳垣學術論文集[M].中華書局,1980.
[8] 陳燮君.利瑪竇行旅中國記[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題記
海風輕拂,令人心曠神怡。坐在沙灘上的那個小女孩,手中握著一支筆,腿旁放著一個藍色的小本子,任憑她秀麗的長發在風中飄揚。哦,她正歪著頭,凝望著大海。
她出生在海邊,也在海邊長大。海是她心中的圣地,海鷗是她最好的伴侶。
她突發奇想:“咦?萬一海鷗雪白的翅尖被海水蘸藍了怎么辦?”這一奇妙的想法把周圍人逗得哈哈大笑,但卻不知不覺地在她的心底做了窩。內心豐富的想象,促使她把這個小本子打開,將所有的想法記錄在上面。
“三、二、一”,一起翻開她的小本子,扉頁有她秀麗的字跡:我要用雙手,緊緊地握住筆,描繪出海的遼闊、海的神韻。
自懂事起,她就產生了一個懵懂的念頭:寫海。
從此之后,寫作便成了她最大的興趣,她一有空,就帶著她的本子和筆,去海邊看海的樣子、聽海的聲音、寫海的神趣。
于是,她的文采發揮開來,她漸漸的把小故事融合、擴展、想象,變成大故事……她的小文章曾被大人們看過,看了之后,大人們一臉失望,搖搖頭說:“這孩子,愛寫卻寫不出水平,可能她不是這塊料吧。”她為此哭過鼻子,可又想:我要寫出好文章來給他們看,我不能因為他們的一句話而斷了我的夢想。她的日記本厚得不能再厚了,幾乎完全占據了她書桌下的空間。
歲月一點點流逝,她也一點點長大。
她開始向報社寄一些小文章,但卻屢屢敗退,看著摞的像山一樣高的退稿信,她幼小的心遭受著煎熬。但她不曾想過放棄,因為那份寫作帶來的趣,是她心頭甜蜜的牽引。
在她不斷的勇敢嘗試之下,她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并獲得了成功。
有人質疑,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會寫出如此秀作?一時間,社會上褒貶不一,眾說紛壇。她的聲望一下子低了好多,心也沉了好多。
她哭了、痛了,為什么不相信我?但她沒有就此消沉,她默默地寫,要以實力來證明自己。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三年,又一部作品轟然問世,她終于得到了百分百的肯定,從此,她正式踏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關鍵詞:福壽螺 中國圓田螺 中華圓田螺 廣州管圓線蟲
2006年,涼拌福壽螺肉曾經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在北京出現,福壽螺一時成為“過街老鼠”,消跡于餐館的餐桌上。然而,作為我國的傳統美食,田螺一直深受南方廣大民眾喜愛,由于擔心誤食福壽螺而感染廣州管圓線蟲,使得一些民眾對于端上餐桌的螺產生了疑慮,而不敢放心食用。只有正確識別福壽螺和田螺,才能消除這些疑慮。那么如何區分福壽螺與田螺?如何才能消除食用福壽螺以及田螺的安全隱患?
