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文化在招貼設計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書法、國畫、剪紙、戲曲等多種多樣的藝術,這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寶貴財富。中國傳統藝術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豐富的藝術內涵,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和欣賞,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大餐”。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頻繁,現代科技、文化、藝術都從不同角度給招貼設計帶來新的理念。自從包豪斯學院確立了國際主義風格后,“少勝于多”的設計風格風靡了全世界。在這種設計風格的影響下,各個國家的民族性設計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出現了設計千篇一律、沒有地域文化的現象。中國平面設計慣用的一些設計手法也因為受到西方設計思想的沖擊,設計師較少運用傳統的一些經典符號和元素。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招貼設計作品運用了強烈的對比色、博人眼球的圖形設計,產生了較大的視覺沖擊力,但深挖其內涵卻發現這些作品不倫不類,甚至有些作品將一些傳統元素與西方設計理念生硬組合,形成了不中不西的尷尬局面。究其原因,就是設計師缺乏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度理解,以及對招貼設計三要素的融會提煉。
二、傳統文化運用在招貼設計中的體現
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招貼設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設計風格,下文將從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文字、圖形、色彩等三要素入手介紹。
(一)文字設計:以形展意,字字傳情
中國漢字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是我們文化的瑰寶,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漢字也多次被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中,了解漢字的發展和變遷,對做招貼中的字體設計有著很大的幫助。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發展過程。象形文字就是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實物的輪廓、特征,是將文字圖形化的表現。比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字像一只烏龜的側面。而會意字是把幾個字或象形符號組合起來,共同組合出表示一個新意義的字。比如,“休”字就是把“人”和“木”組合在一起,表明一個人靠著樹歇息,就是休息;“解”字就是用“刀”把“牛”和“角”分開,表示分解的意思。在招貼設計的字體設計中,不可脫離文字本身的字形、字意。文字是人類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是文明社會產生的標志,也是基本的信息傳遞符號,它可以傳情達意,進行信息交流。在招貼設計中,文字能夠直接表達作品信息,是平面設計作品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招貼,其中有一幅以漢字為主的作品將體育項目與對應的動詞漢字相結合,形象生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踢”字,將漢字下方的“勿”字,替換成了一個正在踢球的簡筆畫運動員,“勿”字的兩撇設計成了運動員的兩條腿,正在奔跑著進球,而運動員由于速度太快導致身體傾斜,恰好符合“勿”字傾斜的兩撇,動感十足;而“搏擊”的“搏”字,下方“寸”字的一橫變成了一把劍,“寸”字則變成了一個正在擊劍的動態人物形象,十分貼切主題。用直觀的圖形展現字意,不僅展示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也向世界宣傳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國際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的很多作品都充分體現了漢字文化。比如,中國銀行的標志將中國古錢幣的外形與“中”字相結合,運用減法方式將古錢幣線條化,圓框內的中間方孔上下加了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更包含著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企業文化。漢字講究以形展意,字字傳情。在招貼設計中,文字不僅是傳達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種體現民族文化的典型設計要素,將傳統文化合理地融入字體設計,可以讓作品更具美感、韻味及感染力。
(二)圖形設計:化繁為簡,突出精髓
圖形是最能使觀者一目了然獲得信息的傳播媒介,與文字相比,圖形的識別沒有國界之分,更易于被大眾接受。圖形的出現比漢字要早,我國原始社會就有了刻在陶器上面的畫或彩繪符號,這是最早的圖形設計。這些紋樣有象征原始民族圖騰的人面紋、代表著節奏美的植物紋等。圖案簡潔大方,體現了原始人對世界中韻律、比例、節奏的探索,也代表著中國勞動人民對美的永恒追求?,F代社會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就要求圖形不僅能傳遞信息,更要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系列招貼,將中國傳統美食與傳統圖案進行了很好的融合。其中一幅招貼作品《演義》,設計者將竹筍、粽子的形象簡化,巧妙地將其設計成了在河中聳立的山巒,又將筷子與皮影戲的棍子相結合,讓人不僅欣賞了皮影藝術的風采,又通過傳統美食領略到中國的大好河山。而另一幅招貼作品《四季》,將不同季節特定的食材、不同節日特定的飲食與四季更迭相結合,用簡潔的線條和圖案構成了一幅幅富有內涵的畫面:魚與飄動的柳條、粽子與流動的江水、藕片與漂浮的荷葉、餃子與節日的鞭炮……簡化后的圖形讓觀者一目了然,既表達了深刻的寓意,又達到完美的設計效果。