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工程建設在水生態環境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水利工程建設直接影響工程所在區域的水生態環境。為了改善這一現狀,相關部門需要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合理地進行預防、治理。論文闡述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分析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優化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影響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水生態環境;影響
1引言
現階段,社會各界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引發了水資源匱乏問題,對社會各個領域發展帶來很大影響。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政府部門開始大力建設水利工程項目,而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影響,相關部門必須予以重視,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優化,發揮出防洪排澇的作用,推動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確保周邊地區供電的穩定性,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水資源。
2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
2.1防洪排澇
由于我國南北地區跨度比較大,尤其在雨季,洪水比較強勢,在水利工程建設不合理的情況下,會對下游地區造成很大威脅[1]。通過建設水利工程可以減少洪水次數,提升防洪標準,使得下游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威脅系數有所下降;還可以增加當地水庫面積,為排澇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維護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
2.2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直接推動著我國農業發展,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支持。我國屬于農業大國,社會各界都比較關注農業發展,在農業領域需要應引進更多的水資源。但是,我國南北區域的水資源存在很大差異,一般南方地區水資源多、北方地區水資源少。單純依靠自然降雨很難有效解決農業生產問題。而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可以為缺水地區的人民群眾儲存大量水資源,將其用于農田灌溉,有效地解決水資源空間、時間分布不均勻的問題,推動農業的快速發展。
3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
3.1對水環境的影響
首先,水文條件不斷改變。在水利工程項目竣工完成后,貯水面積持續增加,導致上游的水位會不斷上升,這樣水動力有所改變。在水利工程截流的情況下,下游河水會出現斷流問題,這樣下游地下水位會降低,湖泊、池塘等貯水持續減少,導致水環境面積不斷減小。其次,水體溫度的改變。在水利工程項目竣工后,水體溫度分層現象比較明顯,通過與傳統水體進行對比,水溫會出現時間差[2]。最后,水利工程會對水質產生一定影響。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會產生很多建筑垃圾,部分建筑垃圾未被處理直接排放到水中,導致水體質量不斷下降,而水利工程竣工后水域面積增加,這樣水環境承載能力、納污能力不斷增強,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影響下游河段流量,很難將污染物排出,直接影響水資源質量。
3.2對河道的影響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會產生大量建筑泥沙,在這些泥沙進入河道后,垃圾、懸浮物會持續增加,導致水流泥沙含量越來越多,帶來了嚴重的下游水體渾濁的現象,導致下游水質被污染。另外,在水利工程竣工后,水體會不斷上升,河流流速會變慢,這樣河流含沙量會減少,導致河道上游河床被抬高,導致下游河床受到嚴重沖擊,無法確保下游河道的穩定性,進而引發洪澇災害。
3.3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主要是生物在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形成的生態體系,這是生態系統中的關鍵內容。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涉及多個領域的內容,建設時間比較長,實際施工會破壞水利工程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物多樣性破壞問題越來越嚴重,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是人為破壞,尤其是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完成后,會對水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造成一定影響。例如,水庫建設導致水位不斷抬高,嚴重影響水生物的生存環境,導致水生植物生長、生物產卵環境被破壞。
4優化措施
4.1因地制宜地規劃水利工程建設
為了有效地保護水生態環境,水利部門需要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針對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進行合理規劃,深入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環境,如河流所在區域的美學價值、自然屬性,以此為基礎合理地制訂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方案,確保水利工程項目生態化建設。同時,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建設人員必須樹立生態化理念,改善傳統的控制自然界理念,促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另外,水利部門需要樹立生態化建設理念,在保證不破壞水環境的基礎上,確保水資源的良性循環,建設生態性、環保性的水利工程項目,滿足大家對水環境生態建設的需求,提高水資源的整體質量,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4.2在水利建設中加入環保技術
為了緩解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水利部門必須大力引進現代環保技術,并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水利部門需要充分利用環保材料,從根本上維護水生態環境。其次,引進現代化施工技術。水利工程建設部門需要將綠色施工作為關鍵,以此為基礎對施工技術進行優化處理,通過引進環保施工技術,減少對水資源帶來的破壞。最后,成立專業的監督管理部門,全面監管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施工技術等內容,確保材料環保、技術環保等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實現環保技術的持續應用,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4.3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為了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水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水利部門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環境保護制度,針對水生態環境檢測工作建立規范的檢測規程、明確檢測要求[3]。同時,水利工程建設部門需要針對監督制度進行評估,將監督制度全面落實到各項工作中,針對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水生態環境情況予以檢測,深入分析、評估水利工程對水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有效地優化水生態環境。
5結語
我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對水環境、河道、生物多樣性帶來了很大影響。為了改善這一影響,水利工程建設部門必須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因地制宜規劃水利工程建設,引進更多環保技術,針對施工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完善,促進社會的持續、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學文,夏虎成.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0):145-146.
【2】楊軍平.淺析新時期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7):41.
【3】周迪.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分析[J].農家參謀,2017(14):254.
作者:楊江勇 單位:紹興市上虞區水利技術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