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C標準對大學英語教育的啟示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為了幫助學生更好適應全球化,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參與全球競爭,美國制定了《21世紀外語學習標準》,即5c:Communication(交際)、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貫連)、Comparisons(比較)及Communities(社區(qū))。本文詳細闡述了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指出我國高校大學英語存在的問題,以及結合5C標準提出了改進的方法。
【關鍵詞】5C;語言交際;文化比較;英語教學
一、5C標準的背景
美國《外語學習標準:為21世紀做準備》(Standardsforforeignlanguagelearning:preparingforthe21stcentury)是由美國教育部1993年資助的項目,經(jīng)過三年該標準于1996頒布并成為美國外語課程標準,簡稱5C,分別是Communication(交際),Culture(文化),Connections(貫連),Comparison(比較)以及Community(社區(qū))。
二、5C的主要內涵
5C標準包含五個目標。
(一)交際。交際是5C標準最核心的部分,它包含三個小目標。一是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學生能夠進行對話,提供和獲得信息,表達觀點,抒發(fā)情感,交流看法。二是理解詮釋(InterpretiveCommunication):學生能夠理解和解釋各種話題并能夠用口語和書面語進行表達。三是表達演示(PresentationalCommunication):學生能夠傳遞不同話題的信息,觀點給觀眾。
(二)文化。文化是語言的體現(xiàn),文化的目標是獲取知識,體驗多元文化,它包括三個方面:文化習俗、文化產(chǎn)物、文化觀念,三者互相關聯(lián),相互體現(xiàn)。學生通過接觸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產(chǎn)物,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從而把這些習俗內化成自身的觀念,從可以看和接觸的具體物品,到所體現(xiàn)的人們的行為,最后內化為觀點,這是一個符合學習認知規(guī)律的過程。相互關聯(lián),層層遞進。
(三)貫連。外語是一門學科,但是外語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外語學習,既提高了外語學習水平,也通過外語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拓展了學生其它學科的知識。
(四)比較。通過比較母語和目的語,可以更好地了解兩種語言的異同,總結語言規(guī)律幫助外語學習,通過不同的文化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會本民族的先進文化。比較作為一種學習的方法,它有助于與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五)社區(qū)。在多元文化社區(qū)中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能力,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學習不僅僅只限于教室,各種校內外,國內外活動都是外語學習的平臺,學習空間的拓展使終身學習成為可能。
三、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英語教育改革一直在推進,但是課堂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重視學生的考試能力忽視交際能力。許多高校都要面對評估的壓力,尤其是三本院校,由于缺乏有效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英語專業(yè)水平,大學英語的等級考試通過率就自然而然被學校重視,成為衡量教學業(yè)績的重要指標。各種英語專業(yè)課的學習都與等級考試關聯(lián)。這樣模式和高考的模式?jīng)]有什么異同,學生的應試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學生的英語交際的能力得到了極度的弱化,最終結果是學生無法很好地用英語完成交際。
(二)重視英語語言知識而忽視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長期以來中國的教學模式仍然以老師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以老師傳授為主,在課堂上,老師課堂的重點還是側重于語言知識點的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了解掌握重難點的詞匯短語句子,以及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很少有老師有意識把英語與其他科目(歷史,政治地理,經(jīng)濟,文化)的知識進行相關聯(lián),造成學生的知識面狹窄。
(三)重視英語的工具功能而忽視英語與文化之間的關聯(lián)。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斷融入世界,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但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專業(yè)的英語人才,而隨著全球化深入對英語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注重語言知識的學習,忽視英語與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加強,但是忽略了文化能力,從而造成學生不能運用英語成功進行交際。
四、5C標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重視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重視詞匯、語法規(guī)則、篇章分析,雖然這些內容在英語教學中仍然十分重要,但是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重心已從單純的教授語言形式轉變成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交際能力要求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能夠聽得懂,知道寫什么,怎么寫,說什么,怎么說。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參與全球化的能力。也就是說學生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成功交際,用英語解決問題,而這需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二)重視文化的導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學生能夠理解詮釋,表達演示,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既要注重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成功的交際能力離不開與語言有關的文化,老師在教學過程應重視引入多元文化知識,從而能夠真正在多元文化的環(huán)境下,成功進行交際。
(三)重視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只是單純重視英語語言的學習,而沒有把英語學習與其他的科目相關聯(lián),把英語的學習僅僅局限于掌握詞匯、語法、句型,這樣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視野,按照5C標準,把英語學習與其他科目進行關聯(lián),把英語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的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重視第二課堂的學習。第二課堂是英語學習的一個延伸,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能夠成功用英語進行交際,并能夠解決交際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真實環(huán)境中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是英語學習的目的,同時也是提高英語的有效手段。學校可以組織各種與英語相關的技能大賽,比如各種級別的英語演講比賽、寫作比賽、閱讀比賽、配音比賽、展覽會外事接待與翻譯、赴美夏令營、能夠提供更多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英語。
(五)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和多元的評價體系。改變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法,把科技手段融入英語教學,通過各種英語網(wǎng)站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引入任務型教學法,提高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同時避免采用單一的評價標準,增加形成性評估的比例,降低總結性評估的比例,從而使評價不僅僅能夠起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能夠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
五、結語
5C外語學習標準為外語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念,我國高校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借鑒并運用到中國的外語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促進英語教學理念的改變,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全球國際化的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陸效用.美國21世紀的“5C”外語教育[J].外語界,2002,5
[2]StandardsforForeignLanguageLearning:Preparingforthe21stCentury[M].Lawrence,KS:AllenPressInc.,Kansas,1996:28
[3]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黃旦華 單位: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