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生文明行為下的養成教育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如今,我國正在大力推動職業教育素質教育,高職生的文明行為養成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在高職院校當中,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也是現代高職生素質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手段,提高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水平。本文將針對高職院校垃圾分類的現狀和重要性進行簡要的分析,通過垃圾分類的推行來提出現代高職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思考;垃圾分類
如今,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對于職業人才的需求量日漸增長,這便對現代高職生的素質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所需要的不僅是專業技術能力過硬的高職生,高職生的文明道德修養水平也是社會對于職業人才極為看重的一點。高職生是未來我國社會技能人才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高職生的文明行為素養水平直接關系到未來我國社會的整體文明行為素養水平,同時也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但是,目前的高職院校在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當中依然存在著一些現存問題,所以,解決現存問題,加強高職院校的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是目前高職院校最為重要的課題。
一、高職院校垃圾分類的現存問題
(一)高職生缺少對垃圾分類這類文明行為的行動意識
目前國內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其最大的生活垃圾產生源頭就在學生宿舍區以及學校食堂之類的生活區域,普遍存在垃圾一桶裝的情況,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教師的工作環境不被重視。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便是因為高職院校在校園中設置的垃圾桶樣式和相關標注缺乏垃圾分類意識,而學生的垃圾投放習慣則大多都是因為環境因素和行動意識決定的,而這就是文明行為素質水平的體現。
(二)高職生缺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
目前國內依然有很多的高職院校都沒有對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工作引起重視,所以現代的高職生對垃圾分類的知識缺乏了解。學生的生活垃圾種類可以被細分為金屬類、玻璃類、塑料類和廢紙類四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高職生都沒有對垃圾的分類形成準確的認識,以至于分類錯誤甚至直接不分類。
二、垃圾分類在高職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當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職院校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水平
目前我國在大力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強國建設當中極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關鍵。如今,供給側改革正在不斷推進,社會對于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當中有著關于公民素質的詳細闡述,公民素質可大致分為民主法制素養、倫理道德素養、理想信念素養、養成文明習慣、培養創新能力、新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創業精神、職業技能水平以及專業知識的學習等20項要素。所以說國內的高等職業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高職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教育的質量,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的整體水平。在高職院校的校園中推行垃圾分類教育,培養學生擁有垃圾分類的文明習慣,促使學生形成正面的文明行為習慣意識,這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高職生的倫理道德素養、文明行為和動手能力
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城市頒布了《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這部關于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規定一經出臺便引起了社會上許多的思考,直接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劃分到提高公民素質的范疇當中。而在高職院校中大力推廣生活垃圾分類的思想,教師給予學生鼓勵和一定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這樣不但能夠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文明行為道德素養水平,還能夠在推廣垃圾分類教育的時候讓學生參與其中,在活動中創造教育的機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新和動手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文明環境
以垃圾分類為先行,全面開展高職院校文明行為素質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質量,將垃圾分類融入到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專業課程教學以及校行企合作當中,在校園中貫徹垃圾分類的理念和意識;第二,強化教師教學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教學和管理不應該只是局限在課本知識的教學和技術技能的提升上,高職教師應該將教育的重點放在生活當中,傳播服務于生活的理念,通過引導的方式在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全方位營造良好的校園風貌,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和學習環境,讓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在工作生活和學習生活中都有著積極正面的道德素養和文化水平。
三、垃圾分類在高職院校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中的推行探索
(一)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
可以在校園中開展與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推廣教育,以培養文明行為意識為主,普及維護生態文明的重要性。高職教師應該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來編寫垃圾分類知識講義,講義的核心應該圍繞生態倫理道德來編寫,然后在思想政治教育類的課程上給學生們普及講解。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相應的課程內容中插入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意義,這樣垃圾分類意識的普及便能得到更高的成效。
(二)開展校園文明行為活動
高職院校應該把垃圾分類的意識融入高職生的校園中,高職院校應該堅守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原則,針對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來開展素質教育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垃圾分類為例,學校應該結合專業教學來建設相關的展覽館,根據學校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來舉辦垃圾分類活動,讓高職生加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活動當中,保障高素質的校園文化可持續發展。高職生們可以在較為全面和系統的校園文明行為活動中對垃圾分類的意義得到更深的了解,從而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和文明習慣,實現文明行為素養的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的職業院校,是未來我國社會職業人才重要的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到未來我國社會的文明行為素養水平,所以大力推動高職院校的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是目前極為重要的高職教育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1]吳壁葵.高職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思考———以垃圾分類為載體[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1(04):43-45.
[2]鄔移生.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目標與內涵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06):22-24.
[3]曹金萍.論高職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0):20-21.
作者:周軍梅 鄭庚 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