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肉鴨健康養殖技術要點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肉鴨養殖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產業,也是農民的重要致富項目。肉鴨飼養具有生長迅速、管理簡便、收益高等特點,而且能充分利用水生資源,飼料報酬高。因此,飼養肉鴨是一項投資省、見效快、效益高、潛力大的致富產業,尤其適于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根據多年來的工作學習與實踐,對肉鴨健康養殖不同階段所涉及的入舍準備、舍內溫濕度、光照、舍內飼養管理等問題進行探討,為養殖戶的肉鴨養殖提供相應的依據。
關鍵詞:肉鴨;健康養殖;技術要點
肉鴨飼養具有生長迅速、管理簡便、收益高等優點,涉及引種、環境、飼養要求、衛生消毒、日常管理和生產記錄等關鍵環節,按照要求操作,才可以實現健康養殖。
1引種
雛鴨好壞的選擇對肉鴨養殖的成敗有重要影響,應選擇絨毛潔凈、活潑好動、臍部收縮好、卵黃吸收良好、無畸形、大小整齊的健康雛鴨。引種盡可能不從外地引,以防疾病的外源傳入。如必須到外地引進,應選擇沒有疫情、飼養管理情況好,且具有畜禽管理部門頒發的《種畜禽經營許可證》的種場引進。
2環境
鴨舍要建設在地勢稍高,通風干燥,光線、水源充足的地域。地面要進行處理,保證防潮、便于消毒、沖刷。地基要高出地面一部分,舍內中間略高;場內凈道和污道一定要分開,鴨場的周圍要設隔離帶,鴨場的各區要嚴格劃分,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和疾傳播。鴨運動場建在棚舍向陽面,根據養殖規模、所處地勢確定面積。
3肉鴨飼養管理
3.1雛鴨0~21d的飼養管理要點3.1.1雛鴨入舍進雛前24h將圈舍封閉,提前加溫至28℃~32℃。舍內安置溫度計,隨時觀察溫度變化,保持舍內溫度的穩定。預溫達標后,雛鴨方可入舍,要保證第一時間飲用添加有1%~2%葡萄糖、白糖或電解多維的白開水,并可添加0.01%高錳酸鉀進行胃腸消毒,全群開飲1~2h后開始喂食,要保證少喂勤添,以防腐敗變質及影響食欲。入舍雛鴨情況穩定后,仔細點清雛數,根據種畜的強弱體況,認真分群,弱雛單獨飼養。3.1.2濕度、光照、密度合適的飼養密度有利于雛鴨的生長發育和疾病控制,一般為,初生階段20只/m2,2周齡14只/m2,3周齡以后5只/m2。網面平養飼養密度可大些,最多冬季可養7只/m2。育雛的前7d,舍內相對濕度要保持在60%~80%,2周齡以后降到50%左右。舍內要適時通風,保持濕度及溫度的平衡。雛鴨1~3d時進行連續24h光照,強度為3W/m2;飼養4d后為23h光照,強度為1W/m2,要裝備備用電源,避免停電而造成雛鴨應激反應。3.1.3脫溫及換料雛鴨10~15d后進入成鴨階段,可轉入中雛舍,在轉舍前3d,為了防止溫度改變所帶來的應激反應對鴨群的傷害,所以要先給育雛舍內逐漸降低溫度,以利于鴨群適應溫度的變化,并在日常的飲水中,添加合適比例的多維和抗菌素等。鴨群轉入后要每日觀察群體的日常活動情況(采食、飲水、活動、糞便)。這一階段飼料也由雛鴨料換成鴨料,為了避免應激,防止鴨群采食料的下降,應該逐漸進行替換,不能過急。3.222~42d的飼養管理要點首先雛鴨進入成鴨舍后,應將鴨舍的墻壁做好保溫,在飼養過程中,飲水要清潔,飼料要新鮮,更要避免飼料的污染和霉變。其次隨著肉鴨的快速生長,舍內的溫度和空氣質量都會受到影響,所以要加強舍內通風,但是通風時要在一天中溫度最高、光照最好的階段逐漸打開門、窗,使舍內溫度逐漸降低,再次由于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下。鴨群易產生啄癖、葡萄球菌感染及各種皮膚病等,所以舍內地面要鋪設有墊料,并要防止墊料被雨、雪淋濕,在雨季及潮濕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時,要定期根據墊料潮濕程度更換墊料,使舍內保持清潔、衛生。
4疫病預防
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免疫程序規程,對鴨群進行適時接種。鴨病毒性肝炎、鴨瘟、禽流感、禽霍亂和鴨傳染性漿膜炎等疾病是現階段肉鴨養殖主要需要防范的疾病,生產管理過程要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進出鴨場的所有車輛、人員、物品都應嚴格進行消毒,外來引進鴨群要消毒進場后再隔離觀察,確認沒有疾病、健康方可進場。鴨場外部要設有消毒池,定期更換消毒液。定期對場內的鴨舍、用具、道路、周圍環境等進行交替消毒。出售的商品鴨,一經出場后,絕對不能返回,各種用于出鴨的工具和通道都要嚴格消毒沖洗。
參考文獻
[1]梁振華.蛋鴨養殖關鍵技術[J].湖北畜牧獸醫,2011(3):4-7.
[2]房仲調.肉鴨健康養殖技術要點的探討[J].水禽世界,2013(3):43-46.
[3]劉瓊.肉鴨健康養殖技術要點[J].山東科技報,2014-08-06(7).25
作者:肖樹宏 單位:吉林省梨樹縣沈洋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