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真人秀對中小學生體育教育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今的中小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時代長大的一代人,真人秀中的精彩環節往往會給中小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將中小學生的興趣從電視節目的精彩環節轉移到體育游戲中,必定是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一個契機。中小學生熱愛體育游戲,尤其喜愛戶外體育游戲。戶外是一個無拘無束的地方,在戶外,學生會自由自在地玩,自然地成長,自然地獲得各方面的發展。戶外體育游戲不僅僅能提高身體素質,學習運動技能,還能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并最終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發展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促進身心的和諧發展。在學校的體育課中幾乎不存在體育游戲,更多就是按照規章教學和放羊式的教學,得不到科學的體育鍛煉。中小學可以依托真人秀在中小學生中的影響,合理的編排出適合中小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從而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中小學生;體育游戲;體育教學;真人秀
1中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為什么很多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因為我們的體育教學太格式化,太僵化了。”目前普通中學體育教學,體育首先要讓人感到身心愉快,但簡單地把體育變成“達標課”,喪失其應有的休閑、娛樂成分,就容易導致學生害怕體育課,缺乏主動的體育課必然會使學生身體素質下降。中學、小學的內容差不多,一直是體育教學中沒有突破的問題、中學沒有形成符合自身規律和特色的理論和體系。傳統的中學教育體系將體育課作為必修課程,成績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評優、畢業等,其教學就是圍繞達標、考試而進行。體育課是按“大綱”、“計劃”授課的,因而具有嚴格的計劃性和約束性,教師只能按部就班地組織教學。學生一般在6-15歲之間,興趣愛好廣泛不滿足于被動的形式,更熱衷開放、活潑、主動參與的鍛煉,而現在體育課程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鍛煉的熱情和興趣,難以體現學生的個性。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很多。(1)當小學剛上體育課時,他們對體育課并不生疏,存有較濃厚的興趣,因為他們有幼兒園做游戲的樂趣,有老鷹捉小雞的回味,有從周圍人自由參加體育活動的印象……。因此,他們很容易把體育理解成一種歡娛、享樂的“玩”,這是他們理想。而現實教學中的體育課是教育,總會有一些比較規范的教學內容,如隊列體操、練習和一些比較正規的技術、技能的學習。目前,學校體育還存在很多強制性措施,如學校的體育制度,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體育課技術、技能的考核,升學體育采取考試等。所有這些制度強迫性地讓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這是健身的需要,是增強體質的需要。這樣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造就了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2)體育課是教育過程,它在“為什么教”,“為誰教”,“教什么”,“誰來教”,“怎么教”,“在哪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因此,學生就會感到和自己看到的、理解的大眾體育、競技體育以及課外體育很不一樣,即感到缺乏可選擇性、探究性和自主性。3體育運動與學生的身體形態關系密切,教學中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學生因身體形態不適而產生尷尬。如讓身體矮小的學生當眾示范摸高;讓身體肥胖的學生做跑或技巧的示范等等。所有這些行為或不順的言語都能造成學生的心理傷害,都會使這些學生逐漸恐懼體育,逃避體育,從而不喜歡體育課。
2真人秀節目“熱潮”的原因分析
2.1新潮的綜藝形式
在當今的真人秀節目下,由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這種形式的主持可以體現明星形象平民化、團結協作、互動性更加強烈、能顯示出明星的真實態度。邁克•費瑟斯通說:“在大眾文化影像中,以及在獨特的直接產生廣泛的身體刺激與審美快感的消費場所中,情感快樂與夢想、欲望都是大受歡迎的。明星們在游戲中受到了挫折或沒有意料到的事情時,就會表現出他們不為大眾所知的一面,迎合了大眾的口味,也為收視量奠定了為基礎。真人秀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如《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這類知名度較高的節目。每一集都是伴隨著劇情來演繹,根據劇情而制作出來的游戲即符合觀眾的胃口,又能把這些游戲結合到生活中來,這些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容簡單有趣、形式多樣、具有挑戰性、娛樂性。在這種電子產品泛濫的時代,放下電子產品走出門做個游戲運動一下,可以增加青少年的運動積極性。
2.2媒體傳播的優勢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手機和電腦已經廣泛的深入到每個家庭,尤其是手機的價格逐漸平民化和使用的普及化,使得觀看網絡綜藝節目和游戲娛樂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手機和電腦等播放設備憑借著信息的快速傳遞,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影響力通過視覺和聽覺傳達給觀眾,讓觀眾們感受到現場的氣氛,在心理學角度來說,媒體播放器與觀眾會產生一中微妙的聯系,把真人秀體育游戲的趣味教育性帶入到課堂中,這是一中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最大限度的接受。
3中小學生對體育課和真人秀節目喜愛程度的現狀分析