福壽螺與田螺的形態識別
要在外形上區分福壽螺和田螺,首先應先了解腹足綱貝殼形態一些部位的名稱(見圖1)。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中腹足目瓶螺科,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 81年作為食用螺引入中國。在我國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福建、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浙江、上海、江西等地。福壽螺雌雄異體,個體較大,有完整的螺旋形貝殼,成螺殼高40~80mm,殼徑70mm以上。貝殼呈黃褐色,表面光滑。螺體右旋,貝殼近似圓盤形,螺層5~6層,體螺層膨大。臍孔大而深。雌螺殼口單薄,外唇直或略灣,厴周緣平展;雄螺殼口增厚,外唇向外反翹,厴外緣的中部略隆起,上下緣向軟體部凹[1]。
福壽螺與田螺的營養價值
福壽螺與田螺均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福壽螺肉質細嫩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餐桌上的佳肴,由于含脂量低,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優質滋補品。另外,它還是一些珍貴水產動物的飼料。每100克福壽螺肉的營養價值水分84.61g、蛋白質11.85g、脂肪1.65g、總糖1.16g、灰分0.44g、鈣Ca825.7mg、磷P90.90mg、鐵5.79mg、視黃醇當量0.68μg、維生素B116.25mg、維生素B20.87mg、維生素E3.27mg[3]。
田螺肉質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之美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田螺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A、B1、B2、D和多種微量元素,其營養成分的含量和組合優于雞、鴨、鵝肉等,在常見的60多種水生動植物中,其營養價值僅次于蝦。每100克田螺肉的營養價值水分81克、蛋白質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又含鈣1357毫克、磷19l毫克、鐵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維生素A130國際單位[4]。
可見,不管是福壽螺還是田螺,其營養價值均較高,是餐桌上的佳肴。
食用福壽螺和田螺的注意事項
不管是福壽螺還是田螺,均可感染廣州管圓線蟲[5]以及其他寄生蟲[6],因此,不管是吃福壽螺還是田螺,一定要煮熟,千萬不能生吃或半生吃,特別是涼拌螺肉或燒烤螺螄,一定不能吃。2006年北京出現廣州管圓蟲病,就是因為有人吃了沒有煮熟的福壽螺。
參考文獻
[1] 徐海根,強勝主編.中國外來入侵生物. 2011.北京:科學出版社.
[2] 蔡如星主編.浙江動物志軟體動物.1991.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3] 陳元曉,陳英杰,張聞,等.2009.云南省4種淡水貝類的營養成分和經濟價值.四川解剖學雜志,17(2):28-30.
[4] 劉平.水產品食療妙用.1996,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
【關鍵詞】: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C35文獻標識碼: A
氣田開發過程中,天然氣放空不可避免,盡管放空的天然氣都進行了點燃,對環境的污染降到了最低,但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合理回收利用放空天然氣資源已成為當務之急。
1我國主要油田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情況
目前,我國較為大型的油田有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大慶油田等,這些油田為我國提供了優質的石油能源與天然氣資源,對我國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油田的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僅需要加強對石油生產的控制,同時,還需要對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進行嚴格的監管。這些油田明天放空的天然氣量各不相等,其中以勝利油田放空天然氣量最多。在進行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過程中,主要采用燃氣發電、分子篩脫水、CNG壓縮等措施,并伴有液化石油氣、壓縮天然氣、輕烴化合物等產物出現,為相關工業用戶提供可靠的燃料,另外,這些回收產物還可以用于發電,以便最大化地提高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效率。雖然,我國大部分油田已經將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作為重要的工作對待,但是受到技術、資金等的限制,對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效率還有待提高,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創新思路,積極研究新型技術,以最大化提高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效率。
2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現狀
