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通信工程中線路施工要點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信工程建設質量是網絡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線路施工質量和通信網絡穩定性有直接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通信工程傳輸效率和運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線路施工過程需要注意質量控制。下文簡要介紹通信光纜線路施工的內容及注意事項,并且對于線路施工的技術要點進行探討,以供行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通信工程;線路施工;技術要點
引言
由于通信工程的覆蓋范圍相對較廣,而且涉及領域也相對較多,線路施工難度較大,運用技術復雜,需要多個施工團隊進行有效配合,才能保證線路質量。隨著光纜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各類新技術的出現,使得線路通信能力也逐漸提升,在線路施工方面,需要重點注意光纜線路施工技術應用,不斷提高通信質量。
1.1路由選擇
通信工程的線路施工,光纜路徑的選擇應該注意規避如下地區:第一,不可選擇存在嚴重地質災害,如泥石流、洪澇災害等地段;第二,應該避開工業污水的流經區域,避開垃圾、煤層和淤泥等場所;第三,不可經過防護林或者經濟林地段。
1.2線路設計
光纜線路的設計,路徑的選擇可保證通信要求,施工和維護相對便利,對于農業和林業產生影響相對較小。光纜線路盡可能采取直線敷設的方式;盡量避開公路、鐵路、河流等地段。設計階段還需要考慮敷設區域是否容易受到雷擊影響。如果接入城市,還需要保證和城市規劃的要求相符,選擇路徑較短才能保證安全的設計方式,盡量規避光纜穿越繁華路段,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市話管道。若光纜采取直埋的方式,應該保證其路徑盡量靠近人行道[1]。
1.3施工問題
在通信工程當中,線路施工可能由于施工階段人員技術運用不規范,導致架桿的埋深不合理,桿路的拉線存在問題,在光纜的敷設和接地措施等運用問題,熔接和接續、檢測等不當導致施工過程存在質量隱患。
二、通信工程線路施工的技術要點
2.1架桿深埋
通信線路施工階段,相關人員需要對通信電桿合理選擇,針對施工區土壤環境和傳輸條件深度分析,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對于通信電桿材料進行選擇。與此同時,還需要將線路間距加以明確,確保施工質量。埋設架桿環節,需要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保證質量和人員安全前提之下展開施工。如果架桿埋設地質硬度相對較低,且架桿長度為7m時,應該保證其埋深超過1.3m,埋設過程設計圓形坑洞。如果埋設點土壤硬度較高,無法確保其埋深,那么還需要利用混凝土作為護墩,對于架桿進行加固。如果架桿長度超過8m,需要保證埋桿深度超過1.4m。除此之外,還需要將架桿實際承載能力考慮其中,如果上方負荷較高,那么還需要施工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保證架桿負荷滿足實際要求。
2.2桿路拉線
在通信線路的施工階段,還需要施工人員考慮氣候因素,明確此類問題對于施工產生的影響,并且對于線路受到的張力全面分析,保證桿路穩定安全之前提下,對拉線施工合理操作。通常,通信線路選擇的拉線為鍍鋅鋼絞線,規格為1mm×7mm×2.6mm。施工人員還可根據實際需求對于鋼絞線型號進行合理選擇。地錨施工階段還需要保證其埋深處于150cm左右。如果施工區域風力過大,那么還需要按照要求設計防風裝置,保證拉線過程的順利進行。
2.3光纜敷設
施工階段,需要利用掛鉤完成光纜、吊線等連接。安裝吊線期間,需要注意選擇鍍鋅材料。在敷設階段,施工人員還需要考慮質量和進度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并且將光纖使用壽命考慮其中,在其表面設計保護層,保證通信線路能夠穩定運行。安裝吊線、敷設光線階段,還需要施工人員對于二者間距合理控制,保持在2m左右,需要注意控制“飛線”問題的發生。具體施工階段,還需要施工人員對于地面間距合理控制。如果施工環節出現特殊情形,那么人員應該控制吊線和地面距離7.5m,以保證通信線路能夠穩定運行。具體而言,光纜敷設應該符合如下幾方面要求:第一,按照國家規定對于直埋深度、和建筑間距、防護措施等做好處理;第二,如果電纜和光纜同溝敷設,那么需要遵循“先電纜,后光纜”的順序進行,針對光纜的彎曲半徑的確定,應該高于光纜外徑15倍;第三,線路所有防雷設施設計方式、數量、位置、措施都應該符合設計標準;第四,光纜接頭位置接續以后應該預留2~3m余量,在中繼站的引入口兩側不同方向應該分別預留出2~3m的長度,并且在通信基站的引入口應該預留長度3~5m;第五,針對架空光纜如果采取架掛措施,那么應該確保滑車的最高牽引速度能夠達到15m/min,嚴禁突然啟動滑車或者停止滑車;第六,針對光纜垂度另外按照要求設計,在各電纜桿上預留,如果架空線路處于終端桿、分歧桿或者引上桿,需要按照要求安裝避雷地線,間隔5~10個根桿,深度高于1m的腳桿,也需要設計避雷線;第七,利用懸浮式光纜和鋼絞吊線,在鋼絞線的接頭位置,應該利用塑料瓷類型絕緣隔電子,以此作為電氣絕緣,還需要注意在光纜接頭處鋼絞線、光纜金屬位置不可以接地;第八,所有光纜入口處應該指派專員管理,在轉彎位置安裝滑輪,如果入孔兩側的管孔高度出現不一致情況,那么需要利用管道或者工具進行引導;第九,在光纜管的孔內,不可設計接頭,應該保證接頭設置于鐵架之上,并且采取固定和保護措施;敷設光纜線路后,還需要對于孔內余量、彎曲半徑、進出口位置采取封堵措施。
