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加快,事業單位的經營環境得到良好的提升,但是,在人力資源方面,還是有許多的地方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尤其是在培訓、開發力度上,需結合人才要求來進一步創新。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難度并不低,要求完善培訓體系、加強開發力度、對優秀人才進行職業規劃等,創建優秀的人才團隊。
關鍵詞: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人才流動
事業單位的經營,對于地方的產業調整,綜合性的人才建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21世紀的人才競爭表現出激烈的特點,需加強人力資源方面的可靠性,對人才的培訓路徑、開發手段進一步的優化,杜絕單位內部“任人唯親”的現象,控制裙帶關系的影響,加強人力資源工作的公平、公開、公正。
一、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意義
人力資源工作的創新、規劃,一直都是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事業單位的人才團隊壯大、內部凝聚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進入到21世紀以后,所有的企業、單位,都在人才的競爭激烈程度上大幅度的提升,目的在于掌握好人才的走向和趨勢,一方面要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則需要在企業、單位的綜合業務辦理能力上更好的進步。人力資源培訓,在于對所有的新晉人員,進行更好的指導。有些人在校園表現中非常優秀,不僅擔任學生干部,同時是導師的得力干將。可是進入到事業單位以后,面對的是全新的同事、全新的上級、全新的工作方式,既往的思維認知和工作模式需要打破重組,按照事業單位的規范、標準來完成,這樣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轉變。通過培訓的落實,能夠讓新晉工作人員,更好的轉變自己的思維,快速的適應新環境,減少與其他員工的矛盾。人力資源的開發,在于通過多個渠道來招聘人才,尤其是在社會渠道方面。單純依靠考試錄取的模式,每年的錄取人數少、錄取質量不高,缺少優秀的領導性人才。人力資源開發以后,加強不同的錄取途徑嘗試,在人才獲取的過程中,具備更高的競爭力
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問題
(一)培訓活動不健全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是靈活性的工作內容,不少事業單位在培訓活動的設計過程中,缺少足夠的目的性,完全是走流程的培訓,沒有辦法對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能力做出提升。培訓活動的設計、安排,是上級強制性要求的,并非事業單位自發組織的。不少員工在事業單位工作當中,認為這是一個“鐵飯碗”,因此工作積極性非常低,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對職業規劃不夠清晰,工作目標不夠明確,同事關系忽遠忽近,團隊建設等同于無。在這樣的環境下,培訓活動僅僅是打著一個好聽的名頭,讓大家聚集在一起,對于工作的實質進步沒有任何的幫助。培訓活動舉辦過程中,名義上是自愿原則,實際上是強制性全員參加,美其名曰提高大家的團隊榮譽感。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在于,與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具有密切的關系,對民生改善和國家穩定,具有巨大的影響。團隊榮譽感的提升,應該是讓員工看到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純在活動中的優良表現。這種形式主義下的培訓活動,本質上來說就是浪費時間的無意義活動。
(二)人才流動配置不合理人才流動的設計,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屬于比較敏感的組成部分,主要原因在于,每一個工作人員在自己的崗位長久服務后已經非常的習慣,這其中包括了一些優質的崗位,也有一些基層的崗位。但是,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在于不同崗位工作人員的流動配置,做出優秀貢獻的需要上升、晉級;工作存在漏洞、造成損失的人員需要下調;工作一般的人員按照同等級別,進行不同崗位的調換,觀察在哪些方面擁有較高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可是從調查來看,有超過50%的人員,并不喜歡流動配置,這會促使他們去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同事等等。人員流動對于人力資源而言,是必要性的構成內容。通過研究發現,不合理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人才流動的過程中,沒有給出合理的依據,往往是上級的一紙調令來決定的,而人才自己申請的流動崗位,卻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這種流動配置模式,導致員工的排斥現象不斷加重,同時在社會當中引起的新聞報道和媒體輿論有所增加,雖然最終和諧處理,但是給社會造成的印象十分不好。
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原則
人力工作的安排內容當中,培訓、開發是兩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事業單位的進步,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培訓也好,開發也罷,都不能按照隨意性的原則來開展,而是要掌握好事業單位的時代需求。目前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在開發、培訓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所有的工作重心放在人才方面,對團隊的塑造、對個人潛力的開發等,進行高度關注。培訓工作的進行,不是突發奇想來執行的,而是要根據現有的人才建設標準來完成。綜合服務崗位人才缺失的情況下,一方面要從外部積極的招聘,另一方面在內部培養上同步開展,快速解決崗位人才不足的同時,在人才的后續儲備過程中保持足夠的充裕,讓事業單位的新力量注入,得到持續性的成果,而不是等待人才極度缺失的情況下再進行招聘和介紹。人力的開發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觀察大家主動接受開發的意愿,和被動開發的成果等,這些都影響到人力開發的調整,需積極的反饋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對策