要想讓中國設計走向世界,必須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融合,在設計中做減法、讓圖形更簡潔,這樣就會更容易被人們認可。中國著名平面設計師陳紹華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的院徽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學院的英文名是CentralAcademyofFineArts,標志設計取了每個字母的首字母,以直角和正方形組合設計成的字母A為基本造型元素,將其旋轉變形,讓英文字母幾何圖形化,非常符合中央美術學院的定位。而陳紹華為世界智力運動會設計的宣傳招貼則將中國元素融入得更加“潤物細無聲”,招貼中只有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此創意來源于“結繩記事”,代表著人類智慧的起源。世界智力運動會是包括橋牌、圍棋、國際象棋等棋牌類智力運動項目、在世界范圍內普及的國際性體育賽事,此招貼不僅要體現智力元素,更要體現博大的中華傳統文化。閉合式的繩結取自傳統的“中國結”首尾相連的特征,體現人們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也寓意源源不斷,傳達“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招貼設計是文化的體現,圖形設計也要建立在文化特征的基礎上才能與人達成共識。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在招貼設計藝術創作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是需要我國設計師不斷探索的。
(三)色彩設計:取之自然,寫意之美
色彩是招貼的表情,也是整幅招貼帶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同的色彩傾向蘊含著不同的內在信息。色彩在表達作品情感、突出視覺重心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優秀的色彩搭配是招貼設計成功的關鍵,不同的色彩在視覺上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在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傳統色彩觀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五色觀?!吨芏Y·考工記》中記載“東方謂之青,西方謂之白,南方謂之赤,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將五色、方位和自然相聯系,青、白、赤、黑、黃構成了傳統的審美五色,繼而可以互相搭配,調和出間色,演變成無限多的色彩。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招貼中有一幅以女性背影為主的作品尤為突出,她身穿紅色旗袍,五條辮子盤成奧運五環的形狀,并染成了五環的色彩,如藍、黑、紅、黃、綠,讓人眼前一亮,記憶深刻。這幅招貼通過強烈的色彩沖擊給人帶來極大的視覺享受,將中國古典女性美與奧運精神相結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與魅力。在靳埭強的很多水墨招貼作品中,都出現紅點這個設計元素。在黑白灰的水墨畫面上,這個鮮亮的紅點顯得尤為突出。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紅點只是一抹微小的色彩,本身并無實際意義,但它與毛筆、鉛筆、硯臺、建筑等元素結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較深的文化內涵。這一點紅有時象征太陽,有時象征母親,有時又是“心靈之眼”的表現。這一點紅是藝術家作品中的一個中心和焦點,象征著中國文化的精神元素。年畫是中國傳統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五色觀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色彩體系。陳紹華的猴年郵票設計就大膽采用傳統年畫的色彩,畫面上這只可愛的猴子手捧壽桃,笑容可掬,它的身體大面積采用穩重的黑色,臉上分為紅色和綠色兩部分,加上紅、綠、藍、黃、黑、白等顏色的搭配,符合中華民族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審美觀,讓人第一眼看到就感受到濃烈的喜慶、吉祥的氣氛,傳統意味極其濃厚,讓觀者也產生本土文化認同感。傳統美術色彩是一個系統且復雜的色彩體系,飽含中華民族的智慧。在進行招貼設計時,設計師也要注意不同民族、地域對色彩的不同偏好。比如,漢族講究包容性和中庸性,喜愛紅色、黃色,回族偏愛綠色、白色。藏族喜愛的顏色則更具有象征意義:黑色代表大山,白色代表雪神,在其他裝飾上又喜愛濃墨重彩。中國設計師應當有選擇性地將傳統色與現代招貼設計融合運用,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風格。
三、中國招貼設計的未來發展
中國的招貼設計不能拋棄本土的傳統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中國招貼設計應從保護傳統文化開始,但這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將優秀的文化元素合理地融入招貼設計中,在文字、圖形、色彩中尋求傳統意義上的新突破。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遺產。雖然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各種新的廣告媒體、互聯網技術及新的設計理念不斷涌現,導致了招貼設計的視覺語言越來越多元化,但我們始終要堅持和諧、樸素、含蓄、簡約的設計思想,這也是道家、儒家等思想的綜合體現。在招貼設計中,只有不斷探索本土文化的內涵,找出傳統文化與設計師個性的結合點,并融合現代設計理念,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這才是設計本土化的精髓所在。我們正走向一個嶄新的時代,招貼設計也將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找到新的設計語言。走出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路線,是中國招貼設計的發展趨勢。
作者:李琰 單位: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