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及發展方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而一個城市的園林景觀規劃與呈現也體現了城市的整體風貌,但在園林規劃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之處,文章將針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規劃方向和發展路徑展開分析。
關鍵詞:城市綠化;園林景觀;規劃發展
1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現狀
1.1城市綠化問題
綠化是城市園林設計中極為基礎和重點部分,城市綠化程度的高低也反映了景觀園林設計的完整性與延伸性。現階段在城市園林設計方面最大的問題是城市基礎綠化不到位。很多城市新舊城區之間的綠化程度差距顯著,舊城區的綠植覆蓋面小,人口密集的中心區域容易被忽略。城市應該對綠化問題給予重視,因為關系到城市風貌、人們生活環境和城市的自然環境的改善。目前城市綠化沒有完整的體系,無法形成有規律與有水平的綠化作業團隊,導致城市綠化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給予綠化的資金也相對較少,所以直接導致對綠植的后續養護工作做不到位。目前很多城市老城區的綠化作業都由政府承擔,而另外一部分新建城區則由各自的物業承擔,這導致綠化養護工作主體不明,看管責任沒有落到實處,城市綠化處于不健康發展環境中,不利于城市園林建設的規劃和發展。
1.2園林景觀建設中標問題
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需要進行競標才能確定最終的投建方。而目前景觀建設中標太低,導致最終的工程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直接影響了城市綠化的質量。現階段園林建設工程的招標主要采取的是無底價競標、有低價競標這兩種方式。無底價競標適用范圍更廣,因為更能夠節省企業的支出,沒有低價限制,能最大限度確保公平公正。競標方式是根據經濟發展的趨勢被人們逐漸利用起來的,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確保園林建設過程中工程的造價控制,但帶來的副作用還是很多,其中最顯著的是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節約資本而影響園林建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園林景觀的建設也能夠成為一項回收資本的項目,所以要加大重視力度,確保園林景觀建設的順利完成。
1.3技術人員的專業性問題
園林景觀的設計需要大量的關于城市布局和與植物相關的專業性知識,需要大量專業儲備人才?,F階段我國在園林景觀建設方面的教育處于發展階段,供應市場的能力較弱,且沒有系統的培訓機制,人員專業程度不高。技術人員主要對園林景觀的設計和維護,設計人員的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城市園林的建設效果,進而影響城市的整體形象。為了城市的園林景觀長期而穩定的發展,需要重視技術人員的專業性能,培養大批的專業性人才,確保后續的規劃與發展。
2城市園林景觀的發展分析
2.1優化園林景觀的空間設計
空間設計是指整個城市的園林建設和綠化水平都要達到統一標準,以城市為完整空間點,在這個固定空間內進行逐個分析與策劃,確保整個城市的綠化效率。城市園林景觀的空間設計優化關系到整個園林景觀技術的發展。在空間設計時,一定要確保完整性和科學性,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園林景觀設計都要遵照同一個方向進行,并重視整體融合和協調。我國傳統園林設計理念占地面積較廣,在人流量大的城市中并不適合,所以設計人員要充分發揮能動性,將優秀的傳統園林設計理念與先進的城市設計理念相融合,對空間布局、整體效果進行創新。在設計過程中要始終遵照節約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將天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盡量使園林設計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2.2加深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
園林景觀設計要想有長遠的發展,首先要對在職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制定適合的管理措施。園林景觀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的日新月異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行業技術的進步,所以要組織技術人員定期進行學習,確保掌握了最先進的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城市需要在確保整個環境美好整潔的基礎上,凸顯整個城市的獨特氣質,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城市文化有基本的認識,并能熟練掌握設計原理,將獨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園林景觀設計中,呈現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園林設計。
2.3優化園林景觀中的植物配置
園林景觀設計的水平在于植物的配置是否合理,所以園林設計應該要不斷加強植物配置的能力與水平。植物的選擇與人們的居住環境、周邊地理位置、土地的質量等都有直接關系。在進行選植之前,要考慮到諸多的環境和社會因素,例如高大的樹木不宜在人群密集的場所種植,街道兩邊的樹木和花草要相匹配,營造整體的街道環境等。城市所在地區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利用直接影響城市綠植的生長,所以要重視適合當地生長環境的植物。相關的技術人員要對植物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設計中對植物進行精心的搭配,符合大眾審美的植物不僅能夠在無形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是城市整體風貌的體現。
