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文精神滲透中職衛校語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中國傳統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古往今來,只要是主張以人為本的、肯定人的尊嚴及價值等的思想觀念都可以被認為是一種人文精神,而在教育領域,尤其是語文教學中,每一種體現人文精神的表述都有著不同的教學意義、時代意義。要掌握中職衛校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除了要了解當下的時勢,更要從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教育中反思借鑒。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歷史是相當久遠的,淵源可追溯到先秦以前,《易經•賁卦》的象辭最早提出“人文”一詞,認為“文明以止”就是人文,也就是說人文是一種文明的極致;而我國傳統儒學提倡的人文精神基本上也繼承了這一理念,提出“誠意”、“正心”、“修身”等概念;以及魏晉時期的玄學追求人的個性解放……這些觀點的傾向性、提出的背景等不盡相同,但這些不同的表述其實都是圍繞著道德、文化教育的。這些隱藏在我國傳統語文教育中的人文主義傳統為目前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教育奠定了扎實的思想基礎。
二、中職衛校人文精神教育的內涵
人文精神不僅是一種對真善美的追求,更是一種肯定人的尊嚴及價值、關切維護人和人的命運的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其核心主張是以人為本,肯定、尊重人的價值,追求真善美。中職衛校為社會醫療事業培養醫藥人才,他們站上工作崗位之后服務的對象是處于病痛中的患者,需要醫護人員用心醫治,需要更多的關切、愛心。這一職業特點要求醫護人員付出更多的愛心、責任心,因此,在中職衛校的教育中要有意滲透人文精神教育。
(一)愛心教育
接受治療的患者,身體和精神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希望能夠得到盡心的醫治和關愛,得到身心安慰。因此,在中職衛校加強人文精神教育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愛心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付出愛心公平對待患者,使之得到及時的治療。
(二)責任心教育
關于責任,丘吉爾曾說過: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責任”一詞,無論是何人、何種職業,都是應該且必須銘記的準則。對中職衛校生來說,責任心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內涵之一。對一名醫護人員來說,這個責任主要是要對患者負責。無論是平常患者的體溫測試、血壓測量、吃藥,還是手術室里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把手術工具,醫護人員都要做到認真負責,全神貫注。這是對患者的尊重、對醫生和護士這個神圣職業教育理論與方法132的敬畏,也是對生命的珍惜。因此,要想把中職衛校學生培養成一名具有責任心的人,就要重視語文課程的教學,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
(三)奉獻精神教育
說到奉獻,總會讓人肅然起敬。從古至今,具有奉獻精神的人總是可歌可泣,受人贊譽的。救死扶傷是每一位醫者的第一責任,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奉獻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醫院,患者病情反復無常常有之,或者在醫者下班之際,亦或是深夜時分,然而,患者什么時候需要醫生和護士,醫生和護士就應該什么時候出現在患者身邊。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就應該有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奉獻精神,就像胡佩蘭,作為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她退休后,仍堅持20年每天出診,還經常為患者墊付醫藥費,她是一名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仁醫,她的精神應該為我們學習和繼承。中職衛校要加強對學生奉獻精神的培養。
三、中職衛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中職衛校學生普遍對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解和認識不足
通過分析研究其他學者關于中職衛校人文精神教育調查研究的數據,可以發現中職衛校的學生雖能肯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但大多數學生對人文知識還缺乏重視。他們的觀念里已經形成了一種學習模式,就是他們選擇到中職衛校就讀目的就是盡快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術,因此,他們往往把語文課程和人文就精神的培養放在最后面,甚至是置之不理。這種錯誤的認識還有待改變。
(二)中職衛校的人文教育方式較為單一,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目標不理想
一直以來,很多中職衛校的教育模式都過于重視實用技術而輕視人文,只看到了學好專業知識技能的重要性,而沒有看到語文教學中人文教學滲透的重要作用,未處理好人文精神教育與醫藥技術的關系。因此,在中職衛校的教學計劃里,往往不太重視語文教學的安排。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往往導致某些中職衛校缺乏專業的語文教師,語文課程由非專業的老師來教授。這樣一來,學生的語文學習沒能獲得顯著的提高,也就喪失了培養學生人文精神重要途徑。同時,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一個好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中職衛校培養人才也就事半功倍了。
(三)多數中職衛校缺乏一個良好的環境進行人文精神教育
環境能影響一個人,甚至是改變一個人。正如上文所述,不僅是學生,就連中職衛校的教育工作者,對語文教學都存在著偏見和誤解,在老師的誤導下,會使學生存在一種狹隘的學習觀,就是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就萬事大吉。當一個中職衛校的全體師生都不重視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那么又談何擁有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在一個沒有人文氣息渲染的環境里,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工作就難以進行,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四、中職衛校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更新教育觀念,革新教育模式
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單一的技術型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現代型的人才應實現德、智、體、勞的全面發展。因此,中職衛校也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轉變傳統、狹隘的教育觀念,改革舊的教育體制,而不再是單純地為了傳授知識和技術而傳授知識、技術。首先,要給師生們灌輸新的教育觀念,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可以讓資深的教育工作者以講座的形式向全校師生宣傳現代教育理念,解答師生們的疑問,讓他們深刻了解什么是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養,并應用于實踐。同時在教學安排中合理確定語文這一基礎學科的學時,并要求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實現教育模式的革新。此外,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豐富語文教學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潛在的人文精神。要加強中職衛校學生的人文意識,最有效的方式還是讓他們更多地參加社會實踐。如可以將語文教學實踐與校內外的公益活動結合,定期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獻愛心,通過幫助他人,增強學生的人文意識,既鞏固了專業知識技能,也明確了他們身為醫者的責任。此外,多參加社會實踐還能加強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這對衛校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進行診斷救治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我國傳統的教育一直強調為人師表的重要性,要想實現在中職衛校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培養的目標,首先要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語文教師隊伍,這就需要學校大力引進和培養。為了進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作為一名衛校中的語文教師,擁有良好的師德,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同時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高素質、高水平的語文教師,除了可以從校外引進,學校可以加強對本校教師的培養,經常組織教師進行學習,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教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高后,教學質量也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三)開展豐富的校園活動,將語文知識與專業知識融入其中
在中職衛校語文教學活動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其目的就是培養合格的醫護人員。因此,學校要想發揮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就要將之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比如開展醫學知識板報宣傳大賽,在這一比賽中,除了要有醫學技術知識的普及,自然少不了語文的應用。同時,學校也可以通過開辦校報,讓學生們發表自己學習生活的見聞、感人事跡等等。又或者組織學生一起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之類的視頻,熏陶學生們的人文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實現教學目標。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鞏固教學成果,提高學生們學習知識、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作者:顏姿 單位:廣西桂東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