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聲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聲樂是通過人的聲帶發出的悅耳的有節奏的聲音,在演唱中演唱者可以表達出自身的情感,所以聲樂的感染力是極強的。學生學習聲樂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一般來說,好的音樂作品離不開演唱者的藝術素養。本文主要分析聲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聲樂教學;學生;藝術素養
一、重視人文學科知識的學習和文學修養的培養
每一個優秀的聲樂作品都包含了豐富的文學知識,作品可以顯露創作者的文化底蘊。學生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和理論基礎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作品的精髓。作品的把握精準程度和知識的積累程度有關,文學背景越深厚,作品把握得越精準。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日常學習的語文、歷史、音樂等等都是與聲樂學習有關系的。學生只有擁有豐富的人物知識和知識底蘊,才能理解作品的創作年代、創作思路、創作理念,以及創作者要表達什么情懷創作背景下適合什么曲風等。演唱準確的前提就是理解準確,才能在演唱中對作品二次升華,加入自己的情感色彩,讓作品更加完美。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優秀作品的演唱,揣摩其精華部分,然后學習其優秀的部分,進而形成自己的獨創風格,演唱出自己的味道[1]。綜上所述,學生對作品的把握程度是由學生的文化知識和文學涵蘊決定的,學術理論基礎越好其演繹水平就越高。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對學識方面的培養。教師在校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書籍,使學生的眼界不斷開闊,知識面越來越廣。學生通過不斷地創作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在解讀聲樂作品是也會游刃有余,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認識,而且在往往還會加上自己的小創意,使作品更加趨于完美,引起聽眾的共鳴,將音樂作品的情感渲染給聽眾。音樂和文學是不分家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結合起來,在文學中享受音樂的快樂,在音樂中學習文學。每一個完美的聲樂作品其實都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每一個成名曲其包含的創作都是截然不同的,只有了解其社會背景和有相關的文學積累,才能準確無誤地把握曲目,不同風格的曲目其演唱情感也是不同的,有的演唱應該是情緒高昂,而有的曲目則應該是嚴肅的。只有透徹地了解才能演唱出高水平、高質量的作品。所以說,聲樂作品的演唱時離不開演唱者的藝術素養的,教師要在聲樂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文學修養的培養和提高[2]。
二、重視思維訓練和思想修養提高
人們主要靠思維模式和思想修養來理解周圍的事物。思維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人類不同于其他物種,有著最高的認知過程,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理解也是截然不同的只要取決于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受每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觀念所影響,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聲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對思維模式和思想修養的培訓。每一個優秀的作品都是有靈魂和生命的,在演唱過程中不能單純地對其進行復讀,要有經過大腦的思想認識和理解。現代社會,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和思想修養,將結合聲樂和學習,在掌握技巧和方法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而不是像過去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演唱技巧和方法。只有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將作品完美地詮釋和演繹。教師在聲樂課堂上對聲樂作品進行教學時,可以換一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聲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給學生一些想象的空間進行思考,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能力加入自己的見解,對作品的理解就會更深[3]。在聲樂課堂上,教師在提出一些專業術語的時候,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和乏味,而是可以清楚地了解這些專業術語的含義,并且可以靈活運用。教師在講述聲樂學習中的詞匯時,學生會對其深入的分析和理解,然后在演繹過程中將這些詞匯進行揣摩和理解。教師通過聲樂教學,可以將學習過程中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和思考能力。在反復的訓練中尋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學習中總結和歸納,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聲樂學習,成為一個有自己特色的優秀的聲樂學生。以上證明,學生的思維訓練和思想修養離不開聲樂教師的悉心教導[4]。一個優秀的作品不單單指的是歌詞,其旋律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個作品的靈魂還是其思想和情感的表達。每一個作品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所以,在課堂上進行聲樂教學的時候,學生和教師都應該參透每個曲目的思想,這樣不僅是對聽眾負責也是致敬藝術,將自己的思想修養應用于作品的理解能夠給大眾完美的視聽盛宴。
三、重視社會生活知識的積累
好的作品創作靈感都是來源于生活,很多優秀作品是作者的真實寫照,有的是記錄創造者的生平經歷,越真實的情感越能打動大眾的心。所以,學生在進行學習和演唱之前,一定要熟悉掌握創作者的創作背景和情感經歷[5]。對于聲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將作品更好地展現在舞臺上,這離不開學生準確的理解和對內容的掌握。演唱者想要達到演唱的最高境界就要不斷地從生活中體驗藝術,從生活中學到知識,并學以致用,融入到社會生活去體驗不同的生活體驗,豐富自己的眼界和閱歷。只有有生活的人,才能將生活的感悟和經驗展現在舞臺上,讓演出充滿力量和生命,這都離不開較好的藝術素養。比如說很多歌手,其自身就是四處漂泊,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因此,根據自己的真實寫照和生活經歷,就可以留下很多關于思鄉、思念父母已經窘迫的生活的曲目,一經傳唱就會引起很多有同感的人們的共鳴。聲樂演唱者的藝術素養和知識儲備是經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積累而來的。聲樂學習者同時也需要不斷地向前輩和優秀的聲樂演唱者討教和學習。聲樂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讓學生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生活閱歷,同時需要不斷地向優秀前輩學習,學習人家成功的經驗,進而不斷提高自己對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才能有極大的渲染力和生命力。
四、重視音樂情感的培養
每一個完美的音樂作品都是有其獨特的情感和特色。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基礎技巧和方法,還要加強培養學生的感情色彩。聲樂技巧只是停留在歌曲的表面,而情感色彩才是音樂的靈魂所在,歌曲才會變得有活力,將創作者的內心情感表達出來。每一個聲樂演唱者都要重視自身的音樂情感,但是要有一定的度,不可以太過淺薄,也不可以太過熱烈,要發揮出曲目該有的感情色彩,讓情感融入到表演中,兩者融為一體,才能發揮出聲樂藝術的最高水平,聲情并茂才能夠打動大眾。聲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和教授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去打動觀眾,用聲音去營造渲染力,引起觀眾的注意,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讓演唱水平更上一層樓[6]。聲樂教師在音樂情感培養的時候要加強學生對歌詞的理解,歌詞是創作者抒發情感的最直接的體現。聲樂教師還要讓學生注意旋律中的情感色彩,感受每一個旋律的高昂或者是低沉等。聲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去揣測創作者背后的故事以及情感,這樣才能將一個作品完美地詮釋出來,進而提高聲樂學生的藝術素養。
總結
根據以上內容可以看出,藝術素養在聲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思想修養以及學生社會的閱歷等。這樣才能加深對聲樂的理解和把握,在演唱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進行作品升華,讓大眾不僅在聽覺還是心靈上都產生共鳴,讓每一個作品都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現給大眾。雖然現在在聲樂教學中還有各種各樣的教學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將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演唱,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聲樂演唱的藝術素養。所以,要努力改善聲樂教學的教學方式,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聲樂教學的藝術素養上。
參考文獻:
[1]馮婕.關于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9(7):36.
[2]孫芳.聲樂室內樂教學中的鋼琴藝術指導[J].西部素質教育,2019,5(9):79-80.
[3]向群.聲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藝術素養[J].藝術教育,2019(5):48-49.
[4]鄒新華.關于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8(18):81-82.
作者:李雷 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