目前,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壓縮天然氣(CNG)、液化天然氣(LNG)、吸附天然氣(ANG)、水合物(NGH)、天然氣發電(GTW)、溴化鋰直燃機等。
2.1 CNG裝卸技術
根據氣田天然氣生產的特點和井場條件,在道路交通狀況較好的情況下,采用CNG裝卸技術回收放空天然氣。放空的天然氣在井口經過處理后,用壓縮機將其增壓,再充裝到CNG 罐車并拉運至卸氣站,通過卸氣工藝將壓縮的天然氣卸入已建集氣管線,從而實現回收利用。
2.1.1 CNG充裝技術
CNG充裝主要是完成天然氣脫水與增壓的過程,即將天然氣脫水達到 CNG 運輸標準后,通過壓縮機增壓后充裝到CNG拖車中。按照脫水裝置在工藝流程中的位置分為前置脫水工藝和后置脫水工藝,一般國內生產工藝采用后置脫水較
多。
2.1.2 CNG卸氣技術
CNG拖車將增壓的零散井天然氣運至CNG卸氣站。通過卸氣柱,將拖車中增壓的天然氣減壓后輸入輸氣干線,同時水套爐對減壓系統進行加溫,防止減壓后管道出現低溫情況。當拖車壓力和輸氣管道壓力平衡后,自動啟動 CNG 卸氣壓縮機,將拖車中低于管線壓力的剩余天然氣增壓后,再輸入輸氣干線。
放空天然氣 CNG 回收技術是目前油氣田開發過程中對偏遠零散井實施放空天然氣回收的有力途徑,無需大量投資建設輸氣管網,建設周期短,受其余已建設施和場地的限制小。此項技術所需的各類設備均可采用分合撬的方式,將各工藝設備分為相對獨立又有密切關系的多個單元,每個小撬能實現一個工藝要求,并可根據不同需求進行拆分、組合、調換,組成一個完整的放空天然氣回收處理站,當放空量遞減后可將各橇裝設備調遷到其余零散井重復利用。
2.2液化天然氣(LNG)
LNG 的儲存必須要將氣態天然氣經過凈化處理,即脫水、脫烴、脫酸性氣體等工藝處理后,再經一連串的超低溫液化工藝處理成為液態,一般采用丙烷預冷的混合制冷液化技術。使用LNG技術回收放空天然氣,其優點是較CNG的存儲量大,相對于CNG在儲存、運輸與使用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優勢。但由于凈化、液化工藝復雜,設備投資較大,運行費用較高。
LNG 技術還存在幾個難題:即由于組分差異和溫度差異造成的 LNG 分層而產生的渦旋,渦旋會引起LNG內部能量勢的改變,從而導致LNG儲存失穩,產生重大安全隱患;其運輸方式一般采用高壓超低溫工況,對儲罐的材料性能要求高,因此,在生產和儲運過程中有很高的危險性。
2.3吸附天然氣(ANG)
ANG技術是在儲罐中裝入一種具有豐富的微孔結構和巨大內表面積的吸附劑,這種吸附劑比表面積高,在常溫、中壓工況下可將天然氣吸附存儲其中。與CNG 相比,ANG技術應用在放空天然氣回收領域時,其優點就是在較低的壓力(3.5~6.0MPa)即可以達到高壓(20MPa)時CNG的存儲密度,其投資和操作費較低,僅為CNG的一半,儲罐形狀和材質多樣化,選擇余地大、質輕、低壓, 安全性能更好,對儲氣設備耐壓性能要求不高,投資費用低,使用方便等優點。
目前,ANG技術還存在以下幾個技術難題:(1)在相同儲存容積下的有效儲氣密度,相對于CNG及LNG的吸附存儲量低得多,分別為CNG的約2/3、LNG的約1/5;(2)天然氣吸附與釋放過程中所產生的熱效應問題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3)天然氣中的重組分在釋放過程中的滯留問題尚未得到解決;(4)活性碳類材料吸附劑的研發處于瓶頸階段,至今尚未取得明顯效果。
2.4天然氣水合物(NGH)
天然氣水合物(NGH)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物質,是一種具有籠形化學結構、外觀類似于冰的結晶化合物。在標準狀況下,1m3的天然氣水合物相當于標況時150~200m3的天然氣。利用NGH回收儲存放空天然氣,對天然氣的預處理要求低,安全可靠、費用低;具有儲存空間小的優點,而且它較氣態、液態天然氣更安全;存儲條件容易滿足,能夠在標準溫度-10~0℃和壓力0.1~1MPa的條件下保存。
目前,NGH 技術還存在的技術難題是:水合物的大規模快速生成、固化成型、集裝和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如何尋找適合實際工業生產且經濟合理的工藝流程,從而滿足 NGH 的高密度、高儲能特性。
2.5天然氣發電技術
在油田開采生產過程中,利用天然氣進行發電,已經是一種較為純熟的技術。目前,對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也可以采用天然氣發電技術,即是將放空天然氣進行充分地燃燒,并通過相關余熱回收裝置對高溫煙氣進行回收,以供發電之用。這種技術投入成本較低,工藝簡單,同時有效地降低了對原油的消耗,能夠大大地提高油田的經濟效希。
2.6溴化鋰直燃機
溴化鋰直燃機可以天然氣為能源,以溴化鋰-水為二元工質,利用吸收器-發生器組實現吸收式制冷循環原理,以達到制取冷熱水、供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用或同時供冷水和熱水的目的。利用溴化鋰直燃機回收利用放空天然氣,天然氣直接在溴化鋰吸收式機組的高壓發生器中燃燒產生高溫火焰作為熱源,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在真空狀態下運行,沒有高壓爆炸危險,安全可靠;(2)制冷、采暖和熱水供應兼用,一機多功能;(3)用戶不需要另設鍋爐房或蒸汽外網,只需少量電耗和冷卻水系統;(4)結構緊湊,機房占用面積小,使用操作方便。
目前,溴化鋰直燃機技術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氣密性要求高,漏入微量的空氣也會影響冷水機組的性能;腐蝕性強,需要開發更加耐腐蝕的材料;需配用冷卻能力較大的冷卻塔,配套設施復雜。
3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的發展趨勢
