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元化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多元化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產業布局廣、組織結構復雜、跨區經營、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內部審計作為民營企業加強風險管控、完善公司冶理的有效保障機制,是民營企業健全內部控制、審查財務收支、監察經濟舞弊、優化經營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某民營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為例,對多元化民營企業在內部審計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析,并從加強風險管理意識、審計獨立性、審計模式以及人員素質四個方面研究了加強多元化民營企業審計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審計;多元化民營企業;問題;對策
1多元化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
多元化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產業布局廣、組織結構復雜、跨區經營、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內部審計作為民營企業風險管控的保障機制。本文將以某多元化民營企業(以下簡稱A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為例進行分析。A企業在當地具有一定規模,主營汽車銷售流通服務、城市交通服務和精密機械制造三大主業,涵蓋了機械制造、汽車銷售、汽車融資租賃、二手車交易、出行租車、汽車共享、互聯網小貸金融等多元化業務。既有工業,也有商業,互聯網金融業務,具有典型多元化民營企業的特征。A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部下設審計經理、主管、專員等崗位,總共4人,由審計經理負責管理,并直接向集團董事長匯報。審計部除集團及分子公司等100多家公司的常規審計之外,還承擔各種專項審計,具體包括:銷售毛利審計、采購審計、異常費用審計、工程審計以及經理級以上人員的離任審計等。審計部在審計經理的領導下,建立了內審制度,完善審計工作流程,在審計監控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A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部,從無到有,從單一的財務審計發展到結合多元化業務的經營管理審計,可視為多元化民企內部審計的核心代表。
2多元化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隨著A民營企業集團多元化業務日益發展,現有的審計體系存在不少問題,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對內部審計重要性認識不足
由于內部審計發展較晚,A企業對內部審計的價值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與成熟企業還有較大差異。民營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部門重視度不夠,認為內部審計不能直接產生效益,也不具備“國家紀檢委所具備的審計能力”,只將審計作為事后核查的一種工具,缺乏風險管理意識;有些管理層從心理上就排斥內部審計,認為分解自身權力;隨意精簡內審人員,使得內審部勢單力薄,卻要承擔100多家公司的各項審計,審計工作無法深入,難以發揮核心作用。
2.2獨立性不強,影響審計質量
隨著A集團多元化業務快速發展,審計部門仍定位為與其他部門平級的部門,人員與工作量不匹配,無法獨立、深入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同時,受組織架構及管理制度的局限性,被審計單位的相關人員不配合內部審計工作,交付的資料有所保留,隱瞞對被審計責任人不利的事實,內部審計人員只能從側面收集證據,從而影響了內審工作質量及正常開展。
2.3內部審計重心不突出,審計模式定位有偏差
目前A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重心不突出,審計人員僅根據憑證賬務,主要核查財務核算準確性、稅務風險方面,無法根據公司實際業務流程“核查舞弊”;審計工作受制于管理層領導的意圖影響,沒有合理制訂年度審計計劃,與現代審計模式存在較大偏差。同時,對多元化業務不熟悉,無法結合業務流程進行深入審計,不能收集充足的審計證據,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缺乏說服力。
2.4內部審計人員技能、素質偏低
A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部人員僅4名,除審計經理具有2年左右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經驗之外,其他3名人員均無審計工作經驗,審計經驗欠缺。同時,審計人員對多元化業務一知半解,只了解商業服務行業的內部審計,對工業方面特別是生產制造企業的內部審計更是無從下手。另外,審計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不夠扎實,沒有掌握內控體系,不熟悉ERP系統及信息化工具,不能深入取證,更無法發表能讓公司領導認可的專業審計意見。總之,審計人員整體素質亟需提高。
3多元化民營企業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對策
鑒于A集團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無法適合長期多元化民營企業的發展,需逐步改善和提高。針對A集團企業的情況,應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3.1強化內審風險管理意識,提高內部機構的地位和權威性
強化多元化民營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的意識,首先集團領導要認識審計的重要價值,對內部審計部充分授權,按照審計計劃,對各分子公司進行監察審計。嚴格按照內控制度,及時核查關鍵利益崗位在業務流程中的舞弊行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2改善機構設置,確保審計獨立性
審計部和審計人員必須保持獨立性,配備專職內審人員,外聘專業知識扎實、審計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確保審計人員做好獨立監督審計工作。按照審計計劃,定期到各分公司進行常規性審計,主要以銷售、售后、財務、行政等各業務流程和規范性進行了解核查,賬務處理是否符合集團的規定,出具審計報告與責任體總經理溝通,針對審計的問題進行現場溝通和完善,形成最終審計報告給集團管理層。
3.3建立與現代民營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內部審計模式
建立現代內部審計模式,建議由集團監事會領導直接領導內審部的模式。監事屬于高管,具有監督檢查職責;與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責是相一致的,由監事會領導管理審計部,有利于統籌資源、強化監察方面具有優勢。同時,建立三級內部審計體系,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績效考核,審計重心從事后核查審計調整為事前風險監控,并從評價導向轉變為預測導向,如表1所示。
3.4要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加強審計人員考核
外聘具有行業經驗的內部審計人才,同時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能、業務知識的培訓,特別是對新會計準則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學習。此外,還要強化內審人員對業務的熟悉程度,精通業務才能做好審計。同時,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根據多元化業務實際情況制訂月度績效考核方案,與審計質量直接掛勾,如表2所示。
4結語
隨著多元化民營企業業務的不斷發展,內部審計對工作質量和審計效應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只有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意識、審計獨立性、審計模式以及人員素質培訓,才能做好多元化民營企業審計。
參考文獻
[1]劉計華,楊麗紅.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對企業意義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7(11).
[2]張琳.新形勢下財務內控體系優化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18(16).
[3]方敬媚.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的內部審計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1).
[4]徐兆軍.多元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信息化實施路徑[J].中國內部審計,2019(11).
作者:譚新文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