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雙五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中職生;“雙五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五個到位”格局
一、以實踐為中心的“五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網絡平臺、咨詢中心等陣地建設,搭建虛擬、現實的互動平臺
學校投資建設了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中心設立了“接待室”“團輔室”“發泄室”“沙盤室”等多個專業心理輔導實踐基地,建立了《咨詢學生保密制度》《心理咨詢預約制度》《建檔制度》《心理咨詢流程》等制度,同時,與常州市心理協會對接,共建合作單位,有力保障了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健康教育質量。為了強化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的功能,發揮其服務師生的作用,學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建立了“心海導航”心理健康網站和心理咨詢中心微信公眾號[2],全校師生可以通過瀏覽網站了解心理咨詢知識、閱讀心理文章、開展網絡互動等,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咨詢預約、在線交流、學習分享等,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二)團隊輔導、專家講座等實踐活動開展,搭建健康、向上的共享平臺
為了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解決學生存在的普遍性認知問題,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有針對性地設立了團隊輔導服務,學生通過參與破冰行動、分組學習、團隊挑戰、突破自我等活動,形成“班榮我榮”的和諧、向上的班集體氛圍。同時,學校不定期邀請專家到校講學,從更高的理論闡述、更高的實踐分享,給全校師生傳達更新的知識和動態,使師生在接收心理輔導的同時,開闊了視野,“美化”了心情。
(三)預約咨詢、個別輔導等優質服務,搭建尊重、互信的交流平臺
心理咨詢是一個極其注重保密的服務,為了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相關人員應對交流內容充分的保密,心理咨詢服務中心開通了網上在線預約服務,師生可以通過在線預約,定好具體的時間、地點,然后一對一地進行交流和輔導,這不僅可以給咨詢教師充分的準備時間,從而提高服務質量,更防止了扎堆咨詢而無法為學生保密的尷尬局面。多年來,在線預約及個別輔導的模式成效顯著,搭建了尊重、互信的交流平臺,大大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四)心理普查、預防干預等有效措施,搭建精準、平安的數據平臺
學生進校后,需完成多項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學校通過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初步摸清學生的心理動向和心理傾向,做到了早調查、早發現、早預防,為后期的精準干預提供了數據支撐。
(五)主題教育、融通教學等教育手段,搭建快樂、高效的提升平臺
心理健康教育絕不僅是某一個部門的事情[3],而是貫穿教育教學始終的,每一位班主任、任課教師都應該在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上有所作用。如班主任可以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任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專業發展、職業規劃等素質教育的內容,從而在教育的全過程中體現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發展。
二、以責任主體為核心的“五位一體”心理健康咨詢系統
現如今,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都有了提高,尤其是中職學校,更是強化了心理健康教育責任主體隊伍建設。我校經過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專業心理咨詢師、校系學生工作處、班主任、班級心理委員、家長等為責任主體的“五位一體”心理健康咨詢系統,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一)建立一支專業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
我校心理咨詢中心共有專業心理咨詢教師八名,另外在各系有十多名兼職心理教師,且均取得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學校一直高度重視這支教師隊伍的建設,利用寒暑假組織教師參加專業培訓,提高專業能力,豐富專業知識,提升服務質量。多年來,這支隊伍在新生入學心理普查、專業心理咨詢、班級團體輔導、一對一疏導等工作上作用突出、成果顯著。
(二)規范一支校內條線管理部門
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隸屬學校學生工作處,接受學生工作處安排和考核,各系積極配合學生工作處和心理咨詢中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如開展“讓心靈之花開放”黑板報、“敞開你的心扉”主題演講比賽等,以便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室的教育功能,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續性和滲透性。
(三)構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班主任隊伍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的核心力量,是學生的直接教育者,一支思想素質過硬、專業素質強、教育能力突出的班主任隊伍,是保障學校教育秩序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十多年來,學校高度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通過全校班主任誓師大會、各系班主任例會、班主任座談會等形式,加大班主任思想引導和具體業務能力的培訓;通過青藍工程、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主題教育活動等,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通過參加省市級班主任論壇、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名班主任評選等,提升班主任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目前,學校擁有高素質班主任220余人,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教育風景線。
(四)招募一支責任心強、興趣濃厚的心理委員隊伍
學生干部是除班主任外,又一支重要的德育管理和聯系力量,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教育作用,學校心理咨詢室在各班招募心理委員,并組成了一支200多人的心理委員隊伍。心理委員主要是由責任心強,并對心理知識有濃厚興趣的學生組成,他們扮演著觀察員、氣象員、宣傳員的三重角色,觀察班級學生的心理動態,針對特定人群的心理預警,定期上報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等。
(五)吸納一批有熱情、有文化的家長,成立家委志愿服務團隊
家長是一支擁有豐富社會經驗和教育經驗的教育團體,他們擁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獨特教育優勢,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他們更愿意付出勞動。為此,學校深入探討,吸納了一批有熱情、有文化的家長,成立了校級、班級家委志愿服務隊,即家委會,共同搭建家校聯動的橋梁。學校在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團輔、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等,均可邀請家委會成員學習和參與,讓家長在接受專業教育的同時,更加了解學校的教育管理,更容易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家委會的成立,進一步拉近了學校、班級與家庭的距離,在學生的教育上,更容易溝通,進而形成合力。多年的實踐表明,家校聯動式教育,保障了學校德育質量的提升,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三、以“五個到位”為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格局
“雙五位一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陣地、師資保障,確保了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及文明、平安校園的創建,有力助推了學校德育管理的精品化建設。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領導到位、機構到位、師資到位、課程設置到位、投入到位的“五個到位”格局。
(一)投入到位,確保線上線下“雙陣地”發揮作用
學校及上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建設,投入專項資金,建設了線上線下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確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線上線下全覆蓋,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同時,為了應對復雜多變的學生心理問題,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學校定期升級配套設施,建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強化師資培訓,豐富陣地內容,吸引學生關注,有效發揮陣地教育功能。
(二)強化課程體系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課堂
囿于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的局限性,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為此,學校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4],將心理健康教育搬進課堂,完善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傳授健康的心理知識和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同時,學校堅持全員育人教育模式,要求專業課、文化課教師必須進修心理學知識,并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加入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課程教育,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蓋。
(三)完善組織架構,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學校形成了校領導掛帥、學工處負責、專業師資履責、全體教師積極參與的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架構,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開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該組織架構下,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為履責機構,實施以下工作職責:第一,規劃學校學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總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組織、培訓教職員工,特別是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原則;第三,掌握階段性學校工作情況,為學校領導提供學生心理、思想動態情況;第四,指導心理兼職教師,辦好心理咨詢室、心理熱線電話、心理信箱,為學生排憂解難;第五,協調學校、家長、社會各界共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局工作。
四、結語
中職生雖然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繁重的學業壓力,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快節奏的生活所帶來的職場就業壓力卻一直考驗著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校針對中職生建立“雙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力地保障了中職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保障了學校專業建設、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再龍.實現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方法解讀[J].農家參謀,2019(9):67.
[2]蘇鳳丹.試論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課堂中的應用[J].國際公關,2019,87(3):108.
[3]張潔.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8,17(12):79-80.
作者:姚成金 單位: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