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移動互聯下的兒科醫學人才培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移動互聯下的兒科醫學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移動互聯下的兒科醫學人才培養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飛速發展,給醫學人才的培養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平臺。而國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使得培養優秀的兒科醫學人才尤為重要。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兒科醫生可以通過慕課、微課和翻轉課堂等相結合的多元化的學習模式,依靠網絡繼續教育培訓和遠程會診中心強大的師資力量,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來提高專業技能;而豐富的文獻資源和醫學大數據的應用則助力兒科科研人才的成長。文章為當前新形勢下兒科醫學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移動互聯;兒科;醫學人才培養

現代醫學已經進入移動互聯、人工智能以及精準醫療的大數據時代,醫學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我們必須適應前沿科技的飛速發展,不斷改革創新,推動醫學教育實現質的飛越,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隨著國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給“兒科醫生荒”帶來更嚴峻的考驗。因此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培養更多優秀的兒科醫學人才迫在眉睫。本文就當前移動互聯時代兒科醫學人才的成長,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1移動互聯網下兒科醫生的培養

1.1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1.1.1慕課:慕課(MOOC)中的“M”代表Massive(大規模),“O”代表Open(開放),第二個“O”代表Online(在線),“C”代表Course(課程),即指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與傳統課程不同的是,一門慕課動輒上萬人學習,以興趣為導向,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在網上完成,不受時空限制。慕課包含了許多世界知名大學的課程,內容廣泛,幾乎涵蓋各個專業的知識[1]。慕課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開闊兒科醫生的國際視野,洞察兒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熱點;而且可以了解一些多學科交叉的技術,為臨床疑難病例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

1.1.2微課:微課的核心內容是教學視頻,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一般僅數分鐘課程。微課的優點是主題明確,以最短時間實現最佳效果[2]。比如嬰幼兒的神經發育史,如果以傳統的方式照本宣科,學習起來必然枯燥無味,難以記住。而如果把神經發育的各個關鍵階段制作成視頻,以微課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學習,增加感性認識,就能更容易地掌握這些內容。因此微課的可視性、片段化等特點,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高效地對某些重點、難點透徹理解,提高教學的質量。

1.1.3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學生通過豐富優質的互聯網教育資源,完成自主學習,不再單純地依賴老師去教授知識,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和同學們之間互動的場所[3-4]。老師更多的責任是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把醫學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在兒科臨床教學中,可以把目前比較先進的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團隊基礎的學習(Team-basedlearning,TBL)這兩種方法與翻轉課堂緊密結合[5-6]。即老師教學內容在網絡上,讓學生在“信息傳遞”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然后老師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或團隊之間進行相互交流,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2高素質的師資力量

1.2.1網絡學習平臺:醫學教育的基礎是知識的積累,強大的師資力量是教學質量的關鍵。目前國內一些優質的醫學網絡學習平臺,都具備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例如華醫網、好醫生等醫學培訓和繼續教育網站,匯聚了各個專業領域的許多著名教授和醫界泰斗進行理論授課、學術前沿探討以及規范化診療的指導等,這些對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意義非凡。

1.2.2遠程醫學會診中心: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提速,各種移動應用軟件的開發,極大地普及了遠程醫學會診中心的建立。這不僅打破了時間和地域上的限制,較好地解決了由于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造成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使患者可以方便地享受到知名醫生高質量的服務;而且這些上級醫院的遠程會診專家相當于強大的師資力量,可以幫助基層醫生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分析、提供醫療技術支持、指導危重癥搶救以及慢病管理等。這些對兒科醫生尤為重要,因為兒童會診病例一般起病比較急驟,診斷困難,病情發展快,但如果得到及時救治,可以迅速恢復健康。因此基層的兒科醫生在遠程會診的實踐中,能夠受益匪淺,臨床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1.3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

1.3.1人工智能: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誕生了智慧醫療。而兒科的特殊性,即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往往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主觀癥狀,需要各項的客觀檢查進行診斷。因此,智慧醫療在兒科的應用尤為重要。目前可以依托北京、上海成立的國家級兒童醫學中心,輻射全國,把大量的電子病例、醫學檢驗數據和影像病理結果等輸入電腦,構建大數據的網絡云平臺并實現共享,為智慧醫療的應用提供基礎,形成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大腦[7]。這樣,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為患兒提供高質量的臨床服務,做出精準的個體化診斷和治療;而且極大地方便了兒科醫生的廣泛學習,培養系統的臨床思維,對于逐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大有裨益。