3.1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針對如上關于目前我國油田所使用的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的描述可知,目前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已經逐漸普及至石油的各個方面及領域,因此,筆者認為,該技術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然而,就目前的發展來看,該技術主要是以手動的控制為主,那么隨著信息網絡技術日益發展與更新,筆者認為,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應該與信息化技術連接起來,這樣可以為人們帶來極大的方便。筆者在此就設計出了一個原理,就是將該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運行。首先要借用計算機的一個軟件,即VPN。VPN的意思是“虛擬專用網絡”,它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縮寫。VPN技術指的就是一種運用身份驗證、密碼以及隧道協議等在公共網絡上構建專用性的網絡的技術。這樣的網絡既可以是某一個區域內的局域網,又可以是整個因特網。在這樣的網絡中,大家互相通信,在通信時,并不需要光纜等有線的物理線路的鋪設,而是在一種具有動態作用的資源下進行運轉和工作。這就使得VPN可以節省很多材料(主要是光纜),創造出高效益,并可以使局域網逐漸擴展為遠程網絡及遠程計算機。天然氣放空回收利用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行一定的結合與聯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天然氣放空回收利用技術數字化,為實際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捷。
3.2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朝著脫烴工藝技術發展
筆者根據相關的工作經驗以及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到,目前放空天然氣之中還存在著多烴基類化合物,這會影響到天然氣的使用性能。那么,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技術朝著脫烴工藝技術而發展,這對提高天然氣的性能以及回收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脫烴技術為外冷脫烴和膨脹制冷脫烴。塔里木油田XXX作業區采用的是分子篩脫水和J-T閥制冷工藝。可以生產出合格的液化氣和輕烴。而冀東油田XXX裝置采用分子篩脫水、丙烷外冷+膨脹制冷脫烴(溫度為-84℃)生產合格的液化氣和輕烴
4 結語
隨著世界能源格局不斷變化,傳統石油石化能源日益枯竭,以及國家對節能環保措施的不斷深化,回收利用放空天然氣技術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節能環保工作任重道遠,對戈壁、沙漠中仍在放空的大量油田伴生氣應抓緊進行回收。一方面,科研工作者應不斷尋求探索新技術應用于該領域,大膽創新,使用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不斷完善現有技術工藝設備,提高天然氣利用率;另一方面,國家應采取相應政策鼓勵有能力的企業進軍戈壁、沙漠,積極投入到回收、利用放空天然氣的工作當中,不斷完善天然氣集輸系統,減少天然氣放空,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減少環境污染,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許維秀,李其京.天然氣的非管輸儲運技術與展望[J].油氣儲運,2007,26(2)
【關鍵詞】天津市 財政支持 農村“三區”建設
以示范小城鎮建設為龍頭,農村居住社區、示范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三區”聯動發展是天津市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斷研究探索出的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的創新發展思路。2009年以來,在天津市一系列針對性財政政策支持下,農村“三區”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業已成為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但受政策靜態性與建設動態性矛盾制約,部分政策已不再適宜新時期“三區”建設發展需要,有必要對現有政策體系進行優化和調整。
一、財政支持農村“三區”建設的成效、做法和作用
天津市推進示范小城鎮建設的做法就是在新的小城鎮,為農民建生態環保安全可靠的住房,同時按照規劃要求,把騰出的宅基地復墾,建設成高標準的農業示范園區。示范工業園區則是在原有的鄉鎮工業園區的基礎上進行整合,提升基礎設施和承載能力。農業示范園區則采用先進生產設施和技術裝備,解決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大幅度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根據“三區”建設發展的實際需求,2009年以來天津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財稅政策,通過直接補助、出讓金返還、貸款貼息以及稅費返還等措施給予支持,為示范小城鎮、農業產業園區和示范工業園區在眾多領域、環節提前完成階段任務提供了保障。
(一) 財政支持農村“三區”建設的主要成效
