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作流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傳統的面向功能的質量管理系統流程控制能力的不足,分析了工作流技術在實現質量過程管理、過程控制和過程重組方面的優勢,并設計了基于工作流技術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解決了任務中工作多樣性、復雜性、多變性等實際問題。
關鍵詞:工作流技術;工作流建模;質量管理信息系統
本文選題結合某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制造企業的質量管理現狀,基于ISO9001:2015標準,在按該體系要求的質量管理系統中,涉及到諸多復雜的流程,所以靈活地增加、減少、合并流程環節,是質量管理系統能否滿足實際應用需要的關鍵所在。而恰當的運用工作流技術對工作流程進行定義和運行,可以較好地對質量信息進行收集、傳遞、存儲、處理和輸出進行管理,解決各種問題。
1工作流概述
工作流(workflow)的概念起源于辦公自動化(OA)領域,是在現代信息系統的建設中逐步形成的[1]。工作流的設計要與企業具體經營管理相結合,通過將工作活動分解成定義良好的任務、角色、規則和過程來執行和監控,達到提高生產組織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近年來,工作流管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支持業務過程的設計、執行和監控[2]。工作流技術的核心是將業務過程分解成若干個活動,按照預先定義的規則和順序自動執行這些活動,并對執行過程進行監視和管理。這與ISO9001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強調以過程管理為核心,強調過程集成的思想相一致。工作流技術的優勢是把業務流程的應用邏輯和過程邏輯分開,從而實現對業務流程部分或全部過程的集成管理[3]。
2系統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工作從流程模板定制開始,啟動相關的項目管理工作,并通過流程的內部流轉,使相關人員知道自己工作或任務,根據工作分工不同,完成整個生產過程中的采購、生產、入庫的所有分析檢測等工作。
2.2性能需求
(1)過程可控要求。工作人員的所有工作都有記錄,并按預訂流程實施,不允許隨意跳轉,但是管理員可以隨時終止或中斷某個流程或任務。(2)可視化要求。軟件平臺采用圖形用戶界面,進度管理圖形化顯示,便于管理者了解、掌握、管理整個工作情況。(3)標準化要求。即平臺統一性。定制工作流程和依據工作流程工作應該基于同一個軟件平臺,可以被記錄、撤銷、提交、確認等等。
3系統架構
3.1系統總體結構
根據系統功能及性能需求,系統采用瘦客戶端(B/S)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適用于基于Internet的Web應用程序[4],B/S結構將系統中的三要素(數據、功能、行為)分離,程序對客戶端的配置幾乎沒有控制,客戶端只要求一個支持表格的標準Web瀏覽器,所有業務邏輯都在服務器上執行。而且,三層結構具有更好的移植性,可以跨平臺工作,且允許用戶請求在多個服務器間進行負載平衡,這對于系統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需求非常適用。同時選擇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提供軟件開發環境,開發語言是微軟主力推薦的新一代開發語言C#。
3.2系統運行環境
該軟件系統主要由客戶端瀏覽器、數據庫和Web服務器組成。(1)客戶端瀏覽器。選擇IE7.0以上版本瀏覽器,用戶通過瀏覽器進行瀏覽、工作、處理任務。(2)數據庫和Web服務器。選擇windows2003系統,安裝IIS6.0以上版本,提供Web服務。同時安裝SQLServer2000,提供基礎數據存儲、管理服務。
4系統工作流技術應用與實現
建立工作流模型的指導思想是OO(ObjectOriented,OO)思想,但是面向對象的描述方法在體現動態活動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針對業務過程描述上具有一定的困難。作為過程模型的建模工具,Petri網具有明顯的優點:Petri網具有很好的數學基礎;Petri網有直觀的圖形表示,Petri網可以通過對系統性質的分析實現定性和定量的系統分析等諸多優點。因而本系統引入Petri網作為過程模型的描述工具,而且在Petri網描述的過程模型與面向對象方法描述的資源、功能模型之間建立關聯,并為信息模型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數據支持。在基于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首先得到的最為直接的信息除了企業的組織/角色結構外,更為主要的是通過需求分析得到企業質量業務的功能模型。根據一般質量管理系統應該包含的功能,采用功能樹與UseCase圖像結合的方法,建立相應的功能模型。功能樹圖主要對企業需求的功能分解和表示,體現了系統的整體功能和層次關系。
5結語
本軟件系統界面友好,功能菜單詳細,工作流程定制、管理靈活方便。軟件設計和實現上采用成熟的工作流技術,使用熟悉的編程語言和數據庫,系統技術上可靠性高。利用工作流技術可以集中精力處理核心業務,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據本系統的使用情況,考慮在后期開發中增加文件歸檔、質量問題分析、質量問題預防等功能。
參考文獻:
[1]劉偉,朱一凡,魏洪濤.工作流技術在辦公自動化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27(07):1308~1309.
[2]KAPPELG,RAUSCH-SCHOTTS,RETSCHIZEGGERW.Aframeworkforworkflowmanagementsystembasedonobjects,rulesandroles[J].ACMComputingSurveys,2000,32(01):36~63.
[3]范玉順.工作流管理技術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38~45.
[4]冀振燕.UML系統分析與設計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251~255.
作者:張皓明 單位:江蘇中金瑪泰醫藥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