2.4接地保護
要保證通信線路在極端天氣也可安全運行,還需要施工期間注意接地保護的設置和應用。具體而言,通常可利用避雷地線或者避雷設備,防止線路使用階段受到雷電等因素影響。比如:當電桿的高度超過12m,需要按照要求設置避雷裝置,保證避雷線高度應該超過桿頂[2]。
2.5光纜接續
1.端面制備。光纜接續施工工藝對于引入終端可能產生重要影響。繼續之前,需要做好光纖端面制備,先將光纜保護外套去除,注意切割深度的控制,防止出現斷纖問題。還需要注意將光纖涂層剝除,剝纖階段,遵循“快、平、穩”等原則。對于裸纖還應該采取清潔措施,保證用料的清潔性,可利用醫用脫脂棉,或者使用無水乙醇,通過“兩次清潔”的方式,在剝纖之前用干棉捋擦光纖,在尾纖的5~6cm位置,需要重點利用酒精棉對其進行處理。應該注意切纖、熔纖等操作之間的合理銜接,在光纖清潔以后,應該避免長期存放在空氣當中,以免產生二次污染。切割裸纖過程,還需要保證操作規范合理。比如:手動切割過程需要按照“前抵后掀”的順序,由人員手拿光纖,依照稍微超前的刻度將其平放于導槽當中,并且將其后方略微抬起,讓光纖的前半部分能夠緊貼導槽的底部,最后將其后撤,直到到達要求的刻度位置,確保光纖和導槽之間的吻合性,還應該保證導槽和刀刃之間相互垂直。在切割過程,動作應該自然平穩,防止出現斷纖、毛刺和裂痕等問題,產生不良端面。2.光纖熔接。在光纖接續期間,熔接工作為重點,應該按照光纜施工需求,配備合適的熔接設備,保證設備精度和電池容量能夠滿足需求。在熔接階段,應該注意快速、穩定、謹慎,保證導槽內部的光纖或者熔接室光纖位置的準確性,滿足儀器校準和調節等方面的要求。在熔接操作階段,還需要注意細致觀察,確保觀察和分析同時進行,對于熔接屏幕上方氣泡出現情況進行觀察,防止熔接過程出現過粗、過細或者虛熔、分離等現象。如果出現不良現象,還需要對光纖材料和型號之間的匹配度進行檢查,確認切刀或者熔接機被灰塵污染出現情況與否,對于電極是否發生氧化情況全面檢查,如果沒有問題,就能將熔接電流提升,展開熔接操作。3.引入終端。光纜向室內引入時,需要設置絕緣接頭,將室內和室外的金屬保護層、加強芯等全部斷開,使其彼此之間絕緣,并做接地處理。還需要將室內光纜的終端數據設置在光配線架之上,保證接頭位置存在熱熔保護,利用保護管對于接頭采取保護措施,并且按照順序進行排列和固定[3]。
2.6線路測試
1.單盤測試。針對光纜的單盤測試,應該在敷設以前對于其型號、規格和盤號等進行確認,保證其與通信項目設計規定、合同要求等相符。還需要針對光纜出廠合格證明進行檢查,并且做好測試記錄,對于光纖光學性能、幾何尺寸、物理性能以及傳輸性能進行全面檢查,每盤光纜都需對于衰減常數進行檢測,觀察是否存在反射峰,并且明確其散射曲線平滑程度。2.接續測試。接續測試,利用otdr完成,保證光纖熔接質量,以免因為盤纖導致的附加損耗或者封盒階段對于光纖產生的影響。光纖熔接階段,應該對于各芯光纖采取實時追蹤措施,加強監測,對于各熔點質量全面檢查。每次盤纖之后,都應該采取例行檢查,已確認盤線纖階段產生的損耗。在光纖的封接續盒以前,應該對于所有光纖展開系統測試,檢查是否存在遺漏測試的情況,還需要對光纖預留盤是否存在擠壓接頭或者光纖的問題進行確認。在封盒以后,應該針對所有光纖全面檢測,確認封盒對于光纖不會產生損害。3.中繼測試。使用光式反射域針對各中繼段的波長進行測試,重點測試1310nm和1550nm中繼段的波長,確認其中繼段長度、反射曲線。重點控制如下幾方面的指標:第一,光纖接頭位置的平均損耗;第二,光纖中繼段線路衰減情況;第三,后向散射的信號曲線[4]。
三、結束語
總之,在通信工程的線路施工階段,線路施工質量決定著工程的總質量,針對光纜線路的施工,應該按照線路建設需求,注意光纜敷設各項要點,針對光纜接續流程質量進行控制,接續之后及時采取測試,確認施工過程是否對于光纖產生損害,做好上述質控措施,讓通信工程對線路施工高質量完成。
參考文獻
[1]劉曉曦.通信工程中的線路施工要點分析[J].通訊世界,2020,27(05):109+111.
[2]高盛,虞俊.通信工程傳輸線路的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J].農家參謀,2020(11):162.
[3]韓康燁,韓卓成,高昊天.光纖通信工程光纜線路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16):121-122.
[4]金曉明.通信工程中的線路施工要點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20,37(04):120-121.
作者:程懷哲 單位:河南省信息咨詢設計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