2.4加大對自然環境的保護監督力度
城市發展的天然資源不能夠被破壞,所以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自然資源。對該地區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進行監測,讓人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設計中的每一個環節是否會對自然資源造成破壞。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是以人力來彌補對自然環境的損傷,自然資源的破壞是不可逆的,所以認清職業發展的目標,用更加嚴格的方式來對待園林景觀設計。目前很先進的檢測方法有諸如“對城市規劃方案自然環境承受能力檢測”,該檢測方法一共分兩步,第一,將設計方案落實到實際的城市建設中,逐步跟進方案的建設進度,通過不斷地檢測來觀察方案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并分析對自然環境的顯著破壞力,最后制定專門的“自然環境承受力檢測報告”,完全記錄建設過程中跟進的各項數據,跟進目標的變化和最后的整體評價。第二,根據評價結果進行調整,對未進行施工的部分給予調整,并在不影響整體施工的基礎上盡量將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最小化;對已經施工和造成破壞的部分進行最大限度的修復。這種檢測方法能夠全方位地兼顧園林設計的進度和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進度。在不影響設計方案實施的基礎上進一步監測,這不僅是一項園林設計的進步,其保留下來的數據還能為后來的設計提供有效的范本。所以在園林設計的發展過程中,要兼顧這兩者的效益,在發展中彌補空缺,逐漸完善。
2.5發展城市周邊的自然景觀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進步,城市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城市周邊地區經常出現大量的廢棄工廠和無人居住的居民樓。這是由于城市的核心效應,越是到邊緣的地區影響越小,所以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向核心靠攏,周邊被荒廢和閑置,自然資源已經遭到了破壞,地區生態系統被影響,很大限度上限制著城市景觀園林的發展。將這些區域列為重點的景觀改造區域,將被破壞的生態系統與物質循環能力逐一進行修復,增加植物和動物,以此來增加物種的多樣性。由于城市周邊區域人口較少,所以針對這一區域的景觀設計將重點放在生態系統上,讓其成為城市外圍的自然生態圈,營造完整和諧的生態環境,自然而然地會向城市內部輻射,進而改善城市內部的自然環境。在設計過程中主要采取自然演替的方法,用人工方式來恢復生態系統的活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盡量地靠近自然法則,用最為自然的方式對當地的植被、樹木、河流等進行調整。人為干預自然的發展是錯誤的,但在城市周邊建設屬于城市本身發展的天然生態圈,卻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進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也將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
2.6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
城市的發展迅速,人們追求的物質與自然融合的比例相對提高,在復雜化的生活環境中,只有制度化和法制化才能確保園林景觀的穩步發展。風景園林設計目前急需整體生產鏈條的迅速擴張和梳理,只有形成了嚴密的發展鏈條,才能夠高效地完成設計任務,給予城市園林建設質的飛躍。
3結語
園林景觀設計絕不是依靠自身單獨發展的,其需要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和城市生態發展的敏銳洞察力。美化城市是保持城市發展平衡的基礎,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景觀發展的未來必定是秩序化、科學化的,應大力培養相關的技術人才,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將城市綠化建設重視起來,給予百姓更快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旎哲.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探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0):3826.
[2]萬秀婷.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發展趨勢探究[J].現代園藝,2020(8):69-70.
[3]陳娜.園林景觀設計運用于城市規劃的探討[J].城市建筑,2020(11):32-33.
[4]王洪俠,葛蕊娟,張萬亮.景觀園林設計與城市容貌一致性思考[J].花卉,2020(8):132-133.
[5]白莉.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J].現代園藝,2019(24):55-56.
[6]鄧思敏.淺論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規劃理念的應用[J].建筑與文化,2020(1):126-127.
[7]呂彬.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的設計現狀及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1):132-133.
[8]周楓.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19):77.
作者:曾申菊 單位: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