真人秀以它新穎的節目形態和豐富的活動形式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中小學生的喜愛,一,真人秀有其他節目不存在的曲折的劇情和全新的節目形式;二,真人秀中表現最多的就是形式各樣的體育游戲;三,明星在節目中顯示出最貼近群眾的一面,讓人真正認識到明星的生活百態;四,在節目中明星們表現出來的集體主義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優秀的身體素質。這些都是其他綜藝節目無法比擬的。作者對山東省青島市、泰安市、濟寧市共5所中小學共767名中小學生做了調查(小學一二年級,中學初中一二年級),54.8%的中小學生喜歡上體育課,76.7%的中小學生喜歡看真人秀節目,各市的中小學生都非常喜歡真人秀。可以發現小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程度比中學生高,這可以說明小學生在幼兒園時期接受的體育活動應該是歡快、輕松的。而中學生在小學期間接受了傳統的體育教學,對體育的興趣不如小學生。因此,在小學時期也應該多開設體育游戲這一類歡快、輕松、并有團結合作的運動項目,并根據真人秀節目的內容,開發出與傳統體育項目相結合并適合學生的活動方式。
4真人秀對中小學體育教育的影響與啟示
中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是新媒體廣泛應用的傳播人員,真人秀節目內容新穎,趣味性強,教育性強,生活氣息濃郁,加之明星效應,受到廣大的中小學生的追捧,在戶外節目中,明星為了完成給予的任務,需要進行大量的體育活動,如奔跑、跳躍、翻滾等各種球類和體操類運動。這使中小學生都相繼進行模仿并意識到體能鍛煉的重要性,帶動他們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因此,在中小學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依托體育類娛樂節目在中小學生中的影響,有組織,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和各種體育項目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技能的學習。
4.1改變教學理念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是進行一切體育活動的基礎,沒有體能訓練的運動技術的學習就像是沒有地基的高樓大廈,隨時都會倒塌。因此,只有加強體能訓練才能為以后的體育教學做好鋪墊,現在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應該要轉變體育課的教學理念,不能急功近利,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盲目的進行體育活動,這樣會讓學生越來越不喜歡上體育課,應該扎實的把體能訓練和體育游戲相結合并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快樂的運動并在運動中提高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
4.2借助真人秀節目的成功,師生共同編排適合學生的課堂內容
說道體能訓練的提高,很多同學都會認為體能訓練的提高無非就是跑圈,通過跑圈來提高各項繩梯技能,但是這種競技類的訓練方法早就已經不適合現代的中小學生了。中小學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是不能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實施,更多的是應該征求廣大的學生意見,教師多去學習真人秀節目成功的原因和經驗,具體做法:1.根據當地學校的器材配置情況及學生的身體情況,創造編排學生喜愛的體能訓練類的游戲內容,讓學生在游戲的快樂中進行體能訓練并提高身體素質。2.優化體育課的考核制度,增加體育課參與度的考核指標,改變傳統的體育課考試模式。引導學生體育鍛煉生活化、終身化。
4.3倡導體育生活化
所謂的體育生活化就是將體育作為生活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體育生活方式的過程,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的進行體育活動,使得身心健康并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在真人秀中,每位嘉賓都會以最積極的狀態投入到節目中,觀眾們從中會感覺到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加上節目的體育的鼓勵和推動,勢必會有很多的人受其影響從而自發的進行體育活動。我國中小學生體育教育并不樂觀,正如學者所言“體質情節的泛濫”“考試體育的追逐”“學校怕擔責任,體育課停課”等現象,凌駕于“終身體育”,這也是中小學生體質逐年下降的主要原應。隨著現在真人秀節目的迅速發展,受到越來與多的關注,中小學生在閑暇之余也會仿照節目上的明星們一樣奔跑、游戲、競賽。在快樂中進行體育鍛煉。中小學生的健康水平就是國家未來的發展水平,從小培養體育的熱愛程度和體育生活化的倡導是社會,家庭,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并貫徹到生活實踐中去。
4.4培養中小學生的團隊精神
在體育課堂中的團隊項目和合作比賽均是培養和提高中小學生團隊合作觀念和集體精神的好方法。但是由于西方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影響,加之現在的中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長輩的溺愛下成長,變得自大和任性并不懂的相互忍讓和幫助,這都是消解團隊精神的原因。在真人秀中,為了完成節目組給予的任務,嘉賓們必須團結共同克服困難,這將團隊合作和集體主義的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通過真人秀與體育教學的融合作用,可以讓中小學生在心智不成熟并容易接受外來事物的時期受到好的方面的改變,從小培養集體主義并使其貫穿與整個人生。
5結論
真人秀節目的迅速發展不僅僅是為了博得觀眾們的開心,它也在悄悄的改變著運動在中小學生心中的地位,教師們應主動的抓住這細微的改變,在體育課堂中努力做出改變,做出更適合中小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不再是讓學生聽到體育課就會產生抵觸的情緒,讓學生在快樂的體育課堂中提高身體素質,學習運動技能,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并最終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楊洋.探析綜藝節目對全民運動的推動作用———以《奔跑吧兄弟》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9):156.[2017-09-26].
[2]朱麗英,胡?。C藝類真人秀體育節目對群眾體育的促進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5):190-191.[2017-09-26].DOI:10.13398
作者:李通 王琛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淄博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