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碳畜牧業發展的必要性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畜牧業是農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畜牧業發展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國家重視畜牧業發展,保障農民收入,提高畜牧業生產力。另外,在發展畜牧業的過程中,和畜牧業相關產業也得到相應發生,并為改善種植業土壤環境做出貢獻,減少種植業成本。為實現低碳發展目標,在畜牧業發展中要改變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關鍵詞:畜牧業;低碳理念;必要性
引言
為加強農村經濟發展,在畜牧業生產中,我國政府制訂了相應的政策促進發展。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排出的溫室氣體已經遠超過其他行業,成為影響全球氣候的最主要因素。應改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減少養殖中碳排放量,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低碳畜牧業生產理念是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途徑之一,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創新生產制度、改變生產方式、改變產業鏈結構,建設具有我國經濟特色的畜牧業發展道路。
1畜牧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1.1加劇溫室效應
由于飼料等產品的使用,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加劇溫室效應[1]。同時,聯合國組織在世界環境大會中表示,畜牧業在產生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占世界排放總量首位。由于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氮和甲烷等氣體的排放量巨大,加重了溫室效應的危害,因此畜牧業在生產過程中,對全球環境的影響已經嚴重影響自然環境,破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對人類的未來發展造成威脅,如果不對畜牧業做出相應控制,自然環境將遭受難以想象的破壞。
1.2污染生態環境
隨著經濟發展觀念的轉變,畜牧業傳統的生產方式也發生改變。在畜牧業生產轉型的過程中,生產時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限制了畜牧業的發展。例如,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對畜類的排泄物沒有采取合理的處理方式,讓污染物混合污水排放,最終匯入生產基地的水源,影響人們生活的正常使用。另外,在污水流動的過程中,污染土壤和空氣,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和病菌,致使人和牲畜患病。因此,如果想落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首先要把減少農業碳排放的目標放在首位。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影響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減少碳排放比,改善養殖理念,并對畜牧業進行合理規劃。
2必要性
2.1傳統生產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由于畜牧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且畜類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會對土壤和水源帶來污染,產生大量病菌,給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極大威脅[2]。同時,由于對動物的排泄物處理不當,在自然情況下,排泄物會發酵,而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化合物會對空氣造成污染,形成惡性循環,加重環境污染,同時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地效力,在畜牧業生產力下降的同時,也使種植業的生產力下降,降低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另外,由于牲畜的呼吸作用和排泄物發酵等現象,都加重了溫室氣體排放。
2.2低碳畜牧業改善環境和生態
從低碳的經濟理念分析,除畜牧業要在生產過程中發生改變外,其他行業也要對未來發展重新規劃,以符合目前的市場發展環境[3]。在提高收益和節能減排等理念的領導下,低碳發展畜牧業的理念是對環境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理念的實踐。在發展低碳畜牧業工作的過程中,生產者通過提高對牲畜排泄物的處理方式,把排泄物變成有機肥料,增加能源的利用率。通過改變污水的處理方式,對污水進行凈化,改善水質,讓凈水回歸生態。同時,把牲畜生產中出現的排泄物進行融合,放在沼氣池中發酵,加大能源儲備。畜牧業在低碳理念的指導下,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農民收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3應對措施
3.1建立低碳養殖思想
在推廣低碳養殖理念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宣傳,也可以使用宣傳手冊的方式,讓農民領會到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宣傳可以為農民開展相應的養殖知識培訓,通過專業人士的講解,在生產過程中落實低碳理念。
3.2加強污染治理力度
在畜牧業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山東省氣候的特殊性,所以畜牧業對空氣和土地的質量有極大影響,因此,在落實低碳養殖理念的過程中,要對畜牧業的生產方式做出創新式的改變[4]。例如,由政府領導各級生產商和農戶對養殖設施進行研發,用減少對環境污染的方式處理牲畜排泄物,將其應用在種植業中,增加種植業的生產效率。另外,可以將牲畜排泄物集中化處理,把發酵后產生的沼氣運用到生產過程中。把牲畜排泄物進行分離,對養殖場地進行改造,提高對雨水和污水的處理能力,將糞便和尿液分開處理,降低污染,并通過添加除臭工序、用高溫方式滅菌等,制造出高效無污染的肥料。
3.3合理規劃生產方式
傳統畜牧業在養殖中出現的無序養殖問題應得到農業管理部門的重視,由于山東省海洋氣候的特點,在養殖中應遠離水源和人口集中的專區,減少牲畜和人類之間的傳染病發生。同時,在生產過程中,應把農業和畜牧業結合,在養殖場地規劃的過程中,要對養殖面積和生產效率綜合考慮,合理使用耕地面積。
3.4改變飼料成分
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污染來自于生產過程中牲畜排泄物,由于傳統生產中排泄物含有的氮磷化合物超標,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改變了土壤成分,破壞生態環境[5]。在低碳畜牧業的理念下,養殖過程中可以通過改變飼料成分的方式,提高飼料能量轉化率,減少排泄物對環境的污染,增加飼料中蛋白質含量,減少牲畜氮磷元素的攝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3.5防控甲烷生成
對于牲畜的糞便可以加以利用,如把牲畜的糞便集中處理,通過對牲畜飼料成分的改善,控制甲烷生成。在處理過程中,可以通過添加植物提取物等方式,控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可以在保證動物不會產生乳酸過多的情況下,提升精料使用量,選擇木質成分低的粗料,進而對甲烷的產生進行合理防控。
4結束語
在目前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我國養殖技術還有待提升,低碳生產理念也有待落實,如沼氣開發和肥料生產過程沒有得到科學管理、環境治理得不到有效處理實以及養殖場地占耕種土地的問題也有待解決。因此,必須實行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只有通過降低畜牧業的碳排放量,才能保證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施。同時利用減少碳排放的方式,減少生產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促進周邊產業共同發展,所以在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采用低碳的理念,能為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潘樹峰.發展低碳畜牧業的必要性及應對措施研究[J].新農業,2019(5):64-65.
[2]楊健.低碳畜牧業發展中強化養殖污染治理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8(5):342-343.
[3]崔曉東,任康,朱法江,等.低碳畜牧業在規模化豬場設計、豬群飼喂及糞污處理的路徑選擇[J].豬業科學,2018,35(5):98-99.
[4]李洪濤.關于發展低碳畜牧業的意義及策略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2):33.
[5]史耀東,王麗琴.強化養殖污染治理促進低碳畜牧業發展[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8(1):23.
作者:彭繼勇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