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田水利灌溉的需求也逐漸增加。而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對正常灌溉有重要意義,需要加大對混凝土配比、攪拌、澆筑、養護等方面研究,確保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農田 水利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術
0引言
為了確保現代農業的穩定性發展,需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而農田灌溉工程是確保農業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研究發現,農田水利工程不僅可以確保農田植物的正常生長,且可以利用農田資源,大力發展魚蝦養殖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而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多以水泥混凝土工程為主,本文主要針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保證措施作簡要的闡述。
1農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1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拌合是其施工過程中最關鍵的工序之一。由于混凝土拌合均勻性對混凝土施工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為確保混凝土拌合配比滿足農田水利工程的要求,需要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試驗,并在實驗室內做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試件的相關性能試驗,從而確定最佳配合比,這樣不僅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且可以有效地保障了農田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質量。同時,在混凝土拌合施工中,需要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進行材料配比,實測粗細骨料的含水量,適當調整配合比。在攪拌混合物時,需要保障拌合時間,以確保混凝土的拌合均勻性。
1.2混凝土的運輸
由于農田水利工程處于郊區,因此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需要選擇距離適當的混凝土攪拌站,并選擇最優的運輸路線,減少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占用的時間。若是采用現場拌合混凝土,則需要選擇間歇式拌和機,并用推車或小翻斗車進行運輸,且在混凝土運輸途中,要加強對混凝土混合物進行監測,避免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在澆筑混凝土前,需要復測混凝土配合比,確保混凝土在澆筑前配合比仍滿足設計要求。
1.3混凝土的澆筑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前,需要對混凝土模板搭設位置、尺寸進行復測,并確保其剛度、強度滿足要求。并在澆筑混凝土時,根據農田水利的實際狀況,制定適宜的澆筑方案。且在澆筑混凝土時需要注意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一般控制在3m以內。如果選擇分層澆筑混凝土時,則需要控制澆筑混凝土的層厚,一般控制在0.2m以內。且在澆筑每層混凝土時需要一次澆筑完成,切記中間停頓,影響混凝土的硬化效果。若因突發狀況,需要中間停止澆筑時,則需要盡量縮短混凝土澆筑間歇的時間。此外,在澆筑過程中,需要確保鋼筋、模板出現松動、變形等現象。
1.4混凝土的振搗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需要及時進行混凝土的振搗,特別是鋼筋密集區域、模板邊角區域等,確保農田水利工程混凝土內部結構密實。根據筆者多年施工經驗可知,混凝土振搗的方法主要有機械振搗與人工振搗兩種模式,其中在農田水利工程中多采用機械振搗方式,而人工振搗多應用在機械振搗較為困難的邊角區域。同時,在混凝土振搗施工時,為避免出現漏振現象,需要均勻移動振搗棒,并調整振搗幅度,且每個振搗區域需要停留20~30s,從而有效地確保了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1.5混凝土的養護
在澆筑完混凝土后,需要根據周圍環境、氣候狀況等制定適宜的養護措施。例如,在夏季高溫季節,可采取灑水養護方式,并可在混凝土結構表面覆蓋保護膜,減緩混凝土表層水分蒸發速度;而在秋冬季節,可采取覆蓋保溫的方法,確保混凝土表層的溫度,避免出現結構內外較大溫差,而導致結構出現裂縫。
2保障農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方法
2.1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結構的設計水平
為了確保農田水利工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需要提高工程結構的設計水平。特別是在農田水利結構設計時,需要提高結構的抗滲性能,可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摻加合適的微膨脹劑,減少混凝土結構裂縫。同時,需要安排設計人員參與到農田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施工階段遇到的施工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并針對施工方案做優化處理,這樣不僅提高農田水利結構的施工質量,同時也提高了設計人員的設計水平。
2.2加強對施工人員、材料、機械設備的控制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人員是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直接參與者,若其施工質量責任心不高、施工技術不足,很容易造成工程施工質量存在隱患。因此需要注重對施工人員的控制,如可以注重施工人員的選擇、培訓、考核等方面,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避免工程質量隱患。農田水利施工材料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若原材料性能不滿足設計要求,則工程質量很難得到有效地保障,即無法滿足農田水利工程相關規范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農田水利混凝土工程中水泥、鋼筋、砂石料進場時需要對其質量進行抽檢,在施工階段,需要對原材料性能進行復測。同時在鋼筋儲存時,要注意防潮、防雨水等,避免鋼筋表面生銹,影響鋼筋與水泥的粘接性。在儲藏水泥時,要求儲藏間干燥,且出場超過三個月的水泥,在使用前需要進行復測,確保其滿足要求才可進行使用。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設備是施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澆筑混凝土泵車、挖掘機、裝載機等,若其性能不滿足要求,一方面影響工程施工進度,另一方面也影響工程施工質量。而工程進度與工程質量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在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時,需要加強對機械設備性能的選擇,并在機械設備使用期間,定期對設備進行性能檢查,確保其滿足工程施工需求。
2.3農田水利工程中基礎施工要點
在處理農田水利軟土基礎時一般遵循以下幾項原則,有效地確保了農田水利基礎的穩定性、安全性。第一,提高軟土基礎的強度,即抗壓強度與抗剪強度。為了有效地改善軟土基礎承載力不足問題,需要在軟土基礎加固處理時,摻加適量的石灰、水泥,或者采取其他固化劑,以改善軟土基礎中的抗壓特性與抗剪特性,提高基礎的穩定性。第二,提高軟土基礎的動力特性。基礎的動荷載主要是指地震荷載,由于軟土基礎的穩定性較差,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避免在地震災害發生時,基礎出現裂縫,需要采取水泥攪拌樁、粉噴樁等措施,以改善軟土基礎的動力穩定性。第三,提高軟土基礎的滲透性,在軟土基礎中,由于其滲透性較差,導致其地表水滲入時,將水分包含在土質中,致使土體中含水量較大。因此,需要將軟土土質換做滲透性較好的土質作為農田水利的基礎。
2.4農田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制度
在農田水利工程實施過程中,質量管理主要針對工程的特點進行質量管理控制。具體如下:第一,結合農田水利施工工藝、施工技術及安全生產等,合理安排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流程;第二,全面規劃,統籌安排,保證重點,優先安裝關鍵工程,確保施工進度符合工期要求;第三,充分利用現有機械設備,提高機械化程度,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效率;第四,制定合理有效地施工質量監督制度,例如,在施工難點、隱蔽工程部位安排專人指揮、專人檢查等,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監理質量檢查制度。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農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為了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需要加強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水平、嚴控材料質量關、混凝土拌合運輸、混凝土澆筑均勻性以及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措施等,從而有效地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連新強.淺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2):356,358.
[2]吳崢.淺析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2):184.
[3]肖義勇.對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15):307.
[4]郝樂友,張會競,王樹豐.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管理的幾點觀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3):185.
作者:陳景鋒 單位:惠州市田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