(一)完善培訓活動人力資源工作的執行過程中,培訓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活動的完善過程中,需要對制度科學的設計,在活動的內容上按照群策群力的方法來完成,對活動的“獨斷專行”模式徹底杜絕。培訓活動需要預熱,也就是提前對大家進行通知。事業單位的工作并不清閑,大家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中,需要去不斷的服務大眾,與各類政府部門進行對接。培訓活動的舉辦,要提前進行告知,對培訓內容、培訓對象、培訓目的等,進行高度的明確,對內部員工分批次培訓,保持事業單位正常的運轉。培訓活動方面,不能犧牲大家的正常節假日時間,對內通知結束后,需繼續對外通知,讓廣大群眾對培訓期限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想要辦理業務,可提前辦理或延后辦理,掌握好自己的時間安排。培訓活動內容,針對工作技能比例進一步提升。傳統培訓活動,完全是“打雞血、喊口號”模式,熱情過后依然我行我素的工作。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掌握先進的計算機辦公,提高自身的服務態度,加強與同事交流和溝通,定期優化工作流程,便利百姓的同時,對自己也提供更多的便利。
(二)加強人才的合理流動人力的開發過程中,每一個人才的流動都將影響到部門的發展,所以人才的合理流動,是未來需要重點努力的對象,一方面要給出足夠的依據,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好流動后產生的結果。人才流動方面,要提前進行告知。流動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是晉級上升,有些是外派工作,有些是出差常駐,有些是基層調研。不同的流動工作,產生的影響力不同,所以在流動過程中必須高度的謹慎。人才流動過程中,與不同崗位的人才進行溝通、交流,一般而言,很少有某項工作非某人不可的情況,任何工作的派遣,都需要加強人才的分析,盡量讓大家自己選擇,給予足夠的公平抉擇。人才流動前后的變化,不要做的太明顯,流動后快速上升、飛速晉級的模式,容易導致人力資源體系中,出現“升官發財”的思維,這對于大家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改善非常不利,要注重個人能力的積累,達到厚積薄發的目標,而且要讓大部分的員工來信服,由此能夠在人才的培養上,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完善培訓評估人力資源的執行內容當中,評估對于所有人而言,都是非常緊張的工作。評估的結果,將決定大家在培訓、開發過程中,是否具備優秀的表現,是否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到領導的重視,是否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同等。同時,評估的語言和結果表現,對于員工的熱情具有較大的影響,過分的打擊和批評,并不利于提高工作積極性,反而會造成工作熱情急劇下降的現象,還有可能造成群體效應。在培訓過程的評估方面,可以考慮每隔一定的時間節點,由培訓的管理部門及時對培訓進展及學員意見反饋進行了解和收集,通過訪談、問卷、信件回收等形式向組織者、培訓主體、培訓對象等了解各自對培訓工作的組織、效果的評價,結合大家的反饋對培訓工作進行適度修正;在培訓結果的評估方面,要對當期培訓的結果進行考察衡量,評判培訓工作是否實現預期目標,具體可包括培訓對象對培訓工作的總體感受及評價、培訓對象的培訓收獲等。
五、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趨勢
人力資源的培訓轉變、開發優化,推動了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在人才的壯大過程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舉措,整體上具備的發展空間非常顯著。人力資源的培訓、開發,需進一步的創新。培訓工作未必要集中在內部培訓當中,針對專業培訓機構要加強合作,計算機能力培訓、工作話術培訓、人際交往培訓等,均要不定期開展,堅持對企業培訓的一些優秀成果,進行適當的借鑒,完善培訓體系。人力開發過程中,加強不同的團隊組建,考核團隊、內部事務調研團隊、工作矛盾糾紛處理團隊等,需逐步的完善。
總結:
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工作,得到了社會上的高度關注,培訓與開發的創新,推動了單位的快速發展,在各類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不再是按照極端的命令方式來完成,而是考慮到員工的切身感受,實現以人為本的目標,由此對于人力資源的和諧程度,進行更好的提升。日后,需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的創新,對員工的崗位安排、薪資待遇、工作標準等,做出不斷的優化,提高單位的經營能力。
參考文獻:
[1]丁海波.淺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J].現代經濟信息,2019(23):40-41.
[2]石曉霞.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開發機制創新的相應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9(23):48.
[3]牛鴻霞.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開發及創新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9):142.
[4]趙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開發及創新思考[J].人力資源,2019(12):49.
[5]冷鴻濱.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開發及創新思考[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8):222.
[6]張丹.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管理中的難處及改進對策[J].經濟師,2019(6):266.
作者:李桂榮 單位:濮陽市機關事務管理局