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系統設計在紡織裝備造型設計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紡織機械漿紗機造型設計進行分析,梳理了紡織裝備造型設計中美學要素與合理要素之間的繁雜關系,并結合系統設計理念進行研究,最終得出紡織裝備造型系統設計的方法體系。
關鍵詞:紡織裝備;造型設計;系統設計
0引言
如今我國紡織行業雖然在技術方面已逐步接軌國際水平,但在工業設計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差距,致使產品附加值低,不能夠給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雖然有些紡織企業已經意識到工業設計的重要性,并且有了初步嘗試,但更多仍停留在解決外觀裝飾的層面,缺乏合理性思考,未曾與實際的使用者、使用場所、使用目的相結合。例如在實際調研中常常發現,紡織企業為了對紡織機械造型進行美觀性改良,盲目增加裝飾元素,造成加工工藝難度大、加工成本高、不便于維護等問題;對于紡織機械通風孔設計雖然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但由于通風孔尺寸、形狀設計不合理,或是造成掛棉問題,致使棉絮難以清理,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對機器造型整體視覺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或是容易形成安全隱患等等。紡織裝備造型設計不是單純地講究美觀性,還要講究合理性。設計的形式美必須與材料的性價比、結構的合理性、產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的不同情境等實際需求形成一個縱橫連貫的整體[1]。紡織裝備造型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從美觀性與合理性層面來看,可劃分為美學系統與產品性能系統,同時兩個大的系統還可以劃分為多個子系統,只有這些子系統間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1美學要素分析
紡織機械造型設計首先要確定產品造型的基本形態,主要是從美學角度考慮,可以是一種極端、理想的展現。美學要素主要分為平面元素、色彩對比、材質對比以及形態結構四個方面,它們彼此之間存在著特殊的關系,所以在設計時應考慮如何歸納、梳理、平衡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產品造型的整體性。很多設計問題,當我們陷在一個封閉的小系統時,他可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是當我們跳出這個系統,從更大的系統看問題時,它可能根本就不是問題[2]。例如,在空調系統與建筑系統之中,空調系統依附于建筑系統,大量空調外機的出現對建筑外立面產生了極大的破壞。為解決此問題,若從空調系統著手便很難解決,但如果從建筑系統著手,重新考慮建筑外觀,便很容易解決此問題。這體現了系統與系統之間的關系,小系統依附于大系統,對大系統產生影響,大系統對小系統又具有包容性。這種關系同樣適用于在紡織機械裝備造型設計中各要素之間、要素與系統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平衡與折中考慮。在紡織機械造型中,可以將紡織機械整體造型定為大的系統,平面元素、色彩、材質、形態結構定為子系統,各子系統又可細分為各要素。在平面元素系統中,首先歸納出點、線、面三個大的要素,例如,可將螺釘、按鈕等歸納為點元素,將分模線、多個按鈕的橫向或縱向組合等歸納為線元素,將整體面、大面積的型號字等歸納為面元素。同時,點、線、面三個要素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遞進與包容關系。在平面元素、色彩、材質、形態結構這四個子系統中,每個子系統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中發揮著或大或小的作用[3]。如同繪畫創作中,首先要進行合理的構圖,確定各物體間的位置關系,再進行大效果的描繪,確定黑白灰關系,最后進行深入的細節刻畫,在深入的同時,還要注意多次調整整體間的關系。
2合理要素分析
“好的產品”不是單純的造型技術或者造型藝術所能獨立完成的,它是工業系統工程中多個系統合作的結果。因此,紡織機械裝備造型設計需要滿足美觀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合理性,需要用產品性能系統去驗證與約束產品造型。性能作為系統固有的特性,其組成是三大性能(結構性能、使用性能、制造性能)加上附加性能等[4]。在進行紡織機械裝備設計時,通過合理運用美學法則確定產品造型的基本形態之后,要考慮設計的合理性,從而體現出產品的總體價值。在紡織裝備造型設計中,使用性能系統對設計的約束作用體現在機器造型要具有較高的人機交互性能,操作界面、觀察界面要充分考慮到使用者的使用環境和使用需求等;結構性能系統對設計的約束作用體現在機器造型設計要充分的考慮到使用者的安全性,機器通風系統、警示系統的造型設計、比例尺寸設計是否能夠保證機器正常運轉、是否能夠發揮最大的警示效果等;制造性能系統對設計的約束作用體現在產品造型應避免或盡量減少難度過大的加工工藝等;附加性能系統對設計的約束作用體現在產品造型能否體現出企業的品牌文化,是否具有家族化特征等。
3實例分析
XRJS系列漿紗機現造型存在較多的問題,只能稱得上是一個能夠運轉的機器,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好的產品”。從美觀性的層面講,依據從大系統到小系統的順序分析,整體造型不具有層次感,缺乏顏色對比和材質對比關系,形態結構簡單。在平面元素子系統中,點線面構成混亂,沒有整體、系統地去分析機器各個面的構成關系。此處列舉兩個典型的例子,一是螺釘的排列無規律,隨意安裝,僅具有實用性;二是生產廠家為加強板材強度,減少成本,將一個整體面從中間分隔開并強行增加稍厚板材的使用,造成在一個原本整體的面中出現不和諧的線元素,破壞整個面的視覺效果。從合理層面講,將機器置于整個產品性能系統中分析,此機器現有的造型設計不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以及附加性能。例如,機器無防護網設計、開啟頻率較高的觀察窗處無警示標示設計且無把手設計、操作界面高度較高、機器的整體造型設計不能夠體現企業品牌文化等。
4結語
紡織裝備造型設計不僅僅是解決外觀的裝飾問題(美學要素),而且必須要經過產品性能系統(合理要素)的驗證與約束,同時,每一個設計細節都要有所依據,要能夠落地。在進行紡織裝備造型設計時,需要系統的梳理、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形成產品造型的整體性,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彭江琳,吳衛.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先生設計思想探析[J].湖南包裝,2018,33(04):28-31.
[2]馬賽.工業設計中的系統重構與創新[J].包裝工程,2018,39(22):8-11.
[3]朱高科.基于產品系統設計方法的掘進機設計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
[4]馬星國.產品系統化設計若干關鍵理論問題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0.
作者:曹春蕾 胡昌格 單位:天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