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休閑農業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特別是物質生活水平,居民面對的物質壓力不斷減小。現代農業快速發展進程中,鄉村旅游與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已成為人們經濟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徑,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推動力,也為鄉村旅游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此推動旅游與農業穩定發展、優勢互補與共贏環境中,對新農村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發展策略
1農業旅游發展區域分析
地處豫北平原的新鄉市,南臨黃河,北靠太行,土壤肥沃,歷史悠久,在休閑農業旅游發展中,資源優勢突出:1)沿黃農業休閑旅游區。本地區由原陽、封丘及長垣縣構成,黃河流經該地區,同時與省會鄭州與古都開封兩地隔河相望,其有著明顯的區域優勢。在豫北地區,原陽是首個農業標準示范縣,本地區大米有“中國第一米”美稱。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封丘縣金銀花與石榴園超過萬畝,有著豐富的名優特產。依托黃河,長垣縣濕地面積大,以此形成了國家級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糧食生產先進地區。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發展歷史悠久,孕育了很多歷史名人。2)太行山農業休閑旅游區。本地區包含輝縣、衛輝及新鄉市鳳泉區等,北鄰太行山區,南接新鄉市區,擁有鐘靈毓秀的自然風光。圍繞八里溝、萬仙山及跑馬嶺等景區,民俗文化觀光、住宿及農家樂等旅游產業誕生,比如輝縣市白馬玉農莊、郭亮與回龍村等。3)新鄉市中部地區農業休閑旅游區。本地區包含獲嘉、新鄉及延津三個縣,地緣相近能夠相互依托。其中,獲嘉縣南與黃河緊鄰,北靠太行山,東與新鄉連接,西與焦作臨近,自然與區位優勢獨特。在休閑農業旅游中,新鄉縣擁有京華園與龍泉觀光園等優勢資源。而延津縣處于黃河古道,構建了特色沙土資源項目。新鄉市擁有豐富的經濟資源,歷史遺跡多,在我國屬于優質小麥與糧棉生產基地。新鄉市是我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據相關統計顯示,到2016年年底,本地區建成了22個旅游景點,其中包含9個4A級景區,10個3A級景區。從2010年到現在,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中,封丘縣一直被評為全國示范縣,其中龍泉集團與長垣縣勝雪高新農業園獲評全國示范點[1]。
2本地區農業旅游發展建議
2.1打造休閑農業品牌
新鄉地區農業發展中,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底蘊,為了更好的應對市場競爭,要積極打破傳統農業理念,重視地方特點,將休閑農業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根據自身優勢與都市農業發展背景,發掘本地區文化元素,讓文化與農業融為一體,打造獨特的農業休閑旅游文化品牌。了解市場發展需求,把潛在客戶資源加入開發規劃。不以傳統灌輸方式看待休閑農業文化,要尊重市場發展規律與消費需求,從根本上實現文化與休閑體驗的融合,以放松引導消費者體驗文化豐富內涵,感受美好生活。只有從根本上實現傳統文化與休閑農業的融合,才能獲得市場更多的認可,促使農業項目可持續發展,另外,農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中,要加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此為休閑農業發展奠定文化基礎[2]。
2.2創新商業模式
創新傳統發展模式,引入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結合休閑農業發展,以信息化力量推動休閑農業升級。構建“互聯網+休閑農企或經營者”的模式,創造價值并為消費者傳遞這一體驗價值,對傳統發展模式進行創新,比如經營者將土地劃分為不同區域,并租給市民,根據自身喜好市民自行種植蔬菜,借助互聯網平臺關注并掌握菜園蔬菜種植與采摘情況,且園區根據時令變化為消費者服務。借助網絡平臺,可有效縮短供求雙方距離,實現網絡營銷、土地在線租賃與獲得體驗等新發展模式。積極推行物聯網+休閑農業與互聯網+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不斷提高休閑農業生產經營與服務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利用阿里巴巴與美團等網絡購物平臺,逐步完善休閑農業并提高營銷水平,對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3]。
2.3促進休閑農業穩定發展
以科技為支撐,促進休閑農業實現產業升級,通過科學合理、經濟、社會及生態等效益高的科技項目,提高并完善休閑農業各領域,針對產業發展出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研究方向,重視與實踐結合,確保科研項目成果積極發揮作用,有效解決農業產業升級遇到的問題。以科技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集成應用設施農業、生產及冷藏保鮮等技術,以此確保農產品的安全、可控與可追溯性等,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另外,休閑農業應科學使用品種開發與加工等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多樣與個性化農產品,豐富產品體系。作為科技企業,自身擁有一定技術優勢與先進管理理念,直接面對市場,市場靈敏性強,且擁有較強的市場信息搜集處理與應變能力。在科技企業產業鏈中,企業根據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創作能力,憑借團隊與研發成果,為傳統休閑農業發展增添活力。技術創新中,明確企業主體作用,為科技型農業企業構建研發機構提供保障。設立科學管理機制,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科學管理水平,有效結合企業科研成果與休閑農業,對其發展理念與模式進行創新,為農業產業創新升級提供推動力。
2.4基于聯動效應實現一體化協同發展
作為國家一項重要戰略,新鄉休閑農業也被納入一體化發展范圍,這對休閑農業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堅持優勢互補與共贏的理念實現發展。新鄉地區想要發展休閑農業,公共服務資源不平衡、內部市場要素發展緩慢等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實現協同發展目標。作為中部平原城市,新鄉市要充分發揮其自然資源與土地生產要素優勢,加大基地型農業發展力度,以地理位置優勢,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此外,應借助北京地區先進科技與經驗,加強區域設計,基于低碳與智能化等新技術,發展休閑農業產業,實現休閑農業的科技與集群化發展目標。同時重視低碳發展,以環保發展理念促進資源要素流轉,實現協同發展目標,構建市場化城市群,逐步優化周邊生態環境[4]。
2.5利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實現融合發展
傳統農業發展中,以單一發展模式為主,實際發展中,地區發展不平衡與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因而探索新發展理念勢在必行,以此推動三大產業發展的融合。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升級,農民可由第一產業收益擴大到二三產業,堅持多要素同時發力,將產業由單一要素轉換為多要素發力。積極培育農民、企業及政府等主體,激發主體發展活力,支持項目融合發展,形成新融合模式,構建利益共同體,圍繞加工流通與休閑旅游,打造多業態促進產業發展的滲透與融合,構建以農村產業為主的產業融合體系。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旅游行業發展中,農業生態旅游是重要構成元素,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所以,地方政府及各部門要秉承鄉村振興理念,正確認識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對鄉村振興發展的作用,充分發揮鄉村文化特色與產業優勢,對農業生態旅游加大支持力度,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另外,旅游行業發展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降低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影響因素,為農業生態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靜.新鄉現代農業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18(9):49-50.
[2]王晨.鄉村旅游與農業現代化的融合發展[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1):157.
[3]李萌萌.新鄉市休閑農業旅游者旅游行為調查分析[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122(3):31-37.
[4]王亞妮,秦安振,楊文琪.鄉村旅游開發類型綜合評價研究:以新鄉市鄉村旅游景區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30):193-199.
作者:侯吉昀 單位: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