截止2012年底,天津市四批49個示范鎮試點,已累計開工4400萬m2,竣工2300萬m2,45萬農民遷入新居;31個示范工業園區的124.6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完成,37.7平方公里拓展區啟動建設;21個農業產業園區基本建成,帶動基地30萬畝。“三區”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較好的解決了農村城鎮化過程中農民的轉移就業問題、土地復墾問題、新農村建設資金問題,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多點支撐、多元發展、多極增長的嶄新態勢。農村綜合實力顯著提升,9個涉農區縣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比2007年提高2.5倍、4倍和5.6倍。農業生產創歷史的實現了“九連豐”,肉、蛋、奶、水產品和蔬菜等主要農副產品自給率在全國大中城市中處于領先水平。郊區經濟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區縣大項目、科技“小巨人”、樓宇經濟、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可支配收入達到13700元,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為2.2:1。
(二) 財政支持“三區”建設的主要做法
2009年示范小城鎮主要享受“兩返一免”政策。“兩返”既將示范小城鎮土地出讓金政府收益部分全額返還,用于示范小城鎮滾動開發建設;對示范小城鎮規劃建設區域內的新建企業繳納的地方稅收收入給予5年返還專項用于公益性建設和管理支出。“一免”是指減免土地出讓費用,對示范小城鎮經營性土地出讓成本中增列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費、市容環境管理維護費、平衡費以及鐵路建設費四項費用不再征收,并對基礎設施、公益設施建設給予支持。
財政對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支持主要是給予直接補助。其中,通過市級審核、論證的現代農業示范園,每年1000萬元資金給予發展扶持;對列入市級現代畜牧示范園區的生豬、奶牛示范園區每個園區補助200萬元,蛋雞、肉雞、肉牛示范園區每個補助100萬元;對列入市級的優勢水產品養殖示范園區的工廠化養殖示范園區每個補助200萬元,池塘養殖示范園區每個補助100萬元。
示范工業園區建設享受“兩返一補”政策。其中,“兩返”是指示范工業園區土地出讓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凈收益部分全部返還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實際生產經營地坐落在示范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區內的新建企業繳納的稅收,市和區縣兩級分享收入以及區縣固定收入,在2010—2014年5年內全部返還,用于償還基礎設施建設貸款等支出。“一補”是對示范工業園區的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按照6%貼息比例,給予連續3年的貸款貼息扶持。落戶示范工業園區的項目,根據各區縣招商引資政策給予土地出讓金、稅收等相應優惠。
(三)財政政策在“三區”建設中的作用
通過對相關數據資料的整理發現,財政政策在“三區”建設過程中主要發揮了三方面作用。一是杠桿作用。財政對“三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和投入,降低了后續資本進入門檻,提高了資本收益預期,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參與。僅財政用于示范工業園建設的20億元貸款貼息資金,就帶動了超過200億元的建設投入。二是激勵作用。財政對“三區”建設和落地項目的扶持,特別是農業產業園區直接補助,對企業參與和擴大再投資產生了顯著的激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至2011年,市級財政補貼農業園區建設資金7億元,激勵企業自行投資接近100億元。三是集聚作用。在財政支持下“三區”逐步發展建設成為天津郊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載體、政策洼地、投資高地,有效促進了項目、資金、人才向園區的大規模集中,形成了顯著的集聚效應。天津市區縣重大項目一半左右落戶在示范工業園區,園區累計簽約項目2000多個,計劃總投資6000多億;農業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新技術、新裝備、新品種運用推廣的主要載體。
二、新時期農村“三區”建設的政策需求變化
目前天津“三區”建設已由起步階段進入發展階段,示范小城鎮、農業產業園區和示范工業園區建設的目標、重點、主體等多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財政政策的需求主體、需求動因和需求重點都已發生根本性轉變。
(一)政策需求主體由建設主體向經營主體轉變
隨著進入“三區”項目、企業和轉移農民的不斷增加,“三區”建設發展主體已經由早期的融資平臺和建設企業為主的單一結構,向多元化結構轉變。未來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建設完成,原有發揮主導作用的融資平臺和建設企業將逐步退出,項目經營企業、遷入農民將成為政策需求的主體,其根本訴求與原有主體相比存在巨大差異。
(二)政策需求動因由促建設向謀發展轉變
