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內科護理用藥安全管理措施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心內科護理用藥安全管理對策,以期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方法選取心內科患者32例予以分析,通過強化心內科用藥安全管理價值,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提升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結果護理前,對32例患者進行調查,滿意12例,總滿意度37.5%,護理后,滿意30例,總滿意度93.75%,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強化護理安全管理后,護理質量顯著提升,患者住院安全得以保證,醫療糾紛發生幾率顯著降低。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護理質量;價值分析
1基本數據
1.1資料
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共收治心內科患者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最大年齡82歲,最小年齡54歲,中位年齡(69.1±11.4)歲,其中19例為冠心病、5例為心律失常、3例高血壓、5例心肌病。納入依據:經過臨床確診,納入心內科治療中。排除依據: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病癥。
1.2方法
1.2.1心內科護理用藥安全存在問題①藥物保存:因心內科藥物類型多樣,護理人員長時期需要對藥物進行核算以及清查,和藥物長時間進行接觸,同時出現摩擦,導致藥物包裝破損,名字不清楚,藥物辨認難度加大,臨床用藥安全降低。②藥物管理體制缺陷:僅僅將不同類型藥物亂放,沒有嚴格對靜脈藥物以及非靜脈藥物歸納整理,如口服藥物以及外敷藥物放在一起,藥物保存沒有按照規定執行,對需要進行避光的藥物沒有冷藏等,同時少數藥物臨床應用較少,造成變質以及過期。③醫囑審核:臨床醫師因工作繁瑣,導致藥方和規定劑量不一致,護理人員因對此類問題忽視,導致臨床用藥劑量缺乏,或者用藥劑量加大,造成臨床有效率降低。醫師以及護理人員溝通較少[2],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沒有仔細核對上一名工作人員的記錄,剛入院治療的患者沒有根據醫囑用藥,導致治療時間延誤。在醫師對藥方書寫時,可能導致字跡混亂,或者沒有問清楚問題,安全隱患發生[3]。護理人員對用藥基本知識缺少,不能依據患者的基本情況配合醫師進行治療,如對于心絞痛患者來說,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反應進行處理,應用硝酸酯以及鈣通道阻滯劑治療,對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患者進行用藥處理,對血糖指標予以控制。
1.2.2心內科用藥安全管理對策①對分類制度進行管理:對搶救常需藥物放在可見的位置;對常規藥物分類管理,同時標注藥物數量以及名字;對即將過期的藥物專門放在一個柜子里保管,標注過期時間,過期的藥物要立即銷毀;對需要避光的藥物放置在保存柜保存,對需要冷藏的藥品放在冰箱中。②強化護理人員培訓指導:護理人員是患者臨床藥物治療的主要看管人員,也是患者病癥觀察最為仔細的研究人員,所以護理人員的整體能力關系到用藥安全性,應對其進行護理知識講解以及教育宣傳,對新知識進行了解,在臨床救治中,和醫師保持默契,減少因藥物知識缺乏導致藥物利用過度。同時,還需要對護理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進行考察,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榮譽感。③對用藥環節進行完善:盡可能的采用計算機設備等開具藥方,降低人為失誤,對藥物進行集中管理,提升靜脈滴注的用藥安全性,降低藥物使用失敗率。在用藥前,告知用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④強化藥敏檢驗,進行皮試前,需要準備搶救藥物,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1.3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矯正檢驗,其中護理滿意度護理前后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組間對比P<0.05,證實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進行護理安全管理后,患者的滿意度有顯著提升,其中護理前,對32例患者進行調查,滿意12例,總滿意度37.5%,護理后,滿意30例,總滿意度93.75%,組間對比X2=21.3333,P<0.05。
3討論
在臨床護理工作管理中,想要最大程度降低醫療糾紛發生幾率以及降低護理事故,需要提升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的了解,強化護理風險意識,對護理危險要素進行強化,降低護理意外的發生幾率,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3]。通過本次研究證實,護理后,滿意30例,總滿意度93.75%,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因此,通過將護理用藥安全管理模式貫穿到心內科中,有效提升了護理人員抵抗風險的技能,讓護理人員明確各項護理操作流程方法,臨床安全價值很高。
參考文獻
1張麗杰,李櫟楊.用藥護理指導師在心血管住院患者口服用藥治療中的作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4):4165~4167
2張玲玲,張玲燕,王衛珍,等.電話隨訪延續健康教育在農村空巢老年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8):3582~3585
3王雪芹.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0):1656~1657
作者:陳玉娟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