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貸管理下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創新知識產權運用是推動創新創業的新趨勢,由于資金周轉的需要,很多的中小型企業認識到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重要性,這種新的融資發展模式被重視起來。目前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雖然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知識產權自身附帶的復雜性和不確定等因素,導致銀行對其重視程度不足,參與知識產權質押的金融機構單一,使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開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銀行是我國資金貸出最重要的渠道,不僅承擔著知識產權自身附帶的巨大風險,還承擔著企業自身流動資金停滯無法償還貸款的風險壓力,企業償貸能力決定銀行業務質量,企業運營狀況影響銀行貸款信心,知識產權自身存在的風險降低了銀行的貸款意愿。因此,政府應出臺相應的風險管控政策,分散銀行貸款風險,加強貸款的保障力度,從而拓寬貸款的渠道,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發展。
一、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影響因素
1高質量知識產權的數量較少
據相關銀行機構稱,前來貸款的企業中了解知識產權的客戶占比較低,其中具有優質商標權或核心專利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企業的商標和專利價值不高。而專利權人申請專利的初衷多是專利權價值低,有的人意圖獲取專利權保護,有的人意圖項目結題,有的人意圖職稱評定,有的人意圖獲取政府的資助。除此之外,由于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手續過于復雜和繁瑣,且企業申請的貸款額度過低,以及一系列的手續費用成本過高,打擊了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導致高質量的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數量過少,嚴重限制了小微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發展。
2相關優惠政策覆蓋面不夠廣
《實施細則》中提及的知識產權特指專利權,而商標權和著作權等并不享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相關優惠政策。而且只有向當地市(區)所屬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交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申請并通過審核確定的貸款企業才有享受相關資金補助的資格。若企業自行向銀行機構申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還不能享受到各種扶持資金。銀行和科技部門開展合作,當貸款發生風險損失,銀行可以獲得一定的風險補償。但從當前的銀行貸款余額分析,大多數銀行機構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模式是“銀行+評估機構”,較為全面的“銀行+保險+服務機構+風險補償”模式反而需求較少,主要原因是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并沒有發揮出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積極作用。
3質押物價值評估體系不完善
知識產權屬于智成果專利,由于其涉及內容豐富多彩、范圍相對較廣,且由于其復雜性、專業性和非物質性等特殊性,價值評估范圍涉及專業技術、會計、營銷管理等多個領域,需要更為全面的知識素質和業務能力,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評估人員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當前限制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銀行內部沒有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大多使用外部專業機構,而外部專業機構數量少、水平低、缺乏經驗,評估體系不完善,對知識產權價值估量不準確。
4防范貸款風險難度系數較大
一是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客戶大多數都是一些小微企業,信用度不太可靠,流動資金和有效資產相對較少,缺少相應的有效抵押物。二是將知識產權作為質押品,未來的流動資金很難穩定,波動較大,非常容易出現風險;例如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新的科學技術必將取代舊的科學技術,不符合當前發展的科學技術將會被淘汰,而現有的交易體系不完善,交易市場空間相對狹窄,變現的能力相對較弱,銀行處置質押品的風險成本太高,一旦風險爆發,將加大銀行貸款工作難度,甚至不能正常貸款。
二、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運行模式
1“知識產權+銀行+擔保機構+評估機構”模式
主要是通過以銀行和擔保機構為主體,評估機構為輔助的一種市場化運行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不作為參與主體直接參與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只通過政策引導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外部環境,引導協調、服務功能和貼息扶持;主要以銀行機構和擔保機構作為主體責任機構,評估機構作為次要責任機構,在實踐操作中想通過銀行機構進行質押貸款,需要擔保機構的征信支持與貸款企業在第三方機構對其專利價值進行評估和法律審查后。
2“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銀行”模式
主要是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主體,銀行為輔助,公共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必要服務功能外,需要成立一個貸款專項基金作為擔保,為企業提供征信支持,同時承擔必要的貸款風險。例如,銀行在向企業提供貸款時,需要公共服務機構為企業貸款進行擔保,同時企業的知識產權需要作為反擔保物品質押給公共服務機構,通過雙向擔保,提高企業貸款的成果率。
3“風險補償基金+銀行+保險+評估機構”模式
主要是加入了保險機構,成立了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形成了相互協調的貸款風險互擔體系。該體系引入了保險機構和風險補償基金的效果主要在于兩方面,一是通過風險補償基金這種有一定的財務基礎和信用基礎,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擔保服務,進一步提升企業知識產權貸款的效率,及時緩解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問題。二是通過保險機構從事前、事中、事后進行分別是授信調查、監控管理、代位賠償增強風險防范能力。
三、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對策建議
1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機制
一是細化知識產權的類別,通過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和評價規則,強化評估人員的評估能力。二是進一步創新評估方式,運用當前先進的技術,進一步完善傳統的評估方式,同時創新評估算法和模型,提高評估的準確性。三是提升評估行業實力,加速和規范評估機構建設。并要強化評估人員的培訓,建設一支多功能、多維度的復合型評估隊伍。
2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程序
一是向全國開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電子登記系統,將審批登記權限逐層下放,及時統計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記錄。二是減輕企業負擔,取消質押的的專利權的年產費用。對知識產權的擔保機構以及質押評估委托方所查詢相關信息提供必要支持。
3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質押風險處置
一是完善交易市場的運行體系,提高市場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承受能力。二是完善風險處置方式,通過對不同類別的知識產權進行組合分析,以交易平臺為媒介,采用對接洽談等多種方式降低知識產權質押風險,保障質物向質權的轉變。三是完善風險補償分擔機制,鼓勵銀行和貸款擔保機構為企業進行貸款和擔保,提高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成功率。4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質押激勵機制一是合理利用當前的新技術,創新貸款新方式,鼓勵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運用組合包的方式提高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成功率。二是在風險的可控范圍內,合理降低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利息,減少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收費標準,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審批流程進行一定程度的簡化,激勵中小型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四、結論
目前現有的市場環境制約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發展,如果只靠市場的自行運轉來調節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瓶頸是相對漫長的,通過政府的引導,參與主體的共同發力,能加速打破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瓶頸,有效降低貸款風險。本文通過對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運行模式、影響因素和對策建議進行分析,有利于提升貸款企業知識產權的全方位管理,有利于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預警機制,有利于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黃麗清,張成科,朱懷念等.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038(001):178-183.
[2]黃東梅.金融視角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風險及其防范[J].中國市場,2019,999(08):39-40.
作者:劉丹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