截止2012年底示范小城鎮安置用房和配套公建開工率接近八成,遷入農民規模接近目標任務的一半;示范工業園區完成起步區任務,轉入拓展區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基本投入運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初步顯著。從整體看,“三區”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已接近完成,其余部分按照進度也能如期完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已不在是“三區”建設的核心目標和主要政策需求動因,相反如何將示范小城鎮打造成為城鄉統籌示范區以以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如何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園區和示范工業園區要素集聚、項目集群、功能集中等多方面優勢帶動天津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已成為新時期“三區”建設政策需求的主要動因。
(三) 政策需求重點由設施建設向優化發展環境轉變
與起步階段“三區”建設主要以園區道路、給排水設施、電力、通訊、燃氣、供熱和溫室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相比,目前近45萬人已遷入示范小城鎮生活居住,農業園區已基本開始運營,示范工業園區內竣工投產項目也已經超過一半。進一步提高示范小城鎮內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提升農業園區高效、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條件,健全示范工業園區生產、生活配套設施逐步成為“三區”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政策需求重點。
三、強化財政支持推動“三區”建設發展的建議
下階段天津應根據“三區”建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加大支持力度,整合財政資源,創新支持方式,調整支持重點,強化對示范小城鎮民生建設、農業產業園區經營能力建設以及示范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支持,推進園區、企業、居民的全面發展。
(一)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本著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原則,繼續完善財政支持“三區”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三區”力度,力爭每年財政投入資金增量高于上一年,增幅不低于全市財政支出增幅,確保“三區”建設支持資金比例不斷提高。
(二) 加強財政資源整合
積極整合分散在市有關單位和部門的“三區”建設支持資金,轉變零散化、分散化現狀,以重點項目、重點環節和重點工程建設為平臺,探索建立支持“三區”建設資金的整合機制,集中有效資源解決好重點問題,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創新財政支持方式
充分利用貼息、稅收等手段和投資參股的方式,依托市場,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參與“三區”建設發展。在財政資金撥付上可借鑒“直補”方法,直接撥入園區或建設項目;在資金支付上可根據園區需要采用票據比例報銷,或直接給予一定的浮動比率;在支持方式上,對園區可采取項目跟進或項目擔保方式,經前期跟進評估合格后或項目提供擔保后采用“先補后建”的資金支持方式,促進園區及項目的快速建設與發展。
(四)突出“三區”特色強化分類指導
1.示范小城鎮重點抓好“人”的問題。著力解決好未來100萬轉移農民的就業保障和生活改善問題。加大遷入農民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支持力度,增強農民后續發展能力;制定吸納示范鎮農民就業的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吸納農民就業;加大農民創業扶持力度,對創業農民給予貸款貼息和稅收減免,支持建立農民創業廉租柜臺、廉租鋪面。制訂完善鼓勵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措施,支持現代物流、中介服務、人力資源等生產業做大做強,鼓勵發展社區服務、商貿餐飲等生活業。加強示范小城鎮醫療、教育、文化休閑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完善示范小城鎮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支持力度,引導鼓勵農民參加社會保險,進一步大幅提高農民養老、醫療、低保待遇。支持公共服務崗位建設,設立保潔員、護路員、護綠員、公共設施維護員和民政社保協管員等公共服務崗位。
2.農業產業園區關注“效益”問題。以提高園區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重點,積極支持園區開展品牌化運作,對園區商標注冊、品牌認知、產品營銷等活動給予補貼支持。支持園區開展直供直銷,對網點設置、運輸車輛購置給予補貼和貸款貼息。加大生態農業技術引進支持,鼓勵畜禽養殖企業引進現代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和裝備。加大園區生產設施建設補貼力度,支持農產品深加工、冷藏、倉儲、配送等設施建設。出臺鼓勵政策引導有條件的農業園區改造提升旅游功能,對園區休閑農業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宣傳推介、品牌建設、人員培訓等給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