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學生的學習認知心理、心理健康以及學習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所以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也需要進行一定改變。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可以基于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圍繞學生媒體使用類型和習慣,簡單探析了基于新媒體技術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
引言
新媒體技術主要是以網絡及手機為代表,在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學習及工作中都已離不開新媒體技術,而這也逐漸影響著人們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變化。對于高職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面臨著日益殘酷的社會競爭環境,加上本身自控能力和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就會容易依賴手機、網絡,長此以往就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沖擊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要想為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幫助,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價值,就需要結合現如今的實際情況對此進行改革。
一、新媒體技術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媒體,其主要是基于數字技術,可以使傳播的速度加快、傳播的信息擴展、傳播的方式豐富,相較于傳統媒體有著較大的差異,而這主要是基于網絡、手機等技術平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手機普及程度的擴大,新媒體憑借靈活的傳播方式、先進的傳播技術以及個性的傳播內容獲得了廣大高職學生的喜愛,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1.新媒體技術使用不正確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產生影響新媒體技術是比較強調用戶個人體驗的,這一特點與高職學生的媒體使用心理是相一致的,在高職學生群體中,新媒體技術可以滿足高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個性化以及主動性的心理需求,可以幫助他們在相應的技術平臺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促使了他們對于新媒體的使用頻率和程度都非常之高,推動了他們的個性發展以及自我認同,為他們提供了宣泄和傾訴的空間,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一些影響,他們由于自身自制力以及認知能力的不健全,會對此產生依賴,甚至會被其中所傳播的不良信息所影響,最終導致不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同時,高職學生的學習認知心理也在新媒體技術獨特的傳播方式上發生了變化。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知識信息基本都是教師向學生進行一對多的單向傳播,學生的反饋沒有比較合適的渠道,使得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2.新媒體技術改變了學生傳統的思維習慣新媒體技術對于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有一定的改變,這主要是因為新媒體技術的超文本閱讀方式,相較于傳統閱讀方式的固定,這打破了原有的思維邏輯,可以使閱讀更加豐富多彩,所以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高職學生更傾向于通過新媒體技術平臺來獲取知識信息的內容,而這不僅會使學生的學習和接受教育習慣產生影響,還會改變他們的思維習慣。
二、新媒體技術對高職心理健康課程體系的沖擊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就是心理健康課程,這也是整個教育的主體和核心。此課程的基于促進高職學生心智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為最終目的,在教育中來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促使其可以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內容、特征以及方法等,引導他們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學會通過借助外部心理輔導的力量來改善和化解不良的心理情緒,促使其身心健康的發展。1.新媒體技術的個性化功能使心理健康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相較于本科學生而言,高職學生也有著相類似的特點,都存在著內隱情況、情緒多變以及心理封閉等問題,也都有著比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不過,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還是存在一些不同,主要是來源于個性發展受限以及自身認知能力情況,加上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的不同,就會導致高職學生在心理上存在自卑的情況,并且容易出現學習上的負面情緒。而新媒體技術,以自身強大的個性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學習方式,尤其是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代表,不受環境、地域的限制,可以快速獲取信息等特點,被廣大的高職學生所喜愛,同時高職學生在課外也通過智能手機、互聯網來緩解自己的壓力以及負面情緒,而這對高職心理健康課程體系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沖擊。2.新媒體技術豐富了高職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方式高職心理健康課程在很多高職院校都是屬于選修課程,雖然整個課程的體系比較完成,不僅符合高職學生的實際心理發展需求,也有著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將心理健康課程的應用性和學科性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并且還在內容上有著特色性和普適性的特點,滿足了廣大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需求。不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為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的重點還是局限于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都被新媒體技術所帶來的教學環境所影響。
三、基于新媒體技術的高職心理健康課程的改革
1.基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學習需求設計課程在課程的設計方面,需要基于學生的需求進行,引導學生參與到選擇、確定以及運用課程內容的過程中來,特別是在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更加強調自主性和個性化,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效果。因此,高職心理健康課程的設計應該基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充分了解,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進行。對心理健康問題和需求進行模塊的劃分,一是結合整個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心理需求進行;二是根據學生未來所從事的不同行業進行;三是面對一些特殊的心理需求學生群體進行。這樣就可以確保整個體系的完整性和針對性,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2.圍繞學生的職業發展和需求組織課程內容在組織課程內容方面,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和需求后,基于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進行課程內容的重新組織。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心理健康課程需要服務于學生的個性生活發展,也要結合學生的階段性的心理發展需求,進行課程內容的組織,還需要針對不同心理問題有側重的安排課程內容。在心理健康課程內容的安排上,主要應該包括生活、學習以及個人的職業發展幾個方面,針對這些安排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3.根據學生的媒體使用類型和習慣改革教學方法現如今,如果還是采取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其教學的效果依然會比較差,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負面情緒。所以,高職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方式必須進行改變,要嘗試與學生所使用的媒體類型和習慣融合,以此來提升教育的實效性。首先,可以利用構建心理健康網站來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網絡課程,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其次,教師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對心理健康課程教育內容進行推介,并與學生進行交流,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的接受,從而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要想發揮心理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就需要結合現如今時代的發展變化,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將新媒體技術與教學進行融合,以此來實現教學方法和課程的改革突破,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春梅.基于新媒體技術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探析[J].高教學刊,2016(18):145-146.
[2]廖文娜.新媒體時代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改革——基于學習需求的視角[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8.
[3]何東樂.淺談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J].青年時代,2016(6):183-183.
作者:趙娟娟 單位:許昌電氣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