1.3.2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VR),是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和仿真技術于一體,創建交互式的三維動態情景,從而使人們沉浸入虛擬環境中,獲得與真實世界相同的感受。與成人不同,兒科醫生在實習階段的臨床診療過程中,要取得患兒的配合和家屬的理解相對困難,因此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而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則完美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通過創造出虛擬病人和虛擬實訓系統,兒科醫生可以對患兒進行問診體檢、讀圖閱片和各項穿刺,來掌握這些最基本的核心技能;還可以模擬危重狀況,反復進行急救相關的技能培訓,增加熟練度,為日后爭分奪秒的搶救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8-9]。VR在外科系統的應用更為重要[10]。兒外科的住院醫師平時動手機會較少,這種情況下可以把患兒的影像數據轉換成全息化的三維人體解剖結構,并映射在虛擬空間里,讓醫生自主設計手術方案,熟悉手術步驟,反復鍛煉動手能力,追求最佳手術效果和最低手術風險。所以在VR情境中身臨其境地交互實踐和探索創新,不僅可以把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起來,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于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保障醫療安全和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2移動互聯網下兒科科研人才的培養

2.1移動互聯網資源

2.1.1科研項目的確立:醫學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并尋求解決辦法,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在兒科學領域,亦存在大部分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多數罕見病治療手段匱乏的困境。因此,提出科研問題相對容易,但是如何入手這些問題的研究是許多兒科科研工作者面臨的巨大挑戰。這就需要利用強大的移動互聯網資源,通過廣泛的文獻閱讀,對本專業的熱點精確把握,緊跟研究前沿,熟悉最新進展,才能確保科研立項的創新性。

2.1.2科研方法的掌握:先進的科技手段是研究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和保證。要培養優秀的醫學科研人才,就必須熟練掌握本領域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發達的移動互聯時代,各種各樣的學術論壇、豐富多彩的醫學公眾號以及無所不能的微信交流群,讓我們能夠非常方便及時地了解前沿科技的動態資訊。然而,要想精通這些技術的應用,需要詳細的操作步驟和內容,并進行艱苦的訓練。這就得依靠完善的圖書館信息資料網絡平臺。最新版本的電子圖書和高質量的期刊論文里面記錄的科研方法,是提高科研人員技術水平的關鍵所在。這為科研項目的可行性、實驗的成功和結果的準確提供了重要保障。

2.2醫學大數據的應用

2.2.1科研思維的轉變:生命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的大數據為科研提供了包羅萬象的素材,促進了線性思維向網絡思維的轉變[11]。傳統的科學研究常常局限于某一條信號轉導通路或代謝途徑,而大數據的科學研究則是利用生物醫學數據的多樣性,以系統論為指導,在整體層次上探討生物的疾病表型與器官組織的損傷,以及細胞分子水平的病理機制之間復雜的相互關系。這對于把基礎研究的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更為有利。

2.2.2科研效率的提高:大數據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和開放共享,極大地提高了科學研究的效率。目前,大規模的數據采集依賴于面向全國范圍的多中心醫療機構的合作。兒科的大數據主要集中在兒童保健和基因測序兩個方面。兒童健康大數據可以用于公共衛生疾病預測、風險評估以及流行病學資料的調查研究;得益于大幅降價的新一代測序技術,由此產生的基因大數據可以用于兒童常見多發疾病易感基因的分析、罕見病新基因的發現以及表觀遺傳學的研究[12-13];而兩者的結合可以促進新藥的研發和篩選,加速市場轉化,實現個體化的精準醫療。因此,深度挖掘大數據的價值有助于許多大型醫學研究項目的高效完成。綜上所述,充分利用迅猛發展的移動互聯技術對培養兒科醫學人才至關重要。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高層次的兒科醫學人才肩負著守護兒童健康的光榮使命。科技改變生活,隨著我國自主研發的5G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必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突破。我們應該在當前穩定和諧的大環境下,順應時代潮流,抓住機遇,努力學習,不斷提升,為造福子孫后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參考文獻

[2]丁紅梅,耿德勤.醫學教育改革下多元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2):9-11.

[4]王娜,王建美,江峰,等.翻轉課堂特點及其在流行病學教學中的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12):1065-1067.

[7]李文星,唐軍,屈藝,等.人工智能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和發展[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1(1):17-18,60.

[8]孫昕,何穎,王欣萍,等.虛擬系統在培養實習學生兒科臨床實踐能力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72-74.

[9]吳靜燕,殷榮,周文浩.模擬醫學教育在兒科住院醫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9,34(5):442-445.

[10]王新,彭碧波,董一潁.虛擬現實技術在災害救援醫療急救手術教學訓練中的應用[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18,6(2):105-107.

[11]梁美英,梁賢明.大數據時代醫學生培養的思考[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9,23(4):752-754.

[12]王曉艷,陳臨琪,孫輝,等.兒童糖尿病基因檢測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9,34(6):523-526.

[13]謝院生,陳香美.先天•遺傳•罕見腎臟病的精準診斷與干預措施[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7,6(1):1-5.

作者:侯曉君 張李鯉 單位: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神經內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 chinese猛攻打桩机体育生| 激情五月婷婷色|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美国一级片免费|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小情侣自拍| my1136蜜芽入口永不失联版|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麻豆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果冻传媒麻豆电影| 免费一级一片一毛片| 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观看|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女人被狂c躁到高潮视频| 乱人伦中文字幕电影|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金